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心房纤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其有效,而治疗预激综合征诱发的快速性心房纤颤有效的药物较少,且较难控制。笔者总结了我院门诊、急诊自1995年来采用较大剂量胺碘酮(Am)静注等措施抢救治疗预激综合征(WPW)合并快速性心房颤动(AF)的患者资料,现将用药经验与  相似文献   

2.
心房纤颤是老年人常见的心律失常。据统计,60岁以上人群中,心房纤颤发生率为1%,并有随年龄增加的趋势。1998-2003年,我科共收治老年人心房纤颤患者66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通过检索针刺特定穴治疗心律失常的相关文献,归纳总结其作用机理和临床疗效,注意到针刺特定穴能有效的调节心率,改善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缓、心房纤颤、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室性早搏等。针灸治疗心律失常的首选腧穴为内关,其次是神门、足三里、三阴交、心俞和膻中等。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风心病合并慢性心房纤颤2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西医结合治疗风心病合并慢性心房纤颤20例山东中医学院附院(250011)李宜方关键词风心病,心房纤颤,中西医结合疗法自1985年6月~1994年6月期间,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风心病并慢性心房纤颤20例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  相似文献   

5.
“中医不传之秘在用量上”。准确掌握药量的增损,对于提高临床疗效,确有重要意义。笔者曾治一例心房纤颤患者,用大剂量加味生脉散治疗,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治疗经过如下:患者何×,女36岁,患风心病(二尖瓣狭窄伴闭锁不全)二十余年。近年来又出现预激症候群,用乙胺碘呋酮后得以控制。半年前出现心房纤颤,先后在重庆市三家医院住院治疗,均因不宜服用奎尼丁,也不宜作电击除颤而动员其作手术换心脏瓣膜,病人不愿手术,于是找我诊治。鉴于国内各地用生脉散加味治疗心房纤颤取得一定疗效,细思以往自己也用过生脉散加味治疗心房纤颤,但疗效不满意,乃决定加大剂量为其治疗。处方:党参60克麦冬30克五味子30克  相似文献   

6.
张宁 《光明中医》2016,(17):2468-2469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阵发性心房纤颤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我院自2012—2014年收治的100例心房纤颤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疗程均为6周。通过心电图检查了解病情变化情况,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房纤颤发作频率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对气虚血瘀型阵发性心房纤颤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阵发性心房纤颤为临床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之一,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心悸、胸闷、乏力,严重者可出现心绞痛、头晕,偶发晕厥,甚或出现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肺水肿,且因其容易形成血栓而引起栓塞性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和健康。笔者采用中医辨证论治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一例,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参芪复律汤联合胺碘酮治疗非瓣膜性快速心房纤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心房纤颤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对照组(n=40)和参芪复律汤联合胺碘酮治疗组(n=40)。随访时间为1年,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参芪复律汤联合胺碘酮治疗组总有效率87.5%明显高于胺碘酮对照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参芪复律汤联合胺碘酮治疗非瓣膜性快速心房纤颤能尽早复律并巩固维持,预防其复发。  相似文献   

9.
王文昶 《中医研究》2005,18(5):55-58
心房纤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慢性房颤的发生率为每年1.7%,并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1].心房纤颤属中医"心悸"、"怔忡"范畴,现将中医药治疗心房纤颤近年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近10余年来中医药治疗心房纤颤的现状,认为中医药治疗心房纤颤疗效肯定;并认为今后的研究应该加强中医辨证证型的规范化、评价标准的科学化、中药制剂的多样化,使中医药更好的应用于临床。参考文献13篇。  相似文献   

11.
针刺内关穴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阵发性心房纤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笔者集多年临床经验,采用针刺内关穴治疗老年阵发性心房纤颤48例108人次,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自拟方治疗冠心病合并心房纤颤5例哈尔滨理工大学工业技术学院刘成发冠心病并发心房纤颤,是较严重的并发症,多年来在临床上多用毛地黄制剂,如西地兰、毒毛等药物治疗,但疗效不够满意,而且常常出现毛地黄中毒等副作用。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大胆采用自拟“复脉除颤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胺碘酮对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并发心房纤颤的转复及窦率维持的作用。方法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并发心房纤颤患者20人,根据不同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给予经静脉注射胺碘酮。取得临床效果后,改用口服剂量维持1个月,探讨胺碘酮对于心房纤颤转复和窦性心率维持的作用,并总结有无严重毒副作用。结果20例患者中有18例成功转复为窦性心律,2例未转复成功患者心率均控制在85次/min以下,临床症状明显缓解。随后改为口服剂量维持,随访1个月,已经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没有再转变为心房纤颤。除1例在应用后出现心动过缓、血压下降外,其余患者未见严重副作用。结论胺碘酮对于冠脉搭桥术后早期心房纤颤有较高的转复率,并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比,观察稳心颗粒与地高辛联用治疗肺心病并发心房纤颤,并与地高辛相比较,观察其疗效。  相似文献   

15.
心房纤颤(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本观察采用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评价其对房颤发作频率和维持窦性心律的效果和安全性。1临床资料1.1入选标准:经体表心电图或Holter监测确诊房颤,选择阵发性房颤,有反复发作,每年至少5次,至少有2次为常规心电图或Holter证实者。除外:病窦综合征、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左房内径≥55mm;瓣膜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肝肾功能损害;心功能  相似文献   

16.
王钢 《中医药研究》2011,(11):1301-1302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在控制糖尿病并发心房纤颤患者心室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临床糖尿病并发心房纤颤患者,且心室率为(90~120)/min,心功能为I级~Ⅲ级的患者75例,随机分成两组。比索洛尔组(38例)口服比索洛尔。地高辛组(37例)口服地高辛,控制心房纤颤的心室率。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静息时心室率、24h平均心室率、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等指标。结果比索洛尔组患者心房纤颤心室率控制的情况明显好于地高辛组(P〈0.05);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4.74%vs 86.49%,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PG、HbA1c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比索洛尔能有效控制糖尿病并发心房纤颤患者的心室率,同时对糖代谢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理气活血法治疗老年冠心病并心房纤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冠心病并心房纤颤患者6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3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理气活血法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 94%,对照组为75. 7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理气活血法治疗老年冠心病并心房纤颤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心房纤颤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种异位心律,频率高达350次/min以上,由于整个心房失去协调一致和收缩,故而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并易形成附壁血栓.临床上常用毛地黄类强心甙以增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室率、增加排血量、增高心肌自律性,使心房和心室肌的乏兴奋期缩短,并消除心房纤颤,改善充血性心衰.笔者在救治中当使用强心甙无明显疗效时,改用大剂量生脉注射液及黄芪注射液静滴治疗,3例均获成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参松养心胶囊和胺碘酮治疗心房纤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00例心房纤颤患者随机分为参松养心胶囊组和胺碘酮组。结果:参松养心胶囊组和胺碘酮组治疗心房纤颤总有效率分别为55%、60%,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和胺碘酮治疗心房纤颤疗效相当,但参松养心胶囊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20.
张从道 《中国针灸》1996,16(2):12-12
针刺治疗心原性脑缺血综合征45例张从道(安徽省肥西县人民医院,231200)心原性脑缺血综合征是由心室停搏、心房纤颤与扑动交替出现,以致心脏不能有效地供血所引起的脑缺血症候群,临床可见心悸、胸痛、昏厥、抽搐、浮肿、出虚汗、口唇紫绀、肢冷、脉结代等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