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肥厚性硬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及磁共振影像特征。方法对3例肥厚性硬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磁共振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文献复习。结果 3例均以头痛为首发症状,误诊为偏头痛,渐出现颅神经麻痹、肢体轻偏瘫。磁共振可见大脑镰、小脑幕、鞍旁硬脑膜结节状或条带状增厚,T1WI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呈低信号,增强后呈均匀强化。治疗后复查磁共振,增厚的硬脑膜变薄、消失,强化减轻。结论肥厚性硬脑膜炎临床少见,以头痛、脑神经麻痹等为主要症状,磁共振检查结果为临床诊断依据,治疗后影像学亦好转。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IgG4相关性硬脑膜炎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3例行头部MRI增强扫描的IgG4相关性硬脑膜炎的临床及影像特点。结果 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MRI可见硬脑膜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厚,T2WI呈略高信号,T1WI呈等信号,增强呈明显强化。结论 MRI在IgG4相关性硬脑膜炎诊断上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MRI在硬脑膜炎中的临床应用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肥厚性硬脊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组患者均经CT、MRI检查、诊断,以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结果肥厚性硬脊膜炎的CT表现为硬脊膜增厚,位于椎管背侧,呈不规则新月形,硬膜外黄韧带下方见半月形略高密度影,内见点状钙质样密度,与黄韧带界限不清。MRI表现为T1wI及T2wI上均呈低信号,镜下可见纤维组织增生,并淋巴细胞浸润。结果肥厚性硬脊膜炎是中枢神经系统少见的硬模弥漫性炎症,CT、MRI对硬脊膜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临床应用时应结合患者的具体症状,明确诊断,以防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4.
肥厚性硬脑膜炎(Hypertrophic cranial pachymeningitis,HCP)是一种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无菌性炎性疾病.根据病因HCP分为继发性与特发性两大类.对一些病因不明确的增生性硬脑膜炎,称之为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IHCP).目前国内此病患病率较低,部分原因是医务人员对本病的认识不足以及相关检查受限,导致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5.
<正>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s,GPA)是一种少见的病因不明、可累及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累及上呼吸道、肺脏和肾脏,脑膜受累较为罕见[1]。肥厚性硬脑膜炎(hypertrophic cranial pachymeningitis,HCP)是一种以硬脑膜局限性或弥漫性纤维性增厚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罕见疾病[2]。现将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例肉芽肿性多血管炎继发肥厚性硬脑膜炎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肥厚性硬脑膜炎(HCP)是一种少见的慢性纤维增生性疾病,其影像学多数情况下仅表现为硬脑膜局部或弥漫性增厚[1]。南昌大学附属赣州医院2021年1月4日收治1例影像学表现为硬脑膜肥厚和多发结节状占位样的HCP,临床上罕见。现结合相关文献对该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HCP的认识。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患者,男性,47岁,主诉因阵发性头痛4个月余,于2021年1月4日就诊于南昌大学附属赣州医院。  相似文献   

7.
肥厚性硬脑膜炎(hypertrophic cranial pachymeningitis,HCP)是一组相对少见,以颅内硬脑膜慢性进行性无菌性炎性肥厚为特征,主要累及大脑镰、小脑幕、鞍旁和海绵窦的疾病.其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性现,尤其是MRI,表现为硬脑膜等T1、长T2、明显强化的局部或弥散性增厚.病因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继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常继发于感染性疾病,如中耳炎、乳突炎等.我们收集我院2005年至2011年住院的4例肥厚性硬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正>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idiopathic hypertrophic cranial pachymengitis,IHCP)是指由硬脑膜进行性炎性增厚所致慢性头痛、多颅神经麻痹、共济失调、癫痫发作等神经症状为临床表现的一种罕见疾病,好发于颅底、小脑幕以及大脑镰等部位,影像呈弥漫性硬脑膜增厚。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以慢性偏头痛为首发症状,逐渐出现多颅神经损害的IHCP患者的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9.
肥厚性硬脑膜炎49例荟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肥厚性硬脑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检索Pubmed有关肥厚性硬脑膜炎的文献 ,对文献报道的 4 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肥厚性硬脑膜炎可继发于一些感染性疾病 ,有的可与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并发 ;其临床特点是头痛及多对脑神经损害 ;磁共振成像可见硬脑膜局部或弥漫性肥厚 ,增强扫描可见强化 ;病理表现为硬脑膜纤维组织明显增生 ,伴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肥厚性硬脑膜炎可表现为多种临床过程 ,治疗的关键是缓解症状及防止出现不可逆的神经损伤 ,应用抗生素、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有效 ,必要时可手术减压。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2010年8月2日我院门诊收治的1例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Idiopathic hypertrophic pachymeningitis,IHPM)病例的分析研究,熟悉IHPM的病因以便能及时准确的诊断、治疗此病.  相似文献   

11.
肥厚性硬脑膜炎5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肥厚性硬脑膜炎(hypertrophic cranial pachymeningitis,HCP)的临床、病理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对5例HC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患者均表现为头痛,其中2例伴言语障碍;1例伴肢体抽搐,反应迟钝,颅神经受损,行走不稳;1例伴记忆障碍。MRI平扫2例显示脑实质内有水肿改变,增强后5例硬脑膜广泛强化,尤其是额、顶部硬脑膜、大脑镰及小脑幕强化明显。1例行硬脑膜组织活检发现硬脑膜明显增厚,病理示硬脑膜纤维增生,大量浆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浸润,灶性钙化,考虑为慢性非特异性炎;"硬膜下方"脑组织血管扩张,浆细胞、巨噬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相应部位脑实质也为非特异性炎性改变。结论:HCP的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有头痛、肢体抽搐、反应迟钝、言语障碍、记忆障碍、行走不稳、颅神经受损等症状;病理示硬脑膜纤维增生,炎细胞浸润,相应部位脑实质也可有非特异性炎性改变;头颅MRI增强发现典型的影像学改变有利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肥厚性硬脑膜炎(HCP)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03年10月~2009年8月收治的经综合治疗的5例HCP患者的临床资料。4例采用类固醇激素(地塞米松)治疗,3例联用青霉素或头孢类抗菌素治疗,2例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5例均采用神经营养剂治疗,共2周~1个月。结果 5例患者病情均明显好转,头痛消失或明显减轻,脑神经麻痹完全消失或明显改善。1例9个月后复查MRI,提示硬脑膜未见明显强化。结论根据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可尽早明确HCP诊断。应及时予皮质类固醇激素、抗菌素治疗,防止出现不可逆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广泛硬脑膜强化的相关疾病,对临床诊断和鉴别此类疾病提供帮助。方法对MRI增强扫描显示广泛硬脑膜强化的11例患者病史、MRI表现及相关检查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6例为自发性低颅压(SIH)、3例为特发性硬脑膜炎(IHCP)、1例为继发性硬脑膜炎(SHCP)、1例为多发性骨髓瘤合并浆细胞白血病(MM合并PCL)。结论MRI表现较有特征,增强扫描显示硬脑膜弥漫强化结合临床资料对此类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及磁共振(MRI)影像学特点。方法:对我院53例小脑梗死患者进行临床及MRI影像学资料分析。结果:本组38例(71.69%)患者临床表现为眩晕,17例(32.07%)缺乏神经系统阳性定位体征。头颅CT诊断阳性率为22.64%,而头颅MRI诊断阳性率为100.00%。35例(71.69%)小脑梗死累及小脑后下动脉(PICA)供血区。49例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患者中有35例(71.42%)存在椎基底动脉(VBA)血管狭窄或闭塞。结论:本组小脑梗死主要临床表现为眩晕,约30%的患者缺乏神经系统阳性定位体征,临床易误诊,头颅MRI对于小脑梗死早期诊断优于头颅CT,梗死区域最常累及PICA供血区。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总结不同类型光滑脑畸形的临床表现及磁共振成像特点,为本病临床诊断及分型提供临床和影像学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2009年7月我科诊断的11例光滑脑畸形患儿的症状、体征、神经行为评估资料、实验室结果及核磁共振成像发现。结果 11例光滑脑中孤立性光滑脑4例,Miller-Dieker综合征3例,鹅卵石样光滑脑3例,光滑脑伴小脑发育不全1例。临床表现以精神发育迟滞、运动障碍、小头畸形、癫痫、听力障碍、面部畸形等为主。鹅卵石样光滑脑还伴有先天性肌营养不良及眼球发育异常。光滑脑伴小脑发育不全型患儿伴有共济失调表现。经典型光滑脑患者头颅MRI表现为大脑半球脑回消失或增宽,脑皮层增厚,白质减少,灰-白质界面光滑。鹅卵石样光滑脑畸形患者大脑皮层增厚,脑回少而呈鹅卵石样外观。光滑脑伴小脑发育不全型表现为巨脑回畸形,伴小脑半球体积缩小,海马发育不良。结论光滑脑是异质性明显的脑发育畸形,临床表现及MRI特点可作为本病临床诊断及分型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arry-romberg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一例Parry-romberg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头部CT、MRI影像学进行分析,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患者以癫痫起病,左侧面部萎缩,头部CT可见左侧枕叶钙化灶,头部MRI示左侧基底节、颞枕叶白质片状T1低信号T2高信号,MRI梯度回波T2*示左侧多发小点状病灶提示微出血,随访发现患者左侧面部萎缩进行性加重,头部MRI可见原有脑部病灶处小圆囊性改变。结论Parry-romberg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病,可以合并神经系统症状,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有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MRI提示弥漫性硬脑膜强化的常见病因,以利于临床诊断.方法:对38例MRI增强扫描示弥漫性硬脑膜强化患者的病史、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8例MRI增强扫描示弥漫性硬脑膜强化患者中脑膜癌病(MC) 16例,其中原发性肺癌8例、乳腺癌5例、子宫内膜癌1例、卵巢癌1例、前列腺癌1例,16例脑膜癌病中有10例可见局部硬脑膜结节性强化;低颅压综合征(IHS) 12例,所有患者中均有特征性的体位性头痛,12例患者CSF压力均<60mmH2O,MRI表现包括弥漫性、均匀性硬脑膜强化12例;脑下垂5例;肥厚性硬脑膜炎(HP) 10例,其中炎症性8例,不明原因特发性2例.结论:MRI是显示弥漫性硬脑膜强化最有效、最准确的检查方法.结合硬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MRI表现,将有利于分析硬脑膜异常强化的意义,提高临床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8.
刘扬 《实用全科医学》2008,6(7):689-690
目的研究Moyamoya病(MMD)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以期指导早期识别、诊断。方法对12例确诊MMD患者的临床表现、头颅CT/MRI和脑血管MRA/DSA检查总结分析。结果本病具有发病年龄更轻,更易反复,临床表现相对较少、较轻而头颅CT/MRI常有更多、更显著的发现,头颅MRI常可发现颅底大血管异常流空效应等特点。结论注重本病的特点可加强识别,早期诊断以临床表现和头颅CT/MRI为基础,结合脑血管造影检查可明确。  相似文献   

19.
Symptomatic rheumatoid pachymeningitis is a rare extra-articular manifestation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Clinical symptoms are non-specific and diagnosis is frequently made by exclusion. We present a 61-year-old woman with a 9-year history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presenting with deafness and progressive disability over a two month duration. She was diagnosed as having rheumatoid pachymeningitis based on the cerebr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inding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