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张瑞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1):1419-1420
目的探讨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管理。方法将78例低出生体重儿分为2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低出生体重儿的高危因素有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双胎、母亲贫血、子宫因素、胎盘早剥、原因不明。足月小样儿组的并发症主要是感染、病理性黄疸;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组的并发症主要是呼吸困难、感染、病理性黄疸和早产儿脑损伤。结论低出生体重儿中的足月小样儿和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并发症和转归有很大的不同,管理上要有不同的侧重点,及早发现并发症,对症处理,可有效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孕期提高产检率,及时发现并治疗母亲原发病是减少低出生体重儿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临床上新生儿的临床特点及高危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我院在2011年10月~2012年6月住院期间新生儿病例,其中检出87例新生儿低血糖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和高危因素进行详细分析.结果检出的低血糖87例患儿,临床症状多不显著,且无特异性,多见于早产儿、低体重儿、母亲患糖尿病患儿和新生儿窒息等高危儿.结论积极预防高危儿低血糖的发生,出生后应严密监测血糖,早诊断,早治疗,防止低血糖造成原发病加重,及早开奶喂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围产期各种因素与极低出生体重儿颅内出血发病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期间确诊的34例颅内出血极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组,同时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的26例无颅内出血的极低出生体重儿作对照组。对其有无胎膜早破、多胎、孕周、出生体重、胎儿宫内窘迫、生后有无体温不升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孕周1、min Apgar评分≤7分、宫内窘迫、低体重、使用机械通气和低体温是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颅内出血的高危因素。结论:对临床低体重、低胎龄、有宫内窘迫及1 min Apgar评分≤7分的早产儿应提高对其发生颅内出血可能的预见性,尽早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低血糖病因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晓云  余友霞 《重庆医学》2004,33(3):419-421
目的了解高危新生儿低血糖发生情况、探讨低血糖病因和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及危害性措施. 方法对597例高危儿进行血糖监测.结果高危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7.71%;早产儿组较之于足月儿组、低出生体重儿和巨大儿组较之于正常出生体重儿组、小于胎龄儿组较之于适于和大于胎龄儿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增高(P<0.002 27).结论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和小于胎龄儿易发生低血糖;围产期缺氧和应激是引起低血糖的重要原因;出生后3d内尤其1d内易发生低血糖;对高危新生儿进行血糖监测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5.
702例低出生体重儿临床疾病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安训  任振玲  李毅 《河北医学》2002,8(3):284-285
低出生体重儿发生是反应孕期质量、孕妇、胎儿及新生儿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步入新世纪 ,妇幼保健工作走向纵深。要提高胎儿及新生儿的健康 ,应从妊娠前开始做好 ,婚前遗传咨询及卫生保健知识的宣教 ,减少遗传病及先天性疾病 ,降低高危儿、低出生体重儿及早产儿的发生 ,现将几年来收治的 70 2例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疾病调查分析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从 1995年 1月至 2 0 0 0年 1月 ,体重 <2 5 0 0g的住院新生儿 ,男 372例 ,占 5 3% ,女 330例 ,占 4 7% ,男女比例为 1.13:1。早产儿 5 2 2例 ;占 74 % (≥ 2 …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发生死亡的高危因素,以利临床早期干预。方法回顾性分析214例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发病日龄、胎龄、出生体重、发病季节、硬肿程度、合并症、并发症以及肝素治疗与否的病死发生率。结果 〈24h日龄儿、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重症忠儿、合并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并发肺出血、DIC、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肾功能衰竭、循环障碍等因素死亡率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和〈0.01)。肝素治疗忠儿死亡率低于未用肝素治疗忠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25。结论 〈24h日龄儿、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重症患儿、合并HIE、并发肺出血、休克、肾功能衰竭、DIC、MODS等因素是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发生死亡的高危因素,肝素治疗可以降低本病死亡率。提示临床:降低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死亡率应针对上述高危因素进行积极的早期干预,包括早期使用小剂量肝素治疗,加强围产期保健,保护早产儿等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小胎龄低体重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相关防治措施。方法: 141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中,BPD患儿43例,非BPD早产儿98例,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从母亲因素、患儿出生情况、生后治疗等方面分析,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BPD发生的高危因素及防治措施。结果: 极低出生体重儿BPD发生率为30.5%,胎龄<28周的超未成熟儿共8例,均发生BPD。BPD组胎龄及出生体重均较非BPD组低(P<0.01),BPD主要发生在胎龄<30周、出生体重<1.25 kg的早产儿。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间胎龄、出生体重、母亲产前感染史、新生儿感染(包括肺部感染、败血症)、新生儿贫血、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与否、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时间、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胎龄<30周(OR 11.364,P<0.01)、出生体重<1.25 kg(OR 3.048,P<0.05)、机械通气(OR 11.890,P<0.01)是BPD发生的高危因素。结论: 低出生体重、低胎龄及机械通气是BPD发生的危险因素,而母亲产前感染、新生儿感染、新生儿贫血、呼吸窘迫综合征、用氧时间也与BPD的发生有关,因此,避免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尽量缩短机械通气及用氧时间、防止及减少反复肺部感染,积极早期综合治疗是预防早产儿BPD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对78例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41例(52.6%),好转18例(23.1%),自动出院9例(11.5%),死亡10例(12.8%),围产期因素、感染、呼吸障碍及窒息是低出体重儿的高危因素。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预防早产、窒息、感染等高危因素,提倡儿科医生进产房,是降低低出生体重儿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导致新生儿发生低血糖的高危因素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0年6月我院母婴同室收治的227例发生新生儿低血糖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早产儿、小于胎龄儿与足月儿比较,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与正常出生体重儿比较,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耐量异常母亲、糖尿病母亲与血糖正常母亲比较,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21例恢复正常,6例应用氢化可的松治疗后恢复正常。结论早产儿和小于胎龄儿、低出生体重儿及巨大儿、糖耐量异常母亲及糖尿病母亲是新生儿发生低血糖最常见的高危因素,对存在高危因素的婴儿及时监测血糖、尽早哺乳、加强喂养能够有效减少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不同喂养方式对早产儿、低体重儿生长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探讨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体位方式与体重增长关系 ,增加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体重合理规范性增长及减少并发症 ,提高其生存质量及降低死亡率。 方法 选择 60例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在消化道喂养同等条件下 ,分为两组 :一组采取头高脚低斜坡位成 15~ 2 0度角 ,第二组对为照组采用平卧或侧卧。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体重增长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在注意给予适时的母乳喂养基础上 ,通过改变患儿体位 ,可防止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生理性体重下降的失衡和维持正常体重的增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住院分娩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因素分析,探讨妊娠期管理。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5月于航天中心医院住院分娩的排除孕前合并症患者872例,采集孕前相关信息、孕期检查数据,以及分娩孕周、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体重、妊娠期常见并发症等数据。对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根据风险因素探讨管理方案。结果: 妊娠高血压风险因素为高龄、孕前高BMI值、体重增长过多、晚期三酰甘油水平增高;妊娠期糖尿病风险因素为高龄、孕前高BMI值、体重增长不足;早产主要风险为妊娠高血压、胎膜早破,微量元素铜水平升高可以减低早产风险;产后出血主要风险因素为高孕前体重、胎儿体重大;足月分娩巨大儿的主要风险为孕期体重增长过多、孕前高BMI、分娩孕周延长;有妊娠高血压、年龄≥35岁、有不良孕产史、胎膜早破者剖宫产风险增加。结论: 围妊娠管理建议在适宜的年龄妊娠,控制孕前体重,适量补充微量元素,孕期控制体重增长速度在适宜范围,积极筛查干预生殖道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低出生体重儿和早产儿乳牙釉质发育缺陷的患病率及乳牙釉质发育缺陷的易感因素。方法:选择176名3~8岁的低出生体重儿和早产儿作为实验组,对照组为79名同龄的足月正常出生体重儿,比较2组乳牙釉质发育缺陷的患病状况,并用逐步回归的分析方法分析乳牙釉质发育缺陷的易感因素。结果:实验组不同类型釉质发育缺陷的患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乳牙釉质发育缺陷的易感因素从强到弱依次为胎龄、出生后使用喉镜和气管插管、多胎、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低钙血症、产程延长。结论:低出生体重儿和早产儿好发乳牙釉质发育缺陷,出生时及出生后各种全身及局部因素均不同程度影响造釉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且这些因素还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早产儿并发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产儿临床≮见并发症,分析其胎龄、出生体质量、孕期高危因素与并发症关系,为临床诊治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6年4月—2008年4月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儿科新生儿室收治152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胎龄、出生体质量、高危因素与并发症关系。结果主要并发症有新生儿肺炎、高胆红素血症、窒息、呼吸暂停、缺氧缺血性脑病及硬肿症等;28~32周早产儿和出生体质量〈1500g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高于32~37周早产儿及出生体质量≥1500g早产儿,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有高危因素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无高危因素组(P〈0.01)。结论胎龄愈小,体质量愈低,并发症和病死率愈高,高危因素影响早产儿并发症发生,应加强孕期保健,早期干预治疗,降低死亡率,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和分析与早产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62例早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62例同期足月产妇资料进行对照。结果:早产组平均年龄(27.4±5.9)岁,体重指数(17.9±4.6),流产次数(1.9±0.8)次,有不良生活习惯者比例为24.2%,定期做产检者16.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9例为自然早产(62.9%),其中30例(48.4%)由胎膜早破所致,而23例(37.1%)人工早产中,主要原因是胎盘因素、妊娠合并症、多胎及臀位等。结论:孕产妇年龄、体重指数、流产史、产前检查、不良生活习惯都是导致早产的危险因素,孕前及孕期要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VLBWI)发生原因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分析造成108例VLBWI发生原因,并按体重分为≤ 1 250 g及 1 251~ 1 500 g二组,比较其并发症、治愈率、病死率.结果造成VLBWI的主要原因有多胎妊娠(39%)、孕妇过度劳累(14.8%)、羊膜早破(13.9%)、原因不明(20.4%).全组治愈率50%,病死率17.6%.二组治愈率、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差异有显著性.死亡的主要原因是颅内出血、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和感染.结论加强孕期保健,降低VLBWI出生率;加强对VLBWI生命体征的监护、防止院内感染、尽早发现并发症并妥善处理,降低VLBWI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肺出血病变与早产低体重儿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36例新生儿肺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6例新生儿肺出血患者,早产儿占66.7%(24例),低体重儿占69.4%(25例),足月正常体重儿占30.5%(11例)。早产儿、低体重儿肺出血的发病率明显高于足月正常体重儿(P<0.01)。结论 早产儿、低体重是发生肺出血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7.
早产低体重儿51例临床管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临床早产低体重儿管理治疗经验,提高其存活率和生存质量。方法:对51例早产低体重儿的临床资料和综合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30例,占58.8%;好转7例,占13.7%;自动出院8例,占15.7%;死亡6例,占11.8%,其中5例死于呼吸衰竭,肺出血。其中3例有硬肿症,3例为极低体重儿;孕周<32周者3例;1例有宫内发育迟缓,1例有新生儿窒息史,1例有感染史,1例有抽搐史(颅内出血待排)。早产儿死亡率与孕周、体重密切相关,并发硬肿症者死亡率更高。结论:重视早产低体重儿的体温、营养、感染,严密而细致的临床管理,并积极预防及治疗并发症是提高早产低体重儿存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富阳市早产发生现状、危险因素及早产儿的结局。方法对243例早产产妇临床资料和早产儿结局进行分析。结果本次调查早产发生率为7.33%(243/3 316),以晚期早产占比最高(P<0.05),早期早产以自发性早产为主要原因,中期早产和晚期早产均以医源性早产为主要原因,晚期早产胎儿出生体重最大(P<0.05)。胎膜早破、胎盘位置异常、孕期产妇/丈夫吸烟、孕期阴道流血是早产发生的危险因素,孕期体重增加是早产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早期早产的早产儿治愈率较中期早产、晚期早产低,放弃治疗和死亡率均较中期早产、晚期早产高(P<0.05),医源性早产死亡率高于自发性早产、PPROM(P<0.05)。结论早期早产的新生儿死亡率更高,应减少医源性早产,积极预防PPROM、胎膜早破、胎盘位置异常,避免孕期吸烟、孕期阴道流血及低体重是降低早产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曾云清 《医学综述》2012,(20):3499-3501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营养支持法在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中的可行性。方法将123例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按照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1例)行早期间歇持续微量喂养,对照组(62例)行常规胃管喂养,对比两组血生化指标、生长发育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喂养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行早期间歇持续微量喂养,可有效地改善患儿的生长发育状况,减少喂养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极低及超低出生体质量儿的相关产科因素,以降低极低及超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出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分娩的486例极低及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和427例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早产儿占极低及超低出生体质量儿总数的89.51%,胎龄主要集中在28~32周(62.35%)。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比例(84.16%)远远大于超低出生体质量儿(15.84%)。孕妇剖宫产率为68.15%,初产妇占孕妇总数的77.75%。造成极低及超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常见产科因素为子痫前期重度、胎膜早破、胎盘早剥、宫颈机能不全、羊水量异常等。结论28~32周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是产儿科医师工作的重点对象。存在子痫前期重度、胎膜早破、胎盘早剥、宫颈机能不全、羊水量异常等产科因素的初产妇生产极低及超低出生体质量儿的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