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常规器械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7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行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行常规器械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炎性因子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平均首次下床时间、总切口长度及治疗费用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1、2d静息及活动时疼痛评分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COR、ACTH、、Hs-CRP、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Ⅰ期愈合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器械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较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效果好,疼痛及炎症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微循环指标及疼痛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34例患者为观察组,并以同时期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的34例患者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1d及术后1、3、5d的血液黏度指标及血清疼痛递质、抑制相关指标.结果:术后1、3、5d观察组的血液黏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血清前列腺素(PGI2)高于对照组,其他血清疼痛递质及抑制相关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微循环指标及疼痛相关指标的波动相对较小,更有助于患者围术期的疼痛控制及微循环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Narcotrend监测下静吸复合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后全身创伤反应程度的影响。方法:收集在本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116例,回顾麻醉方式及相关检查结果,分为接受Narcotrend监测下静吸复合麻醉的复合麻醉组65例、接受全凭静脉麻醉的静脉麻醉组51例。术后1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疼痛介质、炎症介质含量;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氧化应激指标含量。结果:术后1d,观察组血清中疼痛介质5-HT、PGE2、NO、HT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中氧化指标AOPPs、LHP含量低于对照组,抗氧化指标CAT、GSH-Px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中促炎因子IL-6、IL-8、CRP含量低于对照组,抗炎因子IL-4、IL-10、IL-13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Narcotrend监测下静吸复合麻醉可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术后全身创伤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囊疾病患者胃肠功能、围术期胃泌素族胃肠激素及炎性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3月于巴州人民医院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前及术后1、3、5 d的胃泌素族胃肠激素及炎性应激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血清胃泌素(GAS)、胆囊收缩素(CCK)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5 d,两组GAS、CCK水平先升后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两组IL-6、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5 d,两组IL-6、CRP水平先升后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胃泌素族胃肠激素及炎性应激指标不良波动小于开腹手术,胃肠功能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5.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13):1822-1825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后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方案自控静脉镇痛对全身疼痛及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收集在本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8例,回顾治疗方案并分为接受舒芬太尼PCIA的对照组35例、接受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方案PCIA的观察组33例。对比两组手术前后血清中疼痛介质、急性时相蛋白、白介素含量的差异。结果:术前,两组血清中疼痛介质、急性时相蛋白、白介素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h,观察组血清中疼痛介质SP、NPY、DA、NE的含量低于对照组;急性时相蛋白CRP、HP、CER、AAG的含量低于对照组;白介素IL-1β、IL-6、IL-8的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后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方案PCIA,可有效降低术后早期疼痛介质含量并缓解全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生物夹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2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生物夹,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前焦虑发生率、术后疼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生物夹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患者术前焦虑及术后疼痛的发生率,同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在胆囊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9月在该院就诊的胆囊结石患者92例,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和术后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并分析观察组胆囊收缩功能及胆囊壁厚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取石成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1年结石复发率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疼痛数字评定量表(NR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09%(12/46),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35%(2/46)(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胆囊收缩功能明显高于术前1 d(P0.025);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胆囊壁厚度明显薄于术前1 d(P0.02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可减少胆囊结石患者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疼痛程度,恢复部分胆囊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袁卫国  李林佶  冯麟  谢颖  罗栩伟 《西部医学》2017,29(11):1507-1510
【摘要】〓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炎症介质和疼痛介质的影响,为有效控制骨折疼痛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南充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68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选择不同的止疼药物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25例患者使用舒芬太尼,对照组23例患者使用芬太尼,在术后24h和3d时比较两组患者的炎症介质因子白细胞介素2、6、10(IL 2、IL 6、IL 10)及疼痛介质血清5 羟色胺(5 HT)、一氧化氮(NO)、前列腺素E2(PGE2)的变化。结果〓①术后24h和3d时两组患者的IL 2、IL 6、IL 10指标水平均明显降低,而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②术后观察组患者的5 HT、NO、PGE2表达水平逐渐降低并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骨折患者术后采用舒芬太尼镇痛可使患者的炎症介质和疼痛介质明显的降低,镇痛效果显著,维持机体内细胞因子的相对平衡,对减少术后应激反应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富生  陈荣海  张劲 《微创医学》2012,7(3):255-256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 对84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均行胆囊切除术,其中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42例为观察组,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42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平均为(68.7±18.2)min,对照组平均为(83.5±11.8)min,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观察组平均为(36.8±14.8)mL,对照组为(46.5±21.7)mL,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观察组平均为(4.5±1.5)d,对照组为(7.5±2.5)d,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14%,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1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感染率低等优点,可作为急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的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吴文学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5):1639-1641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机体急性炎症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2007年3月-2009年10月我院收治的行胆囊切除术的130例患者随机分成腹腔镜胆囊手术组(70例)和开腹对照组(60例),所有手术均由同一手术小组固定成员实施.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分数和急性期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改变,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7 d内SIRS发生率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WBC及中性粒细胞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12、24、72 h对照组CRP水平明显升高(P<0.05).腹腔镜组术后第1、5 、7 天SIRS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P<0.05).结论 腹腔镜组术后第5~7天SIRS发生率明显低于与对照组,术后12~24 h CRP水平均较对照组低,提示腹腔镜组术后炎症反应更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肾上腺素对脂多糖 (LPS)诱导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株RAW 2 6 4 7中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一氧化氮 (NO)、环加氧酶 2 (COX 2 )等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 10ng/ml的LPS刺激体外培养的RAW 2 6 4 7细胞作为炎症模型 ,加入不同浓度的肾上腺素 (1× 10 -6,5× 10 -6,1× 10 -5,5× 10 -5mol/L)孵育 2 4h后 ,收集培养上清并提取细胞总蛋白 ,酶联免疫法测定上清中TNF α浓度 ,Griess法检测上清NO含量 ,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总蛋白中COX 2的表达量。结果  10ng/ml的LPS明显诱导TNF α、NO、COX 2的产生 ,这一效应可被肾上腺素抑制 ;而单独加入肾上腺素时 ,对上述 3种炎症介质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 肾上腺素下调LPS诱导的巨噬细胞中炎症因子的表达 ,可能对炎症的发生发展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研究探讨小儿心脏畸形矫治手术中常温和浅低温心肺转流(Card iopu lmonary bypass,CPB)对部分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室间隔缺损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人,分别为常温CPB(35℃)组和浅低温CPB(32℃)组。在CPB开始前,CPB结束时和术后20 h抽取动脉血液标本测量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1(IL-1)。结果TNF-α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无明显变化,组间没有显著差异,IL-1在CPB结束前后无明显变化,术后20 h有显著上升,其中常温组较浅低温组略高,但是组间差异仍不明显(P>0.05)。结论常温CPB在简单病例手术时对机体炎性反应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Toll样受体4(TRL4)及下游炎性介质的检测在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30例HAP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实验组,另选取1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3组患者均采集静脉血,其中干预组血样中加入TRL4 mAb 20μg,测定各患者外周血炎性因子水平,并提取外周血核细胞中总RNA,检测TLR4 mRNA的表达,同时进行基因测序,分析确定基因型。结果 干预组和实验组各炎性因子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阳性表达率和相对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阳性表达率和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LR-4阳性率与TNF-α、IL-1、IL-6、IL-10等下游炎性因子浓度水平均呈正相关,决定系数分别为0.732、0.714、0.695、0.753,具有显著相关性(P=0.000)。结论 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外周血中TRL4与下游炎性介质水平具呈正相关,且TRL4阳性率和炎性介质水平均高于健康人群,对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几种炎症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玲 《中国全科医学》2006,9(14):1153-1155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3d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P-选择素(P-S)的含量变化。方法将入院确诊的83例UA患者随机分为他汀治疗组(A组,n=43,阿托伐他汀10mg/d,共3d)和常规治疗组(B组,n=40),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hs-CRP、TNF-α、IL-6、P-S和血脂水平;另设健康对照组(C组,n=30)。结果(1)治疗前UA患者与健康者血清hs-CRP、TNF-α、IL-6、P-S的含量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2)治疗3d后,A、B两组患者血清hs-CRP、TNF-α、IL-6、P-S的含量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脂成分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3)A组患者血清hs-CRP、TNF-α、IL-6和P-S的降低与TC、TG、LDL、HDL的下降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早期阿托伐他汀治疗可降低UA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从而稳定斑块,使UA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早期戒烟后大鼠肺组织病理及炎性介质表达变化规律.方法 选用Wistar雄性大鼠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早期戒烟后0天、1周、2周、4周、6周、8周、12周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IL-8的蛋白质含量,S-P免疫组化学方法检测肺组织NF-KB p65的表达,并光镜下观察HE染色切片、对大鼠气道炎症进行病理学评分.结果 早期戒烟组大鼠可见气道上皮细胞纤毛发生粘连、倒伏,上皮细胞空泡变形、坏死、增生,炎症细胞浸润;其血清IL-8浓度、肺组织NF-KB的表达及气道炎症病理评分在戒烟后各时相点较未吸烟对照组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戒烟组大鼠血清IL-8的浓度、肺组织NF-kB的表达及肺组织病理炎症评分在戒烟后略有上升、且在戒烟后8周达到高峰,但随后在戒烟12周时可见IL-8的浓度有下降趋势,肺组织病理炎症反应有所减轻.结论 早期戒烟大鼠在戒烟早期虽可见炎症反应略有加重,但随戒烟时间延长,仍可见炎症反应有所减轻.因此,提倡及早且坚持戒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七氟烷或异丙酚麻醉对胸科手术患者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择期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下开胸行肺叶切除患者60例,年龄40~65岁,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七氟烷组(S组,n=30)和异丙酚组(P组,n=30)。S组采用吸入麻醉诱导,麻醉维持七氟烷;P组诱导完成气管插管后,异丙酚麻醉维持。下列时间点麻醉诱导后(T1)、单肺通气30min(T2)、单肺通气60min(T3)和术后12h(T4)测定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P物质和单肺通气时、肺复张通气时非通气侧支气管肺泡灌洗液TNF-α和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水平(NCF)。结果两组TNF-α、IL-6、P物质在T2、T3、T4均较T1明显增加,S组T2、T3、T4时间点IL-6、P物质较P组低(P<0.05),而TNF-α在T2、T4较P组低(P<0.01)。S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TNF-α和NCF水平比P组低(P<0.01)。结论七氟烷胸科手术可降低全身炎性反应,并对肺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血浆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对1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浆炎症因子TNF-α、IL-6、IL-8和CRP水平.结果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后血浆炎症因子TNF-α、IL-6、IL-8和CRP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能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炎症因子TNF-α、IL-6、IL-8和CRP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可成为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中医针刺治疗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血清白介素-2(IL-2)、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中医针刺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抗炎、止咳化痰、解痉平喘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针刺治疗。治疗30天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和血清炎性介质IL-2、IL-8及TNF-α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6%)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4.6%(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IL-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IL-8、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医针刺治疗能有效减轻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症状及炎性反应,改善机体免疫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小鼠柯萨奇病毒 B3感染过程中炎症介质动态表达与心肌组织损伤间的关系。方法 :于Balb/ c小鼠腹腔接种 1× 10 8TCID50 柯萨奇病毒 B3(CVB3)液 ,诱发心肌损伤的发生 ,在 CVB3感染后观察 2 1天 ,分别在第 3、6、9、12、15、18和 2 1天 ,采集外周血作肿瘤坏死因子 (TNF-α)和一氧化氮合酶 (NOS)分析 ,并留取心肌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 :对照组心肌无改变 ,实验组小鼠心肌细胞出现肿胀 ,横纹不清 ,胞质染色嗜酸性增强 ,胞核出现核固缩及核碎裂、变性、坏死崩解 ,胞核和细胞轮廓消失 ,周围出现炎性细胞浸润 (主要是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 ,间质内可见较多的胶原纤维 ,可见钙化灶 ;超微结构的电镜观察 ,可见线粒体肿胀、嵴断裂、严重空泡样变及细胞核异形变、染色质浓缩边聚。在病毒感染过程中 ,NOS和 TNF-α异常升高并呈动态的双峰型改变 ,第 2峰与心肌的损伤密切相关。结论 :柯萨奇病毒 B3感染引起心肌细胞损伤 ,可能与炎症介质、细胞因子的参与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诱导痰中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7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给予抗炎、止咳及平喘等常规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上给予苏黄止咳胶囊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6.32%,差异显著(χ2=5.208,P<0.05)。治疗1、3月后,观察组患者IL-4、IL-5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IL-4、IL-5水平,且观察组患者IL-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IL-10水平,差异显著( P<0.05)。治疗1、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EOS及血清Ig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 EOS及血清IgE水平,差异显著( P<0.05)。结论: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能够有效降低诱导痰中炎性介质水平,促进嗜酸性粒细胞及血清IgE水平恢复,增强患者自身抵抗能力,提高患者疾病治疗效果,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