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无并发症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住院期间病情的影响。方法 82例AMI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康复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早期康复组采用早期康复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传统康复治疗方案。结果 两组在梗死后心绞痛、再梗死、住院期死亡、Wagnet-Selvester EKG分值、Holter中LownⅢ级以上室性心律失常,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等例数的构成,统计学上均无显著差异(P〉  相似文献   

2.
李红赞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5):2073-2074
目的:为了缩短急性心肌梗死(AMl)患者的卧床时间,促进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将8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的康复方案进行康复护理,并配合适宜的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康复方法进行。结果:观察组40例均顺利完成早期运动康复程序,其平均住院日为(15.21±7.15)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运动康复的同时实施健康教育,对于调整患者的心理失衡、矫正不良生活行为方式、促进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康复治疗7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该文分析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体会。方法 除接受常规心肌梗死治疗外,在病情稳定后开始康复程序,出院前采用左室射血分数、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动态心电图进行评定。结果 全组病例在康复训练中及早期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中未发生心脏事件。结论 参加适宜的康复运动治疗能帮助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改善心功能和恢复体力,AMI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是安全可行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疗法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比较20例接受康复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和对照组20例患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在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定室射血分数、Holter中LownⅢ级以上室性心常及ST段压低时限,心室晚电位阳性及梗死后心绞痛,再梗死,住院期死亡等的构成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无显性(P>0.05);康复组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率和平均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P<0.05),康复组出院时达到生活自理18例,对照组9例,差异显(P<0.05)。结论:无合并症AMI患实行早期康复治疗可以促进康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康复治疗14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除接受常规心肌梗死治疗外,在病情稳定后开始康复程序,出院前采用左心室射血分数、动态心电图进行评定。结果:全组病例在康复训练中未发生心脏事件。结论:AMI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是安全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张静  周彬 《吉林医学》2013,34(17):3478-3479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70例老年A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5例,两组给予相同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介入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近期和远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心理状态等远期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老年AMI患者的近期和远期临床疗效,在老年AMI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李万珍 《中原医刊》2003,30(24):18-19
随着神经内科学的发展 ,脑卒中治疗水平的提高 ,卒中所致的死亡率在逐渐降低。但是生存下来的患者大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从而很大程度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所以 ,对患者功能的恢复是他们的迫切需求。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①符合脑血管病诊断标准 ,并经颅脑CT或MRI确诊的初发者 ;②均存在肢体功能障碍 ;③年龄在 40~75岁 ,无严重心肝肾并发症 ;④脑梗塞发病后或颅脑损伤后 4~ 7天 ,脑出血 10~ 14天神智恢复 ,生命体征稳定。1 2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神经内科病房从 2 0 0 0年 9月~2 0 0 2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在急性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4例急性脑血栓患者,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早期康复治疗),各32例。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ESS评分)与Barthel指数评分(BRSS评分)。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ESS评分为(9.3±1.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4.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4,P<0.05);观察组患者的BRSS评分为:<40有4例(12.50%);40~60有12例(37.50%);>60有16例(50.00%)。对照组患者的BRSS评分为:<40有10例(31.25%);40~60有12例(37.50%);>60有10例(31.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1,P<0.05)。结论针对急性脑血栓患者,在对症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缺损情况,提升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重--意义。  相似文献   

9.
曲哲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7):861+864
目的:观察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临床康复的疗效。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30例老年AMI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结果:出院时生活能够自理者28例(93.3%),与康复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AMI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可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促进处于急性心肌梗死 (AMI)恢复期的病人早日康复 ,有针对性地配合运动康复疗法很有必要 ,1999年 10月至2 0 0 0年 12月 ,我们对 46例AMI病人在实施运动康复疗法的同时 ,进行了健康教育 ,临床试验观察证明 ,对调整AMI病人的心理失衡、矫正一些不良生活方式以及早日康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1999年 10月至 2 0 0 0年 12月将收治的 92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两组病人均经临床表现与心电图、血清酶学检查确诊、两组病人的发病年龄、性别、发病至就诊时间、梗死部位等方面也做了比较 ,差异…  相似文献   

11.
美托洛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悦  宋涛  霍阳  初巍巍 《医学综述》2013,19(5):938-939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1年11月因急性心肌梗死而在武警辽宁省总队医院进行治疗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51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患者心肌梗死早期给予卡托普利2.5~20 mg,每日2次,口服;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美托洛尔12.5~100 mg,每日2次,口服。两组患者的其他治疗方法相同,统计分析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生存率及左心室重构延缓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美托洛尔应用于心肌梗死早期患者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病死率,同时能延缓心室重构,临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无并发症的AMI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45例,按无并发症AMI康复程序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45例,实施传统护理方法.结果 康复组平均步行距离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焦虑、便秘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  相似文献   

13.
游波 《医学综述》2012,18(17):2883-2884,2889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8例,对照组给予小剂量阿替普酶进行治疗,试验组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15%vs 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出院前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明显高于试验组,试验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和冠状动脉再通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确切,冠状动脉再通率高、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及其可能作用原理分析。方法从该院2010年9月—2013年4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选取120例,其中60例给予阿替普静脉溶栓治疗,标记为对照组;60例给阿替普酶溶栓+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标记为实验组,观察两组冠脉再通率及其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效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总有效率(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情况实验组:3例出血。出血死亡1例,总数4例;对照组:出血13例,出血死亡3例,总数16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溶栓联合抗凝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明显优于单独应用溶栓治疗,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方法:将老年AMI120例与对照组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肌酶改变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老年AMI临床表现及心电图、心肌酶改变均不典型;结论:通过对老年AMI临床特点的认识,提高对本病的警惕性.  相似文献   

16.
对28例无并发症的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分别于发病后第4周和第8周进行了心率限制性踏车运动试验。再次运动试验的阳性率为46.4%。先后两次运动试验阳性结果的25例次中,经平均36个月的随访,发生心源性死亡、再发性心肌梗塞和/或不稳定性心绞痛等心脏意外13例。本文对急性心肌梗塞后康复早期病人重复进行运动试验的必要性及其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期康复的远期疗效。方法随访时限分为早期(3个月~3年)、中期(3~5年)和长期(5~10年)。对每个时期实际人数按原来分组(康复组和对照组)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患者出院后的病情、生活质量等。结果早期、中期随访结果提示心绞痛、房颤、室性心律失常、急性心衰发生率和病死率对照组较康复组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功能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50%,康复组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LVEF〈40%,对照组较康复组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5);生活质量康复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期康复安全、有效,远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高血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影响。方法:按有无高血压病史将350例AMI患者分为两组:A组154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或入院时血压升高;B组196例既往无高血压病史和(或)入院时血压正常。回顾性分析两组在糖尿病、冠心病家族史等AMI的易患因素及冠心病病史,实验室检查,急性心力衰竭(包括心源性休克)、室速室颤、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及4周内死亡率的差别。结果:高血压病史组糖尿病、冠心病家族史、陈旧性心肌梗死、心绞痛相关病史的比例均较无高血压病史组高(P<0.05);即时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的数值高血压病史组较无高血压病史升高(P<0.05);出现心力衰竭包括心源性休克、室速室颤、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并发症及住院病死率(<4周)均高于无高血压病史组(P<0.05)。结论:合并高血压的AMI患者具有更多的冠心病易患因素,心脏严重并发症较多,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塞介入治疗术后早期康复运动对舒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行心脏介入治疗术后早期康复运动对舒适的影响。方法:实验组在术后4~6h拔出脉鞘管,12h术侧肢体制动,12h后被动翻身,按摩腰背部肌肉,24h后开始康复运动,第四天下床;对照组绝对卧床72h,1星期后可下床。通过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疼痛指数评估腰背痛、焦虑自评量评定焦虑。结果:两组出血情况。心脏并发症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但术后24h、48h腰背痛和焦虑有明显差别。结论:术后24h行康复运动是安全的,且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冠脉病变特点。方法选取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5岁)53例作为青年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岁)60例为老年组,比较两组相关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结果青年组男性、吸烟、饮酒、劳累、冠心病家族史、高脂血症、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有典型胸痛、单支病变病例明显高于老年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低于老年组。结论吸烟、饮酒、精神压力大、冠心病家族史、超重、高血脂是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青年AMI症状典型,多为首次发病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单支病变为主。应针对心肌梗死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加强预防,积极诊治,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