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分析在护理食道癌患者时实施全程健康教育对于医护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食道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护理过程中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比较2组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医护依从性。结果健康教育前2组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在接受健康教育后的合格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优良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食道癌患者时实施全程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医护依从性,并且增加了患者对于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62例糖尿病患者按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32例,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于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的服药依从性、血糖控制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的依从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F13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治疗后的2hPBG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在职糖尿病患者施行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提高服药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互动模式健康教育在改善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中的作用。方法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集就诊于该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62例,均予互动模式糖尿病健康教育,采用密西根糖尿病知识测试问卷与密西根糖尿病管理评定量表对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的糖尿病知识掌握及自我管理能力评价,并分析比较。结果糖尿病患者经互动模式健康教育后,糖尿病知识自评得分升高( t =6.358, P=0.009),DKT得分上升(t=11.259,P=0.001);自我管理(t =5.125,P=0.011)、饮食控制(t=5.259,P=0.010)、运动锻炼(t=7.568,P=0.006)、药物应用(t=5.685,P=0.008)、血糖监测(t=7.658,P=0.005)、病情控制(t=5.659,P=0.007)等自我管理能力各项得分均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经互动模式健康教育后3月复查血糖水平控制指标与健康教育前相比较,结果显示空腹血糖(t=8.256,P=0.012)、餐后2小时血糖(t=10.248,P=0.002)、糖化血糖水平(t=6.259,P=0.016)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应用互动模式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其掌握糖尿病知识,提高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配合治疗的依从性与积极性,值得临床护理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糖尿病并发症的可防治性和不的危害性。方法选择60岁以上的糖尿病住院患者80例,分别在入院时和出院后3个月电话回访问卷调查,住院期间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结果健康教育组出院前后治疗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出院前后治疗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的健康教育方法能明显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从而使患者的血糖保持在稳定的状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疗效和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在本社区范围内随机抽取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常规结合健康教育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每组39例,干预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随访观察依从性。结果经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有效率为87.18%,优于对照组的71.79%,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经过健康教育的糖尿病患者,在相同的时间段内,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进行组内比较后发现,治疗到12个月时,对照组治疗依从性要显著低于治疗6个月时(P〈0.05)。结论健康教育干预不仅可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而且对于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QQ网络平台在改善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60例社区糖尿病患者做为研究对象,在糖尿病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自愿分为2组:普通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QQ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建立QQ群,随时网上交流。观察3个月后,通过比较2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分值及糖化血红蛋白( HbA1c)的变化,来评价健康教育模式的作用效果。结果2组患者健康教育后,自我管理能力分值增加,HbA1c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热.05);QQ组效果明显好于普通组,且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糖尿病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改善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分值,降低HbA1c。 QQ网络平台能更好的发挥糖尿病健康教育的优势,改善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分值,更好地控制血糖,应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针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留置针静脉留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观察2组依从性、留置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健康教育后观察组依从率为86.7%高于对照组的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为(92.3±12.1)h长于对照组的(60.9±10.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提高浅静脉留置针老年患者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41例,给予常规组常规护理,并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组患者系统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糖水平、治疗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护理组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护理组患者的治疗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总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糖尿病患者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治疗知识知晓率,且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汪志美  汪春雨  唐正  邹雪 《安徽医药》2013,(10):1810-18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患者放疗期间生活质量、并发症以及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行食管癌放射治疗患者67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33例以及护理干预组(观察组)34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放疗期间依从性、并发症、生活质量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依从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3.5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48%,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两组患者进行QOL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食欲、精神、睡眠、疼痛、疲乏、自身对癌症认识、治疗态度、日常生活以及总评分均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食管癌放疗患者应用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依从性.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患者出院后在常规出院指导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干预。出院6个月末调查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血糖控制达标率高于对照组,而再次住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延续护理能有效提高糖尿病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使其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对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护理宣教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患者依从性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到本院就治的85例依从性较差的甲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健康知识宣教,观察组45例给予强化护理宣教,观察两组患者依从性及心理状况变化。结果观察组在健康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完全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心理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护理宣教能显著提高患者对甲亢的正确认识,积极配合治疗,进而提高治疗依从性及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糖尿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其预防对策。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1月-2013年6月收治的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42例,比较依从性好78例(对照组)与依从性差64例(观察组)2组患者相关因素上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年龄大于对照组,缺少糖尿病知识、对医疗水平不信任、存在降糖药物不良反应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服药种类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性别、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药物治疗依从性差,影响因素复杂,应通过糖尿病健康教、提高临床医务人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用药指导、根据老年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指导、糖尿病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时简化治疗方案便以提高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在新诊断标准下,综合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接受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4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综合治疗组和胰岛素治疗组、营养治疗组,3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胰岛素治疗组患者均给予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营养治疗组给予营养治疗,综合治疗组联合使用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观察并比较3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糖达标时间,孕妇以及新生儿围生期并发症以及剖宫产等指标。结果综合治疗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血糖达标时间均优于胰岛素治疗组与营养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胰岛素治疗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血糖达标时间优于营养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综合治疗组妊娠除产褥感染发生率外,其他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胰岛素治疗组与营养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胰岛素治疗组新生儿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优于营养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综合治疗组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胰岛素治疗组与营养治疗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胰岛素治疗组新生儿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优于营养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综合治疗妊娠期糖尿病能够显著改善妊娠结局,降低母婴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血糖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手术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128例(133眼),分为对照组64例(68眼)及研究组64例(65眼)。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血糖控制情况及术后视力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前1d、术后1d及术后7dFPG、2hP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3d两组患者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研究组视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够改善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血糖水平,促进术后视力恢复。  相似文献   

15.
洪惠仙  王莺 《中国基层医药》2014,(19):3019-3020
目的:分析临床路径对肾病综合征( NS)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择确诊的NS患者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健康宣教,观察组采用CNP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NS的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2%、25.0%,两组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01,P<0.05)。随访观察6个月,观察组、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4.2%、16.7%,两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08,P<0.05)。观察组、对照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优良率分别为95.8%、79.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78,P<0.05)。观察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100.0%、7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26,P<0.05)。结论采用CNP护理模式对NS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减少疾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和护理满意度,融洽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药服药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组织,以提高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为活动主题,选择我社区正在服用降血糖药物的131例2型糖尿病患者,对其服药依从性进行调查,找出其服药依从性低的原因,运用品管圈程序,实施质量改进,比较实施前后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前,服药依从性为80.15%,实施后为96.95%,实施后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实施后均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 <0.05)。结论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中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提高其服药依从性,有利于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原因,并辨证施护探讨相关护理干预措施及其效果。方法将210例早期肝炎肝硬化患者出现睡眠障碍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10例,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统计患者信息分析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原因并采用匹茨堡睡眠指数量表( PSQI)评价患者睡眠质量。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针对患者存在睡眠障碍进行护理干预,加强心理疏导,及时控制情绪,消除疼痛和药物不良反应,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等。实施观察时间为2周,2周末再次用该量表评价2组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干预组护理后的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及健康指数均优于对照组护理后( t =7.6;5.1;5.8, P <0.05)。对照组护理前后各指数比较(t=8.2;6.5;7.3, P <0.05);2组患者入睡潜伏期、实际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及2组遵医行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针对肝硬化睡眠障碍患者辨证施护,及时合理的护理干预,早期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有所提高,焦虑状况得到改善,同时依从性提高,进而使睡眠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作用,期望找到缓解患者痛苦的护理方案,提高护理效率。方法随机选取就诊的已确诊为糖尿病的老年患者9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施加个性化护理方案。干预前后测量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并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组患者经5个月的个性化护理干预后,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效果显著,并有效提升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β-羟丁酸、血糖及尿酮体水平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相关性。方法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105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组)、糖尿病无酮症者105例(糖尿病无酮症组)及体检健康的志愿者105例(对照组)血清中β-羟丁酸、空腹血糖及尿酮体含量进行检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组中血β-羟丁酸、空腹血糖及尿酮体阳性率均高于糖尿病无酮症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无酮症组血β-羟丁酸、空腹血糖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β-羟丁酸、血糖及尿酮体水平均能反映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变化,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按骨科疾病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不同的护理需求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并进行干预。分别对两组不良心理状态改善情况、健康教育内容掌握情况、遵医行为、医生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出院后随访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前焦虑、抑郁情况较对照组明显改善(t=5.14、5.32,均P<0.05);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健康教育掌握情况、患者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出院后功能锻炼依从性、按时复诊率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合理饮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出院后功能锻炼依从性以及按时复诊率,并提升患者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