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预见性平衡性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0年10月-2017年10月手术治疗的54例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预见性平衡性双侧去骨瓣减压术组31例(观察组),相继性分次双侧去骨瓣减压术组23例(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不同手术方案的术后并发症及预后情况价手术效果。结果治疗前,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颅内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手术后颅内压值、GOS评分,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预见性平衡性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可有效降低患者颅内压、减少术后再次出血可能,对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成功率,改善预后、提高其生存质量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对急性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接受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照组接受标准(一侧)去骨瓣减压术。记录两组治疗前后颅内压、NIHSS量表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术前两组颅内压、NIHSS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NIHSS量表评分、颅内压检测结果均较术前改善,研究组颅内压、NHISS量表评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可降低颅内压,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与标准单侧外伤大骨瓣减压窗术治疗双侧对冲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双侧对冲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手术方案分为单侧组和双侧组,各43例。单侧组患者接受标准单侧外伤大骨瓣减压窗术治疗,双侧组患者接受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治疗。比较两组预后优良率、手术前后颅内压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双侧组预后优良率高于单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颅内压低于术前,双侧组术后颅内压低于单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单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标准单侧外伤大骨瓣减压窗术相比,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可有效降低双侧对冲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颅内压,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预见性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促进患者康复。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预见性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对照组采用单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比较二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颅内压相似(P>0.05),治疗后患者颅内压较治疗前均降低,但是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发生率及术后切口疝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可以有效降低死亡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幕上重型颅脑创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1月民权县中医院收治的82例幕上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单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颅内压和预后效果。结果术后第1、3、5天,两组颅内压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颅内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预后良好率分别为34.15%(14/41)、60.98%(25/41)。观察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对幕上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降低颅内压,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双侧去骨瓣与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治疗急性颅脑损伤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颅内压及GCS(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预后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颅内压、GCS评分及重度残疾、植物人、死亡率均优于对照组,恢复良好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而言,采用双侧去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安全性高,可有效降低颅内压,改善预后,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改良去骨瓣减压术与常规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颅骨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接受改良去骨瓣减压术,对照组接受常规去骨瓣减压术。比较两组手术不同时间脑基底池评分、术中脑膨出及术后切口疝的发生情况、手术前后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及术后1年康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3、7 d基底池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脑膨出及术后切口疝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 d研究组GO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康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去骨瓣减压术相比,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患者降颅压效果更好,术后并发症少,且预后情况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治疗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巩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单侧外伤大骨瓣减压术,55例)和观察组(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55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颅内压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82%(34/5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82%(45/5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1、3、7天颅内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治疗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颅内压水平。  相似文献   

9.
蒋敏杰 《中外医疗》2014,(12):53-54
目的:探讨对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应用于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以该院收治的重型闭合性颅脑损并采用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患者17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83例进行预见性一次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其余患者进行了两次去骨瓣减压。对2组病人的临床治疗和恢复效果进行观察、统计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死亡率为25.3%显著优于治疗组30.8%;观察组术后恢复良好比率为30.12%明显优于对照组20.88%,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预见性的采取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应用于重型闭合颅脑损伤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手术治疗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87例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实施标准单侧大骨瓣减压开颅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手术治疗。比较两组颅内压、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术后1 d、3 d、7 d观察组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随访,观察组手术优良率为70.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手术治疗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有助于控制颅内压,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行早期预见性双侧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法将医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符合纳入排除指标的116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54例为对照组采用单侧大骨瓣减压术,62例为实验组采用早期预见性双侧去骨瓣减压术,统计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与预后随访指标。结果:术后即刻两组颅内压明显降低,且实验组术后即刻、术后第3天颅内压水平更低于对照组(P<0. 05),而术后第1天与术后第3天的GOS评分更高于对照组(P<0. 05);随访1年期间实验组刀口不良愈合、急性脑膨出、脑积水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中重度残疾率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病情危重,采用早期预见性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颅内压水平控制更显著,预后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2.
周东方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6):2973-2974
目的探讨脑脊液循环重建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4月至2019年7月上蔡协和医院收治的13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标准去骨瓣减压术联合脑脊液循环重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指标及预后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减压完成时间较长,重症监护室滞留时间和7 d内颅内压超过20 mm Hg的累计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脑脊液循环重建与去骨瓣减压术联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可有效控制颅内压,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脑挫裂伤的短期及长期疗效,并进一步分析不同大小骨窗的疗效差别。方法104例脑挫裂伤患者进行去骨瓣减压术(decompressed craniectomy,DC)治疗,观察手术前后颅内压变化及头颅CT中线移位和基底池形态改变以判定减压术的短期效果;分析3个月后Glasgow outcome score(GOS)预后评分以判定减压术的长期效果;按骨窗范围大小分为大骨瓣组和中等骨瓣组,分析两组的疗效差异。结果脑挫裂伤患者进行去骨瓣减压术后,能有效地降低颅内压于270 mmH2O以下,P<0.05;术后第3天、第7天颅内压与术前颅内压相比,均有明显下降,P<0.05;手术后颅脑CT显示的中线移位程度与基底池形态较术前CT均有明显改善,P<0.05;中等骨瓣组术后第3天颅内压较大骨瓣组为低,P<0.05;但第7天颅内压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患者伤后3个月随访结果:恢复良好50例(48.1%)、轻残16例(15.4%)、重残14例(13.4%)、植物生存3例(2.9%)、死亡21例(20.2%),而且统计分析得出中等骨瓣组预后优于大骨瓣组,P<0.05;大、中等骨瓣组的常见手术并发症急性脑膨出、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术后外伤性癫痫、切口疝、颅内感染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脑挫裂伤患者进行去骨瓣减压术能有效地降低颅内压及改善CT影像学征象,能明显降低死亡率和重残率,从而改善脑挫裂伤患者的短期及长期疗效;早期进行中等骨瓣减压术的疗效优于大骨瓣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改良切口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旨在为改善患者预后积累经验。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给予改良切口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3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为改良组,2013年6月~2014年6月给予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45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各指标(颅内压恢复平稳时间、手术时间等)、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颅内压恢复平稳时间等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恢复良好、中度残疾例数高于对照组,重度残疾、植物状态、死亡例数低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7.903,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5,P<0.05)。结论:改良切口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能够有效缩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恢复平稳时间,提高GCS评分,且疗效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预见性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用于治疗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2年1月间于我院治疗的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160例,其中行预见性一次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患者88例为实验组,行分两次进行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72例为对照组,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治疗的死亡率、术后恢复情况,判断预见性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用于治疗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预见性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用于治疗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可以明显降低手术的死亡率,对于术后的恢复情况,同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6.
文宁郁 《医学综述》2014,(3):551-553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脑疝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重型颅脑损伤所致脑疝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1例,观察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去骨瓣减压术治疗,1周后对比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颅内压,并对两组患者随访1年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预后良好率,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GCS高于对照组(8.9±2.4 vs 6.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434,P=0.0000),颅内压低于对照组(17.8±3.5 vs 23.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540,P=0.0000;术后1年复查,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t=9.7004,P=0.0000);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u=1.3148,P=0.0000)。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所致脑疝患者最主要的措施,可彻底清除颅内血肿和坏死脑组织,有效降低颅压,使脑疝复位,挽救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施行单侧去骨瓣减压,观察组施行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1d观察组颅内压22.1±1.7 mmH2O,对照组颅内压29.8±2.0 mmH2O,术后3d观察组颅内压17.9±1.4 mmH2O,对照组颅内压26.7±1.6 mmH2O。观察组在术后1d及3d颅内压下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后恢复良好率42.22%高于对照组21.11%,且重残、植物生存以及死亡率更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接受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能够快速、有效降低颅内压,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获得更良好的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对于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3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8例行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16例行分次双侧去骨瓣减压手术,对两者的预后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按GOS评分评定预后。行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的患者恢复良好5例,生活自理1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2例。行分次双侧去骨瓣减压手术患者恢复良好1例,生活自理2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6例。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的患者预后明显优于双侧分次去骨瓣减压患者。结论: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可有效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及急性脑膨出的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减压效果充分,并改善重型颅脑损伤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6年1月~2017年1月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例,所有入选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去骨瓣减压术,观察组采取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治疗效果、术前术后颅内压变化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颅内压术后1、3、7 d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仅1例出现急性脑膨出,而对照组6例出现急性脑膨出,两组急性脑膨出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3%vs 20.0%,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较常规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更具优势,可以显著降低颅内压,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0.
刘进 《吉林医学》2013,34(15):2994
目的:对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的患者使用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择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60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应用2次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组(常规组)和1次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组(观察组),每组30例。对比两组治疗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在疗效良好方面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同时在疗效差方面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但是在疗效一般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疗效显著,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