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临床资料 患者 ,男 ,2 0岁 ,自幼出现双眼平视前方时右眼向外上斜 ,伴歪头斜颈。入院检查 :视力 :右 1.5 ,左 1.2。左眼注视时 ,右眼外斜 15度 ;右眼注视时 ,左眼外斜 30度。右眼外转明显受限 ,内转正常 ,但内转时右眼球急骤上转 ,伴睑裂变窄、眼球后退。眼球突出度 :右 9mm >—— 10 4m m—— <左11m m。双眼平视前方 ,面向右转 ,头向左歪。诊断 :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第 1型。入院后行右眼外直肌徙后术。术中见右外直肌为无弹性的纤维索所代替 ,常规于直肌附着点后套环缝合、离断之 ,将直肌游离端徙后 10 m m缝于浅层巩膜。观察眼位…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20岁,自幼出现双眼平视前方时右眼向外上斜,伴歪头斜颈.入院检查:视力:右1.5,左1.2.左眼注视时,右眼外斜l 5度;右眼注视时,左眼外斜30度.右眼外转明显受限,内转正常,但内转时右眼球急骤上转,伴睑裂变窄、眼球后退.眼球突出度:右9mm>-104mm-<左11mm.双眼平视前方,面向右转,头向左歪.诊断: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第1型.入院后行右眼外直肌徙后术.术中见右外直肌为无弹性的纤维索所代替,常规于直肌附着点后套环缝合、离断之,将直肌游离端徙后10mm缝于浅层巩膜.观察眼位:双眼无外斜,内转时右眼球无后退,异常垂直运动消失.随访3个月,代偿头位消失.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内直肌后徙术联合外直肌后徙术治疗Duane综合征Ⅰ型合并上射 8例 8眼 ,术后随访 3~ 8个月 ,平均 5 3个月 ,术后第一眼位正位 ,代偿头位明显改善 ,上射现象消失。结果提示 :这种方法是一种简单、可靠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定量分级评估单眼外斜的眼球后退综合征Ⅲ型患者双眼外直肌非对称量后徙术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病例资料统计分析。回顾性分析12例单眼外斜的眼球后退综合征Ⅲ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内转受限,内转时睑裂缩小,伴有上下射,外转受限伴外转时睑裂开大。所有患者均有异常头位。保持头正位情况下测量双眼分别注视的斜视度。手术设计选择双眼外直肌非对称量后徙术,患眼外直肌后徙量小且同时行Y形劈开,健眼外直肌后徙量大,根据患眼注视斜视度设计或较患眼多1~3mm。
结果:手术前后健眼注视斜视度比较有差异(Z=-4.158,P<0.01); 手术前后内转受限程度比较有差异(Z=-2.640,P=0.008); 手术前后外转受限程度比较无差异(Z=-1.732,P=0.083); 手术前后异常头位角度比较有差异(Z=-4.181,P<0.01); 手术前后眼球后退程度比较无差异(Z=-1.414,P=0.157); 手术前后眼球上下射程度比较有差异(Z=-3.115,P=0.002); 术前有10例(83%)患者存在立体视功能,术后有11例(92%)患者恢复立体视功能,并且50%患者立体视锐度进一步提升。
结论:双眼外直肌非对称量后徙术联合患眼外直肌Y形劈开可有效改善单眼外斜的眼球后退综合征Ⅲ型患者的斜视度、异常头位角度、上下射现象以及立体视锐度,并且不加重患眼外转受限及眼球后退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眼球后退综合征(DRS)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方法。方法21例眼球后退综合征根据术前不同的斜视度、斜视类型、牵拉实验结果、同视机检查结果以及眼球内转时是否伴有上射和(或)下射现象,在解除限制因素的前提下分别采取内直肌后退或悬吊术,外直肌后退或悬吊术,内外直肌同时后退或悬吊术以及外直肌Y型劈开联合后退术。结果术后内转眼上射和(或)下射现象及代偿头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或消失。14例内斜视术后12例斜视度≤10^△,2例斜视度〉10△.其中2例在行内直肌后退术后出现外斜视。7例外斜视中,5例行外直肌后退或悬吊术,2例行外直肌Y型劈开联合后退术,其中6例术后斜视度≤10△,1例斜视度〉10△。结论在解除限制因素的前提下,水平直肌大量后退可以消除或改善代偿头位,亦可恢复原在位的眼位。对于斜视度≤20△且有代偿头位的DRS患者,可以戴棱镜矫正。直肌Y型分开联合后退术或水平直肌同时后退术在解决内转眼上射和(或)下射现象时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外直肌后徙联合Y形分开术治疗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的新型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对8例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患者行手术治疗。7例正向型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患者中,6例行内外直肌后徙联合Y形分开术,1例行外直肌后徙联合Y形分开术;1例反向性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患者行双眼内外直肌后徙联合双眼内直肌Y形分开术。术后随访1~12个月,观察患者的眼位、眼球运动及代偿头位变化情况。结果患者代偿头位、急速上转或下转消失;眼球后退及睑裂变小得到改善;术后6例眼位为正位,2例仍有残余斜视。结论内外直肌后徙联合Y形分开术可有效地治疗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达到矫正斜视、改正头位、消除眼球后退的目的。(中华眼科杂志.2007。43:972-976)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DRS)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13例因DRS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治疗方式和效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单眼受累12例,双眼受累1例。Ⅰ型内斜视9例(双眼1例);Ⅱ型外斜视3例;Ⅲ型1例。其中2例外斜视患者合并内转眼急速上射和(或)下射现象。行单眼或双眼水平肌后徙术后代偿头位、眼球后退及睑裂变小体征均得到改善,术后斜视度数≤10△者11例(85%)。行患眼外直肌后徙术,可使内转眼上射和下射现象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水平肌大量后徙可以使原在位的斜视得到矫正,代偿头位消失或得到明显改善,患眼内转的时候,眼球后退、睑裂变小明显减轻,上射和下射的现象减轻或消失。术前牵拉试验及术中彻底消除牵制因素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并分析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我院2004至2011年14例眼球后退综合征合并斜视患者的的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和效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9例患者为Duane征Ⅰ型合并内斜视,5例患者为Ⅱ型合并外斜视。内转时同时伴有眼球上/下转现象者10例,有明显代偿头位者4例。根据斜视类型,斜视度数以及内转时是否伴有眼球上/下转现象选择内外直肌后徙或加下斜肌减弱术。以术后斜视度≤±10△为正位。结果 12例患者术后眼位正位,斜视度≤±10△,占总数86%。所有患者术后眼球后退及睑裂变小体征均得到改善。6例患者眼球的上/下转现象消失,4例改善。4例有明显代偿头位患者术后头位消失。结论 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的手术治疗方法与常规斜视手术不同,其斜视度与手术量无明显对应关系,原则上不主张在患眼行加强术,当眼球内转时伴有明显上转或下转现象时可行内外直肌同时后徙术,必要时可考虑下斜肌手术。术前牵拉试验及术中彻底消除牵制因素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直肌后退术治疗眼球震颤阻滞综合征。方法8例眼球震颤阻滞综合征患者行双眼内直肌后退术,并随访一年。结果8例患者中,5例患者随访满1年时眼位保持正位,3例随访初期眼位保持正位,半年时眼位轻度回退。所有患者眼球震颤症状均无改善。结论眼球震颤阻滞综合征患者的内斜视通过双眼内直肌后退术可获得改善,但手术量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0.
伴上射、下射现象的眼球后退综合征临床治疗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15例伴上射、下射现象的眼球后退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5例眼球后退综合征进行详细临床检查,根据临床检查制定手术方案,将术后结果与术前进行对比。结果 15例患者中有6例行内、外直肌后徙术;4例行外直肌和上直肌后徙,5例行下斜肌切断和外直肌后徙术,术后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详细的术前检查和合理的手术方案对伴上射、下射现象的眼球后退综合征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DRS)的临床特征,鉴别诊断以及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自2003至2010年16例因DRS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观察项目包括患者的性别和年龄、DRS类型和临床表现、手术治疗方式和效果.结果 16例患者中,男7例,女9例.左眼受累11例,右眼受累5例,左眼易... 相似文献
12.
1病例报告患者,女,30岁,自幼眼向内偏斜30a,伴歪头。17岁时(13a前)曾在他院做右眼斜视矫正手术,自述术后斜视程度无明显变化,歪头亦无改善。自2007-06来合肥爱尔眼科医院要求进一步诊治。否认其他病史,无其他不适。查体:生命体征平稳,Vod0.6/1.0(+0.25/+3.00×85°→0.8),Vos0.8/1.0(0/+2.00×105°→1.0),色觉、光定位正常,右眼鼻侧球结膜可见陈旧瘢痕,双眼玻璃体轻度混浊,余眼前节、眼底检查未见异常。眼压R11mmHg,L13.7mmHg。眼球运动:双眼均内转时眼球后退、睑裂变小,眼球外转不过中线,向上方注视内斜明显增大。头向右肩倾斜,面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双眼内直肌超常量后退术治疗大度数非调节性的共同性内斜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81例大度数共同性内斜视,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内直肌超常量后退)和对照组(内直肌常规量后退),评价其手术肌肉条数、术后1wk及1a的眼位和眼球内转功能。结果:观察组行双眼内直肌后徙术43例,双眼内直肌后徙+单眼外直肌缩短术5例;对照组行双眼内直肌后徙术6例,双眼内直肌后徙+单眼外直肌缩短术21例,双眼内直肌后徙+双眼外直肌缩短术6例。手术肌肉条数比较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2,P<0.01)。术后1wk,观察组眼位-2△~+12△,平均+6.52△±3.23△,对照组眼位-3△~+10△,平均+5.38△±2.4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5,P=0.08);术后1a,观察组眼位-5△~+10△,平均+4.57△±2.71△,对照组-5△~+8△,平均+3.92△±2.1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3,P=0.10)。术后1wk,观察组有14例,对照组有6例内转功能受限;术后1a,观察组有5例,对照组有2例内转功能受限,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27,P>0.05;χ2=0.47,P>0.05)。结论:超常量内直肌后退术治疗大度数共同性内斜视可减少手术肌肉条数,他对眼球内转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0引言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duange retraction syndrome,DRS)是一种眼球运动异常,多为先天性,占斜视患者的1%~4%[1,2]。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结构异常和神经支配异常有关。其主要特点为眼球内转时患侧眼睑裂缩小,眼球后退,伴外转、内转受限或内外转均受限,或眼部及全身先天性发育异常,多为单眼受累。我院诊治1例双眼不同类型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患者,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21岁,因发现右眼外斜,左眼不能外转20余年于2009-01来我院就诊。患者自小被发现左眼睑裂较右眼偏小,左眼不能外转;视物时头部向右偏斜。未诉有复视症状,否认眼外伤、头部外伤史及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眼或单眼内直肌缩短术或联合外直肌后退术治疗集合不足型共同性外斜视的疗效。方法:收集行双眼或单眼内直肌缩短术或联合外直肌后退术的集合不足型共同性外斜视患者181例,术前及术后1wk;2,6mo均行常规的眼科检查、斜视角测量、眼球运动及同视机检查,分别对眼位、视功能等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wk;2,6mo,患者正位率分别为80.1%,83.7%和81.3%,眼位同术前相比有明显改善(P<0.01),术后双眼视功能同术前相比无明显恢复(P>0.05)。结论:对于集合不足型共同性外斜视,行双眼或单眼内直肌缩短术可获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时机,观察调整缝线的直肌后徙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7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施行联合调整缝线的直肌后徙术。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44例患者术后获得正常眼位,3例欠矫者经集合训练后得到改善。结论联合调整缝线的直肌后徙术是矫正间歇性外斜视简便而有效的手术方式,可减少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7.
卢炜 《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1999,(2)
目的介绍A超测定眼球轴长,计算内直肌后徙量的一种方法。方法用A超测定眼球轴长,计算角膜至赤道的距离,对18例共同性内斜视患儿行内直肌后徙术。结果术后正位率为889%,内转功能正常。结论A超测定眼球轴长,计算内直肌后徙量是一种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我们对7例由于颅脑或眼部外伤引起的外直肌麻痹保守治疗6个月仍无改善者,行分离、保留睫状前血管的上下直肌部分移位、内直肌后徙术,术后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
孙卫锋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0,28(12)
目的 研究内直肌超常量后徙与继发性外斜视的关系.方法 对2003~2009年住院的43例内斜术后继发外斜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观察常规量内直肌后徙(内直肌附着点距角膜缘的距离≤11.5mm)和超常量内直肌后徙(内直肌附着点距角膜缘的距离>11.5mm)与眼球运动和继发性外斜视的关系.结果 13例眼球内转受限,其中发现内直肌常规量后徙33例中只有3例眼球内转受限,超常量内直肌后徙的10例患者均有眼球运动受限,经x2检验,P<0.05;对10例内直肌超常量后徙的患者6例行内直肌前徙,术后眼球运动无受限,眼位正位;而经同等手术量内直肌缩短的4例患者中只有1例术后眼球内转轻度受限,但术后眼位正位.另外3例患者术后眼球运动仍明显受限,残留外斜视.39例术中内直肌附着点距角膜缘的距离≤11.5mm,35例(89.7%)术后正位,4例内直肌附着点距角膜缘的距离>11.5mm,术后只有1例(25%)正位.结论 (1)内直肌超常量后徙可造成术后眼球运动受限,从而导致继发性外斜视.(2)单纯内直肌缩短术后斜视度不稳定,外直肌后徙联合后徙的内直肌前徙是治疗继发性外斜视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