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瞳孔残膜又称永存性瞳孔膜,临床极为多见,常见的瞳孔残膜呈丝状和膜状,常附着于晶状体前囊。我们临床发现一例罕见舌状瞳孔残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伍继光  杨明善 《眼科》2012,21(4):233-233
女性,14岁,汉族。无眼球震颤。双眼矫正视力0.8(-3.00DS),视力表中部分字母看不见。双眼瞳孔区多个钟点位网格状膜残留,以颞侧集中,中央呈膜样与晶状体前囊膜粘连(图1),眼底未见异常。此病系瞳孔部的第一、第二中央动脉弓及其伴同的中胚叶组织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萎缩和消失不完全所致。  相似文献   

3.
0引言瞳孔残膜又称永存性瞳孔膜,临床极为多见.常见的瞳孔残膜呈丝状和膜状,常附着于晶状体前囊[1]。我们临床发现一例罕见舌状瞳孔残膜,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女,12岁,2a前自觉右眼远视力下降,曾于“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被诊断为“双眼近视,右眼弱视”,并给予配镜治疗.患者因无法适应未配合戴镜。于200612-18来我院门诊求治.患者足月顺产,家族中无眼部疾病史。查体裸眼视力:OD:0.03/0.04,OS:1.2-3。裂隙灯检查双外眼未见异常,双眼角膜透明,前房深度正常,瞳孔正圆等大,直径约4mm。右眼虹膜小环处可见条舌状组织悬于虹膜与晶状体前囊间(图1),其颜色深于虹膜,呈棕黑色,遮  相似文献   

4.
人工晶状体瞳孔前膜形成与处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俐  刘丹平 《眼科新进展》1999,19(3):199-200
人工晶状体前膜是人工晶状体术后常见的早期并发症,处理不及时,将影响手术效果。我院近期168例现代白内障囊外摘出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出现31例瞳孔前膜,现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168例白内障患者中,糖尿病性白内障8例,外伤性白内障15例...  相似文献   

5.
患儿男性,3岁。主因发现左眼角膜发白20余天入院。眼部检查:视力:检查不能配合。右眼前后节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左眼结膜无充血,结膜囊无分泌物,角膜鼻侧稍偏下方角膜缘处可见约3 mm×3 mm灰白色扁平囊样肿物(图1A),位于基质层与后弹力层间,向鼻侧延伸至巩膜,余角膜清亮,前房深浅正常,房闪(-),瞳孔圆,直径约3 mm,直、间接对光反应灵敏,晶状体透明,眼底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药物不能消除的前葡萄膜炎瞳孔膜闭时透明晶状体前膜的手术介入方式 ,通过本研究评价该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符合适应证的 2 8例 (2 8眼 )施行了显微镜下粘弹剂参与的膜摘除术 ,并对其手术方式、时机、效果以及合并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8例 (2 8眼 )的渗出膜均一次性被完整摘除。术后不同程度的虹膜炎症反应经药物治疗后 3~ 5d内全部消失。随访时见瞳孔全部保持圆形或类圆形 ,光反射全部可引出 ,术后第 1个月时的视力即恢复至患者主诉的病前水平。无 1例医源性晶状体损伤。手术分离的难易程度、并发症与病程有关。结论 :对药物不能消除的瞳孔膜闭症适时在手术显微镜下通过粘弹剂的参与予以摘除 ,能够避免晶状体损伤和难以控制的炎症反应 ,以及因粘连所致的各种并发症 ,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术式  相似文献   

7.
6岁女性,双眼视力差。双眼瞳孔区丝状及膜状虹膜残留,覆盖大部分瞳孔区及视轴,周边丝状膜与虹膜相连。诊断双眼先天性瞳孔残膜。行双眼瞳孔成形术,术后瞳孔圆,晶状体前囊可见少许虹膜色素沉着。(眼科,2022,31:452-453)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9岁。因双眼视力不好9年余于2004年8月11日入院。其父母代诉患儿自出生后视力不好,注意力差,曾到昆明等地就诊。近年来视力下降加重,于当日到本院就诊,以“双眼先天性瞳孔闭锁”住院。入院查体温37.5,心率84次/min,呼吸20次/min,体重22妇,一般情况可,神清,查体合作,心肺阴性,肝脾未及。眼科情况:右眼视力4.1,左眼视力指数/眼前,双眼球水平震颤,  相似文献   

9.
0引言瞳孔残膜又称永存瞳孔膜,系胎儿期瞳孔膜的残留。在新生婴儿中常可观察到不同程度的瞳孔残膜,但随年龄增长,大部分婴儿眼内残膜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10.
孙鹏锐 《眼科新进展》2008,28(9):660-660
1临床资料 患儿,男,10岁。以“发现左眼视力差4a”于2007年5月来我院就诊。全身情况正常。专科检查:双眼外眼正常;视力:右眼1.0,左眼0.6;双眼结膜无充血,角膜清,前房深度正常。右眼瞳孔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眼底检查未见异常;左眼瞳孔被从虹膜皱环长出的完整的致密膜遮盖,致密膜上有2个小孔洞,晶状体及眼后节结构窥不清(图1)。诊断:左眼瞳孔残膜。父母非近亲婚配,眼科常规检查无异常。  相似文献   

11.
人工晶状体瞳孔前膜的形成及预防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人工晶状体瞳孔前膜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将 1 79例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是否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分成两组 ,对照分析膜形成原因。结果 术中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组晶状体瞳孔前膜形成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χ2 =6 94,P <0 0 1 )。结论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任大元  于俊丽  房强 《眼科》2002,11(5):271-272
目的:探讨大瞳孔型白内障的手术特点和处理方法。方法:采用纺锤形小前囊撕开法联合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IOL)治疗37例大瞳孔型白内障。结果:37例全部撕囊成功,IOL安全植入囊袋,随访6-18个月,IOL位置端正,视力较好,无IOL脱出及囊袋阻滞综合征等发生,结论:纺锤形撕囊并囊袋内植入IOL是治疗大瞳孔型白内障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资料患者男性,77岁。因"双眼视力下降20余天"来诊。患者于2019年4月2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视力下降;4月7日出现走路不稳,伴有头痛,遂在当地医院就诊,考虑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给予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等治疗,病情未见好转;4月23日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双眼视盘水肿查因"收入院。既往有糖尿病病史20余年,近2年来听力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4.
报告了6例11眼膜状先天性瞳孔残膜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方法。阐述了膜状瞳孔残膜的手术指征。并首先提出膜状先天性瞳孔残膜中的屈光不正是形成弱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小瞳孔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我院于1994~1997年对30例有广泛虹膜后粘连瞳孔不能散大的白内障患者,在完成角巩膜切口后,作虹膜根部切除,通过虹膜切口,钝针头进入后房,细心分离虹膜后粘连,瞳孔缘作放射状切开,使瞳孔中度散大,有利于截囊、娩核、冲吸皮质及人工晶状体植入。使并发白内障摘出术变得十分容易,也避免了后囊破裂和玻璃体脱出。术后保持圆瞳孔。  相似文献   

16.
刘永丽  孙碧  晏宏 《眼视光学杂志》2006,8(6):370-370,379
1临床资料病例1,男性,11岁。因2个月前体检时发现视力差,于1999年7月5日以“先天性瞳孔残膜”收入院。既往无特殊病史。父母非近亲婚配。全身体检无异常。专科检查:VOD5.1,VOS4.3,矫正视力不增加,双眼外眼无异常,右眼瞳孔10点、1点处有色素膜残留,呈网状,与晶状体前囊黏连,瞳孔  相似文献   

17.
瞳孔残膜,与虹膜基质前层增殖不同,是一种先天性的发育异常,笔者临床发现1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15a,学生,自发现双眼“虹膜增生”后就诊,双眼1a前出现“近视”,配镜至今,不伴其它全身不适,查体裸眼视力OD:1.0,OS:0.8,矫正OS-0.50DS1.0,双外眼未见异常,角膜?..  相似文献   

18.
先天性瞳孔残膜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先天性瞳孔残膜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对18例24眼膜性先天性瞳孔残膜进行手术切除,术后10天对合并有斜视的患者行斜视矫正术.根据弱视性质进行综合治疗,随访疗效.就残膜切除的手术方法、技术要点和术后治疗进行分析.结果膜性先天性瞳孔残膜的手术治疗22眼完整切除残膜,2眼晶体前囊破裂,改行晶状体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随访6月~3年(平均12.2月),视力全部提高至0.5或0.5以上,治愈率(视力≥1.0)达20.8%,切除残膜的22眼瞳孔圆形,对光反射灵敏,晶状体透明,无远期并发症.结论通过手术切除的方法治疗先天性瞳孔残膜效果满意,但应注意手术技巧和术后治疗.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6岁,因“双眼喜近距离视物5年余”就诊。眼科检查:视力双眼数指/30cm,双眼角膜透明,中央前房明显变浅,瞳孔直径约3mm,对光反射存在。散瞳后检查见双眼晶状体呈球形,悬韧带稀疏,眼底检查未见异常。眼压右眼12mmHg,左眼14mmHg(1mmHg=0.133kPa)。全身检查未见异常,血压、胸部X片、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检查结果均正常,尿胱氨酸试验结果阴性。双眼前节OCT显示双眼球形晶状体(图1),右眼中央前房深度为0.62mm,  相似文献   

20.
白内障抽吸术是治疗婴幼儿白内障特别是先天性白内障的首选方法 ,但是术后后发性白内障 (后发障 )的发病率高一直是使眼科手术医师头痛的事。随着后囊撕囊术及前节玻璃体切割术的应用 ,这种后发障的发生率相对减少 ;不过由于术后护理治疗不当引发的后发障却时有发生 ,我们遇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