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肠杆菌科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肠杆菌科细菌是医院内感染的常见病菌,产生β-内酰胺酶是其耐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主要机制,近10余年该科细菌中不同种属细菌产生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能水解第三、四代头孢菌素及氨曲南,且常为多重耐药株,备受关注。ESBL被分为对酶抑制剂与耐药两大类,纸片扩散法胪肉汤稀释法可检测ESBL产生菌,所致感染可选碳青霉类、头霉素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酶抑制剂等治疗。  相似文献   

2.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及基因型检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 调查我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菌株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及其ESBLs比基因型。方法 对2001年4月一2002年5月我院临床分离的40株产ESBL肠杆菌科细菌采用NCCLS推荐的琼脂平皿对倍稀释法测定对不同抗生素的MIC值,用针对TEM、SEV、CTX—M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及扩增确定ESBL基因型。结果 40株产ESBL菌株对第三代头抱菌素耐药率高,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程度高于头孢他啶。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毗肟、环丙沙星、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37.5%、57.5%、90%、52.5%。除2株菌外,其它38株菌对亚胺培南敏感。40株菌中携带SHV、TEM、CTX—M型ESBLs比的比率分别为87.5%、50%、40%。结论 我院产ESBL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临床上需慎用酶抑制剂复合物及第四代头孢菌素,亚胺培南仍是治疗产ESBL菌感染的首选药物。我院存在CTX—M酶的流行,产ESBL菌绝大多数产SHV型酶,有24株菌同时产2种或3种酶。  相似文献   

3.
肠杆菌科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了解我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科细菌的分离、分布情况及耐药特点,以便及时监控和治疗。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从533株肠杆菌科细菌筛选出产ESBLs菌株,并对产ESBLs菌株进行药敏实验。结果 533株肠杆菌科细菌产ESBLs菌株96株(18.0%),以ICU病房分离率最高(29.5%),产ESBLs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高度耐药(90.6%~92.7%),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和磺胺甲口恶唑/甲氧苄啶耐药率也较高(51.0%~88.5%),对亚胺培南全部敏感。结论 纸片扩散法是一种方便、有效检测ESBLs的方法;治疗产ESBLs细菌引起的感染,可选用亚胺培南、头霉素类及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第三代头孢菌素等敏感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北京东部地区临床感染的肠杆菌科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Bact-IST99黑马微生物分析系统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并测定药敏结果,对可疑ESBLs菌株做双纸片扩散法确证试验.结果:共检出肠杆菌科细菌148株,其中产ESBLs菌48株,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分别占ESBLs菌33.3%和37.5%,其次为阴沟肠杆菌和弗劳地枸橼酸杆菌,分别占10.4%和8.3%.ESBLs菌对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类高度耐药,对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磺胺类、四环素也有较高的耐药性,对碳青霉烯类敏感,未发现对亚胺培南耐药的菌株.结论:对产ESBLs菌引起的感染应谨慎用药,亚胺培南是严重感染的首选药.加强肠杆菌科产ESBLs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监测,对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北京东部地区临床感染的肠杆菌科产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ESBLs)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Bact IST99黑马微生物分析系统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并测定药敏结果 ,对可疑ESBLs菌株做双纸片扩散法确证试验。结果 :共检出肠杆菌科细菌 14 8株 ,其中产ESBLs菌 48株 ,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 ,分别占ESBLs菌 3 3 3 %和3 7 5 % ,其次为阴沟肠杆菌和弗劳地枸橼酸杆菌 ,分别占 10 4%和 8 3 %。ESBLs菌对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类高度耐药 ,对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磺胺类、四环素也有较高的耐药性 ,对碳青霉烯类敏感 ,未发现对亚胺培南耐药的菌株。结论 :对产ESBLs菌引起的感染应谨慎用药 ,亚胺培南是严重感染的首选药。加强肠杆菌科产ESBLs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对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从临床老年患者分离的产 ESBL s肠杆菌科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利用法国 Bio- Merieux公司生产的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 VITEK- 6 0和革兰氏阴性杆菌鉴定卡 GNI 及药敏卡 GNS- 5 0 6、GNS- 12 0对老年患者各种标本分离得到的 12 70株肠杆菌科细菌进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试验及 ESBL s检测 ,ESBL s产酶率为 2 0 .6 %。分析其中 ESBL s阳性的 2 4 1株菌株对喹诺酮抗菌药物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培氟沙星和萘啶酸的耐药特性。结果 产 ESBL s的大肠埃希氏菌对这四种抗菌药物均高度耐药 ,耐药率在 92 .4 %以上。同时 ,喹诺酮类药物对肺炎克雷伯氏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亦不高 :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耐药率为 6 1.8% ,培氟沙星、萘啶酸的耐药率超过 70 %。而其它产 ESBL s的肠杆菌科细菌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有较高的敏感性 ,敏感率为 77.4 % ,但培氟沙星、萘啶酸的耐药程度较高 ,耐药率为 75 .0 %。结论 应避免使用喹诺酮抗菌药物治疗 ESBL s阳性的大肠埃希氏菌感染。对肺炎克雷伯氏菌的 ESBL s产酶株 ,喹诺酮抗菌药物有一定的体外抗菌活性 ,临床使用时应以体外药敏试验结果为依据谨慎使用。除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以外的 ESBL s阳性肠杆菌科细菌的感染 ,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超广谱β-内酰胺酶在肠杆菌科中流行情况;方法:用纸片扩散确证法对临床送检各类标本分离的456株肠杆菌科细菌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测;结果:456株肠杆菌科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91株,检出率为19.96%。肠杆菌属、克雷伯氏菌属ESBLs流行较严重,其中阴沟肠杆菌检出率最高达45.65%,其次为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液化沙雷氏菌、产酸克雷伯氏菌,检出率分别为30.19%,27.59%,19.23%,17.39%;结论:ESBLs在肠杆菌科流行严重,分布广,以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为主要流行菌株。  相似文献   

8.
刘健  田瑛  李霞 《哈尔滨医药》2004,24(2):26-27
目的 对我院各临床科室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产ESBLs情况及耐药性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该酶确证试验。结果 产ESBLs菌检出率为26.84%,重症监护病房中ESBLs菌检出率为58.62%。结论 及时隔离并防止产酶菌的扩散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肠杆菌科三种主要产超广谱 β内酰胺酶细菌的产酶率及耐药情况 ,采用双纸片协同法和NCCL推荐的标准纸片扩散法对 117株细菌进行检测 ,检出率分别为肺炎克雷伯氏菌 3 8.1%、大肠埃希氏菌2 8.5 %和肠杆菌属 2 4.3 %。药敏结果显示 ,产酶菌多重耐药现象较普遍 ,产酶株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酶株 ;临床医师和实验室人员应对其有充分认识 ,并掌握本地区和本医院产酶菌的发生及耐药特点 ,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控制耐药菌株的播散和流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谭艳  曾理 《中南药学》2004,2(3):177-178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多重耐药细菌的感染已经成为临床治疗中的难点,而多重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感染在临床中越来越多.其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是导致革兰阴性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的最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12.
The outbreak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in 2003 was the first emergence of an important human pathogen in the 21st century. Responding to the epidemic provided clinicians with extensive experience in diagnosing and treating a novel respiratory viral disease. In this article, we review the experience of the SARS epidemic, focusing on measures taken to identify and isolate patients, prevent the transmission of infection to healthcare workers and develop effective therapies.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SARS epidemic will be especially important in responding to the current emergence of another highly pathogenic human coronavirus, the agent of 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MERS), and to the recently emerging H7N9 influenza A virus in China. This paper forms part of a symposium in Antiviral Research on “From SARS to MERS: 10 years of research on highly pathogenic human coronaviruses.”  相似文献   

13.
14.
探讨医院感染管理和控制的有效方法。通过加强组织、制度建设,抓好环节监管,做好重点部门、岗位的管理工作,落实岗位责任追究,控制、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制度健全、意识到位、监管有力、惩罚得当,是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手术室预防控制医院感染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加强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护质量。方法健全医院与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和规章制度,严格手术室环境、手术物品、器械清洁、消毒隔离的管理,严把一次性医疗用品购入、使用、处理关,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结果加强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医院手术室实行科学化管理,是提高手术室医护质量,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本地区尿路感染中产ESBL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和细菌产生耐药的原因,分析耐药菌株对尿路感染患者抗菌治疗的影响.方法 对2007-20093年来尿路感染患者中段尿分离大肠埃希菌,用法国Bio-Merieax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ESBLs酶用表型确证试验检测.结果 2007年、2008年和2009年,产ESBLs大肠埃希菌分别为10株(45.4%)、14株(58.3%)、15株(48.4%).菌株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敏感率较高,对常用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状态.结论 尿路感染病因学和病原菌的耐药特点是难以预测的,及时进行病原体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根据药敏结果采取措施,才是控制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临床医药实践》2014,(12):965-967
目的:加强放射影像科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减少和预防医院感染。方法:针对放射影像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总结分析,制订并落实各项有效的感染预防措施,规范操作规程。结果:实施有效的放射影像科医院感染预防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保证了安全,无交叉感染发生。结论:加强放射影像科医院感染的管理,可有效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王丽萍 《中国医药科学》2014,(11):149-150,162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管理在医院内传染病防控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对下一步如何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加强医院内传染病防控作用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方法通过检索医院感染管理和医院内传染病防控文献,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分析探讨医院感染管理在医院内传染病防控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足和改进的措施。结果在规章制度上,《传染病防治法》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都明确了医院内需要有专门的部门负责医院内的传染病的防控,疫情汇报等工作。医院感染管理是医院内传染病防控的主要管理单位,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医院内防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和执行机构。在实际工作中,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医院内传染病疫情的汇报,监督,报告等工作,并且在如SARS,H7N9禽流感等大规模的传染病中发挥着预警、监测等作用。结论充分发挥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在传染病预防、控制、监测、报告、预警及监督检查等工作方面的作用,是医院快速有效防治传染病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医药科学》2017,(9):154-156
目的对门诊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3月医院门诊患者500例随机分两组。常规组采用门诊常规护理管理,优质组采用门诊优质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管理满意度;消毒隔离管理质量、护士洗手质量、抗菌药物管理质量;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优质组患者护理管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消毒隔离管理质量、护士洗手质量、抗菌药物管理质量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更好做好抗菌药物管理、规范洗手流程,加强消毒隔离管理,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细节管理对医院感染防控的实施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根据是否实施细节管理将试验对象分为细节管理前组与细节管理后组,比较两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漏报率以及医院环境的物体表面、空气、医护人员的手等检测指标的合格率。结果细节管理后组的物体表面、空气、医护人员的手等检测指标的卫生合格率明显高于细节管理前组(P〈0.05),医院感染发生率及漏报率明显低于细节管理前组(P〈0.05)。结论细节管理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改善医院环境的卫生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