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冰  徐倩侠  靳燕 《重庆医学》2003,32(4):494-495
目的:观察新鲜羊膜移植与自体角膜缘上皮联合球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双盲法将翼状胬肉患者分为A、B两组。A组(23例)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新鲜羊膜移植。B组(22例)采用翼状胬肉切除及自体角膜缘上皮联合球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观察术后角膜愈合、角膜缘新生血管及球结膜是否有翼状胬肉样组织。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A组复发3例(13.04%);B组复发1例(4.55%)。结论:新鲜羊膜移植与自体角膜缘上皮联合球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均能有效的减少翼状胬肉的术后复发。但自体角膜缘上皮联合球结膜移植手术系自体眼表组织移植,取材方便,没有严重的并发症及排斥反应,复发率更低,为治疗翼状胬肉并防止复发的更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结膜移植,部分复发性翼状胬肉采用翼状胬肉切除及自体角膜缘上皮联合球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观察术后角膜愈合、角膜缘新生血管及球结膜是否有翼状胬肉样组织。结果术后随访36~72个月,有5眼复发,复发率为6.58%。结论自体球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能有效地减少翼状胬肉的术后复发率,是治疗翼状胬肉并防止复发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牟晓燕 《现代医学》2003,31(6):360-361
目的 观察自体角膜缘上皮联合球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翼状胬肉患者46例(46眼),分为对照组(单纯胬肉切除)和治疗组(自体角膜缘上皮联合球结膜移植),观察术后角膜愈合、角膜缘新生血管及复发率。结果 随访3~18个月,平均8个月,对照组中8例复发(28.6%),治疗组无一例复发。结论 角膜缘上皮联合球结膜移植手术是治疗翼状胬肉的理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牟晓燕 《现代医学》2003,31(6):360-361
目的观察自体角膜缘上皮联合球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翼状胬肉患者46例(46眼),分为对照组(单纯胬肉切除)和治疗组(自体角膜缘上皮联合球结膜移植),观察术后角膜愈合、角膜缘新生血管及复发率.结果随访3~18个月,平均8个月,对照组中8例复发(28.6%),治疗组无一例复发.结论角膜缘上皮联合球结膜移植手术是治疗翼状胬肉的理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联合球结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采用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对38例(38眼)复发性胬肉进行治疗。术后随访6-13个月。结果:38例(38眼)中,35例(35眼)未见复发。2例(2眼)失访例(1眼)移植片脱落而复发。结论: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术后临床效果。方法翼状胬肉86例(90眼),随机分为两组。角膜缘干细胞组45例(47眼)行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羊膜组41例(43眼)行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观察术后角膜愈合情况、羊膜上皮化、新生血管及胬肉复发情况。结果两种术式产生的不适症状时间相似。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后角膜创面愈合稍快于羊膜移植组。羊膜上皮化时间4~7 d。随访6个月至2年干细胞组胬肉复发2眼,羊膜组胬肉复发3眼。除复发病历外,手术区1个半月后均无明显新生血管生长。结论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及羊膜移植均有助于降低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是治疗翼状胬肉的良好术式。两种手术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15例,按常规切除翼状胬肉,移植骨眼上方有膜缘上皮或同时联合球结膜移植修复。结果:移植片成活率高,角膜上皮愈合好,随访8-15个月翼状胬肉术后无1例复发,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提供了角膜上皮修复的干细胞,抑制结膜侵入角膜区,使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8.
郑红  多吉 《西部医学》2009,21(9):1564-1564,1566
目的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带球结膜辩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152例眼翼状胬肉全部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带球结膜瓣移植片,切除翼状胬肉组织后,取上方或颞上方角膜缘约0.5~1.O毫米表层透明角膜组织和带6~8毫米球结膜瓣,移植到手术创面上。术后注入庆大及地塞米松液至结膜下,术后临床观察3个月~3年。结果151例移植片生长愈合良好,1例移植片坏死未愈合,术后翼状胬肉复发2例。结论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带球结膜移植术是治疗翼状胬肉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 44例(48眼)翼状胬肉均在手术显微镜下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随访6~12月,以角膜上皮愈合,恢复透明,无胬肉组织生长为治愈,否则视为复发.结果 除1眼复发外其余均为治愈,复发率仅为2.08%.结论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是能有效防止翼状胬肉的复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并比较自体角膜缘干细胞与干燥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36名(40只眼)翼状胬肉患者分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与干燥羊膜移植组.患者首先进行翼状胬肉单纯切除,之后分别进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及干燥羊膜移植.术后给予抗感染、抗炎症治疗.所有病例随访观察6~24个月,观察两组术后角膜上皮愈合及翼状胬肉复发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术后角膜上皮(6.22±1.90)d愈合,干燥羊膜移植组术后角膜上皮(8.36±2.61)d愈合(P<0.01).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术后1例复发,干燥羊膜移植组术后2例复发(P>0.05).结论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与干燥羊膜移植均能降低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其中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更易于角膜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对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进行一些细节上的改良,观察其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探讨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实用手术技巧.方法 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 56 例(74眼),年龄 52~78 岁.手术由同一人进行,均在显微镜下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并在手术细节上加以改良,包括:利多卡因 2 次注入法进行结膜下浸润麻醉,以利菲薄的结膜上皮层与其下方组织水分离;分离胬肉体部结膜上皮下组织,在和泪阜的交界处剪断;逆向提撕的方法清除胬肉头部;保留胬肉体部结膜上皮,"V"形对缝覆盖巩膜裸区等.术后定期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翼状胬肉 74 眼,随访时间 6个月~2年,术后随访中 3 眼复发,复发率为 4%.结论 熟悉胬肉的解剖结构,注重细节处理,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同样能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逆向撕除胬肉联合自体球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 对2011-03~2012-08间我院收治的68例翼状胬肉患者行逆向撕除胬肉联合自体球结膜瓣移植术,术后随访18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随访期内无1例复发.结论 逆向撕除胬肉联合自体球结膜瓣移植术能够治疗翼状胬肉,降低复发率,而且可减少组织损伤,角膜上皮修复快.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自体角膜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12例118眼翼状胬肉患者,采用显微手术切除局部病变组织联合自体带角膜缘的结膜移植术治疗,并予定期随访,裂隙灯检查,照相。结果 110眼术后角膜缘结构恢复,角膜上皮光滑,鼻侧球结膜平伏;6眼术区和角膜缘有轻微血管翳生长;仅1眼复发;1眼出现类似角膜缘缺陷症的表现。结论 该方法操作较简单,对恢复角膜缘和自然解剖结构,降低术后复发率很有帮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翼状胬肉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淑静 《医学综述》2008,14(19):2985-2987
翼状胬肉是我国常见的眼表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手术是去除本病的惟一方法,但术后复发率很高。临床上应根据翼状胬肉的类型(原发性或继法性)、病变分期、程度、部位及角膜缘状态的不同而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提高手术愈后效果、降低复发率及减少并发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17.
翼状胬肉发病机理复杂且仍不明了,其治疗方法亦繁多,目前虽以手术为主,但对其复发性仍束手无策,现将近年胬肉治疗进展的研究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翼状胬肉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中国核工业北京四〇一医院收治的96例翼状胬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角膜散光度及裸眼视力的改善状况、角膜上皮修复时间和拆线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治愈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术后,观察组裸眼视力高于对照组[5.17±0.73比4.57±0.69],角膜散光低于对照组[(0.59±0.19)°比(0.82±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角膜上皮修复时间、拆线时间短于对照组[(2.8±0.3)d比(8.1±0.4)d,(6.1±1.1)d比(12.6±1.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93.8%(45/48)比77.1%(37/48)],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5.8%(46/48)比70.8%(3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总体疗效较好,对翼状胬肉患者角膜散光和视力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翼状胬肉是人群中常见的一种眼表疾病,其危险因素主要是紫外线照射,发病机制主要有氧化应激、光毒性、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外基质重塑、炎症与免疫调控等。已发现了参与上述机制的多种重要蛋白,但它们在翼状胬肉中的调控信号通路尚不清楚,目前认为是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其较完整的发病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就翼状胬肉的不同发病机制进行综述,以期待更好地了解翼状胬肉的发生发展,寻求新的治疗靶点和治疗方法,从而改善手术效果并减少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90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组2组,每组各35例(45眼)。A组采用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B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比较2组术后角膜创面修复时间及复发率(随诊1年)。结果 A组术后角膜创面修复时间长于B组(P<0.01);A组术后复发率为20.0%,B组术后复发率为4.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