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分型治疗小儿急性肾炎31例临床观察新宁县人民医院(422700)杨成卿主题词肾小球肾炎/中医药疗法,辨证分型,儿童急性肾炎又称急性肾小球肾炎,是由多种病因所致的感染后免疫反应引起的非脓性弥漫性病变。属中医的"浮肿"、"血尿"范畴。以起病急、浮肿、血尿...  相似文献   

2.
急性肾炎的中医治疗安化县中医院(413500)肖十蔚主题词肾小球肾炎/中医药疗法,肾小球肾炎/中医病机急性肾炎是急性发病的肾小球炎症。以血尿、蛋白尿伴有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及水钠潴留为其主要表现。目前认为肾炎是机体免疫反应异常所引起。本病在祖国医学中相...  相似文献   

3.
肾炎,又称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是以双侧肾脏肾小球病变为主的一种肾的原发性疾病。它包括急性肾炎、急进性肾炎、隐匿性肾炎和慢性肾炎四类。现结合笔者多年实践,按西医的分型方法,谈谈各证的中医诊断和治疗,不当之处,敬请同道斧正。1急性肾炎临床特征:浮肿、高血压、蛋白尿、管型尿、血尿(肉眼或镜下),起病急,病程短,发病前多有感染病史,尤以上呼吸道感染为多见,少数可有脓皮病、丹毒、多数患者尚可表现有发热、恶寒、咽喉肿痛、腰酸腰痛,或尿频、尿急,或有恶心呕吐、鼻咽、厌食、头痛、乏力等症状。辨证则多属阳水水肿范畴…  相似文献   

4.
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急性肾炎32例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410006)宋杰,肖德才,陈良春,马赛,朱中骥,简艳主题词肾小球肾炎/中医药疗法,@参芪地黄汤/治疗应用急性肾小球肾炎(以下简称急性肾炎)为青少年及儿童常见病之一。我科自1990年1月至1993年...  相似文献   

5.
消红汤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血尿64例小结浏阳市第六医院(410312)刘宜进主题词肾小球肾炎/并发症,血尿/中医药疗法,@消红汤/治疗应用笔者近年来用自拟消红汤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以下简称急性肾炎)所致血尿64例。疗效尚佳。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相似文献   

6.
蔡忠钦  蔡凛等 《中医杂志》2000,41(3):169-170
为探索小儿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医辨证的客观指标。对78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患儿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与临床、病理关系的分析研究,中医辨证分5型;气虚、阳虚、阴虚、气阴两虚和湿热型,西医临床分型;肾病综合征(肾病)和肾炎型,病理类型系根据1979年和1982年WHO公布的肾小球疾病的分类方案。结果肾病型51例和肾炎型27例中,分别有气虚型36例、10例,阳虚型3例、2例、阴虚型2例、0例,气阴两虚型8例、5例,湿热型2例、10例。辨证分型与病理类型的关系,气虚为系膜生性紧sPGN)和MsPGN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阳虚为硬化性肾炎(SGN)、FSGS、MsPGN FSGS和MsPGN,阴虚为MsPGN,气阴两虚为MsPGN、MsPGN FSGS和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EPGN),湿热为局灶性肾炎(FGN)、EPGN和MsPGN。表明肾组织病理检查可为中医辨证提供客观指标。并可指导临床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7.
狼疮性肾炎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张光荣贺支支(江西中医学院南昌330006)关键词狼疮性肾炎中西医结合疗法综述狼疮性肾炎(LN)是常见的继发性肾炎。近年来,我国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此病,在疗效上较单纯用西药要高,副作用亦小,现就其治疗进展作一综述。1中医药...  相似文献   

8.
皮持衡诊治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经验吴国庆(江西中医学院94级研究生330006)关键词慢性肾小球肾炎,辨证论治,中医药疗法皮持衡主任中医师,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潜心中医内科的临床.科研、教学30余年。治学严谨,浏览历代医家名著,博采众家之长,师法不泥,辨...  相似文献   

9.
慢性肾小球疾病肾功能与中医证型关系初探湖南省湘潭市中心医院(411100)朱湘生周泽泉周菲菲主题词肾小球肾炎/中医病机肾小球肾炎/诊断慢性肾小球疾病均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我们通过23例住院的慢性肾小球疾病病人中医证型与肾功能的关系探讨,期望寻找其...  相似文献   

10.
浅议慢性肾炎气虚阴伤型的治疗见解杨维荣卓尼县中医院(747600)主题词肾炎/中医病因和病机,阴虚/中医药疗法,复方(中药)/治疗应用急性肾炎或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期,经常出现伤阴之证,证见口渴咽痛,发热烦躁,浮肿不明显或有轻度浮肿,食欲不振,小便短赤,...  相似文献   

11.
小儿肾炎、肾病中医治疗进展(’94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述要)朱锦善,喻闽凤(江西中医学院330006)关键词小儿肾炎,小儿肾病,中医药治疗,综述1994年9月中国中医儿科学会在杭州召开了以小儿肾炎、肾病为专题的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基本上反映了近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BCR/ABL融合基因表达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采用筑巢式RT—PCR方法,扩增30例CML患者BCR/ABL融合基因,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其与中医分型的关系。结果:气阴两虚型与瘀血痰结型患者BCR/ABL基因阳性率明显高于毒热炽盛型(P〈0.01),经过治疗后,瘀血痰结型BCR/ABL基因阳性率高于气阴两虚型(P〈0.05)。结论:90%以上的CML患者都具有BCR/ABL融合基因的表达,该融合基因是实验室诊断指标之一,其表达与变化为指导CML中医辨证诊治提供了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3.
观察肾炎灵方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中医辨证为肺肾气虚、水湿内停;脾肾阳虚,水湿逗留;肝肾阴虚,湿热内蕴;气阴两虚,瘀血内阻等型的慢性肾炎患者,以肾炎灵方治疗3个月。比较前后症状和主要实验室指标、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7.5%.治疗前后比较,症状明显下降(P〈0.01).24h尿蛋白定量及血微球蛋白(β2-Mg)、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明显降低(P〈0.01)。结论:肾炎灵方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4.
观察 2 72例急性肾炎和肾病综合征患儿尿FDP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发现不同疾病、不同证型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极显著差异 ,且热毒型与脾虚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表明尿FDP值不仅可以反映不同肾脏病变的损害程度 ,而且可作为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 ,尤其对虚实辨证内在联系的探索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5.
慢性肾炎微观辨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观察85例慢性肾炎肾穿刺活检病理与辨证的关系,着重讨论阴虚型肾炎与活检病理间的相关性。认为中医辨证分型与肾炎临床分型之间有一定关系,肾炎型以肝肾阴虚型为多,肾病型以脾肾阳虚型为多;中医辨证分型与病理类型间亦有一定的联系:增生性肾炎的中医辨证以肝肾阴虚型为多,与其它病理类型的肾炎的中医辨证分型有显著性差异,P<0.001。提出结合微观辨证是丰富中医治疗学的一条有希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辩证论治慢性肾炎73例王钦和主题词肾炎/中医药疗法,辨证分型,慢性病笔者自1986年以来,以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肾炎,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就临床资料较完整的73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73例中,男41例,女32例。年龄最小9岁,最大54岁,平均33...  相似文献   

17.
自拟补益清利汤治疗肾炎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常慧子 《北京中医》1998,17(5):27-27
一、一般资料本组30例中,男性23例,女性7例;年龄8~34岁,平均23岁;病史2~12年。全部病例均作血尿常规,肾功能检查,血肌酐<5mg/dl(442μmol/L)的急慢性肾炎且符合中医辨证者,可纳入观察病例。30例患者中急性肾炎5例,慢性肾炎2...  相似文献   

18.
蓝芳  史伟  宋丹  梁黎黎 《河南中医》2011,31(10):1127-1130
目的:观察320例广西地区慢性肾小球肾炎肾脏病理与中医证型间关系。方法:对320例长期居住广西并经肾活检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进行肾脏病理及中医辨证分型的回顾性分析。结果:32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中,以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最多,其次是IgA肾病;主证以脾肾气虚证型最多见,其中有240例有兼证,从多到少依次为血瘀证、水湿浸渍、湿浊中阻、外感、湿热壅盛;中医主证与病理分型间具有关联性(P〈0.05),辨证为肺肾气虚、脾肾气虚的患者多见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中医兼证与病理类型间存在关联性(P〈0.05)。血瘀证在IgA肾病中最多见;中医辨证各组尿素氮、肌酐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各组在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浆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方面比较有差异。结论:慢性肾小球肾炎各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型具有相关性,临床上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对推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类型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肾虚证型慢性肾小球肾炎与血清总T3 T4含量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测定70例中医辨证为肾阳虚型和肾阴虚型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总T3、T4含量,发现血清T3、T4指标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辨证分型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较为多见,临床多属中医学的肾风水肿、腰痛、尿血等范畴。任义教授对许多急性肾炎患者分期、分型辨证论治,并取得满意疗效。现将其论治经验略述如下。1风水泛滥,解表利水急性肾炎初期,风邪外袭表证未解,或复感外邪。主要表现为恶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