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8 毫秒
1.
黄桂花  杨钊群  招坤兰 《全科护理》2016,(11):1153-1155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管理工作小组,在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中制定相应流程图,通过识别病理管理标本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针对高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结果]实施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之后,各项失效模式的危急值显著下降,送检病理标本的合格率得到了提高。[结论]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管理模式运用于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提高送检病理标本的合格率,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在手术室常规病理标本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HFMEA工作小组,确定主题,绘制工作流程图,确定手术室常规病理标本管理失效模式,分析确认根本原因,拟定行动计划并组织实施.结果:标本管理各相关质量指标(标本确认规范执行率、术中标本暂存正确率、标本登记准确率、标本送检质量合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在手术室常规病理标本分析前阶段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确立主题,组建HFMEA项目管理小组,绘制工作流程图,确定手术室常规病理标本在分析前阶段管理的失效模式,分析并确认根本原因,拟定行动计划并组织实施,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改进后,分析前阶段标本信息准确率和标本质量合格率得到明显改善(P<0.05)。结论应用HFMEA对手术室常规病理标本进行分析前阶段管理,可以有效、安全地管理手术室常规病理标本,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运用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FMEA)对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流程进行改造,以减少标本处理过程缺陷的发生。 方法 组建FMEA团队,使用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对标本处理流程中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进行评估、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并加以改善和评价。结果流程改进后失效模式的优先风险数值及标本送检缺陷发生率明显下降,改进前后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应用FMEA管理模式能有效地降低病理标本管理流程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降低手术患者术后留置病理标本管理失误发生率和有效控制标本送检质量中的应用。方法成立手术室FMEA团队,确立“降低术后留置病理标本管理失误发生率”为主题,依据流程分析、计算风险评估指数(RAC)和风险优先数(RPN)、评估结果、计划改善等程序,通过回溯过去6个月内所有术后病理标本管理失误的原因,制订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再进行效果检查。结果实施FMEA活动后的6个月,手术患者术后留置病理标本管理失误率从13.11%下降为0.00%。结论FMEA活动在降低手术患者术后留置病理标本管理失误的风险中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完善手术病理标本留取及送检的流程,提高病理标本的安全管理。方法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方法,查找手术病理标本留取及送检流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可能存在的失效模式,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改进方法,使手术病理标本管理的各个环节不断完善并得以持续改进。结果系统性改进手术病理标本的各环节后,杜绝了手术标本的遗漏丢失。结论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理论前瞻性对手术病理标本管理进行全过程分析,有效保证了手术病理标本留取、送检、接收、诊断全过程的安全与及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采取集中管理的工作模式及效果。[方法]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评估手术器械集中管理前后风险指数的情况。[结果]实施后失效模式风险指数较实施前下降,手术器械的管理风险发生率由0.12%降至0.05%,手术室的满意度也由93.0%提升至98.5%。[结论]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有利于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管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及效应分析模式(HFMEA)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7月手术室成立HFMEA管理小组,运用HFMEA模式评估病人手术中易发生的失效环节,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实施。比较实施前(对照组)和实施后(观察组)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坠床、灼伤及烧伤、手术部位错误、标本丢失、异物遗留、用药或输血错误)发生情况、失效模式RPN值及病人满意度。[结果]应用HFMEA模式后手术室各种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均有明显下降;影响手术安全的失效模式RPN值由2 072分下降到4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人满意度由75.6%提高到8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MEA模式的运用可以预见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失效环节,并通过RPN值使潜在隐患得到量化,进而确定手术室安全重点改进目标,从而有效降低手术室护理流程中风险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护理工作为医疗结构日常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患者治疗效果,提升其治疗期间身心舒适度的重要举措。将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已是大势所趋,因此本次重点介绍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现状,在简要介绍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的基础上,总结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医护一体化工作中、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情况,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提供经验,提升护理工作质量,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降低静脉血标本不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方法,成立静脉血标本质量管理小组,绘制标本采集送检流程图,对潜在的失效模式、失效原因及失效结果进行严重度、可能性、危机值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改进措施并落实。结果:静脉血标本不合格率由0.80%下降至O.28%(P〈O.01)。结论: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有助于提高静脉血标本管理质量,保证临床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加强医院化验标本运送的管理,规范化验标本运送的流程,避免化验标本运送错漏或不及时。方法:成立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小组,对化验标本运送进行风险评估。通过执行分析,确定4项影响标本准确、及时运送的潜在失效因素为高风险因子,制定、实施改进措施。结果:标本运送缺陷发生率由6.50%下降至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项潜在失效因素的风险优先指数由1550下降至250。结论:将FMEA模式应用于医院化验标本运送管理中,能前瞻性地发现流程中潜在的漏洞,降低标本运送错漏发生率,提高标本送检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在预防老年患者发生不良事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方法,成立安全管理小组,进行老年患者不安全因素分析,制订并实施安全管理措施。结果老年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P〈0.01或P〈0.05)。结论运用医疗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对老年患者实施安全管理,能充分发挥系统防御对缺陷的屏蔽作用,保障老年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在截瘫患者压疮预防流程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FMEA对截瘫患者引起压疮的失效模式进行分析、评估,找出截瘫患者引起压疮的原因,通过计算危机值(RPN)提出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结果实施整改后截瘫患者压疮预防流程的风险RPN下降了65.3%,压疮发生率为零(P<0.05)。结论 FMEA作为一种风险管理工具,应用于压疮预防流程,能在压疮发生前进行有效预测、评估,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郭丽君  贡浩凌  高燕  王辉  徐蓓 《护理研究》2014,(12):4389-4391
[目的]完善临床输血护理流程,加强临床输血安全管理。[方法]成立输血安全护理管理团队,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方法,列出输血护理流程的各个步骤,以及各步骤可能发生的失效模式,并计算失效模式的危机值(RPN),查找目前输血护理流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针对影响安全输血的高危因素,制定改进措施并应用于临床输血过程中。比较实施FMEA 前后 RPN 值及病人安全输血效果。[结果]实施 FMEA 后取血、输血时间不合格率明显下降,护士输血查对实践考核合格率较实施前提高,影响安全输血高危因素的 RPN 值明显下降。[结论]FMEA 模式应用于临床输血护理管理中有利于提高护士评估风险意识与能力,前瞻性地发现流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提高病人输血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进行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防范管理,以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方法】采用FMEA法,成立FMEA团队;绘制流程图,进行失效模式与潜在风险原因分析,计算优先风险指数(RPN);找出失效模式及相关原因;对需优先解决的问题进行改进。【结果】实施FMEA后,6个失效模式的RPN值均较前明显降低。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由2010年的2.77%下降到2011年的0.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79,P〈0.05)。【结论】应用FMEA进行非计划性拔管防范管理,可有效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FMEA)在完善管腔类金属器械清洗的流程中的作用。 方法 成立FMEA小组,运用FMEA对管腔类金属器械清洗流程进行分析,找出流程中潜在的失效模式,分析可能的失效原因,针对性进行改进。通过目测和试纸法残留血检测对清洗质量进行评估。 结果 器械清洗流程改进后器械目测洁净率为100%,试纸法残留血阳性率由改进前的11.3%下降到改进后的3.33%(χ2=5.00,P<0.05)。 结论 FMEA用于管腔类金属器械的清洗流程中,能前瞻性地分析和发现清洗过程中影响清洗质量的环节,提高器械清洗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手术室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普通外科手术室护理情况以及78名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作为研究对象,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实施常规护理质量安全管理模式,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常规模式基础上实施FMEA,比较FMEA实施前后手术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工作质量情况。结果FMEA实施后体位相关并发症、手术感染、锐器损伤、手术用物清点数目不符、外科手消毒不规范、医护患沟通不足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FMEA实施后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工作质量合格率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FMEA在手术室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对院前急救出车流程进行改进,以缩短院前急救出车时间。方法:根据FMEA方法,成立科室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小组,绘制院前急救出车流程,进行失效模式与潜在风险原因分析,计算优先风险指数(RPN),找出失效模式及相关原因,对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制订改进措施。结果:院前急救出车时间(指接受呼叫至救护车出诊时间)超过3 min的比例由实施FMEA模式管理前的33.2%下降到实施后的6.2%(P<0.05),院前急救出车时间潜在失效因素的风险优先指数(RPN值)由696.7降至49.4(P<0.05)。结论:将FMEA模式应用于院前急救出车流程管理,可缩短院前急救出车时间,提高院前急救出车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理论(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 FMEA)提高三级医院细菌培养标本检验前的质量管理。方法 成立院级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小组,对标本检验前质量控制中存在的失效模式进行风险评估,通过FMEA分析法确定5项影响质量的失效因子为高风险因子,制定改进措施,比较FMEA实施前后风险优先指数值(risk priority number,RPN)及标本不合格率。 结果 FMEA实施后,标本检验前质量管理5项失效模式的RPN值均显著下降;标本不合格率由0.085%降低到0.046%。 结论 将FMEA应用于标本采集与收送流程质量控制的各个环节,可以有效地提高标本检验前合格率,确保检验分析质量,提高医院风险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