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对癫癎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改善效果。方法将住院治疗的136例癫癎患儿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个体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和出院后1年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结果出院3个月、6个月、1年后研究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1);出院1年后,研究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和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癫癎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健康行为训练对学龄期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学龄期癫痫患儿87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相同的健康教育,但仅研究组实施健康行为训练。在患儿出院6个月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研完组患儿的服药依从性、药物自我管理能力及对药物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除精力状态外,其余因子分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康行为训练可提高学龄期癫痫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戴媛  成小丽   《妇幼护理》2022,2(15):3479-3481
目的 探讨多元化护理干预对癫痫患儿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在本院进行药物 治疗的癲痫患儿 114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57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接 受多元化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以及临床症状。结果 研究组总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 究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指标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癫痫患儿多元化护 理干预,能够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提高患儿服药依从性,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癫痫患儿生活质量及其家庭支持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8例癫痫患儿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研究组实施为期1年的以家庭为中心的干预,包括家庭教育和家庭访视。于患儿入组时、出院1年后评定家庭支持功能、生活质量及疗效。结果出院1年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21%,对照组为32.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75,P〈0.01);研究组癫痫患儿家庭支持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86.89±10.78)分比(72.25±11.68)分,(9.39±1.52)分比(6.79±1.58)分;t分别为7.59,9.5;P〈0.01]。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指导家长向患儿提供有效的家庭支持,促进疾病恢复,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生活质量和饮食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3年6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后出院的64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出院奇偶顺序,将患者分为延续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延续护理干预组则另外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统计两组患者入院前和出院后6个月生活质量状况,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饮食依从性状况。结果在生活质量方面,出院时延续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在生活质量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出院后6个月延续护理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组内比较,对照组在出院时和出院后6个月无明显差异(P>0.05),而延续护理干预组则差异明显(P<0.05);在饮食依从性方面,出院后6个月延续护理干预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计划提高了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和饮食依从性,延缓了病情的发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癫痫患儿行为及家庭环境的影响。方法将112例癫痫患儿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研究组实施为期1年的家庭干预,包括家庭教育和家庭访视。于患儿出院前、出院1年后评定家庭环境、患儿行为及疗效。结果出院1年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73.21%,对照组为32.1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研究组癫痫患儿家庭环境及患儿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家庭干预有利于指导家长给患儿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疾病康复,减少异常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综合护理干预对门诊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临床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门诊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的240例门诊患儿随机分为综合护理干预组(研究组)120例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120例。2组均进行常规治疗与护理,研究组还进行治疗、预防、保健认知等综合护理干预,对2组的临床表现、治疗依从性和疗效进行评价。结果综合护理干预10d后,研究组憋喘缓解、憋喘消失、喘鸣音消失、湿啰音消失及体温降至正常的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研究组与对照组综合护理干预前治疗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干预后研究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干预10d后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门诊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症状,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治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63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80例和对照组83例,研究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药物治疗。3个月后随访,比较两组患者行为方式的改变和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生活方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各项生理指标及生活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针对性的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提高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两组均口服利培酮治疗,并予以精神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个性化护理干预,观察6个月。于干预前及干预第1个月、3个月、6个月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及自制服药依从性调查表对两组进行测评分析。结果治疗1个月末起,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阳性症状因子分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或0.01),治疗3个月末起,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因子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总分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或0.01);同期两组问比较,研究组治疗1个月末起,阳性症状因子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3个月末起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因子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总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或0.01)。干预前两组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1个月末起研究组主动服药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1个月、6个月末拒绝服药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3个月末起研究组被动配合服药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有助于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脊柱结核手术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性的干预效果。方法将83例脊柱结核手术患者按住院号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干预组42例,干预组出院后接受协同护理干预,观察组出院后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采用MMAS-8-itemversion调查量表分别对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干预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0.01,P〈0.01);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不同时间、组间评分及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以协同护理模式为依据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脊柱结核手术患者出院后的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与精细管理相结合对青光眼患者生存质量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06例青光眼患者分为对照组104例和实验组10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PDCA管理与精细管理相结合的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出院前1 d和出院1个月的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P0.01);出院1个月实验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PDCA循环管理与精细管理相结合能提高青光眼患者的遵医行为和生存质量,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自知力和治疗态度的影响。方法 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将11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实施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分别于患者入组时、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及12个月,用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the schizophrenia quality of life scale,SQLS)及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nsight and treatment attitudes questionnaires,ITAQ)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6、12个月,SQLS各分量表评分均低于入组时;出院后6、12个月,SQLS各分量表评分又高于出院时;出院时及出院后6、12个月,研究组SQLS各分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or P0.01)。对照组出院后6、12个月,ITAQ评分明显低于出院时;而研究组出院后6、12个月,ITAQ评分高于入组时;出院时及出院后6、12个月,研究组ITAQ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或P0.01)。结论实施个案管理护理模式使精神分裂症患者从医院至社区都得到科学的管理,提升了患者的认知能力及治疗依从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延续护理干预对GnRHa治疗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家长的焦虑症状、患儿遵医行为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160例,按就诊单双编号将患儿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每月均接受GnRHa治疗1次;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利用QQ群进行延续性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患儿家长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患儿的遵医行为和治疗1年后预测成人身高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正规GnRHa治疗与延续护理干预相结合,能更好地帮助患儿、家长改变对中枢性性早熟的知信行,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社区护理干预提高妇科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出院的妇科癌症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以80例出院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0例,干预组在出院后对患者进行定期电话回访及家庭现场康复指导,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采用孙燕编制的生活质量量表,并用问卷调查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遵医行为和家属对患者的照护水平。结果: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遵医行为和家属对患者照护知识的知晓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社区护理干预,不仅能提高出院癌症患者的遵医行为及配合程度,提高生活质量,而且对提高患者家属的照护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出院随访对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患者遵医行为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本科室住院的GERD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给予相同的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出院时给予健康教育知识宣教及定期复诊,干预组患者出院后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护士对其进行出院随访及定期组织健康教育讲座。出院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和生存质量情况。结果出院随访6个月后,两组患者遵医行为除不熬夜1项外,不吸烟、不饮酒、不饮浓茶、不饮咖啡、不吃宵夜、不吃辛辣饮食、遵医药物治疗7项干预组患者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生存质量中除生理机能(physical functioning,PF),生理职能(role physical,RP)两个维度外,其余6个维度干预组患者生存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出院随访能提高胃食管反流患者遵医行为,有效改善GERD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放疗患者发生急性放疗反应的影响.方法:将食管癌行首次根治性放疗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由护理干预小组在放疗开始后3个月内通过护理评估、健康教育、随访等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放射性肺炎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食管癌放疗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可增加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减少急性放疗性食管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放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护理改善创伤后截瘫患者康复期生存质量的效果。方法将80例创伤后截瘫患者按病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接受为期6个月的个案管理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1、3、6个月的生存质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康复依从性。结果干预后1、3、6个月,研究组在生存质量总分、生理维度、心理维度、与医务人员关系维度等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3个月和6个月时,研究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干预后1、3、6个月,研究组患者康复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干预后3个月和6个月时的依从性也优于干预后1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康复期的创伤后截瘫患者开展个案管理护理能够改善其生存质量,提升患者康复的依从性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8.
护理干预对高脂血症胰腺炎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脂血症胰腺炎(HLP)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80例HLP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出院后从饮食控制、规律运动、药物治疗、戒烟戒酒、定期复诊、按时服药、家庭配合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并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护理干预后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血清TG值降低(P〈0.05),急性胰腺炎(AP)复发率下降(P〈0.05),患者满意率提高(P〈0.01)。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程系统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法抽取某县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200例,运用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干预组患者按干预计划接受1年的全程系统干预,对照组患者接受一般社区管理。干预前和干预后1年分别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并统计服药依从性和疾病复发率。结果干预1年后,干预组患者社会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提高、疾病复发率下降(P0.05)。结论全程系统干预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疾病复发率,改善患者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康复及家属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368例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家属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168名,对照组200名,两组均接受常规美沙酮维持治疗服务指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集体与个别相结合的家庭心理干预治疗,观察1 a.于心理干预前及干预1 a末,对两组家属采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家庭负担会谈量表和自编认知状况调查表进行测评分析,对两组治疗者采用功能失调性状况评定量表进行测评分析,并统计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率、复吸率.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家属焦虑自评量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家庭负担会谈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1),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家属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干预后研究组家属对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康复作用、戒断症状、护理技能的不了解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家属各项目评定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服药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年复吸率和功能失调性状况评定量表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心理干预不仅能解除家属的诸多思想顾虑、提高应对措施,也能提高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复吸率,促进心理和社会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