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程凤娟  郭卫东  夏明红 《吉林医学》2010,31(9):1193-1193
目的:探讨帕米磷酸二钠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疗效性。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对我院25例恶性肿瘤并骨转移患者进行的帕米磷酸二钠联合化疗治疗进行分析。结果:对恶性肿瘤骨转移进行帕米磷酸二钠联合化疗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对恶性肿瘤所致骨痛镇痛效果明显。结论:使用帕米磷酸二钠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疗效显著,有极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153sm-乙二胺甲基膦酸(153sm-EDTMP)联合帕米磷酸二钠治疗肺癌多发性骨转移疼痛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将102例肺癌多发性骨转移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护理组(153sm-EDTMP联合帕米磷酸二钠并给予护理)、153sm-EDTMP内照射组、帕米磷酸二钠组。分别观察骨痛缓解效果及毒性反应。结果:联合护理组缓解骨痛有效率为91.4%,153sm-EDTMP内照射组为68.8%,帕米磷酸二钠组为65.6%,联合护理组明显高于另外2组,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无严重的毒副作用。结论:153sm-EDTMP联合帕米磷酸二钠治疗护理肺癌多发性骨转移疼痛能提高疗效,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帕米磷酸二钠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溶骨性病变的疗效。方法 :在 35例患者中以帕米磷酸二钠和密钙息为对照药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帕米磷酸二钠对多发性骨髓瘤的溶骨性病变的有效率高于密钙息 (P <0 0 1)。结论 :帕米磷酸二钠对肿瘤溶骨性病变及其他并发症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帕米磷酸二钠治疗癌性骨破坏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6例8月-1998年3月应用帕米磷酸二钠治疗癌性骨破坏34例,并以29例癌性骨破坏采用骨膦治疗作为对照,显示帕米磷酸二钠使用方便、价格低廉,与骨膦疗效相当,可以替代骨膦应用于癌性骨破坏。  相似文献   

5.
帕米磷酸二钠为第二代二磷酸盐,它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用来治疗骨髓瘤患者的骨损害和骨疼痛,其作用较第一代二磷酸盐明显增强.本文对浙江奥托康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国产帕米磷酸二钠的疗效以及副作用作了初步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153Sm-乙二胺四甲基膦酸(153Sm-EDTMP)联合帕米膦酸二钠治疗肺癌多发性骨转移疼痛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将102例肺癌多发性骨转移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153Sm-EDTMP联合帕米膦酸二钠)1、53Sm-EDTMP内照射组,帕米膦酸二钠组,分别观察骨痛缓解效果及毒性反应。结果联合组缓解骨痛总有效率为91.4%,153Sm-EDTMP内照射组为68.6%,帕米膦酸二钠组为65.6%,联合组明显高于另外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无严重的毒副作用。结论153Sm-EDTMP联合帕米膦酸二钠治疗肺癌多发性骨转移疼痛能提高疗效,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张田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5):141-142
目的观察帕米膦酸二钠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骨痛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分别对16例多发性骨髓瘤骨痛患者采用帕米膦酸二钠60mg加5%葡萄糖静滴4h以上,每月1-2次,3个月为1个疗程,联合化疗方案为VAD方案。不良反应:2例有恶心、呕吐、胃肠道反应,3例出现转氨酶增高,经对症处理后正常。未见急性肾衰竭等严重不良反应。结果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痛都不同程度的得到减轻,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帕米膦酸二钠作为双磷酸盐类药物之一,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引起的骨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潘耿  谢斌  肖虹  李勇  谢朝晖  钟勇  何志明 《重庆医学》2008,37(2):152-153
目的 比较帕米膦酸二钠与帕米膦酸二钠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的疗效.方法 55例骨转移癌患者随机分为帕米膦酸二钠组(30例,将帕米膦酸二钠9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隔2周后60mg重复)和帕米膦酸二钠加化疗组(25例,将帕米膦酸二钠9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隔2周后60mg重复;应用帕米膦酸二钠后1d开始应用化疗,化疗方案:大肠癌患者采用FLP方案,乳腺癌患者采用TA方案,肺癌患者采用NP方案).结果 帕米膦酸二钠组与帕米膦酸二钠加化疗组止痛有效率分别为83.3%、92.0%(P>0.05);单发骨转移癌痛病灶帕米膦酸二钠组与帕米膦酸二钠加化疗组止痛有效率分别为87.5%、81.8%(P>0.05);多发骨转移癌痛病灶帕米膦酸二钠组与帕米膦酸二钠加化疗组止痛有效率分别为83.3%、94.7%(P<0.05).结论 帕米膦酸二钠组与帕米膦酸二钠加化疗组治疗骨转移癌疼痛都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但对多发骨转移癌痛病灶,应首选帕米膦酸二钠加化疗的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经皮椎体成型术加帕米磷酸二钠治疗椎体转移瘤。方法应用椎体成型术加帕米磷酸二钠治疗椎体转移瘤20例,共34个椎体,其中三椎体1例,二椎体12例,一椎体7例。在C型臂透视下,经皮穿刺到病变椎体注入骨水泥3~6毫升,第二天帕米磷酸二钠250ml,静滴,连用三天,抗感染1~3天。复查平片和CT后观察疗效和并发症。结果穿刺全部获得成功,共治疗20例,34个椎体,疼痛全部得到程度不同的缓解,随访1~6个月,病变椎体疼痛无复发,有效率100%。无严重的并发在。结论经皮椎体成型术加帕米磷酸二钠治疗椎体转移瘤,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能有效缓解椎体转移瘤引起的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帕米膦酸二钠和唑来膦酸治疗伴骨转移的Ⅳ期乳腺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伴骨转移的Ⅳ期乳腺癌患者共56例,随机分为帕米膦酸二钠治疗组和唑来膦酸治疗组。帕米膦酸二钠治疗组30例:帕米膦酸二钠90mg,静脉滴注4h,每4周重复1次。唑来膦酸治疗组26例:唑来膦酸4mg,静脉滴注30min,每4周重复1次。对患者的骨相关事件(SRE)、生存质量及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评估。结果与帕米膦酸二钠治疗组相比,唑来膦酸治疗组第一次出现SRE的中位时间均明显后延(中位时间12个月vs 6个月,P=0.035)。唑来膦酸治疗组改善骨痛的效果明显优于帕米膦酸二钠治疗组,两研究组改善骨痛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研究组患者的一般健康状态均逐渐恶化,但帕米膦酸二钠治疗组患者一般健康状态恶化程度更显著(P=0.03)。唑来膦酸治疗组的骨转移灶缓解率明显高于帕米膦酸二钠治疗组(73%vs 37%,P=0.024)。两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2)。结论在延迟SRE发生和改善生存质量方面唑来膦酸优于帕米膦酸二钠,而两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溶骨性癌转移引起骨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发生溶骨性癌转移骨痛恶性肿瘤患者40例,将40例患者按照知情同意的原则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各2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应用静脉滴注唑来膦酸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静脉滴注帕米磷酸二钠注射液进行治疗。结果:2组患者在临床治疗14天和28天后骨痛评分均得到了显著改善,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发热、低血钙、低血磷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对照组患者发热、低血钙、低血磷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程度都比较轻,其中发热、恶性呕吐、食欲不振等均没有进行特殊治疗而自愈。结论: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溶骨性癌转移骨痛能够取得与帕米磷酸二钠相当的临床疗效,且不会增加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且在用量上显著少于帕米膦酸二钠,具有更大的护理方便性,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帕米膦酸二钠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骨痛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茉莉 《疑难病杂志》2002,1(3):156-157
目的 观察帕米膦酸二钠(博宁)对多发性骨髓瘤骨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13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静脉点滴博宁90mg,每2~4周1次。结果 博宁治疗组对骨痛的总有效率为84.6%,强痛定对照组对骨痛的总有效率仅为38.5%。博宁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 博宁能有效缓解多发性骨髓瘤骨痛和活动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能协同化疗促进缓解,降低病人的高血钙水平。  相似文献   

13.
梁静英  黄羽  苏贞栋 《微创医学》2003,22(3):299-301
目的观察帕米膦酸二钠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疗效.方法对恶性肿瘤骨转移50例患者用国产帕米膦酸二钠治疗,剂量90mg加入生理盐水500ml静脉滴注,维持4~6h.结果总有效率为78%(39/50),其中显效20%(10/50),有效58%(29/50),无效22%(11/50).结论帕米膦酸二钠能有效地减轻骨转移引起的疼痛,其毒副反应轻微,可作为癌性骨痛基础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帕米膦酸二钠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疗效。方法 对恶性肿瘤骨转移50例患者用国产帕米膦酸二钠治疗,剂量90mg加入生理盐水500ml静脉滴注,维持4~6h。结果 总有效率为78%(39/50),其中显效20%(10/50),有效58%(29/50),无效22%(11/50)。结论 帕米膦酸二钠能有效地减轻骨转移引起的疼痛,其毒副反应轻微,可作为癌性骨痛基础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大鼠双膦酸盐相关颌骨骨坏死(bisphosphonate-related osteonecrosis of the jaw,BRONJ)模型并初步分析其发病原因.方法:用帕米磷酸二钠、地塞米松加牙槽骨创伤(拔牙)的方法在大鼠体内建立了双膦酸盐相关颌骨骨坏死模型,并分析了CD4+和CD90+T淋巴细胞在双膦酸盐相关颌骨骨坏死发病过程中的变化.体外实验利用CCK-8法研究帕米磷酸二钠和地塞米松对人成骨肉瘤细胞MG-63和破骨前体细胞Raw 264.7的作用,初步分析双膦酸盐相关颌骨骨坏死的发病机制.结果:在牙槽骨创伤的前提下,成功地在帕米磷酸二钠和地塞米松联合用药组建立了大鼠BRONJ模型,流式细胞仪分析证实联合使用帕米磷酸二钠和地塞米松比单独应用这两种药物更能降低CD4+和CD90+T淋巴细胞在脾细胞中的比例.CCK-8实验证实帕米磷酸二钠能抑制MG-63及Raw264.7细胞的增殖,地塞米松能增强帕米磷酸二钠对抑制Raw 264.7细胞增殖的作用.结论:成功地建立了大鼠BRONJ模型,并证实了地塞米松可以增强双膦酸盐对破骨前体细胞抑制增殖作用;至少创伤、感染及地塞米松导致的免疫学反应等因素参与了BRONJ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赵华  肖斌 《中外医疗》2012,31(36):130-131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帕米磷酸二钠在治疗肿瘤骨转移方面的临床疗效,寻求更好的治疗剂量,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该院收治的58例确诊为骨转移癌的患者随机分为大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大剂量组予静滴帕米磷酸二钠90mg;常规剂量组予静滴帕米磷酸二钠45mg,均为第1天和第2天连续给药。两组均每4周重复1次,共两次。结果大剂量组患者的止痛效果以及生活质量等各方面都明显优于常规剂量组,两者之间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大剂量帕米磷酸二钠治疗肿瘤骨转移临床疗效显著,止痛效果以及患者生存质量都明显优于常规剂量组,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7.
刘辉英 《基层医学论坛》2012,(33):4430-4431
恶性肿瘤患者中有10%~20%会发生骨转移,导致恶性骨质破坏、高钙血症、进行性骨痛和病理性骨折等骨相关事件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帕米磷酸二钠的主要药理作用是强烈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和诱导骨细胞凋亡从而抑制骨吸收,对癌症的溶骨性骨转移所致的疼痛有止痛作用,并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帕米膦酸二钠、唑来膦酸及伊班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骨痛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方法:选择55例恶性肿瘤并发骨转移患者,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骨痛症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帕米膦酸二钠组19例,唑来膦酸组18例,伊班膦酸组18例,分别给予相应药物治疗2疗程后评价各组的止痛效果,汇总治疗成本,运用药物经济学原理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三组治疗方案止痛疗效的总体有效率分别为63.16%、72.22%及83.33%,其任意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帕米膦酸二钠组、唑来膦酸组及伊班膦酸组的成本-效果比(C/E)分别为(22.80±0.23)、(44.31±0.25)和(65.28±0.34)。以帕米膦酸二钠组(最低成本)为参照,唑来膦酸组及伊班膦酸组与之对比的增量成本-效果比(△C/△E)分别为(194.26±0.41)及(198.31±0.36)。结论:三种方案的总体止痛疗效无差异性,以帕米膦酸二钠最为经济,但从肿瘤综合治疗及疗效考虑,推荐唑来膦酸方案。  相似文献   

19.
刘小华 《吉林医学》2011,32(23):4754-4755
目的:比较帕米膦酸二钠及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PT-VAD)与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方法:将30例MM患者按治疗方案分成两组,PT-VAD组与VAD组。结果:PT-VAD组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l0例,有效率77.78%,明显优于VAD组(P<0.05);骨痛程度减轻,骨痛缓解时间缩短(P<0.05)。结论:PT-VAD方案治疗MM疗效好,可有效改善骨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帕米膦酸二钠治疗36例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进行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36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疼痛Ⅰ~Ⅲ级.静脉滴注帕米膦酸二钠90 mg,每月1次,共用2~4次.结果止痛有效率86%(31/36).活动能力改善有效率75%(27/36).结论帕米膦酸二钠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应用方便,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