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间充质干细胞( MSCs)是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非造血成体干细胞,具有组织修复、支持造血、免疫调节等多种功能。实验及临床研究显示,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 HSCT)中,应用MSCs预防和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效果显著,安全可靠。本文就MSCs在治疗急、慢性GVHD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存在于骨髓微环境中的多潜能非造血干细胞,具有调节造血干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的功能。体外MSCs具有高度扩增、多向分化和自我更新的能力。近年,MSCs的免疫调节作用备受关注,MSCs可抑制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促进造血、防治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等,MsCS与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共培养时不能引起T细胞的增殖反应。由于它的无或低免疫原性和免疫调节作用,MSCS移植在临床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是目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最佳方法,但其主要并发症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致死的一个重要原因。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UC—MSC)具有免疫抑制作用,降低GVHD的发生率;具有造血支持和促进造血干细胞植入;  相似文献   

4.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 是存在于骨髓微环境中的多潜能非造血干细胞,具有调节造血干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的功能.体外MSCs具有高度扩增、多向分化和自我更新的能力.近年,MSCs的免疫调节作用备受关注, MSCs可抑制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促进造血、防治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等, MSCs与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共培养时不能引起T细胞的增殖反应.由于它的无或低免疫原性和免疫调节作用,MSCs移植在临床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HLA-Cw配型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与GVHD的发生和复发的关系。方法对HLA6个位点(A、B、DR/DQ)全相合的同胞供者9例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和10例脐带血移植进一步进行HLA-Cw配型,分析HLA-Cw配型与GVHD发生的关系。结果16例HLA-Cw相合者,共植入15例(94%),其中Ⅰ-Ⅱ度急性GVHD发生11例(69%),Ⅲ度急性GVHD2例(12.5%),慢性GVHD15例(94%),无复发病例。在HLA—Cw不相合3例中,2例发生Ⅲ度GVHD并且早期死亡,1例早期复发。在HLA—Cw配型相合与不相合两组间,急性Ⅰ~Ⅱ度及Ⅲ度GVHD的发生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LA—Cw配型相合供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有利于减少植入后急性GVHD发生及复发,提示HLA-Cw位点配型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尤其是异基因移植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翔  姚斌莲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5):1435-1436
造血干细胞移植成为目前治疗血液恶性肿瘤最先进的治疗手段。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常见的晚期并发症,口腔黏膜炎、口腔溃疡是慢性GVHD的常见临床表现;口腔溃疡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生活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7.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种重要的多潜能干细胞,主要存在全身结缔组织器官中,具有①多向分化的潜能;②支持造血;③免疫调节等功能.其所具有的特殊的免疫学特性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最近的研究显示,MSCs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体外可以影响淋巴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的功能,在体内MSCs也表现出了类似免疫抑制剂的作用.MSCs本身免疫原性低,它与同种异体T细胞共培养后不能刺激T细胞增殖,在发挥免疫调节作用时也不受HLA限制.本文主要对近年来MSCs的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和在临床应用,如与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HSCs)共移植防治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s GVHD)、治疗某些非恶性难治性血液病和自身免疫相关疾病等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包括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以及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CBT),是治愈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其它多种疾病的有效手段。但急慢性GVHD仍然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的主要障碍。GVHD的发生主要机制包括:(1)受者的预处理。(2)供者T淋巴细胞的激活;(3)效应细胞介导的GVHD。T细胞活化是GVHD的中心环节,通过应用免疫抑制剂及其它新的通过免疫耐受的诱导使异基因抗原反应性下细胞失活是预防GVHD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特性与临床应用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种重要的多潜能干细胞,主要存在全身结缔组织器官中,具有①多向分化的潜能;②支持造血;③免疫调节等功能.其所具有的特殊的免疫学特性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最近的研究显示,MSCs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体外可以影响淋巴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的功能,在体内MSCs也表现出了类似免疫抑制剂的作用.MSCs本身免疫原性低,它与同种异体T细胞共培养后不能刺激T细胞增殖,在发挥免疫调节作用时也不受HLA限制.本文主要对近年来MSCs的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和在临床应用,如与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HSCs)共移植防治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s GVHD)、治疗某些非恶性难治性血液病和自身免疫相关疾病等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治愈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手段,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常见和严重并发症,其发病程度与移植成败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其中肠道GVHD因其临床症状重、对全身状况影响大,在GVH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但是肠道GVHD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和治疗困难.所以肠道GVHD的诊断与治疗是allo-HSCT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本科在allo-HSCT工作中有3例患者发生严重的腹疼、腹泻、消化道出血,经临床和辅助检查诊断为重度肠道GVHD,现将诊疗经过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影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成功的主要并发症。采用目前的预防和治疗GVHD措施,对于同胞相合Allo—HSCT,急性GVHD发生率仍可高达30%~60%,因而,预防和治疗GVHD一直是移植领域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血液恶性疾病有效的方法之一。而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主要并发症和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处理好重症GVHD,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有效、合理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是降低移植病死率的关键。本文主要介绍鼻胆管引流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合并GVHD、全身皮肤黏膜出现严重黄疸和肝功能损害的治疗和护理,总结护理经验,以提高移植的存活率。2004年1月-2006年12月,我科对4例重症GVHD肝损害的患者行鼻胆管引流治疗及护理,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是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非造血干细胞.MSC具有低免疫原性及免疫调节能力,其中MSC的免疫调节性显得尤为重要,主要表现为:MSC能抑制T、B琳巴细胞、NK细胞、树突状细胞(DC)的活化和增殖;同时,MSC具有重建人类造血微环境的功能、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成功率.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基于以上性质,MSC正应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和GVHD.因此,深入研究MSC治疗GVHD的细胞免疫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重点对MSC治疗GVHD的免疫机制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和临床研究状况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探讨序列接近性配型(sequence similar matching,SSM)方法对HLA不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GVHD的预测作用;利用2005—2009年我科进行的23例HLA不相合移植资料,通过SSM软件进行分析比较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总分值小于55分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急性GVHD和重度GVHD的发生率小。结论:SSM软件在HLA不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对GVHD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5.
狼疮骨髓间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及免疫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间质干细胞(MSC)具有向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肌细胞、骨髓基质细胞、肝脏细胞和神经细胞等多种细胞分化的一类多能干细胞。MSC不仅具有支持造血和修复作用,还有多种免疫调节作用,它们还可诱导免疫耐受。MSC已用于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最近作者采用异基因MSC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重要方法,移植后造血恢复及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及治疗是影响移植成功的关键。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可以改善造血微环境,促进造血干细胞归巢,促进造血恢复,支持造血。此外,hUC-MSC对多种免疫细胞都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可以避免和减轻宿主免疫应答,对治疗GVHD有一定疗效。本文就hUC-MSC在HSCT中的作用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高磊  汪菊萍  李娟 《护理研究》2010,(2):339-340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急性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造血干细胞移植时病人需接受由大剂量化疗药物和放射线照射等组成的预处理方案。预处理以及骨髓受抑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导致病人出现各种并发症的主要原因。神经系统损害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时少见的并发症之一,  相似文献   

18.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ic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allo—HSCT)是目前治疗造血系统各种恶性疾病或非恶性增殖性疾病的有效方法,但是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disease,GVHD)的发生限制了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成功率,其中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hronicgraftversushostdisease,cGVHD)是影响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受者长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本文从胸腺、细胞因子、T淋巴细胞各亚群和B淋巴细胞及其分泌的抗体四个方面对cGVHD的发病机理及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潜在的致命并发症,白介素18在急、慢性GVHD的发病和防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无血缘关系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UHSCT)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可供选择方法之一。随着造血干细胞库登记人数的增加,UHSCT数量逐年增加。我们对27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了以CD25单克隆抗体(单抗)为主要免疫抑制剂的UHSCT,对移植后GVHD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和转归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