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芳  舒进田  徐琴  曹毅 《基层医学论坛》2013,(25):3270-3272
目的探讨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对难治性心力衰竭(RHF)患者左心室功能和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 37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标准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左心功能指标及心律失常改善情况。结果 37例患者采用CBP治疗后,32例有效,其中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14例(37.8%),心功能改善1级以上18例(48.6%),总有效率为86.5%。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较治疗前减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增加,B型脑钠肽(BNP)下降;随着血清钾、钠、氯恢复正常,心室负荷减轻,心律失常有所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能有效改善难治性心力衰竭左心室功能,降低BNP,改善心律失常,短期效果佳。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医学》2017,(5):405-406
目的探讨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竭采取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08—2016-08在河南省项城市中医院收治的70例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竭患者,采取抛骰子单双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35,常规治疗)和净化组(n=35,常规治疗联合血液净化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净化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心排血量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净化组患者治疗后心率、呼吸、平均动脉压及患者治疗后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竭采取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疗效显著,可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协同护理方式对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患者氧合指标、不良事件的影响。 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在 2019 年 1月至 2020 年 5 月接收的确定需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患者 84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42 例)和试验组(42 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患者采用协同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氧合指数(PaO2/FIO2)、体循环血管阻力指数 (SVRI)、并发症、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结果 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 PaO2/FIO2、SVRI 值均比常规组的明显增加,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总并发症、总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比常规组的明显降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协同护理方式有助于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患者的氧合指标维持稳定状态,预防患者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及并发症的出现,可改善患者的整体预后状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血症的症状改善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70例重症脓毒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APACHEⅡ评分、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和1~2年后的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1、2年后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血症症状改善明显,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治疗方法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在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竭患者治疗的过程中,使用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治疗效果以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50例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竭患者,将患者按照治疗手段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2组患者均使用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的药物治疗基础上使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结果2组患者均得到了一定的好转,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6.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68.0%,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竭的患者,使用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治疗方法可以在临床上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4月~2014年4月间收治的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患者43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43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明显得到改善,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72%,放弃治疗3例,病死率为6.98%;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0.47%,病死率为20.93%,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病死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时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方案能够有效的提升治疗有效率,降低病死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王苗苗  朱滨  郑峰 《中国民康医学》2012,(22):2702-2703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在严重糖尿病乳酸酸中毒治疗中的作用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糖尿病乳酸酸中毒患者16例。根据是否行血液净化治疗,将患者分成常规治疗组和血液净化组。常规治疗组给予补充碳酸氢钠、补液等综合治疗;血液净化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2h、24h、48h血乳酸及动脉血pH变化,比较两组患者预后。结果:治疗后12h,血液净化组乳酸下降程度大于常规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h、48h,血液净化组血乳酸下降程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能有效清除糖尿病患者体内乳酸,纠正酸中毒,维持内环境稳定,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7年1月—2011年12月入住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60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总有效率、症状及体征改善程度、心脏指标、血气指标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连续性床旁血液净化对脓毒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6月宁乡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脓毒症患者80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常规治疗联合连续性床旁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降钙素)水平、血液检查相关指标和救治成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乳酸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活化蛋白(AP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救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脓毒症患者进行临床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连续性床旁血液净化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优化血液检查相关指标,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张玉璐 《吉林医学》2023,(12):3599-3601
目的:探讨多学科联合链式健康教育对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体外膜肺氧合(ECMO)患者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能力及知信行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收治的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ECMO患者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5例(给予常规健康教育)与观察组5例(给予多学科联合链式健康教育)。记录并比较两组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ECMO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评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及知信行水平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ECMO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以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3、2.637,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ECMO患者药物管理、症状管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饮食管理及总评分均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57、3.490、3.824、2.708、3.155,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ECMO患者知识、行为、信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4、2.547、2.668,...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乌司他丁与连续性血液净化联用对热射病患者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9年2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88例热射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将乌司他丁与连续性血液净化联用。分析两种治疗措施的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L-17、TNF-α、cTnⅠ、β2-MG、PT、D-D、ET和TM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水平都表现出下降的趋势,相对于常规组,研究组患者下降水平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5%,高于常规组的7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乌司他丁与连续性血液净化联用的疗法对热射病患者进行治疗,可获得十分理想的治疗效果,可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脓毒症休克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8年2月我院诊疗的80例脓毒症休克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集束化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ICU住院时间与6个月存活率分别为(12.39±4.22)d、92.50%,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休克并发急性肾损伤可提高生存率,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ICU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分析.方法 选取60例MOD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疗效及预后.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CRP、BUN、pH、HCO3-、PaCO2、Pa0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CRP、BUN、pH、HCO3-、PaCO2、Pa02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TNF-a、IL-6、APACEHⅡ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TNF-a、IL-6、APACEHⅡ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衰竭器官数、好转出ICU率、ICU内死亡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MODS能够有效清除机体炎症介质,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和内环境平衡,阻止脏器进一步损伤,降低患者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对重症脓毒血症患者疗效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脓毒血症患者共88例.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对照组4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是给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心率、IL-6、TNF-α以及WBC水平对比差异显著,而观察组治疗后平均动脉压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呼吸频率、心率、IL-6、TNF-α以及WB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病死率为9.09%(4/44),显著低于对照组31.82%(1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治疗重症脓毒血症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且能有效改善炎症因子水平,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应用于重症脓毒血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60例重症脓毒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率、呼吸频率和平均动脉压水平,以及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尿素氮(BUN)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率、呼吸频率均小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L-6、TNF-α、BU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症脓毒血症患者,选择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效果较好,可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降低其炎症指标水平,可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6.
杨建兵 《吉林医学》2015,(10):2036-2037
目的:为了增加感染性休克伴肾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并预防和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分析和探讨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可行性和意义。方法:将42例住院治疗的感染性休克伴肾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措施的基础外辅以连续性的血液净化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动脉血气p H值、尿素氮、HCO-3、血肌酐、电解质)和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好转,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感染性休克伴肾功能障碍患者在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连续性的血液净化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机体内环境的紊乱,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王加军 《吉林医学》2011,32(15):2954-2955
目的:探讨临床诊治急性心肌梗死的体会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8例,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把患者分为两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30 d后,采用常规剂量的对照组心肌再梗死1例,心源性死亡2例,卒中2例,心力衰竭2例,心脑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率为36.8%;大剂量组出现心源性死亡1例,卒中1例,心脑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率为1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转氨本科和血脂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大剂量他汀类药物在溶栓前短期内应用,可使心肌梗死后心肌再梗死、心源性死亡、心力衰竭、卒中等发生率明显降低,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能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去甲肾上腺素在脓毒症休克患者早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2020年10我院重症医学科脓毒症休克患者80例,按照入院顺序入组,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早期给予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去甲肾上腺素干预治疗。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4h、48h及72h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动脉血乳酸(LAC)、降钙素原(PCT)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评价氧合指数(PO2/FiO2)、qSOFA评分以及APACHEⅡ评分等指标的变化,计算两组患者治疗28d死亡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L-6、PCT、TNF-α、LAC及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h后,两组患者的IL-6、PCT、TNF-α、LAC及hs-CRP水平均明显下降,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在敌草快中毒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10医院收治的72例敌草快中毒患者临床资料,以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其中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血液灌流治疗,观察组采用血液灌流联合CRRT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入院7 d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谷丙转氨酶(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GPT)、肌酐(creatine,Cr)、血氧分压(arterial oxygen partial pressure,PaO2)等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生存时间,1个月内病死率等。结果 观察组1个月内病死率为38.9%,低于对照组的6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3,P<0.05)。观察组死亡患者的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18,P<0.0...  相似文献   

20.
杨业龙 《基层医学论坛》2016,(36):5093-5094
目的 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重症脓毒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2组均治疗1周.比较2组病死率,治疗前后生命体征与炎症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平均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监测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病死率(9.4%)显著低于对照组(34.3%),且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血症疗效显著,可明显减少炎症细胞因子释放,恢复患者各器官功能,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