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术后早期热敏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对预防骨科患者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纳入150例于苏州市中医医院骨伤科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热敏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和尿潴留的。结果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为12%,低于对照组的48%;观察组尿潴留持续时间为(26.2±4.265)min,少于对照组的(26.2±4.265)min,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应用于骨科患者术后尿潴留的预防中,可有效降低尿潴留的发生率,缩短尿潴留的持续时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运用天灸贴穴结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49例(男14例、女35例),对照组47例(男16例、女31例),治疗组采用天灸贴穴结合中药独活寄生汤治疗,对照组以单纯内服中药独活寄生汤治疗,总疗程为40d。 结果 治疗组治愈12 例,显效27例,好转10例,无效0例,有效率100.0﹪;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14例,好转20例,无效8例,有效率79.6﹪;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 天灸贴穴结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膝骨关节炎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超微肿痛贴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骨代谢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19年12月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骨伤科住院部的70例KOA患者,随机均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予超微肿痛贴外敷联合独活寄生汤内服治疗,对照组予独活寄生汤内服治疗,两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采用西安大略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评分对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僵硬和功能活动度进行评价,对骨代谢标志物[骨钙素(bone gla protein,BGP)、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及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one specific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水平变化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有效33例,无效2例,有效率94.29%;对照组有效26例,无效9例,有效率74.29%(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WOMAC评分降低(P<0.05),骨代谢检测指标BGP、OPG及BAL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超微肿痛贴外敷联合独活寄生汤内服可有效改善KOA患者生理功能、疼痛、僵硬等,其可能机制是通过促进骨代谢以保护软骨功能,进而减缓KOA进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热敏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KOA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热敏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热敏灸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并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炎症指标,并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VAS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V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前列腺素-2(prostaglandin-2,PGE-2)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IL-1、TNF-α及PGE-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χ~2=8.783;P=0.003)。结论:热敏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KOA疗效显著,能够缓解患者疼痛、降低炎症,提高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热敏灸在治疗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型腹痛的临床效果,评价热敏灸的有效性。方法 60例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型腹痛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中药贴敷基础上加用热敏灸,对照组只应用中药贴敷治疗,观察2组患儿腹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热敏灸在治疗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型腹痛有较好疗效,可明显提高腹痛患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天灸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膝骨关节炎9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运用天灸贴穴结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9例(男14例、女35例),对照组47例(男16例、女31例),观察组采用天灸贴穴结合中药独活寄生汤治疗,对照组以单纯内服中药独活寄生汤治疗,总疗程为40 d.结果 观察组治愈12 例,显效27例,有效10例,无效0例,有效率100.0%;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14例,有效20例,无效8例,有效率83.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天灸贴穴结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膝骨关节炎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风复原膏穴位贴敷配合热敏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予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观察组予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风复原膏穴位贴敷配合热敏灸治疗,疗程均为30天,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31%(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的NIHSS评分显著降低(P0.05),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变化明显(P0.05)。结论中风复原膏穴位贴敷配合热敏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放散式体外冲击波穴位治疗联合独活寄生汤对老年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疗效研究影响。方法将我院90例老年KO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放散式体外冲击波穴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独活寄生汤,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骨关节炎指数(WOMAC量表评分)、膝关节功能(Lysholm-Ⅱ量表评分)、疼痛评分(VAS评分)、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观察组腰背冷痛、乏力、关节僵硬、关节冷痛、活动受限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关节炎指数(WOMAC)量表评分、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Ⅱ)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IL-6、IL-1、TNF-α、NO水平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散式体外冲击波穴位治疗联合独活寄生汤可有效改善老年KOA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降低炎性反应与氧化应激损伤,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研究补肝健膝方对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模型兔血清、关节腔积液中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 IL-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水平以及血清中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artilage oligomeric matrix protein, COMP)和Ⅱ型胶原C端肽(C-telopeptide of typeⅡcollagen, CTX-Ⅱ)含量的影响,进一步揭示补肝健膝方对KOA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木瓜蛋白酶关节注射法制作兔KOA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独活寄生汤组及补肝健膝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5只。造模4周后,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每日灌胃生理盐水1次;独活寄生汤组每日以独活寄生汤煎剂2.895 g/(kg·d)灌胃1次;补肝健膝方低、中、高剂量组每日以补肝健膝方煎液[1.962、3.924、7.848 g/(kg·d)]灌胃1次。治疗4周后,采用HE染色观察膝关节软骨的病理改变,Pelletier评分评估软骨损伤情况,ELISA检测血清、关节腔积...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网状Meta分析比较5种针灸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有效性。方法 检索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期刊资源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检索时间范围为2000年1月1日至2019年10月10日之前,搜集穴位埋线、穴位贴敷、电针、针刺、热敏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数据提取及质量评价由2名评价者单独提取,并相互核对,意见不一致时,由第3名再次核对并讨论解决。数据处理采用Stata 14.0软件行数据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9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共1 4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示: 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热敏灸、穴位贴敷均优于西药,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疗效排序方面热敏灸最优、其余依次为穴位贴敷、埋线、针刺、电针、西药。结论 5种不同针灸相关疗法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有效率方面,热敏灸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临床热敏灸联合腰俞穴穴位注射对肛门神经痛的治疗,客观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按首次来诊的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热敏灸结合腰俞穴穴位注射,对照组采用腰俞穴穴位注射,均以四周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使用疼痛评分、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疗效评定标准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治疗四周后,两组患者肛门神经痛均有一定缓解,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腰俞穴穴位注射治疗肛门神经痛基础上联合热敏灸,可提高治疗效果,缓解焦虑程度,从而改善生活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轻中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将我科收治的116例轻中度KOA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8例。治疗组以独活寄生汤辨证加减配合塞来昔布口服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塞来昔布口服治疗。2组患者均在治疗4周后进行随访(随访时间2~6个月),对2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研究,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4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2组的症状及体征积分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疗效是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独活寄生汤辨证加减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轻中度KOA,能较好缓解KOA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其疗效要优于单纯运用塞来昔布。  相似文献   

13.
热敏点灸法治疗枕神经痛的临床疗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热敏点灸治疗枕神经痛的疗效,为治疗该病症提供一种简便、高效、安全的新疗法。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40例枕神经痛的患者为样本,随机分配到热敏点灸法实验组(20例)和针刺穴位对照组(20例)。两组均以10天为一个疗程,共治疗一个疗程(包括不足10天者)。采用国际公认的简化麦吉尔疼痛量表为观察指针,两组病人在疗程前后分别测定疼痛评定指数。根据治疗前后的积分来评定治疗效果,观察热敏点灸法对枕神经痛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疼痛评定指数、现时疼痛强度与视觉仿真评分等三项指针的评分,热敏点灸实验组与针刺穴位对照组,两组组内比较在PRI、VAS、PPI的治疗前后积分差值上有极显著的差异性(P〈0.01);在组间治疗效果比较上,热敏点灸法实验组与针刺穴位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值在PRI、VAS、PPI的积分上有显著的差异性(P〈0.01);热敏点灸法实验组痊愈率为40%,显效率为45%,针刺穴位对照组的痊愈率与显效率分别为20%、30%,两组的显愈率为85%、5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比较显效以上病例的治疗天数,实验组(8.47±4.26)天,对照组(11.80±3、36)天,两者比较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热敏点灸法治疗枕神经痛有很好的疗效,优于针刺穴位疗法,并且疗程明显缩短。热敏点灸法对本病的治疗具有速效、高效、安全无创痛、方便无副作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热敏灸联合昂丹司琼防治恶性肿瘤化疗所致的虚证恶心呕吐的效果,探索用热敏灸联合昂丹司琼的方法减轻化疗所致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可行性,为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有效安全的治疗措施。[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化疗方案,对照组采用昂丹司琼常规止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热敏灸灸治中脘、神阙、内关、足三里、胃俞穴,连续7天结束治疗,分别于第1天、第3天、第7天记录恶心呕吐及食欲症状积分。采用SPSS18.0软件系统,分析与评估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的症状积分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恶心、呕吐、食欲各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经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热敏灸联合昂丹司琼能有效地降低恶性肿瘤化疗所致的虚证恶心呕吐的程度,可提高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通督调神针法配合热敏灸与单纯通督调神针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通督调神针法配合热敏灸)和对照组(单用通督调神针法),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疾病的常规治疗,对照组以风府、大椎、百会、腰阳关、至阳为针刺主穴;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热敏灸,取穴范围为肩髃、天井、三阳络、外关、阴陵泉、悬钟附近的热敏点,灸至热敏现象消失。治疗前及治疗4、8周末,分别采用改良的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 MAS)评定肢体痉挛程度,采用修订的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 MBI)评定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定脑卒中后残疾程度,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定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采用临床痉挛指数(clinical spasm index,CSI)评定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程度。结果 随治疗时间延长,两组患者MAS分级逐渐改善,MBI评分逐渐升高,改良Rankin、NIHSS和CSI评分逐渐降低;广义评估方程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改善MAS分级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末,治疗组患者M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改良Rankin和CS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末,治疗组仅CS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督调神针法配合热敏灸可改善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的肢体痉挛和日常生活能力,两者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热敏灸联合电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将60例AS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给予热敏灸联合电针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用电针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67%,对照组为76.67%,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热敏灸联合电针治疗AS,通过精心的中医辨证施护,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穴位贴敷联合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 type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IBS-D脾胃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治疗组采用穴位贴敷联合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腹泻、腹痛、口渴、小便短黄、肛门灼热积分和总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腹泻积分和总积分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生活质量评分(SF-12)总分均明显提高(P<0.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提高更为显著(P<0.05)。结论 加味葛根芩连汤能改善IBS-D脾胃湿热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4):69-71
目的评估独活寄生汤内服外敷联合艾瑞昔布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2月~2019年1月门诊治疗的KOA患者60例,依据治疗方法差异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予以口服艾瑞昔布治疗;治疗组于口服艾瑞昔布基础上辅助独活寄生汤内服外敷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两个疗程前后行WOMAC评分,同时将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后行MRI T2 mapping成像检查,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软骨T2值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WOMAC评分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组患者膝关节软骨T2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内服外敷联合艾瑞昔布治疗KOA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小针刀联合股四头肌运动训练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单侧KO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股四头肌运动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小针刀治疗,疗程均为3周。治疗前、治疗后、随访6周末,分别采用数字评分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价患者膝关节的疼痛程度,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评价膝关节病情严重程度。结果 治疗后和随访6周末,两组患者NRS评分和WOMAC的疼痛、僵硬、功能障碍评分和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NRS评分和WOMAC的疼痛、僵硬、功能障碍评分和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针刀联合股四头肌运动训练治疗KOA具有协同作用,能够减轻膝关节的疼痛、僵硬和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探讨热敏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电子检索结合手工检索方法检索国内外大型文献数据库,收集热敏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评价者独立提取资料并按照Cochrane Review Handbook 5.1进行质量评估。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纳入研究的RCT有15篇,共1228例,多数纳入试验质量不高。 Meta分析显示:(1)热敏灸与传统灸比较,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的加权均数差(WMD)为-1.76,95%CI [-2.33,-1.18](P<0.001);膝骨性关节炎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GPCRND-KOA)评分的WMD为-2.36,95%CI [-3.42,-1.30](P<0.001); 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评分的WMD为13.61,95%CI [7.60,-19.61](P<0.001)。(2)热敏灸与针刺比较, Lysholm评分的WMD为6.19,95%CI [0.01,11.37](P<0.05)。(3)热敏灸与温针灸比较,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性关节炎指数评分WMD为-10.14,95%CI [-17.47,-2.81](P<0.05)。【结论】热敏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肯定,优于传统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