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白蛋白尿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以2021年1至12月在武汉同济医院体检中心进行过13C呼气试验的成年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人口学信息、既往疾病史等一般资料以及体格测量指标、血生化指标等特征,采用多因素分析方法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白蛋白尿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30311例,其中男性17123例,女性13188例;年龄(44.51±12.17)岁;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为27.3%。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组白蛋白尿患病率为6.7%,阴性组的白蛋白尿患病率为6.1%(P=0.031);在调整了性别、年龄、糖尿病及高血压病等混杂因素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白蛋白尿患病风险呈正相关[OR=1.133(95%CI:1.018~1.261),P=0.022]。结论健康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白蛋白尿患病风险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MetS)的横断面关联,为早期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北京美兆健康体检中心2009―2020年年龄≥18岁人群的体检资料,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由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代谢综合征及其4个组成部分(腹型肥胖、高血糖、血压升高和血脂异常)的诊断参照《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的定义,采取横断面调查设计,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探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MetS及其4个组成部分的关联。结果 共纳入31 369名体检对象,年龄为(45.3±11.6)岁,其中男性占58.7%。幽门螺杆菌阳性检出率为35.7%,MetS患病率为25.6%,其中男性MetS患病率高于女性。在调整了社会人口学、生活方式、高血压和糖尿病家族史等潜在混杂因素后,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患代谢综合征(OR=1.18, 95%CI:1.11~1.25,P<0.001)及其4个组分的风险更高,其中腹型肥胖(OR=1.18, 95%CI:1.11~1.24,P<0.001)、血脂异常(OR=1.14, 95%CI:1.06~1.22...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沈阳地区健康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为甲状腺相关疾病的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在该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VIP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14呼气试验测定幽门螺杆菌感染数目,静脉采血测定幽门螺杆菌抗体和甲功五项指标,甲状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甲状腺结节数目和大小。根据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进行分组,分析研究对象中幽门螺杆菌的年龄性别分布特点及其与以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HP感染阳性组和阴性组之间在FT3、FT4、TSH水平和甲状腺结节大小、结节是否多发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TPOAb和TGAb两个抗体滴度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甲状腺自身免疫性抗体是Hp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HP感染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体检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及其毒力因子特征,为幽门螺杆菌防治工作提供借鉴信息。方法 以2022年1—12月于北京某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北京地区居民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其尿素13C呼气试验和血生化指标,对尿素13C呼气试验阳性患者采用蛋白质芯片法检测毒力因子情况,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体检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及其毒力因子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最终获得2 746例有效调查对象,男女性别比1.05∶1(1 405/1 341),年龄21~76岁,以40~49岁者占比最高(28.77%,790/2 746)。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33.25%(913/2 74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饮酒(OR=1.530)、在外就餐(OR=2.052)、摄入腌制食品(OR=1.822)、家庭成员幽门螺杆菌感染史(OR=3.904)、空腹血糖异常(OR=1.980)、同型半胱氨酸异常(OR=1.766)、血脂异常(OR=1.498)、幽门螺杆菌认知水平(OR=0.321)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毒力因子分型以血清...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健康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情况和现状进行分析,为幽门螺杆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将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1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Hp感染阳性组和Hp感染阴性组,均实行C13尿素实验对Hp感染的数目进行测定,观察两组年龄、生活习惯和血脂与Hp感染的关系。结果:检测后发现,Hp的总感染率为48.33%,其中年龄在45~60岁之间的人员感染率最高,60~90岁的感染率最低,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P<0.05;吸烟、饮酒和喜欢干硬食物的人群感染率高于无相关生活习惯的人群,差异显著P<0.05;Hp感染阳性组患者的血脂指标高于Hp感染阴性组,数据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与较多的因素有关,在生活中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而对幽门螺杆菌进行良好的治疗可以减少患者血脂代谢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四川地区中老年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患病率及流行现状,分析NAFLD与主要代谢相关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8年1 - 12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常规健康体检年龄≥45岁的39 49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血脂、肝功能等体检资料,行肝脏超声检查并计算NAFLD的患病率,分析NAFLD与主要代谢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NAFLD总体患病率为32.2%。男性高于女性(37.5% vs 19.2%;χ2 = 1244.850, P<0.001);年龄分层后,男性的患病高峰年龄为50~59岁,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率逐渐上升,在60岁之后略有下降(χ2趋势 = 18.442, P<0.001);女性的患病高峰年龄为50岁以后,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χ2趋势 = 116.935, P<0.001);按BMI分层,男性的患病高峰为BMI>28.0(kg/m2),随着BMI的增加患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χ2趋势 = 2313.311, P<0.001);女性的患病高峰亦为BMI>28.0(kg/m2),随着BMI的增加患病率明显上升(χ2趋势 = 1285.274, 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肥胖症、高胆固醇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ALT异常和AST异常与NAFLD患病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是中老年体检人群NAFLD患病的独立代谢相关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四川地区中老年体检人群的NAFLD患病率较高,男性高于女性,患病高峰年龄为50~59岁,肥胖患者患病风险更高,肥胖症、高胆固醇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ALT异常和AST异常可能是NAFLD患病的独立代谢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血糖代谢异常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17年1月到台州市中心医院参加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采集血液检测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 h血糖(2 h PG)等血糖代谢指标,采集呼气检测幽门螺杆菌。按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血糖代谢情况。给予幽门螺杆菌阳性合并血糖代谢异常者幽门螺杆菌根治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糖代谢情况。结果共纳入600名体检者,幽门螺杆菌阳性360例,阳性率为60.00%。阳性组与阴性组在性别、年龄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幽门螺杆菌阳性组患者的FBG、2 h 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及血糖代谢异常发生率均高于幽门螺杆菌阴性组(P0.05)。102例幽门螺杆菌阳性合并血糖代谢异常患者接受治疗,幽门螺杆菌转阴89例,治疗有效率为87.25%。治疗后,转阴组患者FBG和2 h PG水平均下降(P0.05),但未转阴组患者治疗前后FBG和2 h PG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台州市健康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高,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与血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健康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Hp)检测结果的分析,了解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分布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间上海市徐汇区大华医院健康体检者1467例,以性别和年龄进行分组,用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467例体检者中幽门螺杆菌总感染率为23.2%,其中男性体检者感染率为24.9%,女性体检者感染率为2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体检者分为低年龄组(<30岁)、中年龄组(3060岁)和高年龄组(>60岁)三个实验组,感染阳性率分别为21.1%,23.3%,28.8%,且低年龄组与高年龄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467例体检者中有548例为本院职工,医务工作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24.5%,非医务工作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2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体检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高,因此在健康人群中开展Hp普查,对早期发现,早期根治,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成人慢性肾脏病(CKD)的患病现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接受年度健康体检的42 223例受检者为研究对象, 分为CKD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进行研究。采用问卷方式收集受检者的基本情况, 包括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吸烟史、饮酒史、体育锻炼、既往疾病史等;通过健康体检测量受检者身高、体重、腰围、血压, 并收集实验室检查指标, 包括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肌酐及尿常规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KD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42 223例, CKD患病率为5.62%, 其中男性患病率为7.77%, 女性患病率为3.39%;CKD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80岁CKD患病率最高, 为25.84%, 其次为70~79岁(13.08%), 且各年龄组男性CKD患病率均高于女性。检出的CKD患者以早期阶段(1-2期)最多, 早期CKD总患病率为5.1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年龄70~79岁(OR:1.63, 95%CI:1.17~2.27)...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江苏省肺结核病人及一般人群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江苏省部分地区的活动性肺结核病人597例及健康人群1 069人进行问卷调查与血清学检查。结果结核病人的幽门螺杆菌总感染率为70.52%,结核病旧病例(OR=1.69,95%CI:1.06~2.70)、人均年收入水平≥5 000元(OR=1.98,95%CI:1.15~3.39)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一般对照人群幽门螺杆菌总感染率为58.47%,城镇人口是感染的危险因素(OR=1.35,95%CI:1.01~1.82)。结论结核病人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于一般人群,结核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否存在相关性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健康体检人群幽门螺杆(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其对血脂、血尿酸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从华东疗养院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健康体检数据中,随机筛选出1653例20岁至60岁已行13C尿素呼气试验(13C urea breath test,13C-UBT)的健康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851例(占51.5%),女性802例(48.5%),采集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血脂、血尿酸、血压、空腹血糖等数据,统计分析HP阳性及HP阴性组两组间临床数据的差异,并将各指标与HP感染程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体检人群总体Hp感染率为41.4%,各年龄段Hp感染率不同,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p阳性及阴性组间年龄、性别、BMI、TC、TG、HDL-C、血压等略有差异,但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p阳性组血尿酸明显高于HP阴性组(P=0.027)。Hp感染程度与UA、BMI、HDL-C、TG有明显相关性。结论:Hp感染无性别及年龄差异。Hp感染程度与UA、BMI、TG、HDL-C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沈阳市健康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医大一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32 847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不同指标水平的NAFLD患病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最终纳入32 847例研究对象,NAFLD的患病率为43. 46%,男性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P 0. 001)。男性患病高峰年龄在30~45岁,女性患病高峰年龄在61岁以上年龄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指数、腰围、血脂分析4项、空腹血糖、血尿酸、白细胞计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移酶为影响NAFLD患病的独立影响因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越高,NAFLD患病风险越低,其他指标均为值越高NAFLD患病风险越高。结论沈阳市NAFLD具有较高的患病率,下一步应制定适合本地区人群的健康教育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健康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代谢综合征(MS)相关指标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河南省三门峡市某医院的健康体检人群,统计Hp感染情况及MS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健康体检人群Hp感染影响因素。结果 2 420名健康体检人群Hp感染率为31.36%。年龄、BMI、TG、TC、FPG、Hcy、饮酒史、是否分餐、家人是否感染Hp与健康体检人群Hp感染率有关(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TC异常(OR=4.565)、TG异常(OR=3.707)、FPG异常(OR=2.730)、Hcy>10 μmol/L(OR=4.040)、家人有Hp感染(OR=3.294)的健康体检人群Hp感染风险较高。结论 健康体检人群Hp感染率较高,与MS相关指标密切相关,Hp可能通过促进代谢危险因素增加MS发生风险,建议强化Hp感染患者健康管理,减少代谢危险因素暴露,提高Hp根除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碳14尿素呼气试验对张掖市自然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分析张掖市自然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与感染者性别、年龄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2月在我院就诊或是体检的张掖市自然人群581例,对其实施碳14尿素呼气试验检查,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分析患者临床治疗情况。结论:碳14呼气试验方法对自然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性别、年龄无相关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幽门螺杆菌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蛋白芯片方法检测健康体检人群血清中幽门螺杆菌相关抗体的分布,评价蛋白芯片系统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完成500名健康体检者的幽门螺杆菌蛋白芯片检测,并与诊断金标准13 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比较,评价其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描述幽门螺杆菌的毒力蛋白(CagA、VacA)抗体、癌变风险因子(Hsp60)抗体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中的分布特点及幽门螺杆菌对甲硝唑耐药性(RdxA).结果 与金标准比较,Ure抗体、CagA抗体、VacA抗体阳性的敏感性分别为85.1%、78.7%、44.7%,特异性分别为90.4%、92.0%、98.1%,准确度分别为88.4%、87.0%、78.0%;500名健康体检人群中,13C-UBT检测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为37.6%,幽门螺杆菌感染中CagA抗体阳性率为78.7%,VacA抗体阳性率为44.7%,Hsp60抗体阳性率为40.4%,RdxA抗体阳性率为8.0%.结论 幽门螺杆菌蛋白芯片抗体检测对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作为幽门螺杆菌现症感染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6.
探讨女性自然绝经年龄提前或推迟与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采取横断面研究方法, 选取广州中老年人慢性病前瞻性队列研究中2017年11月至2020年1月完成基线调查的4 734例自然绝经女性为研究对象, 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特征指标、疾病史和女性生理健康指标等。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限制性立方样条曲线分析绝经年龄与MS的相关性。结果显示, 研究对象年龄为(60±6)岁, 绝经年龄M(Q1, Q3)为50(49, 52)岁, MS患病率14.8%(699/4 734);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 绝经年龄与MS呈近似"U"型相关, 与自然绝经年龄正常组比, 绝经年龄提前(OR=1.52, 95%CI:1.12~2.06)和推迟(OR=1.77, 95%CI:1.36~2.30)MS患病风险增加。绝经年限≤6年和7~9年组中, 自然绝经年龄推迟组的MS患病风险分别是绝经年龄正常组的2.40倍(95%CI:1.54~3.75)和2.19倍(95%CI:1.11~4.31)。综上, 自然绝经年龄提前和推迟增加MS患病风险, 自然绝经年龄推迟增加MS患病风险主要出现在绝经年限10年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不同阶段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趋化素(chemerin)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 健康对照组为65名健康体检者,2型糖尿病患者195例(2型糖尿病组)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及临床白蛋白尿组,每组各65例。用酶联免疫法检测4组研究对象的血浆趋化素浓度。结果 2型糖尿病组血浆趋化素浓度为(150.20±21.99)μg/L, 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62.13±18.90)μg/L](P<0.001);微量白蛋白尿组[(143.63±22.33) μg/L] 及临床白蛋白尿组[(173.21±23.91) μg/L]血浆趋化素浓度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100.35±20.11) μg/L](P均<0.01);临床白蛋白尿组又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组(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伴肾病患者趋化素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β=0.216,P=0.038)、总胆固醇(β=1.867,P=0.048)、高敏C反应蛋白(β=12.330,P<0.001)、尿白蛋白(β=37.184,P<0.001)均独立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趋化素水平升高,可作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检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健康体检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现状,并分析Hp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防治Hp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以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在宿州市某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成年居民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14C呼气试验,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健康体检者Hp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Hp感染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 086名健康体检者,男女性别比为1.15∶1,年龄18~71岁,以40~49岁年龄段人群所占比例最高,占28.00%。检出Hp感染257例,感染率为23.6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1.721)、年龄(OR=1.191)、吸烟(OR=3.111)、饮食习惯(OR=0.268)、有消化系统症状(OR=5.441)、运动习惯(OR=0.489 )、知晓Hp感染需治疗(OR=0.712 )是宿州市健康体检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 健康体检者Hp感染率较高,性别、年龄、吸烟、饮食习惯、消化系统症状等是Hp感染的危险因素,应加强Hp感染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培养运动习惯,降低Hp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40岁以上维吾尔族农村居民高血压、蛋白尿及肥胖患病率的关系。方法选取"新疆墨玉县农村维吾尔族成年人慢性肾脏病(CKD)及其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库中的40岁以上人群为研究对象,使用SPSS 15.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大于40岁者共635人,其高血压、蛋白尿、肥胖患病率分别为56.22%,7.40%和16.85%,标准化率分别为:56.87%,7.55%,16.26%。高血压和白蛋白尿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呈升高的趋势(P0.05);高血压人群中肥胖和白蛋白尿患病率均高于非高血压人群(P0.05),肥胖与非肥胖人群相比蛋白尿患病率无统计学差异。高血压合并肥胖组蛋白尿患病率与非高血压肥胖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维吾尔族农村社区40岁以上人群高血压与蛋白尿患病率相关,需加强高血压的防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广西地区体检人群慢性胃炎的患病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某三甲医院2021年3月至2022年10月在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健康体检人群进行资料收集,根据慢性胃炎基层诊疗指南对上腹痛、早饱感、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体征和幽门螺杆菌(Hp)阳性者,进一步行胃镜检查完成慢性胃炎确诊过程。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体检人群慢性胃炎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慢性胃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3 255名体检者,其中男性1 717人,女性1 538人,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50.12±13.32)岁。共有787例确诊慢性胃炎,患病率为24.1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OR=2.428)、饮酒(OR=1.973)、合并Hp感染(OR=2.150)、盐分摄入过量(OR=2.891)、规律饮食(OR=0.525)、暴饮暴食(OR=2.331)是体检人群罹患慢性胃炎的影响因素。结论 广西地区体检人群具有较高的慢性胃炎患病率,该人群慢性胃炎的影响因素同我国其他人群相似,在实际工作中需对这些因素进行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