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补肾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补肾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方法:对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近况进行了归类总结。结果:中医药对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有其独特方法,并对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了分析。结论:补肾中药对防治骨质疏松症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代谢性疾病,目前临床多采用补肾方药治疗,其理论基础源于中医"肾主骨生髓"理论。随着中医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有关补肾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日益增多。通过分析近10年来关于骨质疏松症的常用模型以及补肾方药治疗骨质疏松的药效机制研究文献,以期为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分析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porosis,POP)的中医临床症候特征,探讨骨质疏松症的中医发病机制,为运用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文献,归纳总结相关研究现状、成果和发展前景。结果:骨质疏松症主要由肾虚、肝肾阴虚、脾肾两虚、瘀血阻络等病因病机引起的,针对性地运用中医药从肾论治、肝肾同治、脾肾同治和从瘀论治等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采用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具有临床和实验上的科学性、可行性与客观性。  相似文献   

4.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现状。方法对近年来文献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药物研究、动物模型研究方面对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进行总结。结果中医药治疗具有其独特的防治方法及肯定的疗效。结论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疗效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5.
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的选择与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的选择与思考谢林(湖南中医学院博士生长沙410007)关键词: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肾虚骨瘘中图法分类号:R681目前,中医药在临床上防治骨质疏松症已取得明显疗效,但取得疗效的机理尚不清楚,通过实验研究,揭示疗效机理,需要一个合理的...  相似文献   

6.
老年骨质疏松与肾中精气盛衰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我国中医中药对老年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具有理论和实践的丰富经验,中医药理论提出了补肾壮骨、健脾益气、活血通络的三个基本原则,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的中医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中药在防治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前景一定会十分广阔。合理选中药组方,辅以中成药,结合西医治疗,既可延缓骨质疏松症的发展,预防骨折,改善临床症状,又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随着当今我国医疗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现代医学技术的广泛深入发展,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临床疗效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不仅能有效缓解疼痛、改善骨量,而且操作简便、副作用小、成本低。本文通过查阅近年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文献报道,从中药、针灸、传统功法、联合治疗、饮食等方面阐述其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为临床上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结构退行性改变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及骨折危险性增大的一种全身性骨病。中国传统医药对其有独特的认识及治疗方法,中医药在治疗骨质疏松症方面取得不少成果。故通过对其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等方面的临床研究报道文献进行综述,以期对目前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现状有较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随着对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病理学特征等进一步认识,治疗药物的研究也不断深入。临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可分为促进骨形成药物如甲状旁腺激素、他汀类等,抑制骨吸收药物如雌激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双膦酸盐类、狄诺塞麦等,既能抑制骨吸收又能促进骨形成的药物如锶盐,钙剂和维生素D及衍生物以及中医药等。文章对以上目前国内外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哈斯  张宇 《中国现代医生》2023,61(32):111-114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慢性代谢骨病,目前药物是主要的防治方式,临床常用的药物为抗骨吸收、促进骨形成两大类。由于中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存在着诸多限制,而中医药在防治该病方面存在许多优势。中医认为其病机以肾精亏虚为本,现研究传统补肾中药能通过多因素、多途径、多靶点等调节提高骨密度。本文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形成机制及巴戟天、淫羊藿等单味中药作用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用药及探索新型治疗方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中医对骨质疏松症的辨证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质疏松症属中医的痿证范畴,中医认为其发生和发展与先天禀赋不足、肾精亏虚、脾气亏虚和肝血不足等有密切关系,治以补肾壮骨为主,健脾益气活血通络为辅。传统用药以龟鹿二仙胶、六味地黄丸、右归丸、身痛逐瘀汤治疗,现代常用强骨胶囊、骨疏康颗粒、仙灵骨葆胶囊、金乌骨通胶囊、骨力胶囊、愈伤灵胶囊等协同治疗。中医药在实验或临床方面都显示了其对本病和治疗及预防价值。  相似文献   

12.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骨代谢病,其形成与多种原因相关,而瘀血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相关病因。瘀血作为致病因素,能够阻碍骨络的正常功能活动,最终使络损脉阻,骨髓失养,形成骨质疏松症。通过对瘀血病因的讨论,认识到其阻碍骨络气血运行是形成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因素之一。为进一步提高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为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康复,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情况加剧,老年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系统、全面地阐述了中医对老年骨质疏松症的认识,包括病名、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等多个方面,该病在中医属于“骨痹”“骨痿”“骨枯”等范畴,是指随着年龄增长,肢体筋脉痹阻萎软,骨量减少,骨骼空虚而发生的疾病,是内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文章总结了近年来中医药防治老年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概况,认为中医药在老年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增加骨量,降低骨折风险,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为现代中医药防治老年骨质疏松症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越来越高,作为一种代谢性骨病,其发病机制是因为骨细胞介导的骨形成和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出现失衡问题。对骨质疏松疾病进行有效预防,是现阶段公共健康工作面临的重要挑战。临床上关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药物以促进骨形成剂和抑制骨吸收剂为主。基于此,笔者重点围绕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研制现状进行分析,目的在于加深关于当前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的认知,为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基于成骨细胞形成及分化的相关理论及中医有关"肾主骨"的相关理论,同时结合目前国内外对糖尿病骨质疏松症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之间相关性的研究,认为中医药可通过介导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节该通路相关因子的表达,从而发挥对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作用。基于Wnt/β-catenin通路展开深入的中医药治疗糖尿病骨质疏松症临床及基础研究,可能为揭示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及为中医药防治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机制研究和中药研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中药制剂因其天然药源和疗效肯定等优点,在我国具有独特的优势。近10年来,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取得了不少的进展,目前文献报道的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中药制剂达60多个,有的已通过了国家新药审批,而绝大多数尚处于实验或临床研究之中。本文就  相似文献   

17.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量减少及骨组织显微结构改变,伴有骨脆性增高及易导致骨折的疾病。多发于中老年妇女,主要表现症状为全身骨痛,腰腿痛,易发生骨折等。现就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方面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中医药近年来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状况作了综述。《内经》“肾主骨”的观点已日益成为解释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及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理论依据,运用补肾法为主治疗各类骨质疏松症,无论在临床或在实验研究中效果显著。随着对骨质疏松症的深入研究,必然会形成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徐献明 《重庆医学》2012,41(15):1502-1504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代谢性疾病。其特点是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减少。临床以疼痛、脊柱变形及发生脆性骨折为表现,早期多无明显自觉症状。骨质疏松症已越来越多地被认为是由环境因素调节的一种多基因疾病。传统上,将骨转换生化  相似文献   

20.
冯佳  苏林冲  向阳 《安徽医学》2012,33(6):767-770
正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代谢性骨病,以骨量降低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主要临床表现为骨痛、肌无力、身材缩短和骨折。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可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其病因主要是与年龄、妊娠和哺乳、活性维生素D、甲状旁腺素水平、雌激素、遗传、钙的摄入量,还有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等多因素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