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利奈唑胺联合HRZE抗结核方案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TBM)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该院收治的68例重症TBM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HRZE抗结核方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利奈唑胺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脑脊液生化指标(氯化物、葡萄糖、蛋白质、白细胞计数)水平、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脑脊液C反应蛋白(CRP)水平和脑脊液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C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脑脊液氯化物和葡萄糖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和蛋白质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脑脊液NSE、CRP和NGF水平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利奈唑胺治疗儿童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和安全性,为儿童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的提供有效的药物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2月在广州市胸科医院儿科住院的诊断重症结核性脑膜炎40例患儿资料,按随机方法,将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儿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结核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利奈唑胺。分析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格拉斯哥(GCS)评分、脑脊液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葡萄糖、蛋白定量、氯化物)和体温恢复情况,同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GCS评分以及脑脊液各项指标水平均有改善,且治疗4周时,观察组GCS评分(13.35±1.96)分以及脑脊液白细胞计数(28.61±23.46)×106/L、蛋白定量(466.33±158.35)mg/L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葡萄糖(2.75±0.42)mmol/L、氯化物(144.94±31.89)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在调整药物后好转,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利奈唑胺具有抗结核作用,在结核性脑膜炎早期加用利奈唑胺可以有效改善儿童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GCS评分、脑脊液指标恢复情况,能显著改善儿童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的病情,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孙纪英  李曦  何畏  刘海燕   《四川医学》2021,42(9):875-878
目的观察加用利奈唑胺治疗儿童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治疗的儿童结核性脑膜炎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35例)和对照组(27例),均给予初治抗结核方案HREZ,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利奈唑胺。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肺部病灶变化及脑脊液改变。结果使用利奈唑胺+HREZ治疗的试验组患儿在临床症状改善及肺部病灶吸收情况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印)P(正)<0.05)。试验组患儿脑脊液白细胞数(42.37±15.13)×106/L、蛋白(0.57±0.13) g/L较对照组低,而脑脊液糖/同步血糖比值(0.58±0.14)、氯化物(135.65±22.11) mmol/L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印)P(正)<0.05)。结论加用利奈唑胺治疗儿童结核性脑膜炎,可明显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进肺部病灶吸收,加快脑脊液指标好转,且其不良反应少,在儿童中使用安全性较高,可在临床中使用。  相似文献   

4.
<正>耐药结核病,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1]MDR-TB)为难治性结核病,临床应用利奈唑胺联合其他药物治疗MDR-TB及广泛耐药结核病(XDR-TB)取得较好疗效[2],但对其用于耐多药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少见报道。笔者临床采用利奈唑胺治疗MDR-TB合并结核性脑膜炎、并在耐多药方案化疗过程中出现病情恶化患者1例,现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6.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方法:选取结核性脑膜炎的患者46例,按照入院顺序,依循随机分配的原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地塞米松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患者的脑脊液指标进行记录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78.26%;观察组患者的脑脊液指标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疗效更佳确切,且患者恢复情况较好,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的病死率、致残率较高。现将我院2001年9月至2003年9月收治30例重症结脑的临床治疗护理体会总结如下,目的是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1994年 2月至 2 0 0 0年 3月我院共收治重症结核性脑膜炎 (简称结脑 ) 2 0例 ,死亡 4例 ,病死率 2 0 %。本文通过对 2 0例重症结脑的临床及治疗情况分析 ,总结降低重症结脑病死率治疗体会。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本组 2 0例均符合重症结脑的诊断标准。男 8例 ,女 1 2例 ,年龄 1 0岁~ 6 0岁 ,平均 30岁 ,主要表现 :颅内高压征 1 4例 ,精神症状 1例 ,瘫痪 2例 ,颅神经障碍 3例。2 治疗方法2 .1 一般治疗 严格卧床休息 ,常规护理 ,避光 ,防止吸入性肺炎、褥疮、泌尿素感染。给予高营养 ,易消化饮食。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给予抗生素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利奈唑胺治疗革兰阳性球菌重症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革兰阳性球菌重症感染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万古霉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利奈唑胺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5%;观察组的革兰阳性球菌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血小板较少、肾功能指标恶化等主要不良反应的发生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奈唑胺治疗革兰阳性球菌重症感染的临床疗效优于万古霉素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前瞻性研究持续脑室外引流并脑脊液置换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病人(4 3例 )进行持续脑室外引流并脑脊液置换加内科保守治疗 ,对照组 (4 2例 )为单纯内科保守治疗的病人。结果 两组神志恢复清醒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死亡例数、脑积水发生率比较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持续脑室外引流并脑脊液置换可应用于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重症感染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ICU中重症感染革兰阳性球菌的患者41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利奈唑胺组)21例,B组(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组)2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时药物的起效时间、病原菌清除率、肾功能及血小板的变化等。结果在重症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治疗中,利奈唑胺组的起效时间及病原菌清除率优于万古霉素组,尤其在神经系统的感染方面,利奈唑胺优势更加显著。在肾功能影响方面,利奈唑胺影响较小,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他不良反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重症革兰阳性球菌感染中,利奈唑胺疗效优于万古霉素,尤其是对于重症感染患者利奈唑胺早期、足量应用显得更加关键。  相似文献   

12.
脑脊液置换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541总医院(043801)潘德生,张建武1989年5月~1992年12月我们采用CSF置换术治疗结脑11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1例均属住院病人,男5例,女6例;年龄17~46岁(平均25岁),发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在治疗重症感染方面的疗效.方法 筛选2020年2—5月入住ICU的确诊或高度怀疑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患者共19例,随机分为利奈唑胺组及万古霉素组,分别给予常规剂量治疗,比较两组炎症指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利奈唑胺组相对于万古霉素组在白细胞、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介素-6变化的差...  相似文献   

14.
结核性脑膜炎(结脑)是肺外结核中的重症结核病,其发病率与整个结核病的发病情况有关,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结脑[1]误诊率13.4~49.6%,早期诊断仅10%,病死率高,死亡率19~22%,后遗症25%,预后差。我科于1998~2005年治疗结脑56例,轻中症预后良好,重症20例治疗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例患者中男7例,女13例,年龄17~50岁,平均年龄(29±12.5)岁。从发病至入院时间1周~4个月,入院前误诊治疗有14例,误诊为脑血管病5例,消化系统疾病3例,呼吸系统疾病3例,昏迷原因2例,妇科疾病1例,误诊率70%。单纯的结脑仅6例,其余合并有不同…  相似文献   

15.
杨晓东 《当代医学》2014,(24):137-138
目的 分析及探讨利奈唑胺治疗革兰阳性球菌重症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潮州市潮安区庵埠华侨医院ICU革兰阳性球菌重症感染85例,设置前瞻观察性的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和实验组(n=43),纳入标准革兰氏阳性细菌重症感染患者。原发感染包括医院获得性肺炎、手术部位感染,导管相关性菌血症。实验组应用利奈唑胺600mg/次,间隔12h/次,静脉滴注,连续应用7~14 d。对照组应用万古霉素1g/次,间隔12h/次,治疗7~14d。对有肾功能异常者,根据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调整给药剂量并监测血药浓度。观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病原学监测情况。结果 利奈唑胺组总有效率为90.6%,万古霉素组总有效率为83.3%,2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利奈唑胺治疗第7d的细菌清除率为81.3%,对照组为66.6%,2组比较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利奈唑胺的总住院天数为(30.9±31.1)d,对照组为(45.2±34.9)d,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中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利奈唑胺治疗重症患者的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疗效确切,特别是在疗效的第7d细菌根除率明显优于万古霉素,可能会缩短住院时间,减少相关住院费用,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利奈唑胺治疗ICU脓毒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接受利奈唑胺治疗60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病原学监测情况.[结果]60例脓毒症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6.67%(46/6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有效率75% (24/32),表皮葡萄球菌感染患者有效率83.33%( 10/12),屎肠球菌感染患者有效率71.43% (10/14),粪肠球菌感染患者有效率83.33% (5/6),人葡萄球菌感染患者有效率100%( 4/4),耳葡萄球菌感染患者有效率100% (2/2),微球菌属感染患者有效率100%(2/2),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33%.[结论]利奈唑胺是治疗ICU重症感染有效、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7.
胡志  金晓东  康焰 《疑难病杂志》2010,9(9):657-658
目的初步评价利奈唑胺注射液治疗神经系统重症合并革兰阳性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2009年8—12月,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0例神经系统重症合并革兰阳性菌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情况。结果 10例患者均检出G^+菌株,使用或换用利奈唑胺治疗。10例患者在治疗3~5 d后,感染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4例肺部感染患者体温明显下降,症状、体征明显改善;3例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中,2例损伤缓解,1例转入普通病房;3例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性状均明显好转,2例头痛减轻。10例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利奈唑胺可有效治疗神经系统重症合并革兰阳性菌感染性疾病,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良好,疗效明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利奈唑胺治疗老年人革兰阳性菌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90例老年人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45例,试验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替考拉宁的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利奈唑胺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之后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的有效率上,试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细菌清除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奈唑胺治疗老年人革兰阳性菌感染的疗效值得肯定,利奈唑胺的细菌清除率要优于对照组,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张可  李华 《中原医刊》2006,33(21):55-56
目的探讨侧脑室引流及脑脊液置换在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治疗组病人(26例)进行侧脑室引流及脑脊液置换加内科药物治疗,对照组病人(25例)采取单纯内科药物治疗。结果两组根据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意识恢复正常时间、脑脊液压力变化、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恢复正常时间、脑积水发生情况等进行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侧脑室引流及腰穿脑脊液置换是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的一种有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0.
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陈弟莉  陈阳美 《重庆医学》2008,37(4):434-437
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是结核杆菌侵入蛛网膜下腔所引起的脑膜结核性炎症改变,病变除累及软脑膜外,蛛网膜、脑实质,脑血管也常常受累,是常见最严重的肺外结核病。据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的分类方法[1],结脑可分为以下3期,Ⅰ期:无特异性症状和体征、无意识模糊、无神经系统功能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