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0 毫秒
1.
目的 基于南京马群社区健康体检数据,分析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1-01-01-2021-06-30南京市马群社区接受体检的社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MAFLD人群的基本特征、生化学特征,并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MAFLD患者合并其他代谢相关疾病情况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纳入统计人群6 858名,男46.47%,女53.53%,平均年龄(69.15±7.02)岁;其中MAFLD人群58.37%,非MAFLD人群41.63%,MAFLD人群和非MAFLD人群的年龄(Z=-7.822,P<0.001)、性别(χ2=266.288,P<0.001)、吸烟情况(χ2=25.999,P<0.001)、身体质量指数(BMI)水平(Z=-43.954,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提示女性增加MAFLD的发病风险最为显著(OR=3.473,P<0.001),此外,吸烟(OR=1.447,P<0.001)、年龄的减小(OR=0.98...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谷丙转氨酶(ALT)轨迹与新发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的相关性,为MAFLD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河南体检人群队列研究中符合入选标准的3 553例观察对象组成研究队列,依据观察对象2017-2019年健康体检的ALT水平,采用R LCTMtools程序确定3个不同的ALT轨迹组,分别为低稳定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内脏脂肪指数(VAI)和脂质蓄积指数(LAP)对非超重/肥胖者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 选取2021年1至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体检中心的体检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 按纳入和排除标准, 最终4 304例18~75岁非超重/肥胖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MAFLD诊断标准, 将研究对象分为MAFLD组和非MAFLD组, 比较两组血压、血脂、血糖等临床指标以及体重指数(BMI)、VAI、LAP肥胖测量指标之间的差异。将BMI、VAI、LAP按照各自的四分位数分为A、B、C、D 4组, 分别计算这些指标4组内非超重/肥胖者MAFLD检出率, 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评估BMI、VAI、LAP与非超重/肥胖者MAFLD的相关性, 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 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各指标对非超重/肥胖者MAFLD的预测能力。结果本研究体检人群中, 非超重/肥胖者MAFLD的检出率为10.87%。在非超重/肥胖者中, MAFLD组的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  相似文献   

4.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 MAFLD)是一组慢性进展性疾病, 近年来患病率逐渐增加, 已成为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 但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MAFLD和肠道菌群紊乱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肠道细菌丰度、多样性、比例的变化可影响细菌促炎成分和多种代谢产物的生成, 经由肠肝轴改变MAFLD的疾病进展。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MT)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手段, 是将健康人肠道中的菌群移植到患者胃肠道内, 直接纠正肠道菌群紊乱, 改变代谢产物, 已被广泛用于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炎症性肠病等疾病的治疗中, 近年来也被用于探索治疗MAFLD。但FMT治疗MAFLD的研究尚少, 具体的作用机制和疗效尚不明确, 故对目前FMT在MAFLD中的潜在治疗机制和疗效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老年人群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 MAFLD)膳食状况及影响因素,为老年人群的健康饮食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抽取医共体体检发现的杭州市临平区60岁以上MAFLD患者230人,按照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进行同小区1∶1匹配,从体检系统匹配不患有MAFLD的老年人230人,采用半定量食物频率法,开展膳食状况及一般状况调查。结果 共收集到完整数据445人,平均年龄(70.31±4.67)岁,其中老年MAFLD患者223人,非MAFLD患者的老年人222人;两类人群的BMI、患糖尿病、患高血脂、运动习惯、饮茶习惯、睡眠状况的比较,蔬菜类、畜禽类、大豆坚果类、油、糖的日均摄入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类人群的全谷物和杂豆类、水果类、水产品类、奶及奶制品类每日摄入量均低于中国膳食指南推荐量,而盐的每日摄入量均高于膳食指南推荐量。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睡眠不足是老年人群患M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运动、饮茶是老年人群患MAFLD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 ...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SF)与新发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的相关性。方法以2017年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且符合入选标准的7980例受检者作为观察队列,按性别以基线SF水平四分位数分为Q_(1)~Q4组,随访各组2018—2020年健康体检时MAFLD的发病情况,比较各组MAFLD的累积发病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不同SF与新发MAFLD的相关性,并按照性别、年龄、吸烟状况、体质指数(BMI)等进行分层分析。结果平均随访时间3.2年,共计随访25321人年,随访期间共发生MAFLD 1696例,Q_(1)~Q_(4)组MAFLD发病密度分别为53.30、56.39、72.80及85.78/千人年。MAFLD发病密度随着基线SF水平的升高而增加,当男性和女性SF分别≥162.47和49.94μg/L时,Q_(3)、Q4组MAFLD发病密度与Q_(1)组比较,均P<0.001。Q_(3)、Q4组MAFLD发病风险分别为Q_(1)组的1.173(95%CI:1.093~1.258)、1.174(95%CI:1.122~1.228)倍;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校正年龄、吸烟状况等多种混杂因素后,Q_(3)、Q4组MAFLD发病风险仍为Q_(1)组的1.092(95%CI:1.017~1.172)、1.084(95%CI:1.035~1.136)倍(均P<0.001)。按照性别、年龄、吸烟状况、BMI等进行分层分析,男性、较低年龄组、不吸烟、高BMI人群中,高SF与MAFLD发病关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SF水平与MAFLD发病相关,且受性别、年龄、吸烟状况、BMI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尿酸(serum uric acid, SUA)轨迹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 MAFLD)的相关性,为MAFLD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本研究以符合纳排标准的3 450例健康体检人群组成研究队列。依据观察对象2017年、2018年、2019年健康体检的SUA数值,采用潜类别模型确定3个SUA轨迹组,分别为低、中、高稳定组,SUA均值分别波动于235~238μmol/L、335~337μmol/L、435~440μmol/L。于2020年体检时,随访各组人群MAFLD的发病情况。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轨迹组MAFLD发病率的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不同SUA轨迹与MAFLD的相关性。结果 低、中、高稳定组人群的发病率分别为5.07%,13.31%,22.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校正多种混杂因素后,模型4中的中、高稳定组MAFLD的患病风险仍为低稳定组的1.42倍(95%CI:1.05~1.93)和1.89倍(95%CI:...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广东省东莞市30~79岁居民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 MAFLD) 的患病情况,探讨不同人群特征对MAFLD患病的影响。  方法  利用华南区域自然人群慢性病前瞻性队列研究在广东省东莞市的基线调查数据,包括体格检查、腹部超声检查和临床检验,共纳入8 670名研究对象。参考国际专家小组共识声明判断MAFLD患病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男、女性MAFLD患病的影响因素。  结果  东莞市30~79岁居民MAFLD患病率为31.85%。男性各年龄段MAFLD患病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2.958, P=0.565),女性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呈线性增长的趋势(χ趋势2=81.429, P<0.001)。MAFLD患病率随BMI、FPG、ALT、TG、TC、血尿酸(uric acid, UA)等代谢指标的升高而升高,随HDL-C的升高而降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年龄≥50岁的女性患MAFLD风险较高(OR=2.37, 95% CI: 1.74~3.23, P<0.001)。  结论  东莞市30~79岁居民MAFLD患病率为31.85%,与BMI、FPG、TG、TC等代谢指标之间呈线性关联。年龄≥50岁可能是女性患MAFL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松江区佘山镇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健康体检结果,分析重点人群的检后健康管理,为更好地开展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松江区佘山镇接受免费健康体检的6 940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体检资料,分析其体检结果,同时对重点人群进行检后随访管理,评价健康管理的效果。结果 6 940名受检的老年人中,健康异常检出率为57.36%,前五位健康问题依次为心电图异常(50.26%)、超重或肥胖(47.51%)、高血压(40.48%)、脂肪肝(35.55%)和血吸虫性肝病(30.58%);男性脂肪肝、血吸虫性肝病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女性,而心电图异常检出率明显低于女性(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心电图异常、高血压和血吸虫性肝病的检出率依次升高,而脂肪肝检出率则依次降低(P0.05)。女性主要健康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且不同年龄组的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80岁65~69岁70~79岁。与干预前比较,重点人群实施健康管理干预后,满意度明显提高,对体检报告的理解程度和健康异常的处理明显改善(P0.05)。结论松江区佘山镇老年人健康状况并不理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做好重点人群的检后随访管理,增强老年人的自我健康管理意识,完善社区对老年人的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10.
健康体检是实施疾病早期预防和开展健康管理的基本途径及有效手段之一,2014年发布的《健康体检基本项目专家共识》为我国健康管理(体检)机构开展体检服务提供了科学的参考和依据。随着近年来新的健康体检适宜技术及方案的不断出现,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全国健康体检专家充分讨论,制定了《健康体检基本项目专家共识(2022)》。本共识遵循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以2014版共识为基础,以健康管理创新理论和专科领域最新技术为学术指导,进一步完善了健康体检服务方案,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从事健康体检的医疗机构和单位,旨在为我国健康管理(体检)机构开展健康体检服务提供基本参考依据,指导我国健康体检规范化管理和推动健康管理学科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心脏代谢指数(CMI)和高尿酸血症(HUA)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 采用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参加健康体检的21 720例体检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来确定CMI与HUA之间的独立相关性, 分层分析研究有无人群差异, 最后通过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CMI对HUA的预测价值。结果 21 720例体检人员中, 检出HUA患者4 418例, 检出率为20.34%, HUA组体重指数(BMI)、腰臀比、CMI、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肌酐水平较正常尿酸组明显增高, 而高密度脂蛋白和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下降(均P<0.05)。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显示, 在调整相关因素后, CMI与HUA发生显著正相关(OR=1.16, 95%CI:1.129~1.192), 且随着CMI增高, HUA发生风险逐步增加。按照性别、年龄、BMI、高血压、血糖异常、肾小球滤过率进行分层分析和交互作用检验, 提示CMI在各类人群中均与HUA发生呈正相关。相较血糖异常人...  相似文献   

12.
成都地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患病率以及其危险因素,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参与健康体检的3079例人群为研究对象,收集相关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总检出率为12.18%,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且有明显的年龄差异(P﹤0.001);NAFLD组体重指数、血压、空腹血糖、肝功、血脂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低于对照组;除冠心病外,NAFLD组吸烟、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和胆结石的患病率均高于对照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示高血压、高低密度脂蛋白、高甘油三酯、血糖异常、男性和肥胖是NAFLD的独立危险因子,且其相对危险度依次升高,以血糖异常、男性和肥胖最高。[结论]NAFLD的发生与肥胖、男性和高脂血症密切相关,且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高血压、高血糖、胆结石的患病率也高于健康人,须重视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相似文献   

1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成为健康体检人群肝酶增高最常见的原因,当前全球大约1/3的成人有NAFLD,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合理饮食和运动锻炼等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仍是防治NAFLD及其相关疾病的重要措施。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开发,移动医疗应用程序应运而生,在NAFLD患者生活方式管理中应用初见成效。移动医疗应用程序具有在线饮食运动干预、健康教育、心理支持、监测与疾病评估功能,改善NAFLD患者的脂肪肝程度和机体代谢功能,为NAFLD患者的治疗提供新举措。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老年人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流行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于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选择174例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体检、血生化指标检测、腹部彩超检测,同时收集相关资料,了解老年人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流行状况,分析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入选研究对象中共检出44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患病率为25.29%(44/174)。不同患病情况老年人性别、年龄、睡眠情况、经济月收入、合并高血压、居住地、吸烟史、过往病史、盐分摄入、饮食习惯、夜班时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其BMI、合并牙周炎、存在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增加、合并高血压、合并牙周炎、存在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为老年人群患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老年人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患病率较高,BMI增加、合并牙周炎、存在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四川地区中老年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患病率及流行现状,分析NAFLD与主要代谢相关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8年1 - 12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常规健康体检年龄≥45岁的39 49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血脂、肝功能等体检资料,行肝脏超声检查并计算NAFLD的患病率,分析NAFLD与主要代谢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NAFLD总体患病率为32.2%。男性高于女性(37.5% vs 19.2%;χ2 = 1244.850, P<0.001);年龄分层后,男性的患病高峰年龄为50~59岁,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率逐渐上升,在60岁之后略有下降(χ2趋势 = 18.442, P<0.001);女性的患病高峰年龄为50岁以后,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χ2趋势 = 116.935, P<0.001);按BMI分层,男性的患病高峰为BMI>28.0(kg/m2),随着BMI的增加患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χ2趋势 = 2313.311, P<0.001);女性的患病高峰亦为BMI>28.0(kg/m2),随着BMI的增加患病率明显上升(χ2趋势 = 1285.274, 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肥胖症、高胆固醇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ALT异常和AST异常与NAFLD患病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是中老年体检人群NAFLD患病的独立代谢相关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四川地区中老年体检人群的NAFLD患病率较高,男性高于女性,患病高峰年龄为50~59岁,肥胖患者患病风险更高,肥胖症、高胆固醇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ALT异常和AST异常可能是NAFLD患病的独立代谢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贵州省黔东南地区少数民族居民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sm -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 MAFLD)患病现状及与饮食因素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现场调查方式对贵州省黔东南地区 30~79 岁的10 810名苗族侗族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该地区MAFLD的饮食影响因素。结果 当地人群MAFLD患病率为14.93%。腊肉摄入频率达到每月均吃(OR = 1.28,95%CI:1.02~1.61)以及腌制蔬菜(OR = 1.39,95%CI:1.11~1.73)和油茶(OR = 1.35,95%CI:1.16~1.57)的摄入频率>2次/月时均可能会增加MAFLD的患病风险,而食用白酸汤(OR = 0.76,95%CI:0.64~0.90)和蕨菜(OR = 0.80,95%CI:0.65~0.99)的摄入频率>2次/月则均会降低MAFLD患病风险。结论 过量频率的腊肉、腌制蔬菜以及油茶摄入可能会增加苗族侗族人群MAFLD的患病风险,而摄入适量的蕨菜、白酸汤则可能对该病有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淮安市区退休职工脂肪性肝病(FLD)患病现状。方法收集2011年9月-2012年12月医院体检中心13 112名淮安市区退休人员体检资料,分析其脂肪性肝病及相关疾病患病情况。结果检出患脂肪性肝病5 853人,患病率为44.63%,女性患病率(46.62%)高于男性(41.33%)。同时检出高脂血症、高血压、空腹血糖受损、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53.13%、42.46%、12.23%、15.34%。脂肪性肝病组的4种高脂血症、空腹血糖受损、糖尿病、高血压的患病率均显著高于非FLD组(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女性、患空腹血糖受损、高血糖、高血压者脂肪性肝病患病率较高。结论淮安市区退休人员脂肪性肝病患病率较高,且多与其他代谢类疾病并存,必须加强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8.
通过体检人群的疾病统计分析结果,探讨体检人群信息资源与健康管理存在的问题,阐述建立体检人群信息库、健康管理服务平台的作用,提出健康管理服务模式与功能模块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9.
以健康体检为基础,对人群亚健康现状与亚健康人群健康需求进行分析,提出正确认识健康管理,提升健康体检内涵。针对亚健康人群实施健康管理的迫切性和必要性,结合健康体检与临床预防的实际工作探讨了亚健康人群健康管理的基本模式和实施操作,为新形势下医学服务形式的扩展提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健康对照组的相关临床指标,探讨相关因素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关系,为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根据腹部B超检查结果,将体检者分为健康对照组和NAFLD组,比较两组人群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NAFLD组患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尿酸、空腹血糖、甘油三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较健康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NAFLD患者具有糖脂代谢紊乱、高尿酸、肝功能损害等特征,尿酸、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等是发生NAFLD的危险因素,对预防及诊治NAFLD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