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创全瓷贴面在前牙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南京德牙联合口腔医院收治的前牙缺损修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全瓷贴面修复,观察组应用微创全瓷贴面修复。比较两组修复效果。结果:观察组修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观察组外形美观、颜色匹配、牙面质地、边缘适应性能力A级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牙槽骨垂直吸收量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结论:微创全瓷贴面在前牙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升粘接效果与美学效果,减少牙槽骨吸收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创全瓷修复前牙在前牙缺陷美学修复中的治疗成功率以及美学影响。方法:选取98位前牙美学缺陷的120例患牙,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全瓷修复组)和研究组(微创全瓷修复组),各49例(60颗)。对所有病例随访18个月,应用视觉模拟评系统(VAS)对各组的美学修复满意度进行评价,应用美国公共健康协会修正标准(USPHS)对各组的优秀率进行评价并比较两组修复的成功率。结果:研究组(微创修复)修复后,美学VAS总满意度评分达到(9.41±0.32)分,分值高于对照组(传统修复)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SPHS评级标准中,形态、边缘着色、密合度和继发龋4个参数的A级比例分别达到100.00%、98.33%、98.33%%和100.00%,高于对照组(传统修复)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期评估牙间隙大小、切端缺损状况、畸形过小牙、牙体表面缺损状况、牙着色或变色缺陷修复成功率分别达到89.8%、86.7%、86.5%、80.7%和86.4%,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传统修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全瓷修复前牙缺陷在前牙缺陷美学修复的临床美容效果好,修复成功率高,患者满意度高,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7):62-64
目的探讨在前牙缺陷美学修复中应用传统和微创全瓷修复的效果。方法选取于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我院接收的前牙美学缺陷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全瓷修复技术,n=34)与治疗组(微创全瓷修复技术,n=34),观察两组修复效果。结果在患者满意度方面,治疗组上切牙舌倾、畸形过小牙优于对照组(P0.05);在医师满意度方面,治疗组形态、半透明度优秀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修复6个月、12个月成功率基本一致(P0.05),修复2年时,治疗组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全瓷贴面修复体具有满意的成功率及优秀的美学效果,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前牙缺陷治疗可采用该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创全瓷修复技术在前牙美学缺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爱雅仕口腔诊所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前牙美学缺陷患者82例(98颗患牙),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49颗患牙)与观察组(41例,49颗患牙)。对照组行传统全瓷修复技术,观察组行微创全瓷修复技术。对比两组修复后6个月美学满意度、修复后1 a优秀率、修复后2 a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切端缺损、牙间隙、畸形过小牙、总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密合度、形态、继发龋A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修复后2 a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全瓷修复技术应用于前牙美学缺陷患者,可提高患者满意度、美容效果,且修复成功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超薄全瓷贴面在前牙美容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前牙美容修复患者68例(共68颗患牙),按照修复方案不同进行分组,各34例。对照组行传统烤瓷贴面修复,观察组行超薄全瓷贴面修复。随访1 a后比较两组修复成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1 a后观察组修复成功率、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薄全瓷贴面对前牙美容修复患者进行牙修复,可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修复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微创修复前牙美学缺陷应用无备牙纳米树脂贴面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1月广州市黄埔区中医医院收治的50例(患牙60颗)前牙美学缺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牙28颗)患者应用传统修复治疗,观察组(患牙32颗)患者应用微创修复治疗。随访2 a,对比两组前牙美学缺陷患者的修复效果。结果两组牙间隙、畸形过小牙、切端缺损的满意度评分及修复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牙体表面缺损的满意度评分及修复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微创修复治疗中,对前牙美学缺陷患者应用无备牙纳米树脂贴面治疗,能显著提高修复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骆奇峰 《中华全科医学》2017,15(8):1355-1357
目的 比较上颌前牙单牙即刻种植即刻修复与延期种植修复对患者植体周围软组织和主观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 选取杭州市口腔医院收治的单颗上颌前牙种植义齿修复患者61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即刻组患者33例给予即刻种植即刻修复,延期组28例给予延期种植修复。治疗后,采用红色美学评分(PES)评价植体周围软组织,测量牙槽骨垂直吸收量,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主观满意度(色泽、附着高度、义齿咀嚼功能、整体美观)。并采用统计学软件对2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进而探讨上颌前牙单牙即刻种植即刻修复与延期种植修复对患者植体周围软组织和主观满意度的影响。 结果 2组种植成功率均为100%。修复完成时,即刻组PES显著高于延期组PES (P<0.05);修复1年时2组PES均明显升高(P<0.05),即刻组PES显著高于延期组PES (P<0.05)。修复1年时,即刻组垂直骨吸收距离显著低于延期组(P<0.05)。修复1年时,即刻组附着高度、义齿咀嚼功能、整体美观评分均显著高于延期组(P<0.05)。 结论 即刻种植即刻修复治疗单颗上颌前牙的成功率和PES与延期种植修复相当,但即刻种植即刻修复可明显改善患者牙槽骨垂直吸收以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瓷冠与全瓷贴面在前牙修复中的近远期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81例行前牙修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修复方法不同分组,A组44例(85颗)行全瓷贴面修复,B组37例(78颗)行全瓷冠修复,对两组患者修复后3个月及24个月的完整性及美容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A、B两组患者前牙修复后3个月的完好率均为100.00%(P0.05);前牙修复后24个月时,A组患者完好率为91.76%(78/85),低于B组患者的100.00%(78/78)(P0.05);前牙修复后3个月时,两组患者红色美学评分(PES)、白色美学评分(WE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牙修复后24个月时,B组患者PES、WES评分均高于A组患者(P0.05)。结论全瓷冠与全瓷贴面对前牙修复近期完整性及美容效果相近,但全瓷冠的远期完整性及美容效果优于全瓷贴面。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引导骨组织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联合种植牙技术对美学区前牙缺损患者牙槽骨吸收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金华中医院收治的美学区前牙缺损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4)。对照组患者仅采取种植牙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GBR联合种植牙治疗。对比两组术前和术后1h的种植区牙槽骨的骨壁厚度,以及术后6个月的牙槽骨吸收量、美学评分。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的种植区牙槽骨的骨壁厚度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h,两组患者的种植区牙槽骨的骨壁厚度均显著增加(P<0.05),且观察组的骨壁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美学评分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美学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且观察组的美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牙槽骨吸收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治疗美学区前牙缺损患者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引导骨再生术(GBR)、骨劈开术、牙槽嵴扩张术三联治疗上颌前牙狭窄牙槽嵴种植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2例上颌前牙狭窄牙槽嵴种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骨劈开术联合牙槽嵴扩张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GBR治疗。比较两组牙槽骨高度、牙槽骨骨量、种植床骨密度、种植成功率、红色美学指数(PES)评分、白色美学指数(WES)评分和治疗满意度。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牙槽骨高度、牙槽骨骨量、种植床骨密度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种植成功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PES和WE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固位功能、咀嚼功能、舒适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BR、骨劈开术、牙槽嵴扩张术三联治疗上颌前牙狭窄牙槽嵴种植患者可提高牙槽骨高度、牙槽骨骨量、种植床骨密度、PES评分、WES评分,提高种植成功率和治疗满意度,效果优于骨劈开术联合牙槽嵴扩张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光固化复合树脂前牙微创美学修复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光固化复合树脂前牙微创美学修复,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的修复体完整、边缘适宜、边缘染色均为A级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与健康牙相比,研究组的菌斑指数(PI)、牙龈指数(GI)与龈沟液(GCF)无显著差异(P>0.05),但对照组各指标差异显著(P<0.05).结论 光固化复合树脂前牙微创美学修复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数字化瓷贴面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近远期效果。方法:选取94例前牙美学修复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瓷贴面修复,观察组采取CAD/CAM数字化瓷贴面修复。比较两组修复1周后对修复体美观度、咀嚼功能、边缘适合性及牙龈敏感度的满意度,修复1年后牙周健康情况[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探诊深度(PD)、龈沟液量与牙龈指数(GI)]及瓷贴面脱落、缺损、边缘密合度差和牙龈边缘变色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修复1周后,观察组患者对修复体美观度、咀嚼功能、边缘适合性、牙龈敏感度等方面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1年后,患牙SBI、PD、GI值、龈沟液量以及瓷贴面缺损、边缘密合度差和牙龈边缘变色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瓷贴面脱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D/CAM数字化瓷贴面用于前牙美学修复,可提高患者对修复体美观度、咀嚼功能、边缘适合性及牙龈敏感度的满意度,改善远期牙周健康情况,降低瓷贴面缺损、边缘密合度差及牙龈边缘变色等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单云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19,33(5):516-517,520
目的:探讨纳米树脂应用于前牙美学修复的观察及评价。方法:前牙美学修复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42例选择常规的复合树脂进行前牙缺损的美学修复,观察组42例选择纳米树脂修复。分别于修复完成后6、12个月复诊,从色泽协调性、牙髓活性、边缘密合性、充填体完整性4个方面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6个月,患者均能复诊,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1例,对照组2例患者不能前来复诊。观察组成功率(92.68%)高于对照组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牙美学修复患者实施纳米树脂修复的远期成功率高于常规树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传统与微创全瓷修复在前牙缺陷美学修复中的效果比较。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前牙缺陷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配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5例,采用微创全瓷修复,对照组35例,采用传统美学修复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对于不同牙齿修复方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美学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对两组患者的USPHS级别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前牙缺陷患者赋予微创全瓷修复方式进行修复,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美学修复法,同时减少了牙面的磨损情况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瓷贴面应用于前牙美学缺陷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6例行前牙美学缺陷修复的患者,根据修复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氧化锆全瓷冠修复,观察组接受瓷贴面修复。对比两组患者美学修复效果满意度、1 a后修复体远期完整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美学修复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5.83%比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 a后修复体远期完整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08%比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瓷贴面应用于前牙美学缺陷修复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美学修复效果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其修复体远期完整性与氧化锆全瓷冠效果相当,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于世德  洪席超  文静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1):196-196,198
目的探讨全瓷桩核在前牙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6—9月期间收治的前牙缺损患者9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经明确诊断后,对照组患者行传统的金属桩核进行修复,而研究组患者则采用全瓷桩核进行修复,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等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修复体颜色好的比率明显较高,与此同时修复体和天然牙齿的Shade差值明显较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修复体松动脱落和折断折裂的比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全瓷桩核对前牙修复患者进行治疗,其疗效确切,效果显著,对前牙缺损患者的修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伴牙列缺损的效果和治疗后牙齿骨吸收和骨密度水平变化。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山东省慢性病医院(山东省康复中心)收治的错伴牙列缺损患者96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给予牙齿修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口腔正畸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1年出血指数和菌斑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年生活质量评分为(42.90±6.0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牙齿骨吸收量为(1.21±0.13)mm,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年牙槽骨密度为(290.43±54.39)HU,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伴牙列缺损效果较好,对牙齿骨吸收和牙槽骨密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微创超薄贴面技术在前牙间隙患者美学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接受诊治的160例前牙间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观察组以微创超薄贴面进行修复,对照组以常规全瓷贴面进行修复。在治疗完成后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两组对修复体美观程度的评价,同时对两组进行持续18个月的随访,随访完成后采用美国公共卫生署牙科修复评价标准对两组进行修复体评价,同时收集比较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修复后18个月,两组牙列完整、牙面颜色自然、牙面边缘自然和牙体通透的评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对修复后的牙体美观情况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修复后18个月,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微创超薄贴面具有较为全面的牙体美学修复效果,患者对修复的满意度也更高,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也较少。临床实践中可结合患者的牙体情况和实际需求,以选取更优的牙体修复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超强粘接剂联合前牙美学树脂修复在恢复重度牙周炎患牙功能和美观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8年9月—2019年9月共20例前牙区重度牙周炎患者的患牙80颗,使用超强粘接剂联合前牙美学树脂修复的微创修复方法恢复患牙的功能和美观。随访3~4 a,收集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调查患者的满意度,并采用配对t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随访期间,患牙存留率为100%,患者满意度为100%,微创修复成功率为90%。牙槽骨的吸收情况与修复前相似,无加重趋势。微创修复后3~4 a,牙周探诊深度与修复前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牙龈退缩则较修复前有所改善(P<0.05)。结论 对于牙槽骨吸收根长1/2~2/3的重度牙周炎患牙,超强粘接剂联合前牙美学树脂修复不仅可保留患牙,且可获得较稳定的前牙美观和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数字化微笑设计(DSD)技术对前牙瓷贴面微创美学修复的指导作用。方法:对15例拟行前牙瓷贴面微创美学修复的患者进行术前影像采集,获取患者口内前牙与周围软组织以及面部的美学信息,包括微笑时牙齿的切缘位置、龈缘位置与唇缘的关系等,利用DSD 专业设计软件(ezDSD5.3)对病例进行美学修复设计,从而指导技师制作最终修复体。结果:完成15例DSD前牙瓷贴面微创美学修复,临床美学修复效果良好。结论:将DSD技术应用于前牙瓷贴面微创美学修复,有助于医师、技师、患者三者之间的沟通,并制作美观、符合个性特征的修复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