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疾病, 其炎症形成特点与个体及环境因素有关, 具有显著异质性。近来发现部分慢阻肺患者存在以嗜酸性粒细胞增加为主要特征的气道2型炎症, 常用的嗜酸性粒细胞、呼出气一氧化氮及免疫球蛋白E等2型炎症生物标志物在一定程度上与慢阻肺的病情程度及治疗反应性相关, 但在识别慢阻肺2型炎症中尚有局限性。此外, 针对2型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的生物靶向治疗在慢阻肺中的疗效尚微。本文就目前慢阻肺患者2型炎症的生物标志物及生物学治疗进展进行分析与综述, 以期为慢阻肺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而肺癌是COPD常见的合并症和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两种疾病共存与较差的生存率有关。临床发现, COPD与肺癌的共病率高, 属于同源性疾病, 有共同的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 COPD可衍生肺癌发生的土壤。目前临床上对COPD与肺癌发病风险的关联已有许多认识, 但对COPD合并肺癌患者的管理尚未达成共识, 存在COPD诊断和治疗不足, 从而影响此类患者的临床结局。因此, 本文就近年COPD合并肺癌的流行病学现状、共同危险因素、相关发病机制及管理展开综述, 以期为临床研究和治疗提供更多的理论基础和认识。  相似文献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我国乃至全球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 其致残、致死率高, 已造成患者及其家庭、社会沉重的疾病负担及经济负担。肺康复是治疗慢阻肺的重要手段, 通过运动训练、呼吸肌训练、膈肌和腹肌联合电刺激、气道廓清技术、长期家庭氧疗、无创正压通气、脉冲式吸入一氧化氮、营养支持多种方式, 能有效降低稳定期慢阻肺患者体内的乳酸堆积、氧化应激和炎症水平, 提高骨骼肌氧化能力, 减少肺动态过度充气和吸气神经驱动, 减轻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从而改善慢阻肺患者的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症状, 提高运动耐量、生活质量, 降低肺血管阻力并改善疾病预后。加强肺康复在稳定期慢阻肺中的应用与普及, 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与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异质性肺部状况, 以长期气道炎症或肺泡异常所导致持续性的气流阻塞为特征, 常表现为慢性呼吸道症状和肺功能下降。近年来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间充质干细胞(MSC)具有抗炎、免疫调节和修复肺上皮细胞的特性, 这些特性可以用来治疗包括COPD在内的各种疾病。本文主要基于MSC治疗COPD的体外实验和体内动物模型实验及临床研究的主要发现, 总结论述了MSC作为一种新的疗法可能存在的作用机制, 并为临床治疗COPD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传统观念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通常是老年疾病。然而, 随着大型队列研究随访时间的延长, 人群肺功能发育轨迹得到了较完整的描绘, 表明肺功能的下降可起源于生命早期。此外, 大量研究表明, 具有慢性呼吸道症状、肺部影像学改变和肺生理结构异常却不符合慢阻肺的肺功能诊断的人群, 在未来有患慢阻肺的倾向且影响预后, 提示早期干预的必要性。2022版全球慢性阻塞性肺病防治倡议提出了包括早发型慢阻肺和慢阻肺前期在内的一系列慢阻肺相关名词, 为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慢阻肺开辟了新的机会, 同时为慢阻肺生物学机制、疾病进展轨迹的研究设计提供指引。本文总结了早发型慢阻肺和慢阻肺前期的研究进展, 以期为临床早期防治慢阻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与认知功能受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招募2022年2—10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康复医学中心病房和门诊收治的慢阻肺患者32例(慢阻肺组)及社会招募健康受试者32例(健康对照组), 评估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视空间觉n-back任务包括正确率(ACC)和平均反应时(RT);肺功能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其与FVC的比值(FEV1/FVC)和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健康调查简表(SF-36);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并对慢阻肺组认知功能受损与肺功能、SF-36和SGRQ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受试者的吸烟史、高血压史和心血管病史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慢阻肺组的MoCA评分、1-back ACC、2-back ACC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23.86±4.50)比(27.55±1.29)分、(76.82%±16.60%)比(90.61%±7.40%)、(67.93%±10.10%)比(78.74%± 10.38%), 均P<0.0...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我国成年男性和女性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利用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第二次重复调查的数据, 采用线性回归分析COPD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分级与跟骨骨密度指标(宽带超声衰减、超声声速、强度指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23 876名研究对象, 男性COPD患病率为34.3%(3 130/9 125), 女性COPD患病率为23.2%(3 416/14 751)。以健康男、女性为参照, 男、女性COPD患者的宽带超声衰减、超声声速、强度指数均降低, 男性对应的β值(95%CI)分别为-0.87(-1.37~-0.36)、-3.42(-5.42~-1.43)、-1.53(-2.34~-0.71), 女性对应的β值(95%CI)分别为-0.66(-1.09~-0.23)、-2.24(-3.92~-0.55)、-1.06(-1.71~-0.40), 男性中下降幅度更大(交互作用均P<0.05)。GOLD分级与宽带超声衰减、超声声速、强度指数呈负相关, 且存在线性趋势(线性趋势检验均P<0.001)。亚组分析显示, 男性年龄≥60岁、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继发肺动脉高压(PH)的预测因素。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住院并确诊的COPD患者171例, 利用超声心动图估测肺动脉收缩压, 并将患者分为单纯COPD组(71例)和COPD合并PH组(100例)。分别收集各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血液学指标、肺功能指标, 对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探讨上述因素对COPD发生PH的预测价值。结果 COPD合并PH组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对数值(lgNT-proBNP)高于单纯COPD组[(11.91 ± 2.60) fl比(10.39 ± 1.44) fl、(14.25 ± 2.49)%比(12.56 ± 1.12)%、(2.82 ± 0.54) ng/L比(2.22 ± 0.38)ng/L], 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低于单纯COPD组[(51.43 ± 8.07)%比(59.99 ± 8.33)%、(37.00...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评价平衡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平衡训练对慢阻肺患者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从建库至2022年11月20日。采用RevMan5.3对慢阻肺患者平衡能力、运动能力、生活质量及平衡信心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 共计432例患者。荟萃分析结果显示, 与其他训练相比, 平衡训练可以改善患者的平衡能力[起立-行走计时测验:均数差(MD)=-2.19, 95%CI:-2.86~-1.52;P<0.001;Berg平衡量表:MD=4.02, 95%CI:0.78~7.27;P=0.020;平衡评估系统测试:MD=7.83, 95%CI:0.13~15.52;P=0.050]、运动能力[6 min步行测试:标准化均数差(SMD)=0.21, 95%CI:0.01~0.40;P=0.040]和生活质量(慢阻肺评估测试及圣乔治呼吸问卷:SMD=-0.54, 95%CI:-1.08~-0.01;P=...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呼吸科及急诊科>65岁并确诊为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 将AECOPD患者分为合并COVID-19组(n=29)和未合并COVID-19组(n=31)。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的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D二聚体(D-D)、白介素-6(IL-6)、英国胸科协会改良肺炎评分(CURB-65评分), 并对比住院天数、AECOPD分级、死亡结局终点天数。结果合并COVID-19组和未合并COVID-19组的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NLR、PL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合并COVID-19组的男性比例、CRP、PCO2、D-D、IL-6、CURB-65评分高于未合并COVID-19组, PCT...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罗伊适应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社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为整群随机对照研究, 以社区为整群单位, 抽取2019年6月前已经完成社区登记的徐州市8个社区中的805例慢阻肺患者, 实际完成随访并参与干预评估调查者共735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62例)和干预组(37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随访, 干预组采取罗伊适应模式干预6个月。患者肺功能、呼吸困难、适应能力、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改善分别用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mMRC)、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简易罗伊应对适应量表(CAPS-15)和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估。干预前组间评估指标的比较, 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干预后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与对照组FEV1/FV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61±0.11)比(0.62±0.12)](P=0.172)。mMRC评分[(2.04±0.33)比(2.77±0.31)分]、HAD-A[(5.28±4.28)比(6.99±4.41)分]和HAD-D[...  相似文献   

12.
空气污染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即使低水平的颗粒物和臭氧污染仍会对慢阻肺患者的心肺功能产生显著的不良影响。近年来, 代谢组学、转录组学等技术的应用为深入阐明空气污染影响慢阻肺患者健康的生物学机制提供了机遇。在未来空气污染与慢阻肺的研究中, 基于个体暴露监测或者内暴露标志物测量的暴露评价方法将有助于建立更加准确的暴露—反应关系。在临床和公共卫生实践中, 积极采取适宜的干预措施降低群体或个体的空气污染物暴露水平, 对于减轻慢阻肺的疾病负担和改善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苏州队列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发病状况及人群分布特征, 探索其发病的危险因素, 为防控COPD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苏州市吴中区项目点数据, 剔除基线气流受限及基线调查时自报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的个体后, 最终纳入分析45 484人。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筛选影响队列人群COPD发病的危险因素并计算风险比(HR)及其95%可信区间(CI), 同时分析吸烟在其他危险因素与COPD发病关联中是否存在效应修饰作用。结果截至2017年12月31日, 研究对象中位随访时间为11.12年, 随访期间共诊断COPD 524人, COPD的发病密度为105.54/10万人年。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 年龄(HR=3.78, 95%CI:3.32~4.30)、曾经吸烟(HR=2.00, 95%CI:1.24~3.22)、当前吸烟(<10支/d, HR=2.14, 95%CI:1.36~3.35;≥10支/d, HR=2.69, 95%CI:1.60~4.54)、有呼吸系统疾病史(HR=2.08, 95%CI:1.33~3.26)、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佛山市陶瓷从业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相关性, 并探讨其患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于2021年1月, 从佛山市禅城区、南海区、高明区、三水区中选择5家具有代表性的陶瓷企业, 选择2021年1-10月来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禅城医院体检的陶瓷从业人员作为研究对象, 共纳入525人。进行问卷调查和肺功能检查, 采用logstic回归分析陶瓷从业人员COPD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对象年龄(38.51±1.25)岁, 男328人, 女197人, COPD检出率为9.52%(50/525)。男性呼吸困难、慢性咳嗽、喘息和胸闷等呼吸道症状发生率、肺龄异常检出率、肺功能异常检出率以及COPD检出率均高于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男性、年龄、工龄、吸烟情况和COPD家族史是陶瓷从业人员COPD患病的风险因素(P<0.05)。结论陶瓷从业人员是COPD的高发人群, 要做好健康宣教, 并定期做好职业体检, 及时发现肺功能变化, 及早预防COPD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荟萃分析评价运动处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全面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等数据库, 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23年2月1日, 收集运动处方在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的随机对照试验。2名研究人员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 独立检索文献、提取数据及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 采用Review Manager 5.3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篇文献, 共涉及862例患者。荟萃分析结果显示, 运动处方有利于改善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标准化均数差(SMD)=1.53(95%CI:1.28~1.78), P<0.001;用力肺活量(FVC):SMD=1.55(95%CI:0.25~2.84), P=0.020;FEV1/FVC:SMD=1.68(95%CI:0.81~2.55), P<0.001], 气体交换能力[动脉血氧分压(PaO2):SMD=1.13(95%CI:0.92~1.34), P<0.001;动脉血二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2004—2020年我国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死亡趋势及其特征。方法从《中国死因监测数据集》中获取2004—2020年我国居民COPD死因监测数据, 从城乡、性别、地区和年龄四个维度, 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2004—2020年我国居民COPD死亡率变化趋势。结果 2004—2020年我国居民COPD死亡率(AAPC=-3.68%, P<0.001), 年龄调整死亡率(AAPC=-7.27%, P<0.001)均呈下降趋势;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COPD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AAPC=-3.62%, P=0.009;AAPC=-3.23%, P=0.014), 年龄调整死亡率也均呈下降趋势(AAPC=-7.26%, P<0.001;AAPC=-6.78%, P<0.001), 且农村居民总体高于城市居民(P<0.001);男性和女性COPD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AAPC=-3.00%, P<0.001;AAPC=-4.37%, P<0.001), 年龄调整死亡率也均呈下降趋势(AAPC=-6.73%, P<0.001...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肌肉CT测量参数、能量消耗与其急性加重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六安市人民医院)2020年3月至2021年11月146例稳定期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支气管舒张试验法检测肺功能;通过纵隔重建CT图像测量胸肌横截面积和胸肌CT值;采用Weir公式计算总能量消耗;记录3和12个月急性加重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稳定期COPD患者急性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总能量消耗、胸肌横截面积和胸肌CT值预测稳定期COPD患者发生急性加重的效能。结果 146例稳定期COPD患者3个月内发生急性加重38例(26.03%)(急性加重组), 108例(73.97%)患者未发生急性加重(非加重组)。急性加重组年龄≥60岁比例、12个月急性加重率、肺功能分级Ⅲ~Ⅳ级率明显高于非加重组[71.05%(27/38)比47.22%(51/108)、52.63%(20/38)比30.56%(33/108)和63.16%(24/38)比37.96%(41/108)], 总能量消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多症状与少症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对不同吸入性药物治疗的反应, 包括急性加重和症状改变。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 研究对象为2016年12月至2022年2月湖南与广西两地12家医院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 收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数据、肺功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问卷(CAT)评分、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问卷(mMRC)评分和吸入药物方案。依据CAT和mMRC评分, 患者分为多症状组(CAT≥10分或mMRC≥2分)或少症状组(CAT<10分和mMRC<1分);随后根据吸入药物方案分为四个亚组:长效抗胆碱药(LAMA)组、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组、LABA+LAMA组和LABA+LAMA+ICS组。所有患者随访1年, 最小临床改善(MCID)定义为患者6个月CAT评分下降≥2分, 临床症状恶化(CSD)定义为患者6个月CAT评分增加≥2分。结果共纳入929例慢阻肺患者, 其中多症状慢阻肺患者719例(77.4%), 少症状慢阻肺患者210例(22.6%)。少症状慢阻肺患者使用不同吸入药物方案治疗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对高碳酸血症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 连续招募2016年7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科门诊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 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 完善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和家庭便携式睡眠监测。将慢阻肺患者合并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10次/h, 呼吸暂停事件以阻塞型事件为主, 伴打鼾、睡眠呼吸暂停、日间嗜睡等症状定义为合并OSAHS组, 慢阻肺患者合并AHI<10次/h定义为单纯慢阻肺组。通过相关分析和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慢阻肺患者高碳酸血症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结果合并OSAHS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中位值和日间高碳酸血症比例均显著高于单纯慢阻肺组[42.00比38.95 mmHg(1 mmHg=0.133 kPa), P<0.001和23.3%比3.3%, P=0.002]。PaCO2与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预计值)、残气量/肺总量(RV/TLC)、AHI、夜间平均脉搏血氧...  相似文献   

20.
感染性疾病在临床上常见, 疾病早期依靠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表现进行诊断易发生误诊、漏诊。感染相关生物标志物不仅可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 还可对疾病进行危险分层、预后判断和治疗反应监测。本文重点阐述了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可溶性受体和细胞表面分子等新兴的感染相关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