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分段式个性化跳跃锻炼在加快输尿管结石排出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12月菏泽市立医院收入的8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中43例归为对照组(依据常规提供各项护理措施),余下43例归为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分段式个性化跳跃锻炼)。比较两组排石时间、总排石率、干预前后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舒适度评分[舒适状况量表(general conmfort qusetionnarie, GCQ)]和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排石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排石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GCQ中躯体、动作、心理、环境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GCQ中躯体、动作、心理、环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家庭无创正压通气结合家庭氧疗长期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进行长期家庭无创正压通气和家庭氧疗治疗;对照组进行长期家庭氧疗。结果: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治疗组患者PaCO2、PaO2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治疗组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恶化次数、年医疗费用支出、平均住院天数,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家庭无创正压通气结合家庭氧疗可以改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指标,延缓肺功能的进行性恶化,减少COPD急性加重的频率及医疗支出。  相似文献   

3.
陈芳 《中外医疗》2012,31(3):150-15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6例COPD并呼吸衰竭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其中观察组给予心理、上机前、通气中及撤机时的护理干预。将2组患者指标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干预组的pH、PaC02、PaO2、SaO2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通气治疗时采取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背景 癌因性疲乏(CRF)是肿瘤患者进行化疗过程中及化疗后最常见的不适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进度。目前,其病理生理学机制尚不明确,也缺少广泛认可和有效的干预手段。目的 观察健脾生髓膏方治疗化疗后CRF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门诊或住院部符合研究标准的80例化疗后癌症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给予化疗+健脾生髓膏方治疗,健脾生髓膏方3次/d,20 g/次,21 d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化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疲劳量表(FS-14)评分(包括躯体疲劳、脑力疲劳)、贫血情况、骨髓功能指标(血红蛋白水平和中性粒细胞计数)。结果 FS-14总分与贫血情况呈正相关(rs=0.882,P<0.001)。两组轻度贫血患者治疗前、后躯体疲劳评分、脑力疲劳评分、FS-14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轻度贫血患者躯体疲劳评分、脑力疲劳评分、FS-14总分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轻度贫血患者躯体疲劳评分、FS-14总分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轻度贫血患者脑力疲劳评分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中度贫血患者躯体疲劳评分、脑力疲劳评分、FS-14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度贫血患者躯体疲劳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度贫血患者脑力疲劳评分、FS-14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度贫血患者躯体疲劳评分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度贫血患者脑力疲劳评分、FS-14总分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度贫血患者躯体疲劳评分、FS-14总分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度贫血患者脑力疲劳评分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红白蛋水平与中性粒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红蛋白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红蛋白水平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生髓膏方能缓解化疗后CRF,改善贫血,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程综合护理对肺癌术后辅助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9月在湖北省钟祥市人民医院接受辅助放疗的74例肺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全程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结果: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汉密尔顿焦虑评估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评估量表(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术后接受辅助放疗期间应用全程护理,可有效改善护患关系,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产后出血率、早产率、依从性、生活质量、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早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两组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护理前,两组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结论:妊娠高血压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早产率,提升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心理干预在股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9月—2021年9月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中医院收治的60例股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对照组(n=30,行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30,基于对照组联合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心理健康状况、康复锻炼依从性、肢体功能和运动能力。结果 比较护理前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自我肯定、康复锻炼依从性、肢体功能和运动功能评分高于护理前,忧郁评分和焦虑评分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后忧郁和焦虑评分更低,自我肯定、康复锻炼依从性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肢体功能评分(78.36±6.12)分与运动功能评分(27.36±3.16)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39、3.921,P<0.05)。结论 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心理干预可促进股骨骨折患者心理健康,也可提高康复锻炼依从性,对患者肢体功能和运动功能均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心理行为护理应用于剖宫产产妇中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月一2019年12月于峡江县人民医院行剖宫产手术的86例产妇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心理行为护理,均干预至术后第5天。对比2组的心理状态、疼痛程度、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2组心理状态、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法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中躯体疼痛、躯体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心理健康、生命活力、社会功能、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行为护理干预可改善剖宫产产妇的焦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BiPAP呼吸机无创正压通气方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呼吸内科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应用糖皮质激素、祛痰等药物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BiPAP呼吸机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血气指标。结果:观察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总有效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气分析指标PaO_2、SaO_2等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气分析指标PaO_2、SaO_2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效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应用BiPAP呼吸机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显著增强临床治疗效果,改善肺通气状况,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杜姗菱 《海南医学》2014,(22):3366-3368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肺结核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肺结核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在征得患者家属同意的前提下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PPV)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鼻导管吸氧,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频率、心率、血气分析和临床症状、体征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呼吸(RR)、心率(HR)、血压(BP)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显著下降,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气分析指标(p H、Pa O2、Pa C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3例(8.57%)患者因病情恶化改为有创机械通气,对照组14例(40.00%)改为有创机械通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2.57±5.30)d,显著少于对照组的(21.48±6.3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中,观察组有1例因抢救无效死亡,对照组有3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PPV在肺结核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应用鼻导管吸氧的方式,有条件的医院应推广应用,但应用过程中一旦发现无创正压通气控制病情困难时,应尽早行有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三叉神经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5月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收治的64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治疗依从性、睡眠与疼痛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护理前,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PSQI、V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叉神经痛患者治疗过程中加强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其不良心态,提升治疗依从性,减轻疼痛,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应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2021年9月萍乡赣西医院收治的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对照组采用关节镜微创手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HS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及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治疗总费用均多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均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HSS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HSS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环境功能、综合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环境功能、综合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血清SOD、NO、TNF-α水平比较,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理念的针对性护理应用于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金湖县中医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10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奇偶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基于循证理念的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生活质量(GQOLI-74)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SAS、SDS及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及PSQI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心理、躯体、社会以及物质生活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理、躯体、社会以及物质生活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基于循证理念的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支气管镜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支气管镜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血气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8%,高于对照组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aCO_2水平低于对照组,PaO_2、SaO_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给予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支气管镜治疗效果更佳,可有效保持呼吸道畅通,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及呼吸衰竭。  相似文献   

15.
徐婧  吴美玲 《黑龙江医学》2022,46(17):2139-2141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上饶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1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采用奇数偶数分组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5)。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采取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干预。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运动耐力、BODE指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评分(CA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05、0.340、0.124,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运动耐力高于对照组,BODE指数及CAT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1、14.271、2.612,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37、0.032,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09、5.132,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77、4.397、4.333、...  相似文献   

16.
高展  明巍 《中外医疗》2013,(35):155-156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7月-2013年2月肝癌介入治疗患者3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和观察组(1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为,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患者在介入治疗前后行生存质量问卷调查.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心理功能评分、躯体功能评分、物质生活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升高.观察组心理功能评分、躯体功能评分、物质生活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7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生命体征、血气分析变化。结果:治疗48h后,观察组呼吸频率及心率逐渐减慢,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PaO2、氧合指数(PaO2/Fi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PaCO2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气管插管率以及死亡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NIPPV治疗能明显改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通气功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无创正压通气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18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应用无创正压通气,对照组在此过程中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PaCO2、PaO2、pH值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血气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无创正压通气过程中应用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血气指标,提高患者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8月收治的128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所有患者均使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及护理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达87.5%,对照组总有效率68.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使用NIPPV治疗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直接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加快恢复速度,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实施家庭保健和心理护理干预后对不良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参与社区管理的124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家庭保健与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情绪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躯体、情绪、角色及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躯体、情绪、角色及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家庭保健与心理干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