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食管胃结合部是指食管末段和近侧胃相连接的部位。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作为一类不同于食管癌和胃癌的独立疾病的临床观点已经被多数学者所接受。然而AEG的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特点及选择还需进一步研究、探讨。AEG病人常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和免疫功能低下,围手术期合理应用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对AEG术后病人减少并发症,促进恢复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胃癌和食管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发达国家,胃癌的发病率降低,与之相反,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的发病率迅速上升。已有的文献表明AEG的病因、诊断标准及临床病理特征存在许多差异。许多AEG的组织发生与Barrett食管密切相关,发病经过从肠上皮化生→低级别异型增生→高级别异型增生→腺癌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3.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AEG生长部位及生物学行为特殊,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其是一种不同于食管癌、胃癌而相对独立的疾病。AEG在解剖上位于食管和胃连接部位,其淋巴结可向纵隔和腹部两个方向转移。目前AEG的淋巴结转移规律尚不完全明确,其淋巴结清扫范围亦未达成共识。笔者针对AEG淋巴结清扫的热点问题及A...  相似文献   

4.
目前,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作为一类不同于食管癌和胃癌的独立疾病的临床观点已为多数学者所接受。然而,有关AEG根治术的手术径路、食管胃切除范围、淋巴结清扫范围等问题仍存在争议。临床上应综合病人全身情况、AEG类型、食管浸润范围、cTNM分期、术者的经验和技术条件等因素,平衡手术的安全性和彻底性,选择合理的个体化根治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5.
胡祥 《消化外科》2014,(2):85-88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在欧美地区急剧增加,引起世界范围的高度关注。我国虽有散见的相关研究报道,但对AEG治疗现状的把握是困难的。目前对AEG的规范化治疗正在逐渐形成共识。早期AEG的治疗是以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腹腔镜下手术、缩小手术为主。进展期AEG的治疗,SiewertⅠ型患者作为食管癌处理,开胸手术、纵隔淋巴结清扫可获得良好的预后效果;SiewertⅡ、Ⅲ型患者行开胸手术获益少,作为胃癌手术清扫更为妥当,经腹食管裂孔扩大、下段食管切除、全胃切除、下纵隔腹腔淋巴结(D:)清扫。  相似文献   

6.
全球范围内,食管鳞癌及远端胃癌的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而食管下段腺癌、食管胃交界部(esophagogastric junction,EGJ)癌、近端胃腺癌发病率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1].由于食管胃交界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的临床特征既有别于食管癌又不同于胃癌,但其肿瘤生物学行为则同时具有两者的特征.因此,如何诊治AEG是当今肿瘤学的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7.
目前,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作为一类不同于食管癌和胃癌的独立疾病的临床观点已为多数学者所接受。然而,有关AEG根治术的手术径路、切除范围、淋巴结清扫范围等问题仍存在争议。外科医师应重视临床研究结果,同时提高手术技巧。在循证医学的指导下,应综合病人全身情况、AEG类型、cTNM分期等因素,开展多学科团队治疗模式,制定合理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文献表明,胃癌发病率已经发生明显的变化,远端胃癌(胃体部和胃窦部)的发病率已有所降低;食管胃交界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的发病率却增长很快[1].其外科手术治疗中脾动脉旁和脾门淋巴结的清扫问题是食管胃结合部癌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ʳ��θ���Ӵ��ٰ����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十年,欧美国家食管胃连接处腺癌(AEG)的发病率快速上升,过去食管癌以鳞状细胞癌为主,近来下段食管和食管胃连接处腺癌占新发病例半数以上,胃癌的发生部位也从远侧胃向近侧胃转变.  相似文献   

10.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的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尤其是在西方国家,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东方国家。对于SiewertI型AEG,其生物学特性和外科治疗方案更接近于食管癌;对于SiewertⅡ、Ⅲ型AEG,外科治疗方案更接近于胃癌。目前有两个大型的Ⅲ期临床试验比较了不同术式的效果:SiewertI型AEG建议采用经胸切除的手术;而SiewertⅡ、Ⅲ型肿瘤建议采用开腹经食管裂孔的术式。同时,围手术期化疗、化放疗的作用也在临床试验中得到了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 虽然胃癌的总发病率有所下降, 但是食管胃结合部癌(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 AEG)和贲门癌等近端胃腺癌的发病率却有明显上升[1]。研究发现近端胃癌在临床病理特征等诸多方面与远端胃癌存在差异[2], 但是尚缺乏诊断近端胃癌的明确共识, 本文梳理了近端胃癌的定义、诊断及多学科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国内食管癌高发区人群流行病学分析发现:食管鳞癌发病率下降;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发病率显著上升。欧美学者认为,肥胖和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是这两类肿瘤的独立危险因素。我国食管癌高发区的遗传度为(29.67±4.32)%,分离比0.181,95%CI:0.15~0.21,属于多基因遗传病。根据AEG的病理演变机理和WHO的临床处理原则,目前食管癌高发区对贲门重度不典型增生者主要采用内镜下切除;而重视萎缩性或活动性胃炎的干预治疗,对降低肠化,减少AEG的发病也可能是比较现实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3.
<正>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作为发病率和病死率都较高的一类恶性肿瘤,近年来愈发受到重视。考虑到AEG独特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特殊的解剖学部位以及不同的生存预后~([1]),多数学者认为AEG是独立于食管癌、胃癌之外的一种特殊类型癌。至目前,全球范围内AEG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欧美国家的AEG在食管癌中的构成比已经超  相似文献   

14.
正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通常指食管胃结合部上下5 cm区域内的腺癌,按公认的Siewert标准分为Ⅰ、Ⅱ、Ⅲ型,其中亚洲以Ⅱ、Ⅲ型多见。目前,外科手术仍是AEG的主要治疗手段,在努力提高手术根治效果和术后生存时间的同时,如何最大限度保留生理功能、改善术后生活质量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食管-胃结合部骑跨胸腹腔,连接食管和胃,涉及胸外、胃肠等多  相似文献   

15.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通常指的是接触或跨越食管胃结合部(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EGJ)的腺癌.过去30年,AEG的发病率显著升高,引起了包括腹部外科、胸外科医师的广泛关注.日本国立癌症中心的数据表明...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胃癌研究领域中有两个事实不容忽视,一是世界范围内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1];二是在西方国家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的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2],这可能与西方人群肥胖、食管胃反流性疾病有关[3]。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农村胃癌死亡率居高不下,在城市远端胃癌发病率略有下降,总体5年生存率提高不多。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发病率上升,受到国际学界广泛关注。AEG的淋巴结转移具有双向性,SiewertⅡ、Ⅲ型AEG食管受侵距离2cm时,需进行下纵隔淋巴结清扫,AEG食管受侵距离4cm时,采用经腹食管裂孔入路可有效、安全地完成该手术;以心下囊为解剖标志,有助于下纵隔淋巴结的完整清扫;全系膜切除理念可以提高下纵隔淋巴结清除率,提高肿瘤学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无论从发病机制还是生物学行为上,均不同于食管癌和胃癌,外科治疗时常需考虑是否行联合脏器切除术,尤其是脾脏切除。然而,行脾脏切除术对此类病人术后存活率的影响目前尚存在一定争议。因此,临床上行手术AEG治疗时,应首先明确肿瘤的不同分型、慎重考虑手术的难易程度、全面综合评估原发灶与脾脏的关系及脾门淋巴结的状态,再决定是否行联合脾脏等脏器切除术。  相似文献   

19.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作为一类不同于食管癌和胃癌的独立疾病的临床观点,已为多数学者所接受。Siewert分型是目前最科学的方法;胃食管反流、Barrett食管和Hp感染是其发病的重要因素。对于Ⅰ型AEG患者多采用经胸手术,经膈肌裂孔食管切除术路径也显示出一定优势;而Ⅱ、Ⅲ型AEG多采用经腹路径手术并推荐行全胃切除。腔镜手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新辅助治疗和靶向治疗等治疗方法和理念也在AEG诊治中逐渐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食管胃结合部癌(EGJ)发病率逐年升高,且Siewert 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的治疗仍然存在较大争议。其核心问题主要围绕食管切缘和胃切除范围、淋巴结清扫范围及消化道重建方式等方面。随着国内外针对Siewert Ⅱ型AEG不断进行多学科讨论学习与验证,Siewert Ⅱ型AEG的诊疗思路日益完善和规范。我国亦通过多中心试验(CLASS-10等)不断探究Siewert Ⅱ型AEG治疗的规范化道路。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型前瞻性临床研究的积极推进,为各学科之间的沟通合作与新技术的创新带来更多融合的可能,能够给予患者更多的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