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8 毫秒
1.
目的 探究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联合应用替罗非班和丁苯酞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22年6月漳州市第三医院收治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常规治疗,以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丁苯酞治疗,研究组接受替罗非班和丁苯酞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液生化指标、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指标评分,统计治疗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凝血酶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及凝血酶时间长于治疗前,低切、高切黏度及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6,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进展性脑梗死治疗中,替罗非班联合丁苯酞可改善凝血功能与血液流变,减轻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7月收治的92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46例)与研究组(4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与MMSE、CDR、ADL评分。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7.39%)低于研究组(95.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MMSE、CDR、AD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MMSE、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CDR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进展性缺血型脑梗死患者采用丁苯酞胶囊联合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进展性缺血型脑梗死患者189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的对照组(96例)和丁苯酞胶囊联合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的研究组(93例)。将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损伤情况及安全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周治疗过程中,研究组发生不良反应7例,低于对照组的13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研究组的凝血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血小板水平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8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及2周后两组ESS评分比较,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丁苯酞胶囊联合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比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可较好的保护神经功能,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对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与对照组(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MMSE(简易智能状态量表)评分、ADL(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评分与AD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对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液联合rt-PA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生命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13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7例和研究组68例。对照组使用rt-PA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辅助治疗。使用NIHSS量表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使用SF-36量表评价患者治疗后的生命质量;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7、14、30 d,研究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67/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55%(6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7%(1/68),低于对照组的7.46%(95/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施以丁苯酞注射液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临床效果确切,能有效提升患者生命质量,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丁苯酞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家属意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患者进行丁苯酞注射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胞磷胆碱注射治疗,均治疗2周。统计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总有效47例,总有效率94.0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35例,总有效70.00%,研究组患者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高新 《当代医学》2021,27(7):161-162
目的探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及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122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比组与实验组,各6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降血糖、清除自由基、稳定斑块等常规治疗,配合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阿司匹林肠溶片,在此基础上给予实验组患者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NIHSS及MMSE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临床用药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两组NIHSS、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后,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用药前,MMSE评分均高于用药前,且实验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比组,MMSE评分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进展性脑卒中患者在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丁苯酞注射能够促进其神经缺损以及认知功能改善,临床用药效果及安全性均较高,具有临床用药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液辅助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44例老年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2例。对照组予以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丁苯酞注射液辅助治疗。两组均持续用药2周,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神经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辅助治疗老年ACI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90)与观察组(n=90),对照组采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血塞通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平均血流速度(Vm)]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86/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56%(77/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RI、P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Vm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降低NIHSS评分,其效果优于单纯丁苯酞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双抗血小板疗效及神经缺损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纳入106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为治疗对象,根据治疗用药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n=53)和治疗组(n=53),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片+阿司匹林肠溶片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NHISS评分与Barthel指数、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NHISS评分显著降低(P<0.01),Barthel指数显著上升(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下降或上升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86.79%,对照组67.92%,两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双抗血小板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态,提高生活质量,治疗效果显著,具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析丁苯酞胶囊联合强化他汀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治疗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256例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的住院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28例。其中研究组的128例患者给予丁苯酞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而对照组的128例患者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81.2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7.97%,给予丁苯酞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128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效果显著高于常规基础治疗的128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中皆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丁苯酞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以切实改善预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具有较强的安全性,治疗方法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脑苷肌肽联合丁苯酞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3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病历号奇偶数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2例。两组均进行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脑苷肌肽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命质量评分,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SS-QO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苷肌肽联合丁苯酞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生命质量评分,以及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效果优于单纯丁苯酞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中医学报》2013,(9):1366-1367
目的:观察脉络宁注射液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脉络宁注射液,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丁苯酞软胶囊。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有效率为86.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络宁注射液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尤瑞克林及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的影响. 方法:将进展性脑梗死患者62例随机分成丁苯酞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 用药后观察临床疗效及NIHSS评分,同时测定Hs-CRP水平变化.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3%)高于对照组(70.9%),治疗组治疗7天、14天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后14天治疗组较对照组NIHSS评分明显下降(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能有效降低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PR水平. 结论:联合应用尤瑞克林及丁苯酞注射液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参归益智方联合丁苯酞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NO)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的影响。方法:150例AD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75例,给予参归益智方和丁苯酞口服;对照组75例,仅给予丁苯酞口服;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6例作为正常组,比较3组血浆VEGF、NO水平差异。治疗12周后,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VEGF、NO水平及MMSE量表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前,3组VEGF、NO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研究组和对照组VEGF、NO和MMSE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MMSE评分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7.224,P<0.05)。结论:参归益智方联合丁苯酞能明显提高AD患者血浆VEGF、NO水平及MMSE评分,显著改善AD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明显提高认知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76例AC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予以氟伐他汀,研究组予以氟伐他汀联合丁苯酞,两组均持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NIH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SF-36)。结果:经秩和检验,研究组临床有效率(89.47%)较对照组(65.79%)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3个月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伐他汀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氟伐他汀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银杏叶软胶囊与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治疗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114例VCIND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接受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接受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银杏叶软胶囊治疗,连续治疗4周。分别采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和生活质量(EQ-5D)量表评估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和EQ-5D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患者MMSE和EQ-5D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期间两组腹部不适、恶心、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银杏叶软胶囊与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治疗VCIND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丁苯酞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急性进展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治疗.对比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BI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BI评分为(60.33±7.1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58±5.9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19.
陈东明 《中外医疗》2016,(32):172-174
目的 探究早期联合应用氯吡格雷与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该院2014年7月—2016年3月间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0例,采用数字表抽取法分组,对照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经治疗,观察组患者脑卒中量表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3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29/40);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0例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早期联合应用氯吡格雷与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良好,同时用药不会对患者产生十分明显的不良反应,因而指导我们在临床中借鉴和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丁苯酞注射液与依达拉奉联用治疗急性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急性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90 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0 例,常规组给予缺血性脑血管病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与丁苯酞注射液联用治疗,3 组均连续治疗 14 d。比较 3 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 指数),并观察3 组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3 组在治疗 14 d 后 NIHSS 评分和 Barthel 指数评分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652,14.102,P<0.01),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常规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 86.67%,明显优于常规组(43.33%)及对照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2.243,P=0.002),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丁苯酞注射液与依达拉奉联用治疗急性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损伤,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临床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