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了解磷酸钙骨水泥的优良性质,以推动骨骼系统理想药物载体的研究。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0-01/2006-01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drugdelivery,calciumphosphatecements,boneregeneration,drugcarriers”,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1990-01/2006-01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药物控释,磷酸钙骨水泥,药物载体”,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磷酸钙骨水泥研究相关。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32篇相关文献,26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6篇文献为内容陈旧或重复。本文选用符合纳入标准的20篇文献,1篇涉及磷酸钙骨水泥的组成和理化特性,5篇涉及磷酸钙骨水泥作为药物载体,3篇涉及磷酸钙骨水泥与药物混合后的理化性质,6篇涉及载药磷酸钙骨水泥的药物释放动力学,4篇涉及磷酸钙骨水泥的体内评价。资料综合:磷酸钙骨水泥是一种自固化、生物陶瓷型骨水泥,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性。其大量的微孔结构可以作为多种药物和活细胞的载体,具有不丧失细胞活性或改变药物的特性,且可以通过微创手段将磷酸钙骨水泥注射到目标部位。结论:磷酸钙骨水泥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性,有望成为治疗多种骨骼系统疾病理想的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2.
磷酸钙骨水泥:骨骼系统理想的药物载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磷酸钙骨水泥的优良性质,以推动骨骼系统理想药物载体的研究。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0—01/2006-01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drug delivery,caleium phosphate cements,bone regeneration,drug carriers”,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1990—01/2006-01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药物控释,磷酸钙骨水泥,药物载体”,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磷酸钙骨水泥研究相关。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 资料提炼:共收集到32篇相关文献,26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6篇文献为内容陈旧或重复。本文选用符合纳入标准的20篇文献,1篇涉及磷酸钙骨水泥的组成和理化特性,5篇涉及磷酸钙骨水泥作为药物载体,3篇涉及磷酸钙骨水泥与药物混合后的理化性质,6篇涉及载药磷酸钙骨水泥的药物释放动力学,4篇涉及磷酸钙骨水泥的体内评价。 资料综合:磷酸钙骨水泥是一种自固化、生物陶瓷型骨水泥,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性。其大量的微孔结构可以作为多种药物和活细胞的载体,具有不丧失细胞活性或改变药物的特性,且可以通过微创手段将磷酸钙骨水泥注射到目标部位。 结论:磷酸钙骨水泥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性,有望成为治疗多种骨骼系统疾病理想的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磷酸钙类人工骨药物缓释载体一般属性、药物释放动力学及其在慢性骨髓炎治疗中的良好应用价值。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1963-01/2005-09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calciumphosphate,artificialbone,drugdeliverysystem,osteomyelitis”,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为“磷酸钙d人工骨d药物缓释系统d骨髓炎”。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实验性研究,然后筛除低水平重复性文章和综述,对剩余文献进行全文阅读。资料提炼:共收集了98篇文章,23篇符合纳入标准,其余75篇均为重复内容。资料综合:对收集的文献按3个部分进行归类,分别介绍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磷酸钙骨水泥的属性、治疗骨髓炎的应用前景、载体的优缺点和其释药动力学特性。结论:治疗骨髓炎理想的磷酸钙类人工骨载体材料应有合适的生物力学强度、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可生物降解吸收、载药和缓释性能以及成骨活性等,而单一磷酸钙类人工骨载体材料在这些方面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缺陷,而把多种材料进行组合优化,是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4.
背景:药物纳米微囊系统载体是使药效最大化的基础,目前研究发现该载体不仅可携载药物或含有药物,还可作为修复骨缺损、促进骨再生的材料.目的:综述药物纳米微囊系统载体在骨科领域应用研究的现状.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Elsevier全文数据库及中国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资料检索时间为2005/2009.分次输入检索词检索文献,所有英文检索词为"drug nanocapsule,delivery,calcium phosphate cement,bone cement,titanium,coral hydroxyapalite, nano-hydroxyapatite/collagen,antibiotic/antibiotics,bone defect,bone regeneration".所有中文检索词为"药物载体,纳米微囊,自固化人工骨,骨水泥,同种异体骨,钛/钛合金材料,抗生素,骨修复,骨再生".纳入与骨科领域中药物微囊系统载体治疗感染、修复骨缺损、促进骨再生等相关的文献.排除相关度不大和重复性文章.结果与结论:药物纳米微囊系统载体是目前较理想的药物载体.它与传统的给药方法相比,可以控制药物的释放,将药物浓聚在病灶组织,因此当它载有骨生长因子或药物治疗骨骼疾病时,能够以较小的剂量达到最优化的效果.但是由于药物纳米微囊系统载体仍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因此对于它与机体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它对药物的生物活性、药效的确切作用等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磷酸钙类人工骨药物缓释载体一般属性、药物释放动力学及其在慢性骨髓炎治疗中的良好应用价值。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1963-01/2005-09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calcium phosphate,artificial bone,drug delivery system,osteomyelitis”,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为“磷酸钙;人工骨;药物缓释系统;骨髓炎”。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实验性研究,然后筛除低水平重复性文章和综述,对剩余文献进行全文阅读。 资料提炼:共收集了98篇文章,23篇符合纳入标准,其余75篇均为重复内容。 资料综合:对收集的文献按3个部分进行归类,分别介绍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磷酸钙骨水泥的属性、治疗骨髓炎的应用前景、载体的优缺点和其释药动力学特性。 结论:治疗骨髓炎理想的磷酸钙类人工骨载体材料应有合适的生物力.学强度、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可生物降解吸收、载药和缓释性能以及成骨活性等,而单一磷酸钙类人工骨载体材料在这些方面郡有看各自不同的缺陷,而把多种材料进行组合优化,是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胶原材料在药物缓释载体中的应用情况,寻找新的组织工程替代物.方法:由第一作者采用电子检索的方式检索1993-01/2009-10维普数据库(http://www.cqvip.com/)及Pubmed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有关胶原材料在药物缓释剂中应用的文献,检索词为"组织工程,胶原材料,组织相容性,药物缓释载体,临床应用".排除内容重复、Meta分析类文章后筛选纳入25篇文献进一步评价.结果:胶原材料在临床应用于皮肤损伤修复、软骨损伤修复、创伤止血等,并做为工程支架材料构建心肌组织.胶原材料具有高拉伸强度、生物降解性能、低抗原活性、低刺激性和低细胞毒以及促进细胞生长的性能.因而是一种理想的生物医用材料和药物载体.由于生长因子的半衰期通常较短,而胶原由于其良好的水溶性而不宜直接被作为生长因子的缓释载体使用.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以其水不溶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而被广泛应用于缓释载体的构建中.结论:胶原材料虽然是一种理想的生物医用材料和药物载体,但在各种临床应用和药物载体的使用中效果差异很大,这是源于缓释载体构建中的很多问题仍没得到解决.虽然目前天然生物材料成为研究的热点,但是如何使胶原材料更符合药物载体的要求,这就迫切需要解决载体构建的问题,最终实现胶原材料的充分应用达到组织修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药物缓释系统抗胶质瘤中载体材料的类型、材料生物学特点及其应用进行了归纳总结.方法: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及CNKI数据库(www.cnki.net/index.htm),在标题和摘要中以"聚乳酸,载体,间质内化疗"或"Polylactic acid, vector, interstitial chemotherapy"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与药物缓释体,聚乳酸,载体及其应用效果相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共纳入13篇文献.结果:作为药物缓释体的载体应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高分子聚合物和降解产物均无毒,适当的物理机械性能及可成型性,具有可以调节的降解速度.目前间质内化疗治疗胶质瘤复发,即缓释控释给药系统,不需频繁给药,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体内有效的药物浓度,从而可以显著提高药效和降低毒副作用.与静脉化疗药物治疗相比,毒副作用少且疗效好.结论:选择具有良好生物学特性的可降解高分子为载体的化疗缓释体,进行间质内化疗较静脉化疗有明显优势,极具开发潜能.  相似文献   

8.
复合材料人工骨在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研制理想的人工骨材料修复骨缺损,已经成为医学和生物材料领域的研究重点。介绍几种单一及复合材料人工骨,以了解其生物相容性及其在骨缺损修复中应用的特点。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9-01/2007-06有关人工骨的性能、生物相容性及其在骨缺损修复中应用的相关研究文章,检索词"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磷酸钙人工骨,陶瓷人工骨,复合材料,生物相容性,骨缺损",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中文。纳入标准:①单一及复合材料人工骨在骨缺损修复中应用。②不同材料人工骨的研制、性能、安全性、生物相容性评价的研究文章。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最终纳入27篇符合标准的文献。结果:①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具有良好成骨能力和生物相容性,然而单一材料很难以满足骨缺损修复及骨组织工程细胞外基质材料的要求,将几种单一材料进行适当组合形成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人工骨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②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作为骨移植替代物具有骨引导作用,但具有脆性大,机械强度低的缺点,通过改变理化条件,使其性质发生改变,可以提高其成骨能力,降低移植后的炎症反应和排斥反应,无毒副作用。③磷酸钙骨水泥人工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rhBMP-2/PLGA微球/磷酸钙骨水泥新型复合人工骨与单纯rhBMP-2/磷酸钙骨水泥材料相比有较高的可降解性和成骨活性,并可作为细胞因子、抗菌素等的理想载体。④陶瓷人工骨具有生物活性和骨传导作用,但存在成形不理想、强度低、韧性差等缺点。与不同材料进行不同形式复合后的陶瓷人工骨,其性质与人骨相近,可取得较好的骨修复效果。结论:单一类型材料人工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及成骨能力,但存在机械强度低、脆性大、韧性差等缺点,将不同性质的材料经过复合加工形成的复合材料人工骨,可以提高人工骨的生物学性能,便于临床骨缺损修复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背景:四肢长骨节段骨缺损临床上常见,一直以来是骨科修复领域的难题。目的:介绍钛网打压植骨重建四肢长骨节段骨缺损新方法的实验研究和临床用用。方法: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1990至2011年PubMed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CNKI数据库(www.cnki.net/index.htm),和维普数据库(http//www.cqvip.com)有关钛网打压植骨重建四肢长骨节段骨缺方面的文献,英文检索词为"segmental bone defect,titanium mesh or titanium cage";中文检索词为"四肢或长骨,骨缺损,钛网"。排除重复性研究、非四肢长骨和Meta分析类文献。根据纳入标准,共检索到30篇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钛网打压植骨重建四肢长骨节段骨缺损无论在大动物或是小动物的实验中均取得较好的成骨效果,优于非钛网的游离植骨和大块皮质骨游离植骨;自体骨、异体骨和人工骨均是可行的填充植骨材料,以自体松质骨为主的植骨材料的成骨效果相对较好,具有生物活性钛网较普通钛网的成骨效果更好。临床上,在四肢长骨各个部位的节段骨缺损中均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包括骨缺损长达十余厘米的病例。钛网打压植骨重建四肢长骨节段骨缺损新方法,改变了以往认为大于6cm以上长段骨缺损只适宜带血运的骨移植、而不适宜无血运游离植骨的传统观点。该方法较简单、安全、有效,是一种较理想的替代治疗长骨骨干部节段骨缺损的无血运游离植骨法。  相似文献   

10.
背景:聚乳酸及其共聚物是一种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材料,由于具有较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和热成型性且它的最终降解产物是H2O和CO2.因此在组织工程、药物载体缓释制剂等领域中被广泛研究和应用.目的:尽管聚乳酸及其共聚物,已分别在组织工程支架、药物载体缓释制剂领域中被广泛研究和应用.希望通过复习相关文献,研究其同时既为支架材料,又为药物载体材料在骨结核疾病造成骨缺损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1993-01/2010-06),及中国知网数据库.英文检索词为"Tissue engineering、 drug delivery、 sustained release degradation、 lactic acid、 glycolic acid、 bone tuberculosis",中文检索词为"组织工程、药物载体、缓释降解、聚乳酸、聚羟基乙酸、骨结核等.结果与结论:初检得到157篇文献,排除重复性研究,阅读标题和摘要进行初筛,保留31篇进行归纳总结.聚乳酸及其共聚物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有利于骨细胞生长,优于传统的骨修复材料.作为药物载体,在体内的缓释降解发挥最佳药效,能够减少药物对全身特别是肝、肾的毒副作用.但是其既作为支架材料又同时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文献不多.  相似文献   

11.
背景:传统磷酸钙水泥存在力学强度差、注射性低和固化时间长等缺点,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目的:回顾分子磷酸钙水泥性能的改善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通过检索Web of knowledge平台(1995至2011年)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5至2011年)有关磷酸钙水泥性能改善以及应用等方面相关文献,最终纳入34篇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磷酸钙水泥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孔隙率,可塑性,无毒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药物载体,骨修复材料,骨肿瘤治疗等领域。为克服传统的磷酸钙水泥力学强度差,凝固时间长,注射性差等问题,目前主要通过调节磷酸钙水泥的固相成分、颗粒大小、添加有机溶剂等方法来提高磷酸钙水泥性能。  相似文献   

12.
背景:骨科药物缓释系统现已成为治疗骨科疾病的一大重要方法,作为其中之一的载药人工骨是目前新兴前沿的治疗手段。目的:综述载药人工骨的分类及特点、研究方法和研究方向。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2001至2011年PubMed数据库及维普外文期刊库有关载药人工骨材料分类、载药人工骨研究方法及载药人工骨应用研究等方面的文献。结果与结论:载药人工骨主要分为羟基灰石、磷酸钙骨水泥、生物玻璃3类,前两者已逐步应用于临床研究及治疗中,生物玻璃是最近比较新的研究材料,在充当填充骨材料和药物释放载体上具有独特的功能,关于其特性、具体应用还要进一步研究。载药人工骨的研究方法主要从药物载体孔洞选择、人工骨制备、载药人工骨药物成分、人工骨药物释放机制等方面入手。载药人工骨具有药物载体和修复骨缺损的双重作用,且能诱导骨的生长和同步降解,具有操作简便,疗效好等优点,应用于骨髓炎、骨缺损和预防人工关节感染等方面是一种理想且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背景:传统口服抗生素治疗因趋化能力弱、剂量难以控制及全身副反应等作用削弱其广泛的应用。载药人工骨长效、定点、可控地释放药物,弥补了系统抗生素治疗的缺陷。目的:通过新型局部给药系统材料,制备及药物释放动力学等方面综合和对比分析,指导以后载药人工骨的研发和选择应用。方法:应用PubMed和Sciencedirect数据库检索2001-01/2011-11关于局部给药系统对骨髓炎及骨缺损治疗相关方面的文献,英文检索词为"drug delivery system,osteomyelitis,bone defect,bone substitute"。排除无关及重复性研究,同一领域则选择权威杂志近期发表文献,保留25篇进一步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骨的重建与修复需要满足3个条件,即要满足骨诱导、骨传导和骨生成,此外合适的骨组织生长环境也必不可少。根据材料特点将人工骨分为生物陶瓷材料,生物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也可根据材料的吸收性分为可生物降解型和非生物降解型。载药人工骨局部给药系统靶位点释放药物,具有提供骨良好修复环境与骨诱导的特点。载药骨的药物释放量需对载药浓度选择,局部药物释放时间,感染类型确定药物种类的选择,人工骨材料选择,药物与人工骨是否发生化学反应,对骨材料性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和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复合磷酸钙骨水泥同种异体微小颗粒骨修复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建立兔双侧桡骨中段12mm骨缺损模型,40只兔随机分为A、B、C3组,A组植入复合磷酸钙骨水泥同种异体微小颗粒骨,B组植入同种异体微小颗粒骨,C组为空白对照组。术后4周和8周分别行X线摄片、组织学观察、骨缺损修复血管化观察和生物力学测定。结果A组的骨缺损修复效果、新生骨的组织学结构和生物力学测定均优于B组,C组无骨愈合迹象。结论同种异体微小颗粒骨能较好地修复骨缺损,但复合磷酸钙骨水泥同种异体微小颗粒骨修复骨缺损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5.
背景:Choukroun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与自固化型磷酸钙人工骨都具有促进骨缺损修复的能力,但单独应用均有其不足,两种材料结合使用是否会达到理想效果?目的:观察Choukroun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联合自固化型磷酸钙人工骨在颌骨缺损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将40例颌骨缺损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缺损骨腔用Choukroun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联合自固化型磷酸钙人工骨充填,对照组缺损骨腔只充填自固化型磷酸钙人工骨。结果与结论:实验组治疗后1个月颌骨缺损区与周围颌骨有分界,有新骨开始形成;治疗后3个月,新骨与周围颌骨间的界限模糊不清,缺损区骨密度开始增加,有大量骨小梁形成;治疗后6个月缺损区与周围正常骨界限不清,开始出现正常骨质形态。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新生骨与周围正常骨之间有明显界限,且缺损区骨腔内骨密度均低于同期实验组骨缺损区骨密度(P<0.05)。表明Choukroun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联合自固化型磷酸钙人工骨治疗颌骨缺损可明显促进骨组织生长。  相似文献   

16.
背景:作为控制释放体系的药物载体材料大多是高分子材料,但部分纳米无机材料也正逐步应用到药物控释材料体系中并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因此,药物控释用载体材料的设计与研究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目的:对国内外药物控释载体材料的应用及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Elsevier SD数据库中1999-01/2011-01关于药物控缓释材料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高分子,介孔材料,无机硅,磷酸盐,控释"或"polymer,mesoporous materials,Inorganic silicon,calcium phosphate,controlled release"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药物控缓释有关者,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纳入25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药物控缓释载体材料以用药量小、作用时间长、靶向作用好等特点被广泛关注,但是仍存在载药后药物失活,丧失生物活性等缺陷,目前随着复合药物载体材料和经皮给药装置研究的发展,控缓释材料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必将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17.
磷酸钙骨水泥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修复实验性股骨头坏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背景骨形态发生蛋白有较强的诱导成骨作用,寻找一个合适的载体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磷酸钙骨水泥因为具有许多优点而可能成为其良好的载体.目的评价磷酸钙骨水泥/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物及单纯磷酸钙骨水泥对实验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修复作用.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单位解放军第二○八医院动物实验室.材料健康成年兔24只,体质量2.5~3.0kg,雌雄不限.骨形态发生蛋白(由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研究所提供).磷酸钙骨水泥(由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骨科同日本爱知医科大学整形外科及日本三菱公司材料综合研究所共同研究开发).方法实验于2003-04/2004-04在解放军第二○八医院动物实验室完成.将磷酸钙骨水泥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制备成磷酸钙骨水泥/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材料.兔24只,随机分为2组,即磷酸钙骨水泥/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物充填组及单纯磷酸钙骨水泥充填组,每组12只.制作实验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缺损模型后于骨髓道内充填磷酸钙骨水泥或磷酸钙骨水泥/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物,术后动物3周及12周时分批处死动物进行X射线、组织学及电镜观察.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兔的成骨情况,骨缺损的修复情况及材料降解情况.结果24只兔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兔骨缺损区大体观察和X射线检查结果术后12周时,磷酸钙骨水泥组可见有许多新骨形成,材料体积变小.磷酸钙骨水泥/骨形态发生蛋白组有大量新骨形成,降解吸收现象明显,材料体积明显变小.②两组兔股骨头标本组织形态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12周时磷酸钙骨水泥量减少,与新生骨之间部分区域可见空隙存在,新生骨小梁增粗,可见幼稚骨细胞,其细胞核圆形,染色质有轻度超边,粗面内质网扩张,线粒体有空化及嵴断裂现象;磷酸钙骨水泥/骨形态发生蛋白组可见散在磷酸钙骨水泥,新生骨长人材料并与之相互分割包裹,成骨细胞紧帖附于磷酸钙骨水泥颗粒,其胞浆内粗面内质网增多扩张,线粒体增多肿胀,大量毛细血管侵入材料内部,血管周围依附较多成骨细胞.结论磷酸钙骨水泥是骨形态发生蛋白的理想载体,磷酸钙骨水泥/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材料传导成骨和诱导成骨活性大于单纯磷酸钙骨水泥组,对实验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具有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背景:将硫酸钙与其他生物材料混合可以克服硫酸钙本身的缺点。目的:探讨生物性材料硫酸钙作为复合材料在局部药物释放载体及骨生物材料应用方面的性能。方法:以"硫酸钙,骨修复材料,缓释系统,生物学材料,复合材料"为中文关键词,以"Calcium sulfate,Mixture,Bone defect,Drug release"为英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PubMed数据库等1980年1月至2012年3月有关硫酸钙作为复合材料在局部药物释放载体及骨生物材料中应用的文章。结果与结论:硫酸钙作为骨缺损修复材料具有很多优点,但吸收快、缓释药物慢等缺点限制了其应用。因此对硫酸钙作为复合材料的研究开始增多,无论是作为药物释放载体还是作为骨替代材料,硫酸钙与其他材料混合发挥了复合材料的互补特性,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生物材料应具有的综合特点。这样既保留了硫酸钙的成骨和骨诱导等优点,又克服了其不足。但关于这方面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复合材料的配比、体内特性、临床应用等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关键  徐峰 《中国临床康复》2014,(25):3993-3997
背景:雷洛昔芬是第3代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可减少骨量的丢失,增加骨组织中的矿物质含量,降低骨折风险。目的:观察雷洛昔芬结合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在36只新西兰大白兔左侧下颌骨制作8 mm×4 mm×3 mm的缺损模型,随机分组,实验组12只植入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并给予雷洛昔芬7.5 mg/(kg·d);药物组12只给予雷洛昔芬7.5 mg/(kg·d);人工骨组12只植入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分别于治疗4,8,12周取下颌骨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的表达。结果与结论:实验组治疗后4,8周时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药物组与人工骨组,治疗后12周时实验组骨改建基本完成,骨形态发生蛋白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细胞数目低于其他两组。实验组转化生长因子β免疫荧光染色表达为逐步升高,到第8周时达到峰值,而药物组和人工骨组的转化生长因子β免疫荧光表达从4-12周一直呈上升状态,趋近于最高峰。说明雷洛昔芬能够促进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在骨缺损过程中骨形态发生蛋白的早期表达及早期骨痂的形成,加快骨缺损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