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评价18 F-FDG PET/CT显像在不明原因发热( fever of unknown origin ,FUO)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8月至2013年4月的51例FUO病例的FDG PET/CT检查结果。依据病理学、实验室检查或临床随访(大于3个月)得出最终病因诊断,通过定性及半定量方法对FDG PET/CT的诊断结果进行评价,统计学分析采用组间t检验。结果:51例FUO患者的最终诊断包括感染32例、恶性肿瘤9例、非感染性炎症7例以及不明原因3例。单独FDG PET显像对FUO的诊断结果中,真阳性27例(52.9%),假阳性14例(27.5%),假阴性9例(17.6%),真阴性1例(2.0%)。相比之下,联合PET和CT检查的PET/CT显像诊断结果中,真阳性36例(70.6%),假阳性14例(27.5%),假阴性1例(2.0%),真阴性0例(0)。 PET/CT诊断的灵敏度为97.3%(36/37),特异性为0(0/14),准确度为70.6%(36/51)。针对恶性肿瘤,PET或PET/CT的诊断灵敏度及准确度均达100.0%(9/9)。感染与恶性肿瘤病灶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 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 ,SUVmax)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7±2.7 vs.7.7±3.5,P=0.001,t=3.6),提示SUVmax可能有助于发热病因的鉴别诊断。结论:FDG PET/CT不但能够在全身范围内发现、定位导致发热的潜在病灶,而且有助于FUO的病因诊断,特别是对恶性肿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18 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计算机体层扫描(^18 fluorine-fluoro-2-deoxy-D-glucose,positron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r tomography,^18F-FDG PET/CT) 在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 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发热疾病科2012 年1-12 月间行^18F-FDG PET/CT 检查的FUO 患者临床资料,将^18F-FDG PET/CT 影像学诊断和最后临床诊断进行比较。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FUO 患者78 例,其中感染性疾病21 例(26.9%)、结缔组织病9例(11.5%)、恶性肿瘤24 例(30.8%)、杂病类9 例(11.5%),最终仍有15 例(19.3%) 未能明确诊断。^18F-FDG PET/CT 在所有FUO 病例诊断准确率75.6%,敏感度100%,特异度44.1%,阳性预测值69.8%,阴性预测值100%,在恶性肿瘤准确率、敏感度和阳性预测值均为100%。结论 ^18F-FDG PET/CT 在FUO 诊断中具有非常高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在恶性肿瘤诊断中帮助很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18F-FDG-PET/CT显像在不明原因发热(FUO)病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笔者科室自2013年1月~2018年2月122例FUO患者18F-FDG-PET/CT显像资料,以病理检查或临床随访结果为金标准,对18F-FDG-PET/CT的诊断效能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122例FUO患者中,18F-FDG PET/CT显像真阳性70例,假阳性12例,真阴性26例,假阴性14例,敏感度为83.3%,特异性为68.4%,阳性预测值为85.3%,阴性预测值为65.0%,准确性为78.7%。在半定量指标方面,恶性肿瘤的SUVmax、SUVmean及SUVpeak均显著高于感染(P<0.01, t=4.836; P<0.01, t=4.168; P<0.01, t=4.538)及非感染性炎症病灶(P<0.01, t=6.179; P<0.01, t=5.610; P<0.01, t=6.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感染病灶SUVmax,SUVmean及SUVpeak与非感染性炎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4, t=1.636;P =0.094, t=1.741;P=0.080, t=1.826)。结论 18F-FDG PET/CT定性及定量分析在FUO的病因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在乳腺癌术后复发和转移监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5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年龄25~71岁?肿瘤标志物CA153均高于正常值上限?所有患者均行18F-FDG PET/CT检查,与病理学检查及临床随访结果进行比较,得出18F-FDG PET/CT显像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18F-FDG PET/CT显像发现了256个放射摄取异常浓聚灶,其中206个浓聚灶判断为恶性,50个浓聚灶判断为良性?根据病理学及临床随访分析,18F-FDG PET/CT显像发现假阳性4例,假阴性3例?以病灶分析,18F-FDG PET/CT显像发现假阳性病灶21个,假阴性病灶10个?以患者分析18F-FDG PET/CT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33%?80.00%?89.23%?91.30%及84.21%?结论:18F-FDG PET/CT显像对血清CA153升高的乳腺癌患者复发和转移监测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18)氟去氧葡萄糖PET/CT显像对胃癌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18氟去氧葡萄糖(18FDG)PET/CT对胃癌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临床怀疑胃癌的32例患者(男25例,女7例,年龄31~82岁)行18FDG PET/CT显像,显像前饮水600ml扩张胃腔,PET图像对目测阳性病灶勾画感兴趣区(ROI),并测量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CT图像测量胃壁增厚的最大厚度,所有患者均通过手术或胃镜取得病理结果. 结果:经18FDG PET/CT检查的32例患者中,发现胃癌24例.18FDG PET/CT对胃癌诊断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92.3%、100%和93.8%.胃癌患者的SUVmax与胃壁厚度呈正相关,有无淋巴结转移与SUVmax及胃壁厚度的差异均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根据PET/CT检查结果对24例胃癌患者进行临床分期:Ⅰ期9例,Ⅰ~Ⅱ期1例,Ⅱ期3例,Ⅲ期1例,Ⅳ期10例. 结论:18FDG PET/CT显像对胃癌的诊断、生物学行为评价及临床治疗策略的选择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11C-胆碱PET/CT显像在检测颅脑胶质瘤术后肿瘤残留或复发病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例颅脑胶质瘤术后疑为肿瘤复发或残留的患者均同时行11C-胆碱及18F-FDG颅脑显像,最后诊断结合手术后病理检查和临床随访.结果 20例患者18F-FDG 显像真阳性4例,真阴性3例,假阳性2例,假阴性11例,准确性35.0%(7/20例),敏感性26.6%(4/15例),特异性60%(3/5例),阳性预测值66.6%(4/6例),阴性预测值20%(3/15例);11C-胆碱显像,真阳性16例,真阴性3例,假阳性1例,假阴性0例,准确性95.0%(19/20例),敏感性100%(16/16例),特异性75%(3/4例),阳性预测值94.1%(16/17例),阴性预测值18.7%(3/16例).结论 11C-胆碱检测颅脑胶质瘤术后肿瘤残留或复发病灶价值优于18F-FDG显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显像对发热待查(FUO)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常规检查未能明确诊断FUO病因的32例(男17例,女15例)患者的18F-FDG PET/CT显像资料,PET/CT结果判断采用目测法和半定量分析方法,根据病理学检查或临床随访分析18F-FDG PET/CT显像结果。结果 32例患者行PET/CT检查后经病理学检查或临床随访证实,PET/CT显像阳性的患者共28例,其中感染14例,肿瘤性疾病(淋巴瘤)6例,非感染性疾病8例,PET/CT显像阴性的4例患者病因未明。6例肿瘤性疾病和14例感染性病变的最大标准摄取值分别为(7.52±1.58)和(3.04±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P0.05)。结论在诊断发热待查的患者中,18F-FDG PET/CT检查为临床进一步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建议常规检查未能确诊的FUO病例,可尽早行PET/CT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ET/CT、FDG等检查技术在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PNS)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近期就诊的疑似神经系统副肿瘤患者52例使用PET/CT、FDG全身显像技术进行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的诊断,将获得的阳性结果和阴性结果与组织病理学检查、放射学随访的结果进行比较,以组织病理学检查、放射学随访为金标准,评价PET/CT、FDG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PET/CT、FDG全身显像诊断PNS患者的灵敏度分别为100%、93.3%、96.4%。结论:使用PET/CT、FDG全身显像技术诊断PNS患者准确率较高,对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患者的早期发现和确诊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在不明原发灶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在不明原发灶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4例病理学证实转移的不明原发灶肿瘤患者行PET/CT全身扫描.由2名经过放射学培训的核医学科医师盲法独立阅片.所有纳入病例均以病理学或3个月以上随访为最终诊断结果.结果 PET/CT发现26例患者的原发灶(26/54,48.1%),28例患者(28/54,51.9%)PET/CT未能发现其原发灶,1例假阳性,1例假阴性.此外,PET/CT发现了18例(18/54,33.3%)患者常规检查方法没有发现的转移灶,改变了29例(29/54,53.7%)患者的后续治疗方案.结论 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在不明原发灶肿瘤患者的诊断及后续临床处治方面有较大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杨茜  钟渊斌  张伦理 《重庆医学》2015,(26):3690-3692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发热病例的病因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3年12月住院诊治的197例不明原因发热病例的病因和诊断方法。结果197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中,最终明确诊断181例,确诊率为91.8%;感染性疾病120例,占总发病人数比例为60.9%,感染性疾病以一般细菌感染为主,占34.0%,一般细菌感染中败血症和肺部感染最为常见,分别占35.8%和29.8%;非感染性疾病中,肿瘤性疾病占13.2%,其中淋巴瘤占50%;结缔组织病占12.2%,其中成人Still 病占结缔组织发病比例最高(33.3%),其次是系统性红斑狼疮(25.0%);其他原因中药物热占4.1%;原因未明确病例占8.1%。结论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病因以感染性疾病为主,其中以败血症和肺部感染最为常见,几乎所有的不明原因发热通过询问病史、临床检查和影像学诊断是可以得到确诊的。  相似文献   

11.
发热待查的39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发热待查的病因和诊断方法。方法 进行回顾分析发热待查住院患390例的病例资料。结果 390例患中,感染性疾病235例,结缔组织病51例,恶性肿瘤45例。41%患仅靠病史、临床检查及常规实验室检查做出诊断。B超、CT、骨髓检查及组织活检确诊率分别为3.95%、3.8%、8.9%、70%。结论 感染性疾病、结缔组织病、恶性肿瘤是发热待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以不明原因发热(FUO)为首发表现的恶性肿瘤患者的病因构成特点和诊断难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2013年8月住院且符合FUO诊断标准的恶性肿瘤患者31例。男20例,女11例,平均年龄(55.5±16.0)岁。结果 31例患者中,淋巴/造血组织肿瘤26例(83.9%,其中淋巴瘤16例),实体瘤5例(16·1%)。发热程度通常为高热,伴随症状以畏寒、寒战、乏力盗汗、体质量减轻为主;患者具有热程、住院时间、确诊时间长等特点,患者最终确诊与初步诊断不符合18例(58.1%)。结论以FUO为首发表现的恶性肿瘤患者中,淋巴/造血组织肿瘤是最主要的病因,其中淋巴瘤最为常见。长期发热的恶性肿瘤患者容易误诊,在FUO病因诊断中,应警惕恶性肿瘤性疾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497例经典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病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经典型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的病因及诊断。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2000年1月~2005年4月间497例经典型FUO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结果:其病因分布为:感染性疾病(189/497,38.0%)、结缔组织病和炎性血管性疾病(165/487,33.2%)、恶性肿瘤性疾病(58/497,11.7%)、其他疾病(46/497,9.3%)及未明确诊断的疾病(39/497,7.8%)。在感染性疾病、结缔组织和炎性血管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疾病中所占比例最大的分别为结核感染(51.8%,98/189)、成人斯蒂尔病(51.5%,85/165)和淋巴瘤(56.9%,33/58)。不典型淋巴瘤、合并阻塞性肺炎的肺癌患者及坏死性淋巴结炎易于误诊。结论:经典型FUO患者的病因分布存在特征性,这对于FUO的临床诊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对发热待查(FUO)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武汉协和医院PET 中心行18 F‐FDG PET/CT检查的144例FUO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结果。以手术病理、穿刺细胞学检查或者出院诊断并结合12个月以上的随访结果作为最终诊断依据。分析PET/CT图像,并从病变检出率、诊断效率、恶性肿瘤临床分期等方面评价 PET/CT对FUO患者的应用价值。结果144例患者有130例最终得到明确诊断,其中恶性肿瘤41例,良性病变89例,14例病因未明。PET/CT为97.6%(40/41)的恶性肿瘤患者和88.7%(79/89)的良性病变患者检出了异常病灶,其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6%(40/41)、86.5%(77/89)、90.0%(117/130)、76.9%(40/52)、98.7%(77/78)。PET/CT 为46.3%(19/41)的恶性肿瘤患者首次检出了原发灶,并为92.7%(38/41)的患者检出了比传统影像学方法更多的病灶。结论18 F‐FDG PET/CT 显像对FUO患者病变的检出、良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及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94例儿童发热待查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元奉 《广西医学》2002,24(10):1547-1549
目的:探讨儿童发热待查(FUO)病因构成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符合FUO诊断标准的患儿94例,结果:94例中明确诊断85例,确诊率为90.4%,未明确诊断9例(9.6%)。确诊病例中,感染性疾病58例(68.2%),肿瘤及瘤样病变12例(14.1%),结缔组织病7例(8.2%),其他疾病8例(9.4%)。9例病因不明。结论:根据临床经过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可以明确FUO中的大多数病例的病因诊断,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疾病及结缔组织病是本组FUO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原因不明发热的病因及其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5年12月在我院住院且符合原因不明发热(FUO)诊断标准148例患者,进行病因分析。结果 148例FUO患者,经各种检查或诊断性治疗,最终明确诊断者136例,确诊率为91.9%,常见病因为感染性、自身免疫性、肿瘤性疾病等,获确诊的主要方法是血清学/细菌学、诊断性治疗、组织活检、影像学等。结论 FUO的病因繁多,临床表现复杂;感染性疾病是本组FUO患者的主要病因,自身免疫性和肿瘤性疾病在本组FUO病因中也占相当比例;大多数FUO经仔细的临床检查和分析最终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7.
以不明原因发热为表现的风湿性疾病19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风湿性疾病是不明原因发热常见的病因之一,其病种众多、临床表现多样,诊断较难,漏诊和误诊率较高。本文探讨风湿性疾病所致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的病种,分析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2009年10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科住院患者资料,符合FUO标准确诊为风湿性疾病者192例。结果病种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18.8%)、原发性干燥综合症(pSS,18.2%)、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CTD,17.2%)、未分化脊柱关节病(USpA,10.9%)、多肌炎/皮肌炎(PM/DM,10.9%)、白塞病(BD,8.3%)较多见,临床表现不典型;其他疾病较少见,共占30%左右。论风湿性疾病所致FUO病例中表现不典型的风湿性疾病是主要病种,提高对风湿性疾病的认识,合理进行检查,是诊断风湿性疾病所致FUO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368例发热原因待查患者诊断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Li WG  Nie WM  Fan R  Qin EQ  Tu B  Zhao M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9):604-607
目的 分析以"发热原因待查"收入感染科患者的病因构成、诊断方法,总结临床诊断思路,为诊断发热患者提供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由门诊初诊为"发热原因待查"收住解放军第三○二医院的368例患者的最终病因诊断,诊断手段以及其病因与性别、年龄及热程之间的关系.结果 368例患者中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