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湿温禁汗说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提出湿温三禁。“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笔者临床体会,湿温误下、误润者尚少,而误汗者颇多。缘湿温初起之“头痛恶寒,身重疼痛”之症颇似伤寒表证,医者往往信手施以辛温发表而汗之,由是则坏症迭出:“……”汗伤心阳,湿随辛温发表之药蒸腾上逆,内蒙心窍则神昏,上蒙清窍则耳聋目瞑不言。”此所以禁汗也。然细究之,于清热  相似文献   

2.
1 “三禁”的由来及吴氏“三禁”要旨 最早提出治湿温“禁汗”、“禁下”、“禁润”的是清代医家吴鞠通。在其著名专著《温病条辨·上焦篇·四十三条》吴氏强调指出:治湿温“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细究原文及吴氏自注原文并结合临床,吴氏“三禁”的要旨在于示人不要误人歧途,将湿温误为伤寒、痞证、阳明腑实证、阴虚潮热等而贻误病情。  相似文献   

3.
历代医家提出了湿温病禁汗、禁下、禁润之湿温治法“三禁”。然而,这是相对的,临床上必须灵活掌握。笔者认为,“三禁”主要是指湿温早期湿未化热而言。如湿热完全化燥化火,治疗则与温热类温病相同,万不可拘泥于“三禁”,被“三禁”的戒律所束缚。笔者临床上对湿温病的治疗有所探讨,本文阐明了笔者对湿温病治法“三禁”的认识,并列举了笔者在临床上对湿温病应用汗法、下法、润法而取得成功的经验,说明湿温病是可汗、可下、可润的。  相似文献   

4.
湿温病多发于长夏初秋之季,与现代医学的伤寒、副伤寒颇为相似,湿温病的治疗历有禁“汗、下、润”之说,对于“禁下”仲景早有“湿家下之,额上汗微喘,小便利者死”的论述,吴鞠通更强调“湿温下之则洞泄”认为“湿气弥漫,本无形质,以重浊药治之,愈治愈坏。”自此以后湿温禁下列为戒观,后人毫不敢轻越雷池半步,特别在病初更是严禁用下,因而影响了中医治疗湿温病的疗效。我们认为前人所论固有一定道  相似文献   

5.
湿温病历有禁汗、禁下、禁润"三禁"之说,前人所论固然有一定道理,但它绝不是一成不变之法,临证之际又必须灵活处理.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知犯何逆"而"随证治之",才是符合临床实际的辨证论治精神.  相似文献   

6.
湿温病,病名始见于《难经·五十三难》,由于其病的特点,治疗方面,历代医学家多主张“禁汗,禁润,禁下”。如《温病条辨》曰:“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不止,润之则病深不解。”明确提出了湿温治疗3大禁忌,沿用至今。然本病有个体差异,临床变...  相似文献   

7.
湿温的治疗过程中,既有"禁汗、禁下、禁润";又有"可汗、可下、可润".指出湿温"三禁"及其相对性应根据湿温的发展阶段、温与湿的性质特点以及偏盛程度,所在的部位、正邪的虚实来审时度势,因势利导,灵活掌握其禁宜,积极透泄达邪扶正,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湿温是由温热病邪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初起表现为身热不扬,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苔腻脉缓等。湿热病邪既有亢盛炎上的热邪性质,又有粘腻郁滞之湿邪性质,且湿热为患,虽以夏秋季节为甚,但四季皆可发生,属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对湿温的治疗,除主要辨明湿与热孰轻孰重而分别治以清热、化湿之外,下法对其亦有独特的治疗作用。清代名医吴鞠通对湿温病曾提出“三禁”:“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不解”。吴氏认为湿温病不可误作为腑实而早予攻下,否则可致脾气下陷,湿热内渍而生变。上述“三禁”是指湿温…  相似文献   

9.
吕文亮 《四川中医》1998,16(5):14-15
温病临床中,若医生辨证不真,治不如法;误汗、误下、误利小便等以致变证蜂起,故叶天天上、吴鞠通等为了警示后学,引以为训,在其著作许多章节论述了温病若干禁忌证法,时值今日,认真剖析其有关内容,对指导温病临床不无神益,本文归纳温病禁忌证法有九,分述如下。1.湿温三禁吴氏在《温病条辨·上焦篇》中说:“头痛恶寒……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意即湿温初起,一忌辛温发开,过汗耗伤心明,致湿浊上蒙机窍,可致神昏、耳聋诸症;二忌苦寒攻下…  相似文献   

10.
湿温三禁考     
湿温汗下润三禁,始见于吴鞠通氏《温病条辨》上焦篇第四十三条,对后世影响较大.验诸临床有当禁与不当禁之别,今略作小考,恭请同道教正.汗之即时邪从外解湿温一证,多发生于夏秋雨湿较盛季节,属新感范畴.一切新感温病,临床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头痛、肢体酸痛,脉浮苔白,而湿温则多兼面垢苔腻,口粘,皖痞.其治疗总宜疏表逐邪,佐以清泄.由于湿温证的初起阶段多湿重于热,所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是阳为湿遏、清阳不展所致,与一般外感表实证大异;故吴鞠通氏告诫后人湿温初起不可用汗法"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后世某些医家以此为临证准  相似文献   

11.
自吴氏温病条辨上焦篇第43条指出:“……湿温,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后,引起了许多医家不同的见解和争论,甚至有人认为是湿温证治中的三禁,在某些情况下临证必须慎用,这固然有其正确的一面,但过分强调这一方面,是否符合吴氏原来的意图?又是否与临床客观实践尽相吻合?直到到现在,还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因此,在继承整理发扬祖国医学遗产的今天,似有进一步提出来讨论的必要。  相似文献   

12.
治疗湿温病,一般禁用发汗、攻下,滋阴等法。吴鞠通说:“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所论确有一定临床意义。但根据证候变化,也有可汗、可下、可润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研讨《伤寒论》治法方药的较多,而谈其治法禁忌者则较少,偶有论述,亦仅逮其一二。笔者拟就论中的汗、吐、下、温、清、利、水、食八种禁忌问题(服法禁忌除外),略述管见。一、禁汗汗法,指辛温解表和辛凉解表而言,论中多用前者,故其禁忌,系指辛温发汗,而论中有明禁者约26条。1.温病禁汗:如(6)条。温病是太阳病的一个类型,由于性质属热,故禁辛温发汗。误用则助热伤阴,造成“身重、多眠睡、  相似文献   

14.
清·杨栗山著《伤寒温疫条辨》,论治温病诸方。杨氏认为,仲景虽然指出“伤寒”、“温病”之不同,但在论治时则重“伤寒”而略“温病”,因此使后世医家只知治伤寒而亦略于温病。直至金、元时代,刘河间始则极力反对以辛温治疗伤寒,创双解、凉膈等寒凉方剂,为外感热病之治疗另辟了蹊径;元末明初之王安道提出伤寒“治以辛温解  相似文献   

15.
湿温治疗“禁汗、禁下、禁润”浅识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部王华敬,倪青(100091)湿温是因夕憾湿热之邪导致气机阻滞、脾胃升降失司的一种新感温病。其病以中焦脾胃为中心多见于雨湿较盛的夏秋季节.其临床特点为发病缓、传变慢、病程长、缠绵难愈.初起头痛、恶寒...  相似文献   

16.
1在卫汗之可也 对于卫分证的治疗,叶天士提出“在表初用辛凉轻剂”,与《伤寒论》倡用辛温有明显的区别。叶氏说:“辨卫气营血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认为温病卫分证,为温邪郁于肺卫,以郁热为主,病虽轻浅,已有轻度津伤,绝不能用辛温发汗之法,以免再度伤阴。吴鞠通在《温病条辨》银翘散方论中说:“按温病忌汗,汗之,不惟不解,反生他患。”可见“在卫汗之可也”之汗绝非用发汗之法,而是辛凉轻散、甘凉清化、辛凉清解等法。待表解里和。自然邪透汗泄,虽然不发汗而达到汗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正> 三仁汤出自清朝吴鞠通的名著《温病条辨》.他在该书上焦篇四十三条中指出:“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长夏深秋冬日同法,三仁汤主之.”可以看出吴氏创此方之原意是针对湿温证而设,同时还告诫要注意湿温证和阴虚证的鉴别,指出湿温证不可汗、下、润.后世医家多遵照这些原则,应用此方治疗湿温初起或暑温,邪在气分证.其实,此方在临床上应用甚广,决非仅只湿温和暑温二证,兹根据个人临床中的点滴体会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18.
一、散寒之法因时异用药分四时,《内经》早有“用寒远寒”“用热远热”之诫,雷氏则具体提出了“在春令辛温不宜过剂,在冬令辛热亦可施之”(《时病论·卷二·风寒》)的治疗大法。治体实邪盛的伤寒患者,用麻黄汤辛温峻汗;治春温、风寒症,则用辛温解表法,方中以葱、豉“代麻黄,通治寒伤于表”(《时病论·卷一·风温》),防风、桔梗祛表寒;而治病邪轻浅的冒风症,仅用微辛轻解法,方中薄荷、紫苏用梗而不用叶,取其微辛力薄之意。盖温热  相似文献   

19.
中医证候与应激反应的关系(续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 外感病中医分阶段与应激反应的关系外感病是感受外邪引起的疾病 ,属广义伤寒之范畴。如《素问·热论》曰“今夫热病者 ,皆伤寒之类也”《难经·五十八难》也指出 :“伤寒有五 ,有中风 ,有伤寒 ,有湿温 ,有热病 ,有温病 ,其所命名不同 ,”由此可见 ,外感热病 (伤寒 )是指感受六淫 ,疫疬等外邪 ,引起的一切发热性疾病的总称。外感热病的证候分类方法繁多 ,有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 ,病因辨证不同 ,且伤寒与温病之间存在着寒温对立 ,六经辨证与卫气营血、三焦辨证之别 ,又异化有药用辛温及辛凉之分 ,前者用辛温之剂 ,后者用辛凉…  相似文献   

20.
滋水作汗经验谈201400上海市奉贤县中医院陈贤平浅水作汗这一治疗法则是清代徐大椿提出的。他指出:“盖发汗有二法:湿邪用香燥之药,发汗即以去湿;燥病则用滋润药,滋水即以作汗”。外感发热用辛温或辛凉治疗为正法,而汗法之变则层出不穷,泼水作汗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