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从四个方面对中医康复学的某些问题进行了探讨。①中医康复学是随着西方现代康复医学理论和技术的大量引进、以及现代康复医学学科在我国基本确立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应接受或移植现代康复医学的基本概念,并适当加以限定,而不能囿于中医古籍“康复”的固有概念中。②中医康复学与养生学在基本概念、服务对象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区别,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学科,不可混为一谈。③中医“治未病”的康复预防观、“杂合以治”的康复治疗观以及自然医学的康复治疗法,将会在未来世界康复医学的发展中显示出巨大优势。④中医康复学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缺乏严密规范的康复功能评价方法、系统的康复治疗体系和完善的康复治疗手段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对中医康复学一些问题的思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四个方面对中医康复学的某些问题进行了探讨。(1)中医康复学是随着西方现代康复医学理论和技术的大量引进,以及现代康复医学学科在我国确立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应接受或移植现代康复医学的基本概念,并适当加以限定,而不能囿于中医古籍“康复”的固有概念中。(2)中医康复学与养生学在基本概念、服务对象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区别,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学科,不可混为一谈。(3)中医“治末病”的康复预防观,“杂合  相似文献   

3.
论中医康复医学之整体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体观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也是中医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的出发点 ,中医康复医学对于疾病的康复治疗、养生康复以及病后的摄生调养都主张从整体出发。整体观在中医康复学中的指导作用反映在中医康复学之“全面康复”的思想 ,即利用综合性治疗的方法达到人体形神功能和社会活动能力的恢复。具体体现在 :人与自然一体观 ,人与社会一体观 ,形神康复一体观方面。1 天人相应观中医康复医学以天人相应观为指导 ,强调天地自然的规律对人体康复进程的影响 ,顺应自然 ,因时因地制宜也是中医康复医学的重要法则。《素问·五常政大论》说 :“圣人治病 …  相似文献   

4.
康复预防观是中医康复学基本理论之一,早期康复介入有助于防止或减少患者功能的丧失或者残疾的发生,这与中医学治未病理论、现代预防医学三级预防思想相似.针灸疗法治未病具有悠久的历史,在防治阿尔茨海默病(AD)、血管性痴呆(VD)等老年性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VD为例,探讨针灸疗法在VD临床康复治疗中的应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康复疗法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但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尚未形成严谨的康复体系。目前,传统康复和现代康复在中国正经历着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过程,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康复医学体系,即中国康复模式。通过梳理中国康复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并从现代康复学基础理论、康复评定、治疗技术和临床康复几方面对中国康复学的理论构架及体系建设进行初步探索,以期为中国康复学的发展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医康复学同时具备中医学和现代康复学2个特征,两者之间相互包容,相互依托,不仅具备建立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之上康复医学的独有特征,而且具备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两大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理念。中医康复学的概念内涵主要包括中医的康复学和康复的中医学2个层面。中医康复学概念外延主要体现在中医和康复互相结合发展层面,更深层外延则是传统中医理念与现代医学理念融会贯通的结果。理解中医康复学概念内涵和外延,对于发掘和整理中医康复理论和康复疗法有积极作用。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深入进行临床及实验研究,把中医康复疗法推进到更高水平,必将极大地丰富康复医学内容,从而形成独具风格的中医康复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
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结合病案讨论教学法的具体实施及其在常见疾病康复学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为康复学探寻一种既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又可巩固康复学基础知识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临床独立完成康复功能评定、制定康复治疗方案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具备完整理论体系的现代康复医学正飞速发展且疗效显著,中医康复学历史悠久、疗效突出,但缺乏完整康复医学理论体系,借鉴现代康复医学理论体系来进一步发展中医康复学值得思考。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当代研究成果,结合临床体会从两者的优势与不足以及可借鉴应用与研究之处进行论述。在对中医康复医学的应用与研究过程中,我们既要发挥好中医康复学的独特优势,同时要思考如何引进现代康复医学发展的经验,进一步提高治疗技术和对功能障碍的认识及规范疗效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其优势,丰富具有中国特色的康复医学体系。  相似文献   

9.
9月7—10日, 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三次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在上海召开, 本届会议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主办, 上海市医学会承办。会议设立1个主会场、17个分会场、4个培训班, 本次会议的主题为"融合创新智慧康复", 旨在促进我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的发展, 提高我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基础研究水平, 并充分展示近年来国内外物理医学与康复学所取得的新进展、新发现、新成果。  相似文献   

10.
论中医预防学的概念与研究范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预防学历来是中医基础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由于中医养生学和康复学的迅速发展,以及中医治则治法学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宽,中医预防学理论有被分化解体的趋势。因此认为,有必要建立和规范“中医预防学”的概念,明确其基本内容,界定其研究范畴。文中对中医预防学的基本概念、中医预防与治则治法、养生、康复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从八个方面论述了中医预防学的研究范畴。  相似文献   

11.
发扬中医学的新思路─—再读《中医康复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发扬中医学的新思路─—再读《中医康复学》黄致君(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中医康复学》教材的问世,为促进我国康复医学教育,培养专业康复医学人才,开展康复治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恢复《黄帝内经》的本来面目,充实和发扬《黄帝内经》的基本观点、理论和...  相似文献   

12.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主办,云南省医学会、云南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于2011年9月16日至9月18日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数十名国内外知名康复医学专家与全国各地的五百余名康复医学界代表共襄盛举,为推动中国康复医学事业发展献力献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神经康复学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方法在康复专业神经康复学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案,选择神经解剖学-神经病学-神经康复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模拟教学模式、病例分析教学法中一种、甚至多种教学模式,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结果通过教学反馈调查,学生学习神经康复学的热情大幅提高,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案,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神经康复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2):2459-2459
“护理与康复”栏目是《中国全科医学》杂志一直以来的保留栏目之一,为了继续保证和提高该栏目的质量水平,更好地服务予广大社区卫生工作者,特向全国从事全科医学、社区医学、临床医学的专家、学者、护理与康复工作者征集相关稿件。报道重点以护理学、康复学研究成果为主,涉及护理、康复科研与临床实践等各个方面,及时反映国内外护理学科、康复学科发展动态及护理、康复专家经验荟萃。  相似文献   

15.
《伤寒论》为阐述外感疾病的专书,是理、法、方、药比较完善的专著,全书共计397条原文合113首方剂。承《黄帝内经》,理论联系实际,首创“六经辨证论治”治疗外感病。其中的“三承气汤证”是一个典型缩影,可谓“冰山一角”。其方证主要包括调胃承气汤证、小承气汤证、大承气汤证,后世演化不胜枚举。此三证在《伤寒论》中共涉及条文34条:其中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7条,“辨阳明病脉证并治”22条,“辨太阴病脉证并治”1条、“辨少阴病脉证并治”3条、“辨厥阴病脉证并治”1条。其内容思想贯穿全篇始末,是辨证论治思想的经典体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学生学习社区康复学课程后,对课程内容、教学形式等总体感受和建议,以进一步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通过邮件发放和回收调查问卷,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绝大多数学生喜爱社区康复学课程,并渴望学习更多的国内外社区康复知识,同时表示如果可能愿意参与社区康复学的相关研究.结论 社区康复学的教学取得了成功,同时应当结合学生的需求,对教学内容和形式进行相应的改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治未病思想在哮喘病防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了治未病思想的具体内涵,介绍了其在哮喘病防护中的应用方式。结果:在治未病思想的指导下,对哮喘病患者进行起居调护、心理护理、饮食调护、免疫法护理剂健康教育,有助于控制患者的病情,提高其康复率。结论:以“治未病”思想为指导,对哮喘病患者加以防护,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康复几率,同时还能起到控制病情的作用,这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康复医学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早期康复和专科康复的发展,使得康复医学和治疗医学的关系更为密切.从医疗时间上,康复医疗不再是临床医疗的延续,而应尽早和临床医疗同时进行.从医疗空间与范围上,康复医学已深入传统临床医学的各专科领域,形成了如骨科康复学、神经康复学等专科康复学.由于长期以来将治疗医学称为临床医学,又由于康复医学科已确定为临床科室且康复医学已与临床治疗医学关系日趋密切,因此探讨和了解康复医学与治疗医学的关系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伤寒论》开创了中医六经证治之先河,对中医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对后世医家的思想影响甚深。张仲景为一代医圣,其《伤寒论》中方剂被后世称“经方”,可见其效果之显,对后世影响之深。但经方中各药炮制工艺却远不及后世,其特点有下列几个。一、经方中大多药不...  相似文献   

20.
中医养生学外延广泛,与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康复学、中医老年病学、中医“治未病”学以及预防医学、体育健身学、气功学等中西医学科有着某种亲缘关系。但由于各自的内涵不同,或邻近,或从属,还是有着明显的区别性特征。本文就此进行了简要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