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氨基酸腹膜透析对腹膜透析患者透析效能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住院患者21例,采用自制的氨基酸腹膜透析液,白天的3袋为正常腹膜透析液,夜间以氨基酸腹膜透析液留腹8 h左右,应用8周,观察CAPD患者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血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钙(Ca)、血磷(P)等生化指标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5%腹膜透析液渗透压为341 mOsm/kg·H2O,加入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后,渗透压提高到365~379 mOsm/kg·H2O,与2.5%腹膜透析液渗透压基本相似,但单袋出超量较1.5%及2.5%腹膜透析液增加。治疗8周后,患者血ALB由(27.49±3.82)g·L-1增加到(28.64±4.41)g·L-1(P<0.05);多数患者血ALB水平升高,最高增幅为8 g·L-1左右。患者血BUN、UA、血P水平均降低(P<0.05),血HB水平升高(P<0.05),但血Cr及血Ca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5例患者出现短暂恶心、呕吐,未观察到有腹痛、腹泻及腹膜炎的发生。结论:应用自制的氨基酸腹膜透析液对CAPD患者进行夜间留腹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透析效能,并改善营养状态,纠正营养不良,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①调查了78例CAPD治疗患者的一般情况及原发病因;②采用MDRD方程计算肌酐清除率,以评估患者的残余肾功能;③以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GA)、握力试验等指标评估病人营养状况;④用Charlson指数评估患者合并症情况;⑤采用ECOG和Karnofsky活动指数评分评估患者的活动能力。结果①依据SGA评分,CAPD患者营养不良总发生率为51.3%;与营养良好组相比,营养不良组患者的Hb、A lb、右侧肱三头肌皮褶厚度、髂皮褶厚度降低,CRP明显升高(P(0.05);与营养良好组相比,虽然营养不良组患者的CCr、透析液总剂量、液体总清除量没有明显的差异,但透析液糖浓度、透析龄、腹腔液体的超滤量明显高于营养良好组,而尿量明显减少(P(0.05);④与营养良好组相比,营养不良组患者的Charlson合并症指数、水肿发生率明显增高,活动能力明显减低,(P(0.05)。结论CAPD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残肾功能、炎症反应、贫血、合并症情况、容量负荷状态等诸多因素均可影响CAPD患者的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3.
氨基酸腹膜透析液在腹膜透析营养不良患者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营养不良仍然是连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并发症。腹膜透析(PD)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原因往往为多种因素引起。许多研究者观察了氨基酸腹膜透析液治疗对此类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并获得了积极的效果。作者综述了氨基酸透析液对PD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非膳食因素对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非膳食因素对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对50例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使用主观综合营养评估法(SGA)及生化指标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总蛋白(TP)评估其营养状态,分析透析剂量、透析液葡萄糖浓度、腹膜炎发生次数、患者工作状态及学历水平等因素对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结果透析液用量8L/d的患者以上4个指标虽均低于4~6L/d患者,但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常规腹膜透析患者营养指标优于高糖透析患者(P<0.05);经常发生腹膜炎患者营养较差(P<0.01);正常工作及家务工作患者营养状况优于无工作患者(P<0.05),高学历患者优于低学历患者(P<0.05)。结论除膳食因素外,透析剂量、透析液葡萄糖浓度、腹膜炎发生次数、工作状态及学历水平等多因素相互作用,对腹膜透折患者营养状态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尿毒症腹膜转运特性对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的影响。方法根据腹膜平衡试验(PET),将31例腹膜透析患者腹膜分为低转运(L)、低平均转运(LA)、高平均转运(HA)、高转运(n)4种类型,比较4种转运特性腹膜透析患者腹透6个月后血清白蛋白(ALB)、血清转铁蛋白(TF)、血红蛋白(Hb)、主观综合性营养评倘法(SGA)。结果高转运腹膜组与低转运、低平均转运、高平均转运组比较,ALB、TF、Hb、SGA均显著降低(P〈0.05);高转运腹膜组与低转运组比较,ALB、TF、、SGA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溶质清除相同的条件下,腹膜转运性高的腹透患者营养状况明显差于腹膜转运低的腹透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分析基础腹膜溶质高转运特性的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新置透析导管接受腹膜透析治疗,且基础腹膜溶质转运特性为高转运的患者290例,随访记录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截止随访时间患者的生存状态将其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至随访截止日期,生存组患者249例,死亡组患者41例,病死率14.1%。死亡组患者年龄、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指数)、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模式治疗比例、随访期营养不良率均高于生存组(均P<0.05),随访期超滤量低于生存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高龄(HR=3.368)、CCI指数高(HR=2.478)、CAPD模式治疗(HR=4.336)、随访期营养不良(HR=5.255)、随访期超滤量不足(HR=6.750)均是影响腹膜透析溶质高转运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临床表现不同的腹膜透析溶质高转运患者预后存在差异,关注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治疗措施或可降低其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长期使用低钙透析液进行腹膜透析患者的透析效果及生存质量。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2年5月在新华医院崇明分院肾脏内科开始进行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160例,按照透析液含钙量的不同分为低钙透析液组(低钙组,透析液钙浓度1.25 mmol/L)83例和标准钙透析液组(标准钙组,透析液钙浓度1.75 mmol/L)77例,随访3年,观察透析第1年末、第3年末时2组患者生存率、透析效果及生存质量的比较。结果随访至第1年末时,2组患者生存率及退出腹膜透析的个案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继续进行腹膜透析的患者之间生存质量、透析一般情况、血管钙化、心血管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钙组患者的血钙高于甲状旁腺激素低于标准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第3年末时,低钙组患者生存率更高,退出腹膜透析的个案数量则明显低于标准钙组,继续进行腹膜透析的患者之间透析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钙组患者的血钙高于、甲状旁腺激素低于标准钙组,血管钙化、心血管事件发生更少,生存质量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长期使用低钙透析液进行腹膜透析对钙磷代谢存在有利影响,患者的长期生存质量要好于标准钙透析液进行透析的患者。  相似文献   

8.
影响腹膜透析充分性的因素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影响腹膜透析充分性的因素,为制定充分,合理的个体化透析方案提供依据。方法:连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48例,透析时间为1.5~32.6个月,透析剂量8L/d。所有患者均以纱KT/V及肌酐清除率(Ccr)评价透析充分性,观察腹膜转运功能,残余肾功能(RRF),单位透析剂量(PV/S),透析时间和体表面积(BAS)对透析充分性的影响。其中15例透析不充分的患者子修正透析方案。结果高、低转运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腹膜透析过渡期采用自动化腹膜透析和渐进式非卧床腹膜透析的疗效。方法:终末期肾脏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渐进式非卧床腹膜透析方案进行过渡期透析,观察组采用自动化腹膜透析方案进行过渡期透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营养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血肌酐、尿素氮、尿酸水平对照组分别为696.03±106.40 μmol/L,16.85±4.20 mmol/L和389.06±83.20 μmol/L,观察组分别为633.09±118.97 μmol/L,12.68±4.15 mmol/L和366.20±77.93 μmol/L,两组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白蛋白(29.14±4.25 g/L)、前白蛋白(243.62±71.09 mg/L)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红蛋白治疗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并发症5例(10.20%),观察组出现并发症6例(12.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透析过渡期行自动化腹膜透析比渐进式非卧床腹膜透析可明显改善患者肾功能、提高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10.
代文迪  刘文虎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9):1749-1750
目的 探讨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腹膜转运类型与营养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106例CAP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腹膜转运功能分为高转运组(H组)和低转运组(L组),再根据总的尿素清除率(Kt/V)和总肌酐清除率(Ccr)分为透析充分组(HA组、LA组)和透析不充分组(HI组、LI组),根据蛋白质呈现率(nPNA)、清蛋白、主观综合评价法(SGA)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结果 H组和L组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Kt/V与血清蛋白、nPNA均呈正相关(P<0.05);H组与L组的总Kt/V、总肌酐清除率、血清蛋白、透析液清蛋白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PNA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膜透析高转运类型者较低转运者营养状况差,但高转运者中Kt/V达标者的营养状态较未达标者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双联系统腹膜透析治疗尿毒症的并发症、营养状态、终止腹膜透析的原因。方法 38例患者应用Tenekhoff卷曲型腹透管手术植管至膀胱(或子宫)直肠窝。术后给予间歇性腹膜透析(1PD)持续2周;2周后给予标准CAPD治疗。每日透析剂量6000~8000ml。临床观察621个病人月,平均透析时间16.34个病人月。结果 38例仍维持CAPD患者21例(55.26%),存活1年以上32例(84.21%),目前存活2年以上10例,死亡8例(21.05%),累计发生腹膜炎17例次,平均发生率0.33次/病人年。营养不良11例。患者平均血清白蛋白28.3g/L,其中6例血清白蛋白20.0~30.0g/L,5例30.0—35.0g/L。结论 积极保护残余肾脏功能,充分透析,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是减少并发症,保证患者长期生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CAPD)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相关指标的表达,探讨炎症因子对腹膜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74例CAPD患者分别送检hs-CRP、IL-6、TNF-α,同时测定肌酐(Cre)、血钙(Ca)、血磷(P)、血红蛋白(Hb)、胆固醇(Chol)、三酰甘油(TG)、白蛋白(Alb)。根据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法(SGA)计算分值,观察腹膜透析患者炎症因子与各生化指标的关系。结果腹膜透析患者血清炎症因子(hs-CRP、IL-6、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RP〉5 mg/L组血清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CRP〈5 mg/L组;血清Hb、Alb水平及SGA均显著低于CRP〈5 mg/L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Ca、P、Chol和Cr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高转运患者血清hs-CRP及IL-6水平高于其他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膜透析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腹膜高转运功能患者炎症因子升高明显,炎症与低蛋白血症、营养状态差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状态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2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69例CAPD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老年营养风险指数评估患者营养状态,将其分为营养正常组及营养不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差别,分析各个变量与营养不良的相关性,并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结果分析。结果:通过老年营养风险指数评估结果得出营养正常组83例(49.1%),营养不良组86例(50.9%)。两组年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舒张压、碳酸氢根、尿酸、C反应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清白蛋白、碳酸氢根、尿酸为营养不良发生的保护因素,年龄为营养不良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年龄是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白蛋白、碳酸氢根、尿酸为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膜转运功能对连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46例CAPD患者按腹膜平衡试验(PET)结果分为Ⅰ组(高和较高转运率)和Ⅱ组(较低转运率),比较其尿素KT/V、蛋白分解率(PCR)血清白蛋白(Alb)、前清蛋白(PA)和转铁蛋白(Tf)水平。结果:两组在残余肾功能(RRF)透析剂量和尿素KT/V方面无差异,Ⅰ组血清Alb和PCR显著低于Ⅱ组。结论:腹膜透性较高者更易发生蛋白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15.
可调钠配合低温透析防治高危患者透析低血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可调钠配合低温透析在高危人群(高龄、糖尿病肾病、肿瘤及心功能不全等)血液透析中防治低血压的作用。方法选择1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高危患者透析,透析模式:常规常温组(A组):透析液温度37℃,透析液钠浓度140mmol/L;调钠+常温(B组):透析液温度37℃,透析液钠浓度由148~155mmol/L线性下降至透析结束时135mmol/L;调钠+低温组(C组):透析液温度35.5℃~36℃,透析液钠浓度由148~155mmol/L线性下降至透析结束时135mmol/L。每例患者每种模式观察10次,两者血流速度相等,脱水量恒定。透析过程中监测透析前后血清钠浓度,监测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率。结果3组透析模式相比,透析前后血清钠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就低血压发生率而言,A组和B组模式相比较,卡方检验有统计学差异(χ^212.58,P〈0.005);A组和C组模式相比较,卡方检验有统计学差异(χ^216.89,P〈0.005);B组和C组模式相比较,卡方检验无统计学差异(χ^20.39,P〉0.05)。与常规透析相比,可调钠透析的作用以不增加患者的钠负荷为代价,不造成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结论可调钠透析可明显减少维持血液透析中高危人群的低血压的发生率。低温结合可调钠透析对低血压的预防作用并不明显优于单纯可调钠透析。  相似文献   

16.
腹膜透析对肾衰竭患者微炎性反应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衰竭患者腹膜透析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血清清蛋白(Alb)等指标的水平变化,并观察腹膜透析对其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6月~2007年12月我院肾内科诊断为慢性肾衰竭患者35例为透析组,分别于透析前后抽血检查hs-CRP、IL-6、TNF-α和Alb,并选择同期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结果:腹膜透析组透析前hs-CRP、IL-6、TNF-α和Alb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透析治疗后血清hs-CRP和Alb水平较透析前降低(P〈0.05),IL-6和TNF-α水平变化不明显。结论:肾衰竭患者经腹膜透析治疗后微炎症状态有所好转,但未消退。监测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作为观察腹膜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感染和营养不良等常见并发症和预测不良后果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可调钠透析对透析低血压的预防效果及与常规标准钠透析比较。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0年2月在我院血液透析中心维持性透析的血液透析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常规标准钠血透模式(SSD)组,透析液钠浓度在整个透析期间均为140mmol/L;可调钠血透模式(VSD)组采用机器控制内置曲线模式、线性变化,在整个透析期开始的透析液钠浓度为153mmol/L,透析结束前30min透析液钠浓度改为135mmol/L。两组患者均使用碳酸氢盐透析液,每周透析2~3次,透析时间(10~12)h/周,透析时血流量(180—200)mL/min,透析液流量500mL/min,透析液温度37℃。结果可调钠透析组与常规标准钠组透析阶段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方面比较均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心率症状比较,可调钠透析组明显优于常规标准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血压发生率比较,可调钠透析组明显低于常规标准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可调钠透析能有效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低血压,减少低血压发生率,提高透析耐受性及充分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开同配伍低蛋白饮食对长期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长期进行腹膜透析的患者40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给予开同配伍低蛋白饮食,对照组只给予低蛋白饮食,令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组对照组,6个月后对各组营养状况进行比较。结果:⑴对长期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进行分析发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其各项生化指标、体重指数、肱三头肌处皮褶厚度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各项生化指标(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腹膜透析患者存在蛋白质营养不良,开同配伍低蛋白饮食可提高患者的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的浓度,有效地改善长期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9.
护士长:今天查房的题目是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护理。希望通过这次查房,大家能达到以下目标:叙述腹膜透析病人发生营养不良的原因及临床表现;能运用综合性营养评估法评估腹膜透析病人的营养状况;阐述腹膜透析营养护理的内容;为腹膜透析病人制订饮食处方。 腹膜透析是利用腹膜作为半透膜,向腹腔内注入透析液,借助膜两侧的毛细血管内血浆及腹膜腔内的透析液中的溶质浓度梯度和渗透梯度,通过弥散和渗透原理以清除机体代谢废物和潴留过多的水份的方法。腹膜透析是治疗尿毒症的重要方法之一,但营养不良是引致腹膜透析病人死亡的重要死因之一。现在首先由林护师报告病人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微炎症状态、营养状况与透析充分性的关系。方法按照超敏C-反应蛋白(hs-CRP)≤5 mg/L和hs-CRP〉5 mg/L,将腹膜透析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间营养状况指标及透析充分指标与炎症指标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GB)、hs-CRP、尿素清除率(Kt/V)、标准化蛋白分解率(nPCR)、改良定量主观整体评估(MQSGA)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腹膜透析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微炎症状态与营养不良及透析充分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