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经肘部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颈内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应用于肿瘤患者治疗中的利弊。方法将18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8例)和对照组(92例)。观察组采用PICC置管,对照组采用颈内静脉置管,观察2组穿刺时间、穿刺成功率、穿刺异常、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导管留置时间等。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平均操作时间短,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导管留置时间长。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1%,对照组为零。结论在肿瘤患者治疗中,PICC宜用于输液而颈内静脉置管宜用于晚期肿瘤化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锁骨下穿刺中心静脉置管(CVC)在普外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PICC患者96例作为观察组,CVC患者9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置管操作时间、导管留置时间、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置管操作时间较短,导管留置时间较长,一次性置管成功率较高,并发症较低。结论:PICC在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CVC。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用于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可行性。方法:64例确诊为恶性肿瘤需行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34例PICC置管为A组,30例颈内静脉置管为B组,比较插管成功率、穿刺时间、导管留置时间、液体流速和穿刺并发症。结果:与颈内静脉插管相比较,发现A组与B组相比,插管一次成功率明显为高,穿刺时间明显较短,导管留置时间明显延长,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PICC导管的主要并发症为导管堵塞、周围静脉炎和导管相关感染,颈内静脉导管的主要并发症为导管相关感染和误入动脉。结论:PICC和颈内静脉插管均存在各自的优缺点,与颈内静脉插管相比,PICC是一种较为安全、易于掌握的插管方法,对于长期化疗或静脉输液的病人,应首选PICC插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临床输液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102例PICC置管患者(观察组)和同期142例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对照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其一次性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置管成功率97%,对照组置管成功率88%,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ICC穿刺置管成功率高,护士可以直接独立操作,不用局麻,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工作量。需要长时间留置并主要用于静脉高营养时,应考虑选择PICC。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拔河式大角度静脉穿刺用于老年患者留置PICC的效果。方法将98例需置PICC的老年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用拔河式大角度静脉穿刺留置PICC,对照组用常规方法置管。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患者穿刺疼痛感、穿刺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拔河式大角度静脉穿刺用于老年患者留置PICC,可减轻穿刺时疼痛感,降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提高置管一次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摘 要目的:探究静脉治疗专科小组在持续改进经外周留置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8 年 2 月至 2021 年 8 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 PICC 置管的 350 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 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175 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置管及护理,观察组患者行基于静脉治疗专科小组的置管及护理,比 较两组的一次成功穿刺率、导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导管留置时间 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 PICC 置管患者实施基于静脉治疗专科小组的干预模式,能提高置管质量,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管理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实体肿瘤化疗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60例接受PICC置管的实体肿瘤化疗患者,平均分为2组,观察组实施PICC管理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行常规PICC护理,以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留置时间、留置成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依从性为指标来评价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留置成功率、患者依从性、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PICC管理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实体肿瘤化疗患者的护理效果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锁骨下静脉置管(CVC)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应用效果。以减少因化疗带给患者的不适感及并发症,增强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方法:120例需进行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60例做锁骨下静脉置管为A组,60例做PICC置管为B组。分别观察两组方法的一次成功率,静脉炎发生率,主要并发症发生情况,留置时间,费用情况。结果:A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8%,B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7%;B组留置时间长于A组;B组静脉炎发生率大于A组;B组并发症大于A组,6~8个化疗周期结束B组费用大于A组。结论:在肿瘤患者化疗中选用锁骨下静脉置管优于PICC。  相似文献   

9.
吴加花  冯燕虹  黎玉婵  郑雪 《新中医》2015,47(3):201-202
目的:观察四黄水蜜外敷预防乳腺癌患者使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PICC置后4 h,在穿刺点上方约5 cm穿刺静脉走行处预防性给予四黄水蜜外敷,对照组在置管后4 h局部外敷喜疗妥乳膏,部位同观察组。观察2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与严重程度。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使用四黄水蜜外敷可有效降低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致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深静脉临时置管在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血液透析的颈内静脉置管患者42例和股静脉置管患者55例,对比两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透析效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颈内静脉置管的导管留置时间更长,感染、导管堵塞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中,采用颈内静脉置管优于股静脉置管,在操作熟练的前提下,可作为主要的临时血管通路加以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集束干预管理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预防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从2015年5月~2016年4月在浙江省荣军医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肾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于血液透析的中心静脉导管,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集束干预管理。观察和比较两组CRBSI发生率、导管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CRBSI发生率、导管留置时间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锁骨下静脉置管率、股静脉置管率分别显著高于、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颈内静脉置管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中心静脉置管患者行集束干预管理,可降低CRBSI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改善置管部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经外周静脉置人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和经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carotid vein catheters,CVC),在血液病化疗患者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随机将69例经肘部外周进行静脉穿刺,并中心静脉置管设置为PICC组,此外,将91例经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设置为CVC组。结果 PICC置管组一次插管成功率为93%,CVC置管组为78%,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C置管组平均穿刺时间为(15.24±4.31)min,CVC置管组为(27.67±3.96)min,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ICC置管组平均留管时间为82d,CVC置管组为40d,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ICC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CVC置管组为3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组较CVC组一次置管成功率高,节省时间和人力,但并发症发生率高,非计划性拔管率高,与CV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种置管方法成本/效益的差异来看,需长期化疗的血液病患者中,PICC具有并发症发生少、留管时间长、穿刺简单、易护理的特点,可作为大多数白血病长期输液的置管方法并长期留置。但其不能完全代替CVC。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在肿瘤患者行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接受PICC管术化疗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2组患者均成功置管,对照组发生并发症13例(32%),研究组发生并发症3例(8%),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本研究除6例危重患者非导管原因死亡外,均顺利出院或完成化疗周期。结论精细化护理是一种科学的、规范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临床护理时应不断总结护理经验,规范操作,密切观察,对提高留置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邵建红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3):165-165
目的:探讨浅静脉留置针置管法在老年患者静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2例患者按穿刺日期单双号进行分组,单日穿刺患者36例(83例次)采用常规置管方法为对照组,双日穿刺患者36例(91例次)采用穿刺进针见回血后直接拔出针芯送管的方法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置管成功率及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穿刺针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浅静脉留置针穿刺进针见回血后直接拔出针芯送管的方法在老年人皮肤组织松弛、血管脆性增加、静脉弯曲多等因素的患者中应用方便,简单易学,置管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5.
罗奕 《中医药导报》2004,10(1):25-26
目的 :观察贵要静脉与头静脉行PICC置管的差别。方法 :将 4 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贵要静脉组 (2 6例 )与头静脉组 (1 4例 ) ,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穿刺置管 1次成功率及留置时间情况。结果 :两组静脉穿刺置管 1次成功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χ2 =7.0 3,P <0 .0 1 ) ;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χ2 =6 .1 3,P <0 .0 5 )。结论 :经贵要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率及留置时间均显著高于经头静脉穿刺置管  相似文献   

16.
周欣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6):84-84
目的:探讨颈内静脉置管前行血管超声在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我中心于2009年02月~2012年4月期间进入血液透析患者行颈内静脉置管312例,随机分组:观察组162例采用穿刺前B型超声定位,对照组160例穿刺前未行B型超声定位.对照两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穿刺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162例患者100%一次性穿刺成功,出现并发症(误伤动脉等)为0例.对照组160例患者94例一次性穿刺成功,58例2针以上穿刺成功,8例出现误伤动脉,其中1例放弃颈内静脉穿刺.结论:无超声引导穿刺情况下行穿刺前超声定位后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可以显著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和总穿刺成功率,明显减少穿刺次数和穿刺时间,降低失败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门诊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维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行PICC治疗的肿瘤患者共82例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在此基础上加用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舒适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轻中度不舒适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却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显著改善门诊PICC治疗患者舒适度,还可提高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有效避免术后并发症发生,优于传统护理模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颈内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1月-2011年6月,对140例需要实施中心静脉置管的手术病人随机均分为超声组(采用超声引导经颈内静脉穿刺)和对照组(采用传统体表解剖标志经颈内静脉穿刺),对两种方法进行对照研究,记录从消毒铺巾至成功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需要的穿刺时间、穿刺次数、成功率及有无并发症。结果超声组70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中心静脉置管首次穿刺成功65例(92.9%),总成功率为100.0%,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44例(62.8%),总成功率为91.4%,两组首次穿刺成功率和总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超声组的平均穿刺时间为(4.2±1.3)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9±2.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声组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为6例(8.6%),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法首次穿刺成功率明显优于传统标记法,且穿刺时间明显缩短,并可避赍.并发症的发生,可见超声引导下经颈内静脉穿刺行中心静脉置管具有安全、有效和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外周静脉插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为肿瘤患者化疗及需要长期静脉输液营养治疗的患者建立深静脉通道,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经患者上肢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将PICC导管置入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行静脉输液。[结果]33例均到达预定位置,1例首次穿刺未获成功,经改用Seldinger穿刺方法置管成功。[结论]危险性小,容易固定,留置时间长,有利于用药,降低静脉炎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弹力绷带用于预防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穿刺点出血的效果。方法:135例行PICC置管肿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68例和观察组67例,当PICC置管顺利实施后,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常规的透明敷贴固定,观察组的患者使用纱布固定,在穿刺点的基础上,加用弹力绷带环绕固定。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PICC穿刺成功后24h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24h出血6例(8.96%),对照组24h出血35例(51.47%)。结论:纱布固定穿刺点后再加弹力绷带预防PICC置管术后24h内出血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