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CT检查技术的发展,多层螺旋CT在喉和下咽癌的评价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就其在喉和下咽癌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CT扫描在喉及下咽癌术后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CT扫描在评价喉及下咽癌术后状况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术后1-120个月共作了69次CT扫描)经喉镜、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喉及下咽癌术后正常和异常的CT表现。结果 10例患者呈喉及下咽癌术后正常改变,8例水肿或瘢痕形成,2例术后滞留囊肿。25例有术后肿瘤复发和/或转移,包括局部肿瘤复发18例、颈部淋巴结转移13例及远处转移2例。结论 CT扫描能很好地显示喉及下咽癌术后的正常和异常改变,判断有无肿瘤复发及其侵犯范围,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扫描在评价喉及下咽癌术后状况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5例(术后1~120月共作了69次CT扫描)经喉镜、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喉及下咽癌术后正常和异常的CT表现。结果10例患者呈喉及下咽癌术后正常改变,8例水肿或瘢痕形成,2例术后滞溜囊肿。25例有术后肿瘤复发或/和转移,包括局部肿瘤复发18例、颈部淋巴结转移13例及远处转移2例。结论CT扫描能很好地显示喉及下咽癌术后的正常和异常改变,判断有无肿瘤复发及其侵犯范围,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螺旋CT对喉及梨状窝癌的诊断价值,进一步提高喉及下咽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40例喉及下咽癌患者的螺旋CT资料。结果:病变表现为声门上型15例,声门型18例,声门下型2例,梨状窝癌5例。结论:螺旋CT检查对喉及梨状窝癌具有敏感、可靠、检出率高,能确定病变的部位、与周围组织关系及气道狭窄,为临床确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在喉及下咽癌术前分期及术后评价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4例喉及下咽癌患者(原发肿瘤49例、术后评价15例)进行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将结果并与纤维喉镜、手术所见对照分析。结果:螺旋CT平扫结合三期增强扫描图像对术前肿瘤分期和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分别是93.8%及95.9%;增强后肿瘤边界较增强前清晰,有助于肿瘤侵犯范围的判断,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检测和判定增强扫描也明显优于平扫图像,静脉期图像对肿瘤的分期帮助最大;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有利于评价喉及下咽癌的术后状况。结论:螺旋CT平扫结合静脉期增强扫描可以更完整地提供喉及下咽癌术前分期及术后评价的全面资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及多平面重组(MPR)在喉及下咽癌术前分期及术后评价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0例喉及下咽癌患者(原发肿瘤40例、术后评价10例)进行轴位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同时做MPR成像。将结果与纤维喉镜、手术所见对照分析。结果 螺旋CT增强扫描轴位结合MPR图像对术前肿瘤分期和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分别是95%及97.5%;25%的病例MPR显示肿瘤侵犯的范围优于轴位;增强图像有助于判断肿瘤的侵犯范围及颈部淋巴结转移,静脉期图像对肿瘤的分期帮助最大;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有利于评价喉及下咽癌的术后状况。结论 螺旋CT增强扫描轴位结合MPR图像,可以更完整地提供喉及下咽癌术前分期及术后评价的全面资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X线、CT对下咽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的下咽癌的X线、CT表现。结果:颈部侧位片3例C4-C5椎体水平见软组织影,吞钡后5例梨状窝不对称,1例环后区癌见环状软骨后区明显增厚,气管见狭窄;CT5例均见病侧梨状窝交浅、变形、甚至闭塞,披裂喉咽侧壁可见增厚或肿瘤生长,1例环后区癌表现为喉咽后壁增厚,将环状软骨向前推移。结论:X线,CT对下咽癌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下咽癌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咽癌是指原发于喉以外的喉咽或下咽区域的恶性肿瘤,临床发病率较低。其发病部位隐蔽,临床发现时多属中晚期。随着影像学的普及,CT已经成为下咽癌的常用检查方法。笔者回顾分析17例经手术或局部活检证实的下咽癌的CT表现,以增强对该病的认识。1资料与方法本组下咽癌患者17例,男12例,女5例;年龄40~85岁,平均63·3岁。检查使用GE公司His-pped或GE公司Prospeed CT扫描机。患者取仰卧位,扫描层面与硬腭平行,扫描范围从舌骨到环状软骨下方,层厚5 mm。10例行平扫,7例行增强扫描,所用造影剂为非离子型,用量为100 ml。观察肿瘤的位置、形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RI对喉及下咽癌术前分期及术后评价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6例喉及下咽癌患者(原发性肿瘤23例、术后复发3例)进行MRI扫描,分析其MRI表现,将结果与手术病理及CT扫描作比较。结果:MRI能较好地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及其侵犯范围。MRI对术前肿瘤分期及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为91%。高于CT扫描的87%及83%。结论:MRI扫描喉及下咽癌术前分期及术后评价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下咽癌又称喉咽癌,临床较为少见。因位置深在,或早期症状不典型,间接喉镜检查不易确诊。现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下咽癌病例的X线、CT影像表现做一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本病的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本组6例,男5例,女1例,年龄42—71岁,病理均为鳞癌,梨状窝癌5例,环后区癌1例。6例均行颈部侧位片、吞钡、喉咽部CT检查。  相似文献   

11.
保留喉功能下咽癌手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各种修复材料在头颈外科的广泛应用 ,取得了满意的下咽癌保留喉功能手术的治疗效果。作者对 2 3例保留喉功能和 2 0例不保留喉功能的下咽癌手术患者进行了对比分析 ,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  我科自 1 980年 1 2月~ 1 994年 5月共收治下咽癌 43例 ,其中 2 3例保留喉功能者为观察组 ,2 0例未保留喉功能者为对照组。全部病例病理证实为鳞癌。根据 1 987年UICC下咽癌肿瘤分期标准对全部病例进行分期。本组病例进行了全部随访 ,大多数病例随访 5年以上。1 .1 喉功能保留组一般资料 :2 3例中男 2 1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CT对下咽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局部活检病理证实的下咽癌40例。结果 主要CT表现:(1)病灶位置:下咽上区癌5例(12.5%),梨状窝癌27例(67.5%),咽后壁癌或环后癌6例(15%),混合型2例(5%)。(2)病变密度:平扫呈等或略低密度,增强扫描后明显不均匀强化。(3)梨状窝变窄或消失。(4)咽后软组织增厚:杓-椎距或环-椎距增宽。(5)喉移位及邻近结构受累。(6)喉软骨破坏(30%)。(7)颈部淋巴结转移(77.5%)。(8)食管及其他结构受累。结论 CT可较准确地显示肿瘤侵犯范围,包括喉软骨、声门旁间隙及会厌前间隙,以及颈部淋巴结转移。下咽癌主要须与喉癌鉴别,病变发生的部位、声门旋转移位情况、杓-椎距或环-椎距是否增宽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情况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高场MRI(1.5T)在喉、下咽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对36例喉、下咽癌患者的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期,并与临床分期及手术病理分期相对照。结果MRI对各期喉、下咽癌的准确率分别是T192%,T286%,T386%,T4100%。临床分期准确率分别是T1100%,T286%,T357%,T422%。MRI和临床分期总准确率分别是92%,69%。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高场MRI通过不同加权像的对比和从多角度准确显示肿瘤的部位形态及浸润范围,因而显著性提高喉、下咽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CT对喉及梨状窝癌的诊断作用(附6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喉及下咽癌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恶性肿瘤 ,在我国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 2 % [1] ,多数发生于中、老年患者 ,男性较女性多 ,发病机制一般认为与慢性炎症、病毒感染及长期的烟酒刺激有关。本文对 6 0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喉及下咽癌进行回顾性分析 ,重点讨论CT对喉及下咽癌的诊断价值。1 材料与方法1.1 病人资料 :6 0例喉及下咽癌患者。男 5 0例 ,女 10例 ,年龄 30 82岁 (平均 6 0岁 ) ,全部行喉镜活检和手术及病理证实。1.2 扫描方法 :患者仰卧 ,颈部伸直 ,摆正位置 ,使扫描线与喉室或声门平行 ,平静呼吸下连续扫描。层厚 5mm ,层距 5mm …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CT平扫与对比增强扫描对下咽癌的诊断价值及下咽癌侵犯周围结构的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或活检证实的下咽癌的CT表现,根据CT征象判断肿瘤的侵犯范围,并与喉镜相比较。结果奉组30例中,梨状窝癌16例(53%),咽后壁癌4例(13%),环后区癌5例(17%),混合性癌5例(17%)。CT还可观察到深部结构侵犯及淋巴结转移,而喉镜只能直接观察到病灶表面情况。结论CT较喉镜能更全面地显示下咽癌的部位、大小、侵犯范围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对下咽癌的诊断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45例保留喉功能的下咽癌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45例下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下咽恶性肿瘤45例(按UICC TNM分类分期,T1N0M01例,T2N0M03例,T2N1M05例,T3N1M011例,T3N2M015例,T4N1M04例,T4N2M06例),其中梨状窝癌34例,环后癌2例,下咽后壁区癌9例。45例作了喉功能保留手术,术后给予放射治疗,剂量5070 Gy。结果45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率100%,3年生存率为64.4%(29/45),5年生存率为40.0%(18/45)。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咽瘘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21例;其中切口感染12例,咽瘘7例,肺部感染2例。45例患者中,33例拔除气管套管,拔管率73.3%;29例患者术后喉功能包括发音功能、呼吸功能、吞咽功能得到保留,占本组病例的64.4%。另16例术后发音功能、吞咽功能等喉部分功能得到保留,占35.6%。结论采用保留喉功能手术治疗下咽癌是十分必要的。绝大多数患者下咽癌保留喉功能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下咽癌侵犯范围及其术前分期的CT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CT扫描对下咽癌侵犯范围及其术前分期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下咽癌的CT表现,根据CT征象判断肿瘤的侵犯范围及其术前分期,并将此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 CT判断肿瘤侵犯邻近部位或结构的敏感性为95.0%(113/119),阳性预测值为85.0%(113/133),假阴性率为5.0%(6/119)。术前CT对原发肿瘤分期的准确性为79.0%(15/19)。结论 CT能准确地反映下咽癌的侵犯范围及其术前分期,这对于下咽癌的临床处理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8.
在照射野内的喉、下咽和颈部区域均有放射性反应。放射诊断医师必须知道原发病灶及其周围放疗的预期变化,避免错误解释复发或残存病变征象。作者描述了喉鳞状细胞癌放疗后喉内预期放射学变化。61例中T_2和T_3声门上癌18例,T_2和T_3声门癌38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增强CT扫描在下咽癌和喉癌术前TNM分期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85例手术证实的下咽癌及喉癌病例,术前行增强CT扫描检查.2位有多年临床工作经验的放射学专家在不知道手术病理结果的情况下分析CT影像资料,同临床资料相结合,共同判定肿瘤TNM分期,结果同手术结果相对照,行2个相关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85例下咽癌或喉癌在没有CT检查结构仅根据临床资料分期的准确性为70.1%,将临床资料同CT检查结果相结合准确性为87.1%.诊断准确率显著提高,P值为0.001.结论 下咽癌及喉癌术前CT检查可明确肿瘤的浸润范围、甲状软骨受侵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情况,结合临床资料可明显提高肿瘤分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下咽癌是颈部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早期诊断、准确分期以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意义重大。~(18)F-FDG PET/CT集解剖显像与功能代谢显像于一体,既可以反映肿瘤的形态学特点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也可以反映肿瘤细胞的增殖情况。PET/CT对下咽癌的诊断及临床分期、精确制定放疗靶区、预测肿瘤预后及监测肿瘤复发等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就~(18)F-FDG PET/CT显像在下咽癌诊治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