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伤寒论》云:“凡厥者,阴阳之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据此标准,将《伤寒论》涉及厥证的条文及治法,总其要计十类。这十类方不仅是治厥良方,而且对相同病理基础的各种疾病均有良效。现以仲景治厥十方(法)为主,兼及其扩大运用,依类述要。  相似文献   

2.
患者芦××,女,21岁,发作性腹痛一年。B超检查提示:“慢性胆囊炎”。以清利肝胆,理气止痛为治则。方药:小柴胡汤加减(柴胡12克乌药6克黄芩12克枳壳12克金钱草30克海金沙15克茵陈15克炒灵脂15克元胡15克制乳没各6克木香12克白芍3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并配合西药阿托品、颠茄等,连服十余剂,腹痛不减且星持续性。进一步检查发现腹痛涉及胃脘部及小腹部,腹痛即欲大便,每日3~4次,并有鸡鸣泻。经详细询问病史得知,平素形寒肢冷,疼痛得温则舒,大便溏,腰酸痛,舌质淡,有淤点,苔白腻,脉沉细弱。辨证为脾肾阳虚之证,遂改为温补牌肾之法,方用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味(附片6克干姜12克白术15克  相似文献   

3.
真心痛引起厥脱,相当于现代医学急性心梗并发心原性休克,是病情险恶,生命垂危的重症。笔者1984年以来,采用中药为主治疗1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一、临床资料本组均为住院和急诊病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最大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回阳救逆之古方参附汤与回阳汤的主要药物制成参附青注射液,治疗邪毒内陷所致的厥脱证104例,总有效率为84.6%,与多巴胺、阿拉明组(31例)治疗总有效率67.7%对比,有显著意义。从统计资料表明,“参附青”注射液有升压,减慢心率、呼吸,改善脉图,提高末梢趾温的作用,使患者神志转清,汗出而止,四肢转温。对阳气暴脱者疗效优于真阴耗竭者;对中、重度病汪疗效高于西药多巴胺、阿拉明。一旦厥脱纠正,即可停药,不需逐步减量,无药物依赖性。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对胃脘痛(心下痛)的辨证精详,用药严谨,疗效确凿。笔者临床悉按六经辨证治疗胃脘痛,往往取效甚捷。兹不揣浅陋,介绍如下,以期抛砖引玉。一、太阳受邪胃失和降太阳之为病,邪犯卫阳是也。太阳受邪,营卫首当其冲。“胃者,卫之源;脾者,营之本”(《伤寒明理论》)。所以太阳病势必影响脾胃失调,导致胃气不和。太阳中风之干呕、伤寒之呕逆,均由风寒外袭,营卫失调,胃失和降所致。家父  相似文献   

6.
气滞血瘀、正虚欲脱是厥脱证基本病理特点,应用具有行气活血、扶正固脱和益气养阴、行气活血的抗厥、救脱Ⅰ号静脉注射液治疗厥脱证136例.病死率4.41%,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表明该药有明显升压、稳压效应,具有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收缩力及心、脑、肾血流量,改善微循环等作用,说明中药升压有它的整体效应。而对线粒体、溶酶体、生物膜的保护作用则是扶正固脱的主要疗效机理。  相似文献   

7.
辨证治疗厥脱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林新峰  刘南  朱敏 《新中医》2001,33(8):25-26
目的:观察在中西医结合基础上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厥脱证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厥脱征患者随机分为3组,西药治疗对照组30例以西医治疗;辨病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辨证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根据气阴耗伤、阳气暴脱、真阴衰竭3种不同证型分别加用生脉注射液,参附注射液、参麦注射液治疗。结果:辨证组总有效率98.4%,显效率81.7%,明显高于辨病组(83.3%、60.0%)及对照组(70.0%、36.7%)。辨证组显效率与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常显著性意义(P<0.01);辨病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厥脱证的抢救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辨证治疗优于辨病治疗。  相似文献   

8.
董灿玲 《陕西中医》2005,26(4):337-338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肩凝症的疗效。方法 :将本病为寒湿痹痛及阳气内虚两型分别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味 (独活、羌活、当归、白芍、杜仲、牛膝、秦艽、防风等 )和当归四逆汤加味 (当归、桂枝、芍药、制附片、山萸肉、黄芪、细辛等 )治疗本病 432例。结果 :总有效率为 97.2 %。提示 :本方法对本病具有温阳散寒 ,通痹止痛的功效  相似文献   

9.
辨证治疗顽固性呃逆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荣康 《陕西中医》1994,15(11):483-483
辨证分为气滞、脾胃虚寒、湿热、胃阴不足4型,采用内服柴胡疏肝汤、附子理中汤、藿朴夏苓汤、沙参麦冬汤化裁治疗顽固性呃逆60例,治愈58例,好转2例。  相似文献   

10.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胃脘痛2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华明 《陕西中医》1998,19(3):111-112
将200例胃脘痛患者辨证分为肝胃不和、脾胃虚寒、胃阴不足、气滞血瘀、寒热错杂五型,采用疏肝和胃、温脾散寒、养阴和胃、理气活血、寒热互用等法治疗,总有效率92%。  相似文献   

11.
辨证治疗肺心病6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国祥  余涛 《陕西中医》2005,26(12):1268-1269
目的:探讨辨证施治为主加活血化瘀中药治疗肺心病的疗效。方法:采用辨证施治加用活血化瘀药(当归、川芎、赤芍、益母草等)治疗肺心病60例。结果:总有效率96.4%。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降低血液粘稠度,降低肺动脉高压,改善心肺功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防止炎症扩散,有利于肺部感染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总结历代医家对阴虚湿热的不同论述,提出阴虚湿热的辨证应首先辨别病位之浅深,其次分辨阴虚湿热的轻重。治疗时根据湿热所在部位即上焦、中焦、下焦而选择用药,同时应注意补阴药和化湿药的比例,必须配伍恰当,做到祛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碍邪。  相似文献   

13.
惊风是小儿常见的以抽搐伴神昏为特征的一种证候,又称“惊厥”,俗名“抽风”,任何季节都可发生,一般以1—5岁小儿为多见,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其病情常较凶险、变化迅速,威胁小儿生命,所以古代医家认为是一种恶候。本文讨论为急惊风,外感惊风,现代医学称高热惊厥,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起病急,发病率较高,一般门诊常见。1 临床资料 本组共36例。其中,年龄,6月~2岁20例,3~4岁10例,4~5岁6例。发病以冬季与春季为多见。临床可见,发热在38.5℃以上,先发热、后惊厥,惊厥多发生于24小时之内;症见发热、头痛、咳嗽、流涕、咽红、烦躁、神昏、惊厥,舌苔厚黄,脉浮数。 辅助检查:脑电图,抽搐10天后脑电图检查正常;查血清钙10例,血清钙2.2~2.7mmol/L6例,  相似文献   

14.
刘锋  杨明胜 《光明中医》2004,19(6):21-23
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大便不通是每个肠梗阻患者的共同表现 ,而中医药疗法根据患者体质及病情的不同 ,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 ,均采用泄下通便法 ,达到病愈的目的 ,并具有费用少、无痛创 ,无并发症 ,若因腹部外科手术后而致肠麻痹大便不通者 ,亦具有早进食 ,使患者体质及早恢复健康 ,不遗留并发症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寒温统一的热病理论为指导,应用开闭固脱法对照观察治疗流行性出血热低血压休克106例。结果表明,治疗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作者还对其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从休克谈厥脱辨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赵立军  金东明 《吉林中医药》2008,28(11):849-850
休克属急重症,可归属于中医厥证和脱证的范畴.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阐明该证病因复杂,病情危重,变化多端.其病机为"阴阳气不相顺接".而在具体治疗中据不同病情,确定相应治法,开治厥之先河.中医辨治厥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其加以整理分析,对临床治疗急危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用当归四逆汤加味,重用当归、附子、桂枝等药治疗雷诺氏病,表明本方具有温经散寒、养血通脉、活血化瘀、解痉止痛之效。  相似文献   

18.
闫秀珍  韩凤芹 《陕西中医》2012,33(7):788-788,817
目的:观察93例妇科月经病的中医辨证治疗的疗效为中医治疗月经病提供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方法:93例月经病患者分为闭止及闭止倾向性月经病50例,采用逍遥散加减(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生姜、薄荷)治疗,出血及出血倾向性月经病采用(党参、白术、黄芪、仙鹤草、女贞子、旱莲草、炒枳壳、蒲黄炭等)治疗。结果:闭止及闭止倾向性月经病50例,治愈率46.0%,总有效率96.0%;出血及出血倾向性月经病43例,治愈率46.5%,总有效率95.7%;93例患者,治愈率46.2%,总有效率96.8%。结论:辨证治疗月经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正> 癔病以青壮年女性较为常见,祖国医学对此病的论述,散见于多种疾病中,如脏躁、郁症、厥症、奔豚气、百合病等。笔者1977年至1985年辨证分型收治33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辨证治疗1.厥症:突然昏倒,喉有痰声,或四肢强直,或手足不规则舞动,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滑。症属痰浊中阻,上蒙清窍。治宜涤痰开窍之法,方用涤痰汤加减:竹沥、半夏、菖蒲各10克,胆星8克,枳壳9克,竹茹、橘红各6克,甘草3克。震颤者加当归、丹参各12克;抽搐者加珍珠母、磁石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81例头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治疗,对照组予口服西药,共观察3个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疗效比较上差别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治疗偏头痛有温经散寒、活血通脉的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