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的药理学和生理功能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s)是一类和G一蛋白耦联的调节离子通道和第二倍使生成酶的特异受体。在体mGluRs存在多种亚型,反映着mGluRs功能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根据各亚型间的同源性不同,可将mGIuRS分成三组:第一组包括mGIURI和mGluR。;第二组包括mGluR。、mGluR;第三组包括mGluR。、mGluR。、mGluR,和mGluR。。随着mGluRs亚型的选择性激动剂和桔抗剂的发展,近两年来,人们对mGluRs的复杂作用以及它们在脑内的生理功能已有了较多了解。mGluRs可作为突触后成分或者突触前自受体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快速兴奋性传递。不同的m…  相似文献   

2.
AMPA和KA受体的药理学和生理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氨酸受体是脊椎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一类主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受体,可分为离子型和代谢型两大类。离子型谷氨酸受体(iGluR)是非特异性阳离子通道,包括NMDA、AMPA和海人藻酸(kainate,KA)受体通道(图1),它们在快速兴奋性突触传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NMDA和代谢型谷  相似文献   

3.
中枢神经系统内含有丰富的作为重要神经递质的兴奋性氨基酸,因此也广泛存在兴奋性氨基酸受体,突触后膜的兴奋性氨基酸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谷氨酸、天冬氨酸等)结合后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而实现其生理效应。兴奋性氨基酸受体分为离子型和代谢型两类,根据对不同激动剂的选择性和反应强度,离子型受体分为NMDA受体、使君子酸(AMPA)受体和海人藻酸(KA)受体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4.
谷氨酸是脑内最重要的兴奋性递质 ,除参与快速的兴奋性突触传递外 ,还与突触前递质释放、突触传递的长时程增强和长时程抑制、学习和记忆过程、突触发育的可塑性等正常生理功能密切相关。谷氨酸过量时还具有神经毒作用 ,可导致神经元死亡。谷氨酸受体分为两类 :(1)离子型谷氨酸受体 (ionotrop-ic glutam ate receptors,i Glu Rs) ,属于配体门控离子通道 ,包括 NMDA、AMPA和 KA三种亚型 ,均以异源性蛋白的多聚体形式存在 [1 ] ;(2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 (m 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s,m Glu Rs) ,是一组新型的 G-蛋白偶联受体。m …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微管稳定剂埃博霉素D(Epo D)对孤独症谱系障碍BTBR小鼠皮质神经元兴奋性突触结构的影 响及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BTBR小鼠原代大脑皮质神经元,免疫荧光法检测所培养神经元的纯度;培养至相对 成熟的BTBR小鼠皮质神经元随机分为实验组(Epo D 组)、溶剂对照组(0.1% DMSO)干预24 h,再冷处理90 min 后行微管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微管的形态变化;免疫印迹检测微管稳定的标志蛋白(acetyl-tubulin、α-tubulin)、 微管相关蛋白(MAP2、STOP)的表达,及兴奋性突触结构前、后膜标志蛋白(VGLUT1、PSD95)、兴奋性谷氨 酸受体相关蛋白(GluN2B、mGluR5)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0 nmol/L 的Epo D 可增加BTBR小鼠 皮质神经元微管的冷稳定性及微管稳定的标志蛋白、微管相关蛋白的表达;可以增加BTBR小鼠皮质神经元兴奋 性突触结构、兴奋性谷氨酸受体相关蛋白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管稳定剂Epo D能改善体外培 养的BTBR小鼠皮质神经元兴奋性突触结构,其机制可能与增加微管稳定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L-谷氨酸能神经递质的许多作用,从兴奋性突触的快速传递到发育过程的调控,都是由离子耦联性受体所介导的。以神经元胞体的细胞膜片进行生理分析,发现不同类型的谷氨酸敏感性通道共存于许多细胞上。 AMPA(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  相似文献   

7.
发育中突触可塑性相关分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突触传递效能的各种变化称为突触可塑性,它是脑内信息存储的基础,同时也使繁杂的信息储存及学习行为、意识、记忆等功能的获得成为可能。参与突触可塑性形成及调节的主要机制包括活动(activity)依赖的兴奋性谷氨酸受体转运(trafficking)、钙离子/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介导的信号转导以及存在于突触前/后膜的细胞黏附分子(CAMs)等。  相似文献   

8.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在脑缺血缺氧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在脑缺血缺氧损伤中的作用袁芳,王天佑(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北京100050)谷氨酸(Glu)是脑内存在的主要兴奋性递质,有关Glu受体的研究表明Glu受体可以分为离子型谷氨酸受体(inotropicgluta-materecepto...  相似文献   

9.
NMDA受体在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及其生理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郑功  罗建红 《解剖学报》1998,29(4):446-448
在脊椎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中,谷氨酸是一种重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它在脑中的众多功能是由不同的受体所介导的。谷氨酸受体可分为离子型(ionotropic)和代谢型(metabotropic)两大类。离子型谷氨酸受体即为配体门控性离子通道(ligand-g...  相似文献   

10.
锌与含锌神经元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含锌神经元(zinc-containingneurons)特指锌在突触前囊泡内聚集并且以钙依赖性及脉冲依赖性方式释放的一类神经元,它们是谷氨酸能神经元的一个亚群,主要位于端脑。Zn2+被认为是一种内源性的神经调质,尤其是在谷氨酸能的兴奋性突触传递中。突触前神经冲动到来时可引起囊泡锌和谷氨酸的共同释放,因此推测它调节着突触后的兴奋水平,并且参与发育和经验学习的突触可塑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成年大鼠(5-8周龄)纵切脊髓片模型.此模型与传统的横切脊髓片的不同之处是可带有多条长达10mm的后根.在体视显微镜下骶髓后连合该(DCN)为一条透明的灰质带,极易与后角其它部位区分,因此最适合于对DCN神经元的研究.应用盲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法,在此模型上研究了DCN神经元自发的和后根刺激诱发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s).自发的和后根刺激诱发的快EPSPs主要由非NMDA谷氨酸受体介导;后根刺激诱发的促EPSPs由NMDA受体(或/和)P物质受体介导.此模型可用于初级传入信息在DCN内的突触传递机理以及相邻阶段间初级传入信息的相互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 (m 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s,m Glu Rs)是与 G蛋白耦联的受体 ,目前已克隆出 8种不同编码的基因 [1 - 5 ] 。根据它们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信号转导的机制以及对激动剂的选择性 ,可将其分为 G- 、 G- 和 G- 三组。 G - 组包括 m Glu R1 和 m Glu R5 ;G - 组包括m Glu R2 和 m Glu R3;G- 组包括 m Glu R4、m Glu R6 、m Glu R7和 m Glu R8。目前研究表明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与神经突触传递的调控、突触发育的可塑性、长时程增强效应 (L TP)、长时程抑制效应 (L TD)、学习记忆、神经元退化和保护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揭示大鼠脊髓后角内5型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5)与一级传入C纤维的关系。方法 在大鼠单侧足底注射福尔马林作为疼痛刺激,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光镜下观察疼痛对脊髓后角内mGluR5的影响;在大鼠蛛网膜下腔注射辣椒素,以毁损C纤维,用免疫电镜技术观察大鼠脊髓后角浅层内mGluR5阳性结构与C纤维间的超微结构关系。结果 脊髓后角疼痛刺激侧Ⅰ~Ⅱ层内mGluR5免疫反应性较对照侧明显增强;在蛛网膜下腔注射辣椒素的大鼠,电镜下可见其后角浅层内大量变性的C纤维轴突终末与1至多个含mGluR5的树突形成突触联系。结论提示脊髓后角浅层内mGluR5主要作为突触后受体参与介导和调节C纤维内对伤害性信息的传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敲低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metabotropic gultamate receptor 5,mGluR5)对6月龄5xFAD小鼠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β-protein,Aβ)病变、突触结构和神经炎症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选取2、6和12月龄的野生型(wild-type,WT)和5xFAD小鼠,用Western blot检测不同阶段小鼠海马组织中mGluR5蛋白的表达情况。取6月龄的WT、5xFAD、mGluR5+/-和5xFAD/mGluR5+/-小鼠脑组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Aβ斑块的聚集,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中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和p-APP蛋白水平,海马组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突触的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中突触蛋白、炎症因子和mGluR5下游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1)随着月龄的增加,5xFAD小鼠海马组织中mGluR5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  相似文献   

15.
哺乳动物大脑神经元的活性可以调节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的发育和成熟。神经元活性的诸多作用都是通过兴奋性突触谷氨酸盐的释放以及突触后神经元钙流入来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元接收来自谷氨酸能神经元的兴奋性突触的输入信号和来自释放GABA的中间神经元抑制性的输入信号。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之间适当的平衡对感觉信息的表达、命令信号的执行以及更高级的认知功能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6.
NMDA—Ca^2+—NO路径与中枢神经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NMDA-Ca2+-NO路径是指存在于神经元内或神经元间由谷氨酸或N-甲基-D-天冬氨酸激活NMDA受体始发的胞内Ca2+增高、生成增加等一系列生理或病理变化途径,该路径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维持神经元的正常兴奋性,参与海马长时程增强的产生、维持及突触可塑性。在某些神经性疾病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NMDA受体是指对NMDA(N-甲基D-天冬氨酸)敏感的兴奋性氨基酸受体,在研究γ-氨基丁酸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抑制作用同时,人们注意到中枢有兴奋性氨基酸。1960年Curtis及Watkins发现L-谷氨酸、L-天冬氨酸对脊髓细胞有明显兴奋作用,测定兴奋性氨基酸在脑中的含量,发现L-谷氨酸,L-天冬氨酸相当高。经20多年的研究,对中枢兴奋性氨基酸的作用有了进一步了解,认为谷氨酸、天冬氨酸在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突触传递中可能起着递质作用。近年来由于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激动剂及拮抗剂、放射性专一的配基合成,应用药理、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在体外分离的小鼠皮层突触连接体的释放。 方法 解剖分离小鼠的大脑皮层,组织经匀浆后使用3层147 μm的尼龙网筛进行过滤,离心后重悬沉淀为突触连接体。谷氨酸释放检测实验根据谷氨酸脱氢酶酶促反应原理进行,利用多功能读数仪读取产物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的荧光值。采用谷氨酸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使用制备的突触连接体进行谷氨酸释放检测,进行3次独立重复实验。结果 谷氨酸标准品浓度与荧光值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新鲜制备的突触连接体在加入去极化剂KCl后,释放谷氨酸显著增加并逐渐达到平台期,加入Triton X-100裂解突触连接体后释放谷氨酸明显增加。冻融1次的突触连接体失去活性,与新鲜制备的突触连接体的谷氨酸释放曲线不同。 结论 对小鼠皮层突触连接体的提取方法进行了改良,检测和分析了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在分离制备的小鼠皮层突触连接体的释放。  相似文献   

19.
<正>NMDA受体是中枢兴奋性氨基酸受体的重要部分,它和突触可塑性,学习记忆等许多复杂的功能有关.近年来的研究证明,一氧化氮(NO)可能作为一种神经递质,它能激活鸟嘌呤核苷酸环化酶,提高谷氨酸受体  相似文献   

20.
缺血性脑损伤与谷氨酸兴奋毒性左萍萍(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理教研室北京100005)以谷氨酸(Glu)为代表的兴奋性氨基酸,在哺乳类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不仅起着传递兴奋性信息的作用,其本身还作为内源性兴奋毒(endogenousexcitotoxin),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