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病例 1:男性 ,5 5岁。因右上腹疼痛、畏寒发热及黄疸 3天于 96年 4月 2 8日入院。89年 4月因胆石病行过胆囊切除及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查体 :T:37.7℃ ,急性痛苦面容 ,中度黄疸 ,腹软 ,右上腹轻压痛 ,无反跳痛。白细胞正常 ,分类中性略增高。总胆红素 10 2 μm ol/ L,直接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黏胆症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 报告18例黏胆症病例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结果 主要临床表现为梗阻性黄疸和胆管炎,大量胶冻样黏液积聚在扩张的胆管内为其共同病理特征.10例切除原发病灶,术后随访效果较好;8例姑息性胆道引流术后,症状反复发作,预后不良. 结论 黏胆症提示胆管潜在病变,包括胆管黏膜上皮增生和肠化、胆管良性或恶性产黏液肿瘤.纤维胆道镜和活体组织检查可明确诊断原发病变的部位、范围和性质.治愈性切除原发病灶、胆道通畅引流是其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3.
刘胜利  陈峰 《中华外科杂志》1994,32(5):318-318,T048
胆胰管异常汇合的诊断与治疗刘胜利,陈峰,杨小庆,杨德同本文对我院发现的27例胆胰管异常汇合(anoma-lousjunctionofpancreaticobiliaryduct,简称AJPBD)作了回顾性研究,并探讨其诊断和外科治疗的意义。1.临床资...  相似文献   

4.
肺隔离症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肺隔离症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肺发育畸形。其特征为发育异常的肺组织与气管、支气管树缺乏正常交通,并接受体循环动脉供血,临床上术前误诊率高。为提高肺隔离症术前诊断和手术治疗水平,现将我院1990年1月~1998年6月间手术治疗的13例肺隔离症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3例,女4例,男9例。年龄5~54岁,平均26岁。症状出现的平均年龄为17岁,平均病程7年。除1例无症状外,其余12例患者都有反复咳嗽、咳痰。其中9例反复发热,3例反复咯血,1例胸闷、气促。发热主要发生于症状出…  相似文献   

5.
创伤性血胆症(Traumatic hemobilia)是继发于肝外伤的一个罕见而严重的并发症.笔者最近收治1例,复习国内1978年至2002年的有关文献资料,发现有8篇文献,共报告本症15例.现将这16例病人的临床资料作一总结,并对其命名、发病机制和临床诊治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胸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回顾性研究30例胸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分别对胸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手术治疗方法进行描述。结果: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5例,侧后方或侧前方入路摘除致压物14例,后路全椎板切除侧后方入路摘除致压物11例,术后随访1~8年,手术优良率达83.4%,结论:胸椎侧后方或侧前方入路摘除椎间盘及后路全椎板切除侧后方入路摘除椎间盘是手术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7.
巨输尿管症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巨输尿管症系输尿管严重扩张以致不能产生有效蠕动而形成,是一种少见输尿管疾病,临床上以腰痛、血尿、尿路感染及继发结石为主要表现,但无特异性,易发生漏诊或误诊。我院自1989年9月~1997年12月收治巨输尿管症11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1例,男8例,女3例,年龄6~43岁,平均27岁。病程20d~10年,平均10个月。其中左侧6例,右侧4例,双侧1例。10例有腰部胀痛,伴肉眼血尿5例。患侧继发肾结石3例,输尿管结石3例,其中肾绞痛反复发作1例,1例有输尿管下段切开取石史。女性3例均有尿频…  相似文献   

8.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从解剖结构、特殊临床特点探讨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 报告1995-1999间35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L1-2 6例,L2-3 1例,L3-4 18例,32例为首次就诊我院。手术采用椎板开窗术16例,半椎板切除10例,全椎板切除6例以及3例侧前方入路髓核摘除术。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3年1个月,效果优28例,良5例,可2例。结论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表现复杂多样,MRI检查最有诊断价值,主张早期手术,术中应避免神经组织医源性损伤。  相似文献   

9.
胆瘘的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胆瘘 ,顾名思义是由于种种原因使某一处胆管穿破形成的异常通道。或穿入空腔脏器 (多为肠管 ,也少有血管 )形成的内瘘 ;或穿入腹腔再经引流处溢出体外形成的外瘘。胆瘘的发生、发展和形成常是一个复杂、严重 ,甚至是危险的病理过程 ,这一过程始发于胆管的原发病变 ,最基本是梗阻和感染 ,由于没有得到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合理 ,不彻底 ,病变反复发作 ,胆管壁在病变最严重处发生溃疡、坏死、溃破。病变胆管所处位置越高 ,穿入肠管的机会越少。肝门或肝内高位胆管溃破形成的胆瘘 :①穿入血管 (肝A支或门V支 )则在胆管梗阻 ,感染的基础上又发生凶…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手术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手术治疗的特性。方法:对1993 ̄1998年间我院手术的治疗的26例18岁以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6例占我院同期腰椎间盘手术2773例的0.94%。有明确外伤的占58%。临床主要表现为腰腿痛较轻。而腰部僵硬,脊柱后突或侧弯较成人多见,神经功能改变不多,直腿抬高多呈阳性。体检不易确诊及定位。CT检查在明确诊断方面有重要帮助。26例均行椎板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101例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提高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2002年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患10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位于十二指肠乳头上区9例,乳头下区15例,乳头区77例。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隐痛、上消化道梗阻和出血及黄疸症状。术前纤维十二指肠镜确诊率为97.7%,低张十二指肠造影为91.2%,B超及CT检查阳性率为80.0%。59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4例行十二指肠乳头癌局部切除术,5例行十二指肠部分切除术,4例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9例行姑息性探查及胆肠或胃肠吻合术。结论 纤维十二指肠镜、低张十二指肠造影及CT是诊断十二指肠癌的主要手段,早期诊断有赖于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一旦确诊则手术彻底切除肿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16例十二指肠旁疝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总结十二指肠旁疝( PDH)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 1962- 2003年间经外科手术治疗的 16例 PD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平均年龄 36岁.左侧 PDH( Landzert隐窝) 13例,右侧 PDH( Waldeyer隐窝) 3例. 10例患者平时无任何临床症状;3例患者在饱食后、 13例患者在剧烈运动或突然改变体位后出现上腹剧烈疼痛.腹部 X线检查提示 12例为完全或不完全性肠梗阻. B型超声及 CT显示, 6例左上腹胰腺和胃之间有扩张的囊性空肠袢.术前误诊率 87.5%. 16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 10- 13 d痊愈.经 2- 4年随访,均无疝复发.结论 PDH误诊率高,积极手术探查是正确诊断和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复杂性肝内胆汁瘤的诊治:附三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复杂性肝内胆汁瘤的诊治及外科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复杂性肝内胆汁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疗效和预后。结果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黄疸、反复发热等,胆道感染很难控制,内科保守治疗无效。B超和CT扫描提示肝脏有囊状或柱状占位性病变,囊肿穿刺可抽出胆汁样的液体明确诊断。3例中1例行ERCP加胆汁瘤穿刺引流术,1例行PTCD管引流加胆汁瘤穿刺引流术,1例行再次肝移植术。随访6个月至2年,效果良好。结论肝内胆汁瘤有典型的临床表现,行B超和CT、穿刺抽出胆汁样的液体可以确诊。对于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病人,可先行胆汁瘤穿刺引流术,如仍无好转可以考虑外科手术切除,部分病人可能需要肝移植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胰管结石的诊断及外科处理方法。方法对2000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15例胰管结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均采用影像学检查方法(B超,腹部X线平片。CT,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确诊。9例行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侧侧Roux-en-Y吻合术,3例胰体尾切除、胰断端套入空肠端Roux-en-Y吻合术,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随访1至5年。15例术前有上腹痛症状者,术后10例腹痛消失,3例缓解。5例合并糖尿病者,3例血糖恢复正常。3例合并脂肪泻者,2例脂肪泻消失,1例减轻。结论影像学检查是确诊胰管结石的主要方法。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侧侧Roux—en—Y吻合术为治疗胰管结石的主要术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对腹茧症的术前诊断率,进行合理的外科治疗。方法分析1993年6月至2006年10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16例腹茧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8例经钡剂造影显示受累小肠管形成“扭麻花”状;钡柱前端前进方向呈“M”形;6例显示为不完全性小肠梗阻:2例肠管排空时间延长。CT检查显示肠管扩张、其周围可见一层膜状物。手术中均发现全部或部分小肠被一层灰白色致密坚韧的纤维膜包裹,其中包裹部分小肠(I型)1例;包裹全部小肠(Ⅱ型)2例;包裹全部小肠及其他脏器(Ⅲ型)12例。全组行粘连松解术,2例行小肠排列术.1例慢性幽门梗阻患者行胃造口术。1例在剥离、切除包裹膜的同时行直肠癌根治术,合并回肠克罗恩病的患者同时进行部分回肠结肠吻合术,但术后10d再次出现小肠瘘,予以保守治疗而愈。全部治愈出院。病理诊断均为小肠浆膜面纤维结缔组织。结论腹茧症术前诊断主要依靠钡剂造影和CT.手术应彻底切除包膜、松解粘连及预防小肠梗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盆底腹膜疝的诊断与治疗,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在1988年8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12例盆底腹膜疝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均行蹲位模拟排便动作B超检查,有9例确诊。3例在首诊中误诊,误诊率高达25%。3例误诊患者行排便造影,其中有2例并行盆腔动态MRI检查确诊。10例经腹途径手术治疗,2例复发性盆底腹膜疝经腹会阴途径修复,随诊3—12年,平均5.3年,无复发。结论盆底肌层损伤或发育不良、肌层薄弱是盆底腹膜疝常见病因。排便造影是诊断盆底腹膜疝可靠方法。B超检查也是一种简单、可靠的辅助诊断方法。MRI检查有助诊断盆底腹膜疝。治疗应针对病因,纠正异常解剖,经腹途径入路手术修复效果良好,复发性盆底腹膜疝宜经腹会阴途径修复。  相似文献   

17.
114例肝脏局灶结节性增生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Li AJ  Zhou WP  Wu MC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5):321-323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结节性增生(FNH)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对1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FNH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病多见于中青年,50岁以下者占86.0%。男女比例1.85∶1(74∶40),多无症状(89.5%),HBsAg阳性者占4.4%(5/114),肝功能和甲胎蛋白检查均正常。病灶多为单发(98.1%),肿块直径平均为(4.2±2.2)cm。病灶位于左肝叶50例,中肝叶6例,右肝叶50例,尾状肝叶8例。彩色超声检查3.5%(4/113)病灶有粗大中央的血管通过,病灶血流丰富。CT动态扫描94.3%(66/70)增强后早期明显强化,出现中央星状瘢痕10例。MR I检查91.8%(56/61)早期明显强化,出现中央星状瘢痕11例。行手术切除114例,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结论FNH是一种肝脏良性病变,在影像学上有一定的特征性改变,结合临床及各种影像检查资料可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小肠肿瘤58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原发性小肠肿瘤的病理分类、临床特性及诊治经验。方法对1996年10月至2006年10月间收治的有完整资料的58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3例(22.4%)良性肿瘤,45例(77.6%)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85%)、腹痛(19%)、肠梗阻和腹部包块(16%)。术前确诊10例,胃十二指肠镜检查确诊良性肿瘤1例;另9例均为恶性肿瘤,其中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发现3例,小肠镜检查发现4例,核素扫描发现2例;术前误诊率82.8%,48例为腹腔探查确诊。结论原发性小肠肿瘤恶性比例较高,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及有效的诊断手段;对原因不明的腹痛、消化道出血及定位不明的腹部包块患者应及早行剖腹探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颈动脉体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甲乳血管外科2008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81例颈动脉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总结颈动脉体瘤的诊断、手术方式选择、疗效及并发症防治措施.结果 74例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瘤体单纯剥离52例,瘤体切除联合颈外动脉结扎13例,瘤体切除连同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结扎7例,其中3例行人工血管颈内动脉端端吻合.术后死于急性心肌梗死1例,并发脑梗死2例,颅神经损伤6例,对症处理后缓解出院.无偏瘫、失语等严重并发症.瘤体大小和手术时间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为0.226,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CTA是最常用的术前检查方法.手术切除是治疗颈动脉体瘤的有效方法.保留或重建颈内动脉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前充分评估,选择恰当术式,术中精细操作,保证脑灌注,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胃肠间质瘤135例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胃肠道平滑肌肿瘤与胃肠间质瘤(GIST)的关系及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重新调出1993-2003年间收治的资料完整的86例胃肠道平滑肌瘤或平滑肌肉瘤患者的病理组织重新病理复检,结合2000年1月至2005年7月确诊GIST的71例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并完成随访。结果86例原诊断胃肠道平滑肌瘤或平滑肌肉瘤的患者共有78例完成免疫组化检测,有64例(82.1%)被纠正诊断为GIST。共计135例GIST患者中,男性65例,女性70例;平均发病年龄53岁。均接受手术治疗,130例(96.3%)为完全切除;术后总体5年生存率为79.7%。完全切除者术后总体生存率与首诊转移、肿瘤大小、核分裂和术后复发转移有关(P<0.01);无病生存率的多因素回归分析中发现,完全切除术后无病生存率与首诊已有转移和核分裂数有关(P<0.01)。结论既往胃肠道平滑肌肿瘤大部分应纠正诊断为GIST。GIST以外科治疗为主。完全切除很重要。首诊肿瘤转移和核分裂数是独立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