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HBV Pre-S1)抗原和HBV DNA含量的相关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468例乙肝患者HBV血清标志物(HBV-M),HBV Pre-S1抗原,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中HBV DNA含量。结果乙肝患者血清检测标本中,HBV Pre-S1抗原阳性检出率为54.1%,HBV DNA阳性检出率为53.0%,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HBeAg(+)的标本中,HBV Pre-S1抗原阳性检出率为88.3%,HBV DNA的阳性检出率为92.6%,两者间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HBV Pre-S1抗原与HBV DNA阳性具有高度相关性,在反映HBV复制方面的敏感性较高,同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Pre-S1)抗原与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关系,进一步探明S1对乙肝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检测369例乙肝患者标志物的HBV-DNA、Pre-S1抗原,比较分析Pre-S1抗原与HBV的相互关系和临床意义。结果:369例各型乙肝患者中,Pre-S1抗原阳性总检出率为48.0%,HBV-DNA阳性总检出率为44.7%。在165例HBV-DNA阳性乙肝患者中,Pre-S1抗原和HBeAg阳性率分别为75.4%和55.8%,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Pre-S1抗原能够比HBeAg更灵敏地反映HBV复制,但其敏感性不如HBV-DNA强,临床上可作为乙肝患者体内HBV复制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3.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与其病毒标志物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与HBeAg,HBV-DNA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0例乙肝患者分为三组,Ⅰ组HBsAg、HBeAg阳性及HBsAg、HBeAg、抗HBc阳性;Ⅱ组HBsAg抗HBe抗HBc阳性及HBsAg、抗HBc阳性;Ⅲ组抗HBs和(或)抗HBe和(或)抗HBc阳性.采用ELISA法检测HBV标志物及HBV前S1抗原,PCR法检测HBV-DNA.结果不同模式HBV感染者血清HBV-DNA及HBV前S1抗原的总检出率分别为57%和51.5%,二者无明显差异(P<0.05).其中Ⅰ组、Ⅱ组、Ⅲ组模式感染者HBV-DNA和HBV前S1抗原的检出率分别为92.19%和87.50%,61.64%和53.42%,15.87%和12.69%.同组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 ,每两组之间HBV-DNA和HBV前S1抗原阳性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HBsAg、HBeAg,HBV-DNA及HBV前S1抗原之间有密切的相关性,HBV前S1抗原是病毒复制的又一新标志,且与乙肝的发展、治疗效果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患者血清HBV-DNA的水平,及其与血清HBV抗原抗体等模式的关系。方法监测244例不同乙型肝炎病型患者血清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系统检测HBV-DNA的数量并进行比较,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标志物。结果不同病型的乙型肝炎与其HBV-DNA的含量无明显相关性。99例HBsAg(+)/HBeAg(+)/HBcAb(+)患者中,HBV-DNA检出率为100%(99/99);96例HBsAg(+)/HBeAb(+)/HBcAb(+)患者中,HBV-DNA检出率为67%(64/96);11例HBsAg(+)/HBcAb(+)患者中,HBV-DNA检出率为60%(7/11)。结论血清中HBV-DNA水平与乙肝病型无明显相关性,与HBV-M表现模式有关。荧光定量PCR可以检测HBV的真实感染和复制情况,对于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观察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前S1抗原与HBV其他标志物的关系及在乙肝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916例乙肝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血清中HBV前S1抗原,其中540例用聚合酶链反应平行检测HBV-DNA,并分析前S1抗原与HBV-DNA和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之间的关系。结果前S1抗原在HBsAg和HBeAg各阳性组中的检出率分别为59.5%和82.0%;HBeAg阳性组明显高于HBeAg阴性组中的检出率(38.0%),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HBsAg和抗-HBc阳性组中的检出率高于HBsAg和抗-HBe阳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HBsAg阴性组中的前S1抗原无一例检出阳性;前S1抗原与HBV-DNA和HBeAg的阳性符合率较高,分别为84.2%和82.1%。结论血清前S1抗原和乙型肝炎病毒的存在以及复制传染关系密切,Pre-S1可与HBV-DNA、HBeAg同时作为HBV存在复制的新指标用于临床乙肝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前S1抗原检测在判断HBsAg和HBcAb阳性患者体内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作用。方法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166例乙肝标志物为HBsAg和HBcAb阳性患者血清前S1抗原,同时用PCR检测HBV-DNA。结果166例样本中检测出前S1抗原阳性78例,阳性率为46.99%;HBV-DNA阳性76例,阳性率为45.78%。说明这部分患者仍有病毒复制。结论对HBsAg和HBcAb阳性患者同时检测前S1抗原可反映其体内乙肝病毒复制情况,辅助临床对其病情作出正确判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乙肝病毒前S1抗原 (Pre-S1)、乙肝病毒基因组 (HBV -DNA)、乙肝病毒血清免疫学标记物检测的结果分析。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和多聚酶链反应检测 10 0份血清标本中的Pre -S1、乙肝五项和HBV -DNA ,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乙肝五项检测得到 8种模式的结果 ,Pre-S1阳性率为 67% ,HBV -DNA阳性率为 72 %。结论 Pre -S1较HBV血清免疫学标记物更为敏感 ,是临床对乙型肝炎更为完善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8.
低含量HBV DNA的乙型肝炎患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低含量HBV DNA与HBV标志物(HBVM)含量的关系及预后分析。方法采用患者入院时第1份血清,同步进行HBVM定量、HBV DNA定量和肝功能检测,对其中124例HBV DNA含量小于9.0×105拷贝/mL的低含量的病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24例HBV DNA低含量的患者中有43例HBsAg、HBeAg、HBcAb阳性(即大三阳)和49例HBsAg、HBeAb、HBcAb阳性(即小三阳),阳性率分别为34.68%和39.52%;临床表现以慢性肝炎居多,占74.19%(92/124);HBV DNA含量为(3.38±2.07)拷贝/mL。结论HBV DNA低含量的患者中以慢性肝炎多见;部分HBeAb阳性患者HBV DNA持续复制,可能与HBV基因变异有关;慢性持续感染者体内病毒复制活跃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或功能低下不能清除病毒有关。  相似文献   

9.
HBV感染者血清学标志与HBVDNA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为进一步探讨HBV感染者血清学标志与HBVDNA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按检测结果,将最常见组合模式分为14种,每组随机取样30例,共420例,1组HBsAg、HBeAg和HBcAb阳性;2组HBsAg、抗HBe和HBcAb阳性;3组HBsAg、HBeAg阳性;4组HBsAg、HBcAg和HBcAb阳性;5组HBsAcb和抗HBe阳性;6组抗HBs、抗HBe和HBcAb阳性;7组抗HBs和HBcAb阳性;8组抗HBe和HBcAg阳性;9组抗HBs和抗HBe阳性;10组抗HBs阳性;11组HBcAg阳性;12组HBsAg、抗HBs和HBcAb阳性;13组HBsAg阳性;14组HBV血清标志物均阴性,但肝功能异常。上述患者均空腹采血,-20℃保存备检。所有标本均检测抗-HAVEgM、抗-HCV、抗-HEVEgM阴性。每组合均采用FQ—PCR方法测定HBVDNA含量。结果:本研究中常见的组合HBsAg( )/抗HBe( )/抗BHc( )(1/3/5)组合中和HBsAg( )/HBeAg( )(1/3)HBVDNA的检出率均为100%,而且均为较高浓度。抗HBs( )/抗HBe( )/抗BHc( )(1/4/5)组合中,有46.67%检出HBVDNA。抗HBs( )/抗HBe( )/抗BHe( )(1/4/5)HBVDNA阳性率9.9%。抗HBs( )/抗BHc( )/(2/5)HBVDNA阳性率6、67%,抗HBs( )/抗HBe( )(2/4)HBVDNA阳性率3.33%。单项抗BHc( )为23.33%。本组HBsAg( )者,HBVDNA8例阳性(26.6%)本组HBVM均阴性而ALT升高者,有5例HBVDNA呈低滴度水平。结论:总之,既往在临床上仅依据HBV血清标志物抗原抗体的检测,来判断病人的传染性、评价抗病毒治疗的疗效等是不全面的,在有条件的单位应进一步结合HBVDNA的检测结果进行全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HBV-DNA定量检测结果与乙肝两对半模式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HBV-DNA检出阳性率及病毒复制水平与乙型肝炎两对半模式间的关系。方法运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80例疑似乙肝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含量,同时运用ELISA方法进行两对半指标的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乙肝两对半的不同模式其乙型肝炎HBV-DNA阳性率不同且含量也不相同,相同的两对半模式,HBV-DNA含量也不相同,HBeAg阳性与HBV-DNA检出率呈正相关。HBsAg(+)、HBeAg(+)、HBcAb(+)(大三阳)组病毒阳性率为99.13%,病毒含量平均拷贝数为7.56×106copies/mL;HBsAg(+)、HBe-Ab(+)、HBcAb(+)(小三阳)组病毒阳性率为21.86%,病毒含量平均拷贝数为3.79×105copies/mL,小三阳组HBV-DNA阳性率及病毒含量拷贝数均低于大三阳组,且与大三阳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的乙肝两对半模式临床意义不同,HBV-DNA的检测是反映病毒有无复制的精确指标,因此两者联合检测不仅可以提高检出率,避免漏诊,同时也为临床对HBV感染、复制、传染性判定以及抗病毒治疗提供可靠的判定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HBV PreS1Ag)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247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PreS1Ag和乙型肝炎标志物;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采用Roche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AST。结果在24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V PreS1Ag和HBV DNA的阳性率分别为63.2%和70.8%。在HBeAg(+)组中PreS1Ag和HBV DNA的阳性率分别为81.2%和91.1%;HBV PreS1Ag的阳性率随着HBV DNA载量的增高也在升高,当HBV DNA载量≥105copies/mL时,HBV PreS1Ag的阳性率≥95%;HBV PreS1Ag(+)组与HBV PreS1Ag(-)组ALT和AST升高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PreS1Ag虽然与HBVDNA检测存在差异,但PreS1Ag对HBV感染及病毒复制以及肝功能损伤仍有较高的临床价值,适合在没有条件开展HBV DNA定量检测的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携带者常见血清模式中前S1抗原与HBV-DNA的相关性。方法:用ELISA法检测表面抗原阳性587例的前S1抗原。结果:前S1抗原与e抗原的阳性符合率为76.5%;与HBV-DNA的阳性符合率为77.3%,且前S1抗原和HBV-DNA与HBV-M阳性检出率密切相关,相关系数r=0.984。结论:前S1抗原是HBV在体内复制和传染的可靠指标,可用于乙肝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3.
解毒复肝灵抑制乙肝病毒母婴宫内传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乙肝病毒 (HBV )的母婴宫内传播 ,目前尚无特殊的治疗方法。自 2 0 0 0年 4月— 2 0 0 2年 4月 ,笔者给予HBV携带的孕前女性口服中药解毒复肝灵片 ,通过降低血清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HBV -DNA)含量 ,以减少HBV母婴宫内传播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选择准备怀孕的 83例女性患者 ,其血清HBsAg、HBeAg、HBcAb均阳性 ,HBV -DNA阳性 ,定量检测(PCR法 )血清HBV -DNA含量在 10 6 0 拷贝 /ml以上 ,肝功能均正常 ,无其他系统疾病。随机分为 3组 ,治疗组 3 0例 ,年龄2 3~ 2 9岁 ,平均 ( 2 5…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乙肝病毒前s1抗原在乙肝五项各种模式中的表达,以探讨其在临床检验上的应用意义,并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方法:用ELISA方法同时检测440份人血清乙肝病毒前s1抗原和乙肝病毒五项(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以乙肝五项模式进行分组,比较不同血清模式乙肝病毒感染者前s1抗原的阳性率。结论:乙肝病毒前s1抗原可补充完善乙肝五项检测的不足,尤其对HBeAg阴性或变异的HBV感染者能更好地反映病毒的复制状态和传染性。  相似文献   

15.
乙肝病毒前S1蛋白可作为早期诊断的指标,判断乙肝病毒感染、传染性、HBV复制的指标,尤其是在乙肝病毒前C区发生变异的"HBsAg、HBeAb、HBcAb"阳性模式组判断传染性、HBV复制的临床意义较大.  相似文献   

16.
中药通过肝脾平衡法治疗乙肝临床观察及作用原理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乙肝肝脾康通过肝脾平衡法对乙肝病毒(HBV)的治疗效果及其作用原理,以期寻找一种治疗乙肝病毒(HBV)安全有效的方案,并从中医观点及乙肝特点探讨其治病原理。方法:通过100例乙肝病毒携带者(ASC)表现为三阳(HBsAg、HBeAg、HBcAb均阳性)口服乙肝肝脾康1~3个月观察肝功能变化及其机体状态和病毒消除情况。结果:临床治愈率11%,显效率21%,有效率32%,无效率36%,总有效率64%。结论:肝脾平衡法集中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通过恢复人体正气,以达清除乙肝病毒之目的。乙肝肝脾康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剂,值得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Pre-S1)在判断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体内乙型肝炎病毒(HBV)有无复制中的作用,以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志物用ELISA法测定,并根据不同的模式分成4组;这4组用乙型肝炎病毒前S1诊断试剂测定,方法为ELISA;用荧光定量PCR测定上述4组血清标本的HBV-DNA。结果:81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标本中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阳性554例,阳性率68%;乙型肝炎病毒患者血清标本中HBV-DNA阳性574例,阳性率71%。结论: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检测是HBV在体内复制的又一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8.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是一种全球性传染病,而我国又是高发地区.据报道,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约占全国人口的10%,总数约1.2亿[1],数字庞大,值得重视.乙肝病毒感染后的主要检测指标有"乙肝两对半"、乙肝病毒DNA定量、谷丙转氨酶(ALT)等.而"乙肝两对半"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最为常见的表现形式有HBsAg、HBeAg和HBcAb阳性(大三阳),以及HBsAg、HBeAb和HBcAb阳性(小三阳).现就所收集538例乙肝患者资料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9.
以HBV基因转染的HepG2.2.15细胞为体外模型,研究松果菊苷对乙肝病毒(HBV)复制和抗原表达的影响,采用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E抗原(HBeAg)水平;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水平。以HBV转基因小鼠为体内模型,研究松果菊苷对HBV复制的影响,首先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转基因小鼠肝组织HBV DNA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HBsAg和HBeAg水平;同时检测血清转氨酶水平和肝组织病理变化;然后将HBV表达阳性的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拉米夫定(50 mg·kg-1)组和松果菊苷高、中、低剂量(50,25,12.5 mg·kg-1)组。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药30 d。第31天分离小鼠血清检测HBV DNA,HBsAg和HBeAg水平;提取肝组织DNA测定其HBV DNA水平,同时作肝组织病理检查。结果表明:松果菊苷在50,100 mg·L-1作用HepG2.2.15细胞6 d后能显著抑制HBsAg和HBeAg表达,其最高抑制率分别为42.68%,46.29%;同时在100 mg·L-1对HBV DNA具有抑制作用。此外,松果菊苷在50 mg·kg-1剂量时能显著抑制HBV转基因小鼠HBsAg与HBeAg表达,其抑制率分别为42.82%,29.12%,同时对转基因小鼠血清HBV DNA水平有显著抑制作用。提示松果菊苷对HBV复制和抗原表达具有较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前S1抗原与HBV—M和HBv—DNA的相关性,借以判断联合检测中确定乙肝病毒有无复制及传染性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乙肝六项(乙肝两对半加抗HBcIgM)和前S1抗原,PCR.荧光定量方法检测HBV—DNA。结果:在HBeAg(+)模式中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阴性组差异有显著性,前S1抗原与E系统关系密切。145+伴抗HBcAb—IgM(+)者中在HBeAg(-)模式中前S1抗原和HBV—DNA检测均最高,分别为462%和57.7%,显示抗HBcAb—IgM也是反应病毒复制的指标。前S1抗原较HBeAg与HBV-DNA的相关性更好。结论:前S1抗原在联合检测中具有重要价值,尤在HBeAg(-)模式中可作为乙肝病毒活动与复制的独立指标,避免因HBeAg变异而差生的隐性误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