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HBV Pre-S1)抗原和HBV DNA含量的相关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468例乙肝患者HBV血清标志物(HBV-M),HBV Pre-S1抗原,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中HBV DNA含量。结果乙肝患者血清检测标本中,HBV Pre-S1抗原阳性检出率为54.1%,HBV DNA阳性检出率为53.0%,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HBeAg(+)的标本中,HBV Pre-S1抗原阳性检出率为88.3%,HBV DNA的阳性检出率为92.6%,两者间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HBV Pre-S1抗原与HBV DNA阳性具有高度相关性,在反映HBV复制方面的敏感性较高,同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Pre-S1)抗原与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关系,进一步探明S1对乙肝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检测369例乙肝患者标志物的HBV-DNA、Pre-S1抗原,比较分析Pre-S1抗原与HBV的相互关系和临床意义。结果:369例各型乙肝患者中,Pre-S1抗原阳性总检出率为48.0%,HBV-DNA阳性总检出率为44.7%。在165例HBV-DNA阳性乙肝患者中,Pre-S1抗原和HBeAg阳性率分别为75.4%和55.8%,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Pre-S1抗原能够比HBeAg更灵敏地反映HBV复制,但其敏感性不如HBV-DNA强,临床上可作为乙肝患者体内HBV复制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前S1抗原与HBV其他标志物的关系及在乙肝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916例乙肝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血清中HBV前S1抗原,其中540例用聚合酶链反应平行检测HBV-DNA,并分析前S1抗原与HBV-DNA和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之间的关系。结果前S1抗原在HBsAg和HBeAg各阳性组中的检出率分别为59.5%和82.0%;HBeAg阳性组明显高于HBeAg阴性组中的检出率(38.0%),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HBsAg和抗-HBc阳性组中的检出率高于HBsAg和抗-HBe阳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HBsAg阴性组中的前S1抗原无一例检出阳性;前S1抗原与HBV-DNA和HBeAg的阳性符合率较高,分别为84.2%和82.1%。结论血清前S1抗原和乙型肝炎病毒的存在以及复制传染关系密切,Pre-S1可与HBV-DNA、HBeAg同时作为HBV存在复制的新指标用于临床乙肝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乙肝病毒前S1抗原 (Pre-S1)、乙肝病毒基因组 (HBV -DNA)、乙肝病毒血清免疫学标记物检测的结果分析。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和多聚酶链反应检测 10 0份血清标本中的Pre -S1、乙肝五项和HBV -DNA ,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乙肝五项检测得到 8种模式的结果 ,Pre-S1阳性率为 67% ,HBV -DNA阳性率为 72 %。结论 Pre -S1较HBV血清免疫学标记物更为敏感 ,是临床对乙型肝炎更为完善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HBV PreS1Ag)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247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PreS1Ag和乙型肝炎标志物;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采用Roche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AST。结果在24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V PreS1Ag和HBV DNA的阳性率分别为63.2%和70.8%。在HBeAg(+)组中PreS1Ag和HBV DNA的阳性率分别为81.2%和91.1%;HBV PreS1Ag的阳性率随着HBV DNA载量的增高也在升高,当HBV DNA载量≥105copies/mL时,HBV PreS1Ag的阳性率≥95%;HBV PreS1Ag(+)组与HBV PreS1Ag(-)组ALT和AST升高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PreS1Ag虽然与HBVDNA检测存在差异,但PreS1Ag对HBV感染及病毒复制以及肝功能损伤仍有较高的临床价值,适合在没有条件开展HBV DNA定量检测的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Pre-S1)在判断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体内乙型肝炎病毒(HBV)有无复制中的作用,以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志物用ELISA法测定,并根据不同的模式分成4组;这4组用乙型肝炎病毒前S1诊断试剂测定,方法为ELISA;用荧光定量PCR测定上述4组血清标本的HBV-DNA。结果:81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标本中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阳性554例,阳性率68%;乙型肝炎病毒患者血清标本中HBV-DNA阳性574例,阳性率71%。结论: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检测是HBV在体内复制的又一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7.
8.
黄祥芬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0):1110-111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与HBV-DNA含量之间的关系,为基层医院在临床的诊断、治疗、预防提供参考价值。方法对568例HBV患者血清标本和40例正常人血清标本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HBVM测定及HBV-DNA荧光定量测定(FQ-PCR)。结果 1组HBsAg、HBeAg、抗HBc阳性(俗称大三阳)185例,HBV-DNA检出率97.29%(180/185),拷贝均数为7.42×107copies/mL;2组HBsAg、抗HBe、抗HBc阳性(俗称小三阳)274例,HBV-DNA检出率51.82%(142/274),拷贝均数为3.84×106copies/mL;3组HBsAg、HBeAg阳性24例,HBV-DNA检出率100%(24/24),拷贝均数为6.23×107copies/mL;4组HBsAg、抗HBc阳性43例,HBV-DNA检出率34.88%(15/43),拷贝均数为2.38×105copies/mL;5组抗HBs、抗HBe、抗HBc阳性18例,HBV-DNA检出率为11.11%(2/18),拷贝均数为4.25×103copies/mL;6组抗HBs、抗HBc阳性15例,HBV-DNA检出率6.66%(1/15),拷贝均数为2.31×103 copies/mL;7组抗HBc阳性9例,HBV-DNA检出率11.11%(1/9),拷贝均数为1.56×103copies/mL;8组为正常人血清,HBVM全阴,HBV-DNA检出率0(0/40),拷贝均数小于103copies/mL。结论正确合理地分析HBV血清学类型,与运用FQ-PCR技术动态检测HBV-DNA含量有助于临床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这对提高基层医院诊疗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郭莹莹 《中华养生保健(上半月)》2022,(4):125-127
目的 探讨不同免疫检验方法对乙肝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的检测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5月单县东大医院收治的80例疑似乙肝病毒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首先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之后进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检测.将实时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反应(PCR)所检测的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CLIA... 相似文献
10.
龚江锋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28):4471-4471
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基因组分别编码前S1、前S2和S3种主要蛋白,前S1抗原(PreS1-Ag)由108或11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1],位于乙肝病毒外壳的最外面,具有高度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荧光定量PCR法(FQ-PCR法)在乙型肝炎病毒(HBV)带者乙肝病毒DNA(HBV-DNA)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献血中心发现的HBV携带者178例研究对象,先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液标本,并采用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模式行定性检测,再使用FQ...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前S1抗原与HBV—M和HBv—DNA的相关性,借以判断联合检测中确定乙肝病毒有无复制及传染性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乙肝六项(乙肝两对半加抗HBcIgM)和前S1抗原,PCR.荧光定量方法检测HBV—DNA。结果:在HBeAg(+)模式中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阴性组差异有显著性,前S1抗原与E系统关系密切。145+伴抗HBcAb—IgM(+)者中在HBeAg(-)模式中前S1抗原和HBV—DNA检测均最高,分别为462%和57.7%,显示抗HBcAb—IgM也是反应病毒复制的指标。前S1抗原较HBeAg与HBV-DNA的相关性更好。结论:前S1抗原在联合检测中具有重要价值,尤在HBeAg(-)模式中可作为乙肝病毒活动与复制的独立指标,避免因HBeAg变异而差生的隐性误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抗原检测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择在2006年2月至2011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174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双抗体的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中的前S1抗原和HBV血清标志物.结果:HBV前S1抗原在HBeAg(乙肝e抗原)阳性组中的检出率高达87.8%,明显高于在HBeAg阴性组中的检出率(32.9%),根据统计学分析,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HBV前S1抗原和HBeAg的检测分析,证明了HBV前S1抗原和HBeAg具有非常好的一致性,同时还具有其独特的检测价值,可以补充HBV血清标志物检测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15.
我国属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高流行区,一般人群的HBsAg阳性率高达9.09%,隐匿型乙型肝炎和乙肝肝炎病毒变异的存在,要求检测乙肝病毒方法和手段也越来越高。乙型肝炎病毒载量(HBV—DNA)与乙肝病毒前S1蛋白(Pre—S1)以及乙肝病毒核心抗原(HBcAg)均是反映乙肝病毒复制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前S1抗原检测在判断HBsAg和HBcAb阳性患者体内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作用。方法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166例乙肝标志物为HBsAg和HBcAb阳性患者血清前S1抗原,同时用PCR检测HBV-DNA。结果166例样本中检测出前S1抗原阳性78例,阳性率为46.99%;HBV-DNA阳性76例,阳性率为45.78%。说明这部分患者仍有病毒复制。结论对HBsAg和HBcAb阳性患者同时检测前S1抗原可反映其体内乙肝病毒复制情况,辅助临床对其病情作出正确判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检测前S1抗原/抗体的临床意义。方法:78例乙型肝炎病毒进行前S1抗原和抗体检测,同时检测HBV标志物和HBVDNA。前S1抗原、抗体和HBV标志物检测用ELISA法,HBVDNA检测用PCR法。结果:在HBV复制标志物中,前S1抗原与HBeAg、HBVDNA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前S1抗原阳性与HBVDNA阳性的符合率为93.6%,HBeAg阳性与HBVDNA的符合率为59.0%,前S1抗原比HBeAg更敏感。结论:前S1抗原/抗体检测对乙肝的早期诊断、病毒复制和预后估计具有重要意义。在慢性HBV感染中,前S1蛋白持续阳性提示病情进展和恶化 相似文献
18.
王赤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0,19(13):108-109
目的:提高输血安全性,评估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与核酸联合检测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分别对医院患者和献血员的标本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和DNA含量检测。结果:经ELISA法检测,346例医院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阴性62份,其中呈HBV—DNA阳性1例(1.5%);在300份初筛合格的献血员标本中,6例呈HBV—DNA阳性(2%),其中78份HBsAg阴性三项抗体分别阳性的标本检出HBVDNA阳性4例(5.1%),222份ELISA法全阴性的标本检出HBVDNA阳性2例(0.9%)。结论:本地区人群存在HBsAg阴性的HBV感染;乙型肝炎病毒DNA和血清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对提高输血安全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乙肝病毒前S1蛋白可作为早期诊断的指标,判断乙肝病毒感染、传染性、HBV复制的指标,尤其是在乙肝病毒前C区发生变异的"HBsAg、HBeAb、HBcAb"阳性模式组判断传染性、HBV复制的临床意义较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ELISA 2种不同孵育条件检测HBsAg的结果。方法取51份经ELISA检测HBsAg S/CO值处于0.70~0.99的标本,每个标本分2组进行HBsAg ELISA定性分析,其中一组孵育条件为37℃30 min,另一组为2~8℃24 h,比较2种不同孵育条件下的HBsAg结果。结果不同孵育温度对ELISA HBsAg检测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2~8℃孵育24 h比37℃孵育30 min的敏感性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