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上颌阻生尖牙与正畸矫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上凳恒尖牙的埋伏阻生较常见,且影响美观及功能。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文献、资料对上颌阻生尖牙的综合处理。讨论了上颌阻生恒尖牙的发生原因,阻生尖牙的定位方法,阻生尖牙矫治方案的确定,阻生尖牙的外科协助处置以及正畸桥治阻生尖牙的各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阻生牙是口腔中较常见的一种发育畸形,以尖牙、第三磨牙、中切牙、前磨牙及第二磨牙的阻生多见,尤以下颌第三磨牙及上颌尖牙阻生的患病率最高。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阻生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上颌尖牙和第三磨牙方面,对阻生前磨牙的研究甚少。临床上,很大一部分正畸患者需要进行拔牙矫治,且拔牙牙位主要位于前磨牙区,可见阻生前磨牙对正畸矫治设计及预后影响极大。本文对阻生前磨牙现有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对阻生前磨牙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定位和治疗方法进行总结,以期为正畸医生制定正畸矫治计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上颌阻生尖牙闭合式助萌与开窗式助萌后牙周指数差异。方法:选择30例上颌阻生尖牙成功助萌患者(闭合式助萌与开窗式助萌各15例),分别测量尖牙矫治入列后6、12个月时的牙菌斑指数(PLI)、牙龈出血指数(BI)、牙龈指数(GI)及边缘骨吸收量。结果:所选取的病例的阻生尖牙均被成功矫治排入牙列,开窗组的PLI、BI、GI均值及边缘骨吸收的量在矫治结束后6个月时均高于闭合组,差异有显著性;开窗组的PLI、BI、GI均值及边缘骨吸收的量在矫治结束12个月时略高于闭合组,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上颌阻生尖牙闭合式助萌后尖牙牙周状况明显好于开窗式助萌。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上颌唇侧埋伏阻生尖牙正畸导萌的力学原理,探讨上颌唇侧埋伏阻生尖牙的矫治力方向设计以及改良Nance弓的作用。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改良Nance弓辅以直丝矫治器,对5例上颌唇侧水平埋伏阻生尖牙进行正畸一外科联合治疗,比较分析了直接牵引和改良Nance弓辅助牵引二种方式的矫治力方向,埋伏牙的移动方式及其力学原理。结果:5例上颌唇侧水平埋伏阻生尖牙顺利萌出至正常位置,尖牙及邻近侧切牙牙髓、牙周健康。力学原理分析显示采用改良Nance弓矫治方法,埋伏牙的移动方式更合理,所需矫治力更轻,支抗负荷更小。结论:矫治上颌唇侧水平埋伏阻生尖牙时,要合理设计矫治力方向,改良Nance弓是一种符合生理力学需要的辅助装置。  相似文献   

5.
上颌阻生尖牙是临床上常见的难题.早期对可能发生阻生的上颌尖牙进行干预,常常可以减轻其阻生的严重程度,甚至可以使尖牙正常萌出.临床上常通过影像学方法对上颌尖牙阻生进行早期预测.其中影像学检查不仅包括传统的全口曲面体层片等二维影像,也包括近年来发展比较迅速的锥形束CT三维影像.本文通过回顾以往研究来总结目前影像学预测上颌尖...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曲面断层片中上颌阻生尖牙近远中向和垂直向的影像学分区,判定其与锥形束CT (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中相应尖牙唇腭侧位及相邻恒切牙根吸收之间的关系。方法:对68例患者的94颗上颌阻生尖牙进行曲面断层片的拍摄和CBCT扫描。将曲面断层片中上颌阻生尖牙近远中向牙尖所处的位置分为5区(Ⅰ区-Ⅴ区),将牙冠所处的垂直向高度分为3部分(牙冠段,根中段,根尖段),其唇腭侧位置和相邻恒切牙的根吸收情况则由CBCT判定。结果:曲面断层片中上颌阻生尖牙近远中向的区域定位与CBCT中相应阻生牙的唇腭侧位之间有显著相关(P<0.001),唇侧阻生的尖牙常出现在曲面断层片中的Ⅰ、Ⅱ、Ⅲ区域,正中牙槽阻生的多在Ⅳ区域,腭侧阻生的常在Ⅴ区域,而垂直向的分段与之无显著相关。CBCT中相邻恒切牙的根吸收常发生在Ⅳ、Ⅴ区域和根中段、根尖段。曲面断层片中阻生尖牙近远中向和垂直向的区域划分均与CBCT中相邻恒切牙的根吸收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曲面断层片中上颌阻生尖牙近远中向的区域定位可以预测其唇腭侧位和相邻恒切牙的根吸收,垂直向的分段可用来判断相邻恒切牙的根吸收,而不可推测其唇腭侧阻生情况。  相似文献   

7.
金玲玲  阮文华 《口腔医学》2020,40(2):184-187
上颌恒尖牙(permanent maxillary canines)位于双侧口角,在人类的咀嚼、发音及美观中起着重要作用。上颌恒尖牙阻生和异位萌出需要外科开窗助萌以及复杂的正畸治疗,花费患者大量的时间和费用。该文就上颌恒尖牙的萌出过程及其阻碍因素作一综述,为尖牙阻生或异位萌出的病因研究、早期预测及阻断性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上颌尖牙阻生是正畸医生经常碰到的问题之一,其处理方法通常包括外科开窗和较复杂的正畸治疗.上颌尖牙阻生可以通过观测X线片中尖牙近远中向位置的异常进行早期预测,早期的临床干预手段则包括拔除乳尖牙、拔除乳尖牙联合应用口外弓颈牵引、快速上颌扩弓,本文就这2方面内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上颌尖牙埋伏阻生患者上颌切牙牙齿宽度改变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中国人上颌切牙宽度与尖牙阻生是否存在内在的联系.方法选择103名上颌尖牙埋伏阻生患者,分为46名腭侧阻生组和57名唇侧阻生组.选择年龄、性别匹配,上颌尖牙正常萌出的患者60名,作为对照组.测量这些患者的上颌切牙近远中宽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尖牙阻生患者的左右侧中切牙及侧切牙的近远中宽度基本一致,无统计学差异.尖牙唇侧阻生患者的侧切牙宽度大于对照组,腭侧阻生患者的侧切牙宽度小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唇腭侧阻生患者的侧切牙宽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尖牙埋伏阻生患者的上颌切牙宽度变化和尖牙阻生的位置有着高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乳切牙外伤与恒中切牙发育畸形埋伏阻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恒牙埋伏阻生是口腔正畸临床常见的错畸形 ,其中以上下尖牙和上切牙为常见。据报道尖牙埋伏阻生发生率为 0 .92 - 3.3%不等 ,恒切牙埋伏阻生的发生率未见报道 ,William等认为较尖牙发生率为少 ,而房伯君等报道恒切牙埋伏阻生多于尖牙。恒牙埋伏阻生的原因至今还不十分明确 ,上中切牙埋伏阻生的原因之一是乳切牙早期外伤乳牙根伤及恒牙胚所致 ,本文报告三例上中切牙埋伏阻生发育畸形的临床病例 ,并从其诊断及处理进行分析讨论。病例一周某 ,男 ,10岁 ,替牙主诉 :2 1|未萌 ,要求矫治现病史 :患者四岁时因摔跤而致乳切牙外伤临床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预置支点在矫治上颌水平阻生尖牙的作用.方法 水平埋伏阻生上颌尖牙5例,均位于邻牙根方.用直丝弓矫治器进行间隙预备,外科开窗暴露埋伏尖牙的牙冠,将预置支点置于牙颈部,进行正畸牵引,曲面断层片观察邻牙牙根吸收情况.结果 水平阻生尖牙以预置支点为转动中心而移动至正常位置,牙髓和牙周情况良好,邻牙牙根无吸收现象.结论 预置支点水平阻生上颌尖牙的转动中心,对正畸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吴平  李琳  徐芳 《广东牙病防治》2014,(10):538-540
目的分析上颌中切牙与同侧尖牙同时阻生病例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上颌中切牙与同侧尖牙同时阻生病例21例,分析上颌中切牙阻生类型与尖牙阻生情况,测量阻生侧及对侧侧切牙发育或萌出异常情况。结果与中切牙阻生同时发生的尖牙76.2%为唇侧阻生,其中完全易位与不完全易位占唇侧阻生尖牙的68.8%,尖牙唇侧阻生病例中侧切牙根远中倾斜和伴牙冠近中倾斜者占87.5%,尖牙唇侧或腭侧阻生病例中,出现锥形或过小等畸形侧切牙的比例分别为31.25%和40.00%。上颌中切牙与尖牙不同阻生类型患者,前牙反牙合比例都超过40%,且多为牙型反牙合。结论与中切牙阻生同时发生的尖牙阻生多为唇侧阻生,与中切牙阻生类型无关,与侧切牙根远中倾斜高度相关,尖牙完全易位与过小或锥形等畸形侧切牙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上颌腭侧阻生尖牙通过正畸开辟间隙等非手术助萌的适应证、矫治时间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例患者的12颗上颌腭侧阻生尖牙为研究对象,通过曲面全景及头颅侧位片判断阻生尖牙在颌骨内的位置、牙齿的发育阶段及患者骨成熟阶段,通过正畸治疗配合头帽口外弓为阻生尖牙开辟间隙,定期拍摄曲面全景片观察阻生尖牙的萌出潜力。结果 7颗阻生尖牙自动萌出,3颗阻生尖牙采取外科开窗联合正畸牵引治疗,2颗阻生尖牙选择外科拔除。结论正畸开辟间隙后阻生尖牙成功萌出的主要因素可以概括为:萌出路径无干扰、骨成熟早期,根尖孔未闭合,而骨发育阶段比牙发育阶段更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上颌尖牙埋伏阻生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对上颌尖牙埋伏阻生的患病特点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上颌尖牙埋伏阻生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正畸科门诊2001年1月至2005年1月期间诊治的10505例错(牙合)畸形患者中,经CT检查选出上颌尖牙埋伏阻生患者215例(汉族),共有埋伏阻生尖牙248颗。统计上颌尖牙埋伏阻生在正畸患者中所占比例,χ~2检验分别比较患者性别、唇腭侧阻生以及相应治疗情况的差异。结果上颌尖牙埋伏阻生在正畸门诊患者中约占2.05%,女性:男性为1.8∶1,唇侧:腭侧为2.1∶1。“外科手术暴露+正畸牵引”的方式在治疗中占主导地位。“外科手术拔除”的治疗方式在腭侧埋伏阻生尖牙中的应用多于唇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组患者上颌尖牙埋伏阻生以女性、唇侧多见,临床对唇腭侧尖牙埋伏阻生的治疗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上颌尖牙埋伏阻生患者牙弓形态及拥挤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上颌尖牙唇侧和腭侧埋伏阻生患者的牙弓宽度、长度、拥挤度与正常(牙合)个体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经CT检查上颌尖牙埋伏阻生患者104名,年龄11-28岁.尖牙唇侧阻生患者57名,腭侧阻生患者47名,对其牙弓宽度、长度、拥挤度进行测量,并和正常(牙合)个体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上颌尖牙唇侧埋伏阻生患者82.5%伴有牙弓中重度拥挤,上颌尖牙腭侧埋伏阻生患者57.4%的牙弓基本无拥挤.上颌尖牙埋伏阻生患者中,无论是唇侧埋伏还是腭侧埋伏,其牙弓长度与正常(牙合)无差异.双尖牙区牙弓宽度减小.结论 国人上颌尖牙埋伏阻生患者的牙弓宽度、长度、拥挤度的特点与白种人不同.  相似文献   

16.
临床上尖牙埋伏阻生并不少见,但尖牙异位埋伏阻生合并牙瘤却极少见.现就近期临床诊治的1例报道如下. 患者,女,16岁,因右上颌尖牙未萌求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阻生上颌尖牙正畸治疗诱导自发萌出的方法,总结合适的临床处理策略,为阻生尖牙的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13例恒牙列患者(男6例,女7例)的17颗阻生上颌尖牙,通过正畸治疗在相应牙弓位置为尖牙预留充足的间隙,待其自发萌出后直接粘结矫正装置排入牙列正常位置.结果 预留间隙2~24个月后阻生尖牙自发萌出,治疗后尖牙及邻牙牙周状况良好.结论 当阻生尖牙错位不严重,扩弓或减数拔牙即能为阻生尖牙提供足够萌出间隙,判断其能自行萌出时,可采取正畸诱导自萌的方法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8.
199颗阻生恒牙的牙位和病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除下颌第三磨牙外的阻生恒牙的好发牙位和常见病因,提供其流行病学资料.方法 以临床检查、牙颌模型以及X线片作为诊断依据,对103例199颗阻生恒牙的牙位和病因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199颗阻生恒牙中上颌尖牙、上颌中切牙、下颌尖牙分别为94颗(47%)、39颗(20%)、20颗(10%);病因分析,萌出间隙不足者61颗,牙胚位置异常者21颗,牙形态异常者17颗,全身性因素导致的阻生恒牙36颗.结论 上颌尖牙、上颌中切牙、下颌尖牙为阻生恒牙最常见的牙位;萌出间隙不足、牙胚位置异常和牙体形态异常以及一些全身性因素是恒牙阻生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改良垂直曲矫治唇侧近中阻生尖牙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2014年就诊于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正畸科的单侧唇侧近中尖牙阻生患者5例,采用改良垂直曲进行正畸矫治.结果:5颗唇侧近中阻生尖牙平均牵引时间13.6个月,均成功纳入牙弓并建(牙合).结论:采用改良垂直曲治疗唇侧近中阻生尖牙,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上颌尖牙腭侧埋伏阻生在临床上很常见,它会影响上颌牙列的功能和美观。为消除上颌尖牙腭侧埋伏阻生对牙颌生长发育的不利影响,应对其进行早期诊断并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本文就上颌腭侧埋伏阻生尖牙的发病率、病因、诊断、临床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