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和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36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对手术方法、并发症、疗效进行总结。结果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脑梗死,均经DSA证实有颈动脉狭窄;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支架置入,治疗前责任病变血管平均狭窄率为(78.8±10.7)%,治疗后病变血管平均狭窄率为(11.6±7.8)%,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有9例患者出现术后低血压、心动过缓,有3例出现高灌注综合征,无1例发生脑梗死;术后随访6~12月,无颈动脉支架置入后的再狭窄的发生,未见TIA及症状性脑梗死发生。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前后循环动脉狭窄同期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手术方法、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06-06—2011-02我院16例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同时合并椎基底动脉系统狭窄的患者Ⅰ期行颈动脉及椎基底动脉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总结手术经验,观察围手术期并发症,分析临床效果。结果 16例患者共置入34枚支架(其中1例患者同时合并锁骨下动脉狭窄,Ⅰ期行颈动脉、锁骨下动脉、椎动脉支架植入术),术后即刻造影残余狭窄<18%,颈动脉支架置入后9例出现心率下降,11例出现心率、血压同时下降,围手术期未出现动脉夹层、支架内血栓形成以及术后过度灌注脑出血等并发症。术后9例临床症状完全消失,7例明显改善,随访5~24个月,1例术后1a复出现缺血症状,复查DSA提示椎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再次给予支架内成形术,症状消失。结论前后循环动脉狭窄同期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能够降低医疗费用,避免二次手术创伤,但远期效果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外段颈动脉夹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颅外段颈动脉夹层患者9例,均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观察术后血管狭窄及夹层动脉瘤改善情况,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患者随访3个月到1年。结果 手术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后平均残余狭窄率均≤30%,患者颈动脉平均狭窄程度从(75.0±17.6)%降低至(15.8±9.2)%,夹层动脉瘤均消失,支架置入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缺血相关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围术期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症状性脑卒中,无手术相关死亡事件发生,随访无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发生,1例患者可见支架内再狭窄。结论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外段颈动脉夹层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动脉开口狭窄的手术方法、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球扩式支架对26例椎动脉开口狭窄患者进行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总结手术经验,分析临床效果。结果 26例患者共置入28枚支架,椎动脉开口狭窄术前平均狭窄率为90.9%,术后平均残余狭窄率15.6%。围手术期无并发症,术后19例临床症状完全消失,7例明显改善,随访8~24个月,2例术后1a复出现缺血症状,复查DSA提示支架内再狭窄,再次给予支架内成形术,症状消失。结论椎动脉开口狭窄血管内支架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能够明显缓解脑缺血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安全性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颈动脉颅外段狭窄支架成形术的手术方法、并发症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有症状性颈动脉狭窄≥50%的患者,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70%的患者为其适应证。使用自膨胀式支架和保护装置,进行支架置入成形术。结果61例患者,置入70枚支架,配合28个保护装置。支架成功率100%,术中无中风并发症出现,即刻血管造影显示满意,平均术后血管残留狭窄约8%。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分别采用颈部X线及超声波检查及血管造影,再狭窄1例,其余支架形态好,位置无移位,血流通畅,无再狭窄。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颅外段狭窄有效、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杂交支架治疗重度颈动脉狭窄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使用杂交支架对21例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术后观察血管狭窄程度及不良反应,随访6个月观察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共置入支架23枚.术后脑血管造影示颈动脉狭窄程度均≤20%.术中出现颈动脉窦综合征5例,血管痉挛2例,支架远端血管栓塞1例,经治疗均恢复.术后6个月时,患者均未发生与手术侧颈动脉相关的脑血管事件.结论 颈动脉杂交支架治疗重度颈动脉狭窄效果显著,能减少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且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7.
缺血性脑血管病腔内成形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腔内成形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采用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5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其中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29例,颈动脉狭窄患者23例。结果:52例患者中共有51例成功置入56枚支架,技术成功率达98.1%。48例患者术后均未再发生脑缺血发作,1例因支架置入困难仅行PTA术,术后症状明显改善;基底动脉支架成形术后1例出现动眼神经麻痹;1例出现再灌注损伤;1例出现颅内出血;7例患者出现血压下降。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腔内成形术围手术期可能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正确预防和处理这些并发症,是避免患者致残、致死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血管内自膨式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血管内自膨式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14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症状表现为反复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在球囊扩张后安装自膨式血管内支架。结果支架定位准确,11例患者狭窄部传恢复正常管径,2例狭窄程度减少90%以上,1例减少70%,1例术中发生脑梗死,无其他手术并发症发生。临床随访2~15个月(平均8.3个月),均未再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DSA随访9例患者均无再狭窄(6~12个月)。结论血管内自膨式支架成形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回顾性分析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合并椎动脉开口重度狭窄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对2009年4月至2010年5月我院30例症状性颈内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合并椎动脉开口重度狭窄患者;术中先行椎动脉开口支架术,同期在颈动脉保护伞下采用自膨支架进行颈内动脉颅外段支架术,观察其技术成功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近期疗效.结果 30例患者共成功植入自膨支架30枚,椎动脉开口同期共成功植入31枚球囊扩张支架,术后即刻造影残余狭窄均<20%,技术成功率达100%(30/30),围手术期未发生动脉夹层、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脑出血等并发症.30例患者在术后第2 d复查颈、椎动脉超声及颅多普勒超声,均未发现再狭窄.14例表现为短暂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患者术后症状缓解12例(85.7%,12/14).30例患者在术后随访1~6个月,平均随访3个月,随访期间未发现支架内再狭窄,亦无TIA及症状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结论 同期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合并椎动脉开口重度狭窄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但远期疗效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颈动脉血管成形和支架植入术(CAS)治疗颅外颈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例颅外颈动脉狭窄病人的临床资料.病人均应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其中应用脑保护装置108例,应用自膨胀支架197例.结果 血管狭窄程度由支架植入前的(74.5±13.9)%降至支架植入后的(10.3±7.8)%(P<0.01),围手术期无大卒中及死亡发生,出现小卒中3例(1.5%).179例病人随访6~48个月,平均18.7个月,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脑卒中各2例,死亡2例.结论 CAS是颅外颈动脉狭窄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邵阳市居民脑卒中筛查高危人群颈动脉彩超结果与年龄、高血压、高血糖等危险因素的关系,为该地区建立高危人群干预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邵阳市常住居民4200例进行体格检查及问卷调查,筛查出脑卒中高危人群628例,对脑卒中高危人群行颈动脉彩超检查,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影响邵阳市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患病的相关因素。结果628例调查者中检出颈动脉内膜增厚265例(42.19%),颈动脉斑块形成125例(19.90%),颈动脉狭窄38例(6.05%),同时检测出斑块形成及颈动脉狭窄28例(4.46%)。与60岁组相比,≤60岁组内膜增厚、斑块形成、颈动脉狭窄等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疾病组相比,非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组内膜增厚、斑块形成、颈动脉狭窄等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itc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症及颈动脉斑块形成是邵阳市居民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因素。结论积极开展颈动脉彩超检查,对该地区的脑血病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手术组2006年1月~2014年5月间接诊的41例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例,其中35例分别采用了3种不同的血管内治疗技术,另6例进行了随诊观察。结果 41例均获得随访,时间为3~18个月。其中1例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的病人复发,2例未治疗的病人动脉瘤增大。结论治疗组和观察组做统计学分析(P0.01),血管内治疗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的方法,根据动脉瘤的形态、与小脑后下动脉的关系及对侧椎动脉的发育情况等因素来选择不同的血管内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脑出血恢复期患者内分泌激素变化情况.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90例脑出血患者发病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周围静脉血中FT3、FT4、TSH、GH、ACTH、Cor、PRL、T、E2、FSH、LH、P的浓度.分析内分泌异常的发生率及其与出血量、有无并发症及恢复时间的关系.结果 内分泌激素异常在发病后3个月时发生率11.1%,6个月时发生率8.9%,12个月时发生率7.8%.随着恢复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出血量越大分泌异常发生率越高,发病当时有并发症者恢复期内分泌激素异常发病率高.结论 脑出血恢复期内分泌异常有一定的发生率,有必要对恢复期患者进行常规的内分泌激素水平检查,并用于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对颈动脉狭窄患者的疗效及术中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监测经验总结。方法回顾25例CEA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中TCD监测情况。结果患者平均年龄64±10岁,男性23例,女2例。其中,左侧颈动脉狭窄11例(44%),右侧13例(52%),双侧狭窄而右侧较重者1例(4%)。除3例术中发生探头移位而未记录完整(均使用转流)外,余22例均全程监测。可根据CEA术中TCD监测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变化了解术侧颈动脉远端供血情况,以确定是否转流。同时全程监测微栓子情况;术后有1例(4%)患者出现轻度神经系统缺损症状;2例(8%)出现谵妄;余22例(88%)未出现新发神经精神症状。结论 CEA可有效解除颈动脉狭窄及颈动脉易损斑块、降低卒中风险,术中TCD监测可为手术安全提供一定保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伽玛刀(γ-刀)治疗眼眶及眶颅沟通脑膜瘤的中长期疗效及差异.方法 54例眼眶内及眶颅沟通脑膜瘤患者接受γ-刀治疗,其中眼眶内脑膜瘤32例,眶颅沟通脑膜瘤22例,肿瘤中位容积8.29cm3(0.22~32.6cm3),肿瘤边缘平均剂量4.2 Gy(10.0~17.0 Gy),40%~55%等剂量线.结果 随访5~187个月,平均57个月,治疗后患者视力提高6例,维持不变31例,下降12例,失明5例;影像学显示肿瘤消失3例,缩小26例,无变化17例,增大8例,肿瘤总体控制率达85.2%,其中眶内脑膜瘤控制率90.6%,眶颅沟通脑膜瘤控制率77.3%.伽玛刀治疗后主要不良反应为眼部疼痛、眼睑肿胀、球结膜充血水肿等.结论 伽玛刀治疗眼眶及眶颅沟通脑膜瘤具有长期控制肿瘤生长,可保留多数患者视力,并发症少等优点;眼眶内脑膜瘤在肿瘤控制及视力预后均好于眶颅沟通脑膜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在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2年6月~2014年6月间在我院行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的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病人的23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随访。结果术后出现暂时性声音嘶哑1例,术侧多发小梗塞灶1例,颈部血肿保守治疗后恢复2例,未见肢体瘫痪、神志不清等严重并发症;术后CTA、DSA检查示颈动脉通畅;随访6月~2年未见血管再狭窄、严重脑缺血表现。结论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West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表现、脑电图特征、诊断以及治疗和预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研究32例诊断为West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West综合征患儿中,男、女之比为23:9;年龄5个月至3岁;临床表现为典型的“三联征”患儿28例(87.5%);所有患儿脑电图均为异常(典型高峰失律24例,变异型高峰失律8例).32例患儿中,有4例肌注ACTH及口服抗癫痫药,痉挛完全控制2例,发作次数明显减少1例,无效1例;余28例患儿仅口服抗癫痫药,17例痉挛发作完全控制,6例发作次数明显减少,5例无效.随访16例患儿,2个月内有11例患儿痉挛发作完全控制,3例有效,2例无效.结论 West综合征是婴儿时期特有的一种癫痫类型,且在智力发育时期发病,常伴有脑损伤后遗症.除典型的发作形式和精神运动障碍外,还有特异的脑电图改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高原地区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和死亡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藏军区总院2007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367例高原地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例资料,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引起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患者入院3个月的总死亡率为22%(80/367).患者受伤至入院时间(OR=1.805),入院时GCS评分(OR =1.991)、孔对光反射情况(OR =2.033)和头颅CT显示的中线移位程度(OR =1.717)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性别、年龄和居住地海拔高度对于死亡率的影响未显示出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研究分析了高原地区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的危险因素.受伤至入院时间较长、入院GCS评分低、双侧瞳孔散大或CT显示中线移位>10 mm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高.这些发现有利于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RCVS)的临床、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总结3例RCV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组3例患者均以剧烈头痛为首发症状,其中1例伴有双下肢无力,1例伴视物模糊、右侧肢体轻偏瘫。TCD检查均提示不同血管不同程度的血流速度增快,头颅MRI及MRA检查提示部分血管痉挛,典型者呈"串珠样"改变;2例脑内有病灶。脑脊液等相关检查无特异性,经钙离子拮抗剂等治疗后临床症状逐渐消失,1~7个月超声影像学复查完全恢复正常,临床呈单相病程,预后良好。结论临床表现为"雷击样、撕裂样"头痛的患者伴或不伴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影像学检查有血管痉挛表现,在排除其他疾病后应考虑RCVS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