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骞  杨学信  李志明  刘建平  张敏 《陕西中医》2013,(12):1611-1613
目的:了解宁夏回族地区高血压病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及不同地区,民族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及证型分布特征。方法:选取宁夏回族自治区七家中医医院作为调研单位,采取多中心回顾性调查方法,抽取2010年~2011年期间在各单位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高血压病病例共计1014例,填写《高血压病临床资料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患者症状,采用系统聚类法分析,将症状条目作为变量进行聚类,根据聚类结果确定证型名称,并对证型进行分析。结果:高血压病患者症状主要有46个,包括眩晕、头痛、耳鸣、失眠、少寐多梦等。病例资料按地区统计,其中银川地区259例,银南地区364例,银北地区391例;按民族统计,其中汉族570例,回族444例;按性别统计,其中男性390例,女性624例;高血压病证型按比例由高至低依次为:肝阳上亢证、痰浊络阻证、气血亏虚证、肾精不足证、瘀血阻窍证,除瘀血阻窍证外的其他证型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银川地区证型以肝阳上亢证、气血亏虚证为主,银南地区证型以肝阳上亢证、痰浊络阻证为主,银北地区证型以肝阳上亢证、肾精不足证为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宁夏回族地区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分布:银川地区以肝阳上亢证、气血亏虚证为主,银南地区以肝阳上亢证、痰浊络阻证为主,银北地区以肝阳上亢证、肾精不足证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与汉族心悸病各证型分布规律。方法对符合要求的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各地区主要中医医院833例心悸病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应用单因素方差统计方法分析回族与汉族心悸病中医证型分布,进一步探讨回汉族心悸病中医证型在年龄、性别分布差异性。结果①回汉族证型分布规律:汉族各证型分布规律,384例汉族人群心悸证分布规律,虚证:心脾两虚证﹥阴虚火旺证﹥心虚胆怯证﹥心阳不足证﹥水饮凌心证;实证中血瘀气滞证﹥痰浊中阻证。449例回族人群心悸证各证型分布规律,虚证中心虚胆怯证﹥心脾两虚证﹥阴虚火旺证﹥心阳不足证﹥水饮凌心证;实证中痰浊中阻证﹥血瘀气滞证。②回汉族证型分布组间差异。中医证型在回汉民族同性别分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型在回汉民族不同年龄段分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脾两虚证及血瘀气滞证为宁夏地区汉族人群心悸患者的主要证型。心虚胆怯证及痰浊阻滞证为宁夏地区回族人群心悸患者的主要证型。心悸中医证型在不同民族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分布呈现差异性。研究显示宁夏回汉人群的心悸怔型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及特殊性,为中医临床提供辨证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颈性心律失常的发病类型及中医证型分布情况,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抽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在德州市中医院名医堂诊疗的颈性心律失常病例共计132例,填写《颈性心律失常临床资料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患者症状,采用系统聚类法分析,将症状条目作为变量进行聚类,根据聚类结果确定证型名称,并对证型进行分析。结果:瘀阻经络、心神失养型55例,痰浊阻滞、心神不安型46例,肝肾亏虚、心肾不交型21例,风寒阻络、心阳不足型10例,证型按比例由低至高依次为风寒阻络证,肝肾亏虚证,痰浊阻滞证,瘀阻经络证,各证型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性心律失常有多种发病因素,但以血瘀、痰浊阻滞为主要证型,均以心虚胆怯、心神失养为辅,可为临床中医辨证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山东中医杂志》2016,(1):20-22
目的 :通过对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中医证型与年龄、病程、左心功能变化的相关性研究,为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160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按临床征象及四诊分为7型,予心电图或者动态心电图检出各类快速性心律失常,并行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测SV、EF等指标,分析其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结果: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各证型间人数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心虚胆怯证患者年龄较其余各证患者明显偏小,且有统计学差异(P0.001)。心血瘀阻证及痰火扰心证患者数量与病程无明显相关性,心虚胆怯证、心脾两虚证、阴虚火旺证、水气凌心证、心阳虚弱证患者数量与病程呈正相关,尤以阴虚火旺证、水气凌心证和心阳虚弱证突出。各证型间SV、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水气凌心、心阳虚弱证患者SV较其余各证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阳虚弱证患者EF较其余各证型明显降低,且与其他证型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各证型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各证型间人数分布有所不同。中医各证型与年龄、病程及左心功能变化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体质分布特点及其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法对22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和200例正常人群进行体质调查,比较9种体质在两组受试者中的分布;并对病例组患者进行辨证分型与疲劳程度调查,观察9种体质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结果 病例组气虚质、气郁质、阳虚质、平和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疲劳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例组中心脾两虚证58例、肝郁脾虚证50例、气虚湿阻证48例、肝肾亏虚证36例、气阴两虚证28例,不同体质的中医证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心脾两虚证、气阴两虚证以气虚质为主;肝郁脾虚证以气郁质为主;气虚湿阻证以气虚质为主;肝肾亏虚证以阴虚质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CHA_2DS_2-Vasc评分、Hcy(同型半胱氨酸)、hs-CRP(超敏C反应蛋白)、D-dimer(D二聚体)、心脏超声等客观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将住院148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心虚胆怯、心脾两虚、阴虚火旺、心阳不振、水饮凌心、痰火扰心、心血瘀阻7种证型,观察不同证型患者CHA_2DS_2-Vasc评分、Hcy、hs-CRP、D-dimer及心脏超声检测指标,分析各证型与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48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按比例大小依次为心血瘀阻证、心阳不振证、心虚胆怯证、痰火扰心证、阴虚火旺证、水饮凌心证、心脾两虚证。同时发现心血瘀阻证及水饮凌心证组CHA_2DS_2-Vasc评分、Hcy、hs-CRP、D-dimer水平高于对照组及其他证型组;与对照组及其他证型组比较,水饮凌心证组左室舒张末内径较高,左室射血分数偏低。结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以心血瘀阻证最多,伴有Hcy、hs-CRP水平升高,其病机可能与Hcy及hs-CRP水平升高导致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7.
913例失眠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失眠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拟定《失眠中医证型调查表》,通过对北京、广州、杭州、温州共4地7个中心失眠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利用非参数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对应分析等多种统计方法,探讨失眠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通过对913例失眠患者调查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肝郁化火、阴虚火旺、心脾两虚和心胆气虚等4个证型均是女性多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证和虚证者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40岁患者以心脾两虚型为主,41-70岁患者以阴虚火旺型为主,20岁以下和71岁以上患者分别以阴虚火旺型和痰热内扰型为主;研究生以上文化程度患者以心脾两虚型为主,本科文化程度患者以痰热内扰型为主,大专文化程度患者以阴虚火旺型为主,高中或者中专文化程度患者以心胆气虚型为主,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患者以阴虚火旺型为主;温州患者以痰热内扰型和心脾两虚型为主,杭州患者以心脾两虚型为主,广州患者以阴虚火旺型为主,北京患者以肝郁化火型为主;未婚者以心脾两虚型为主,已婚者以肝郁化火型为主。结论:失眠患者证型分布受到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地域和婚姻状况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寐证不同证型与客观睡眠状态的关系,为不寐证的中医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100例原发性失眠患者由经过培训的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中医师按照中医证型诊断标准分为肝郁化火证组、痰热内扰证组、阴虚火旺证组、心脾两虚证组、心虚胆怯证组各20例,采用多导睡眠仪对各组客观睡眠状态进行监测。结果:肝郁化火证组入睡后觉醒时间、转醒次数较其他4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热内扰证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高于其他4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虚火旺证组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REM密度、REM潜伏期较其他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脾两虚证组睡眠潜伏期、清醒时间、N1时间与其他4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虚胆怯证组N1时间百分比与其他4组相比较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睡后觉醒时间、转醒次数与其他4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不寐证5种证型与客观睡眠状态具有相关性,客观睡眠指标可以为不寐证的辨证分型提供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宁夏回族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采用多中心、大样本的横断面设计,从宁夏地区银川、吴忠、石嘴山、中卫四市中医院的回族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人群为研究对象,对其相关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候分布特点进行研究。结果:①宁夏回族2型糖尿病50~70岁为糖尿病的高发年龄;以男性发病为多;干部、小学以下文化、经济状况富裕和较差、农村地区、冬季发病、以牛羊肉为主饮食习惯的患者的发病率较高,以重度为多;②主要中医症状多属"肾虚兼湿"型;③宁夏回族2型糖尿病不同程度及不同证型与居住地、发病季节及饮食习惯密切相关。结论:宁夏回族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属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且与饮食习惯以牛羊肉为主的膳食习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913例失眠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失眠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拟定《失眠中医证型调查表》,通过对北京,广州、杭州、温州共4地7个中心失眠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利用频数描述、非参数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多种统计方法,探讨失眠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结果:通过对913例失眠患者调查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失眠患者的中医证型按多到少依次是阴虚火旺、心脾两虚、肝郁化火、痰热内扰、心胆气虚和其他证型,其中前两型占59.58%;失眠患者总体女性多于男性,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阴虚火旺型失眠患者的PSQI评分高于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化火和阴虚火旺两型失眠患者的PSQI评分高于心胆气虚型失眠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实证失眠患者的PSQI评分低于虚证失眠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失眠患者的证型以阴虚火旺和心脾两虚为主,实证和虚证的PSQI评分无差别。  相似文献   

11.
神经衰弱是由于某些精神因素所引起的内脏功能失调以及高级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属中医“不寐”、“虚证”、“郁证”等范畴。本病临床常见心脾两虚、阴虚火旺、肝胃不和、心虚胆怯等4种比较典型的证型。笔者采用灵芝糖浆治疗心脾两虚型神经衰弱160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180例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病例中医证型分布及规律。方法:依据辨证标准搜集180例ASD患儿的病历资料,采用SPSS 19.0软件统计分析ASD中医证型分布及变化情况。结果:180例病例中首诊心脾两虚证最为常见(62.2%),其次为肾精亏虚证(14.4%)及脾虚肝亢证(11.1%),心肝火旺证及痰蒙心窍证出现频次较少。其证型随治疗存在虚实转化的变化规律,心脾两虚证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发病年龄及病程与中医证型变化无相关性,发病年龄在24月龄以前病例28例(15.56%),24~48月龄108例(60%),48~72月龄33例(18.33%)。结论:ASD中医证型以虚证为主,部分属本虚标实证,随着病程及治疗显现出由实转虚的趋势,证型分布具有以心脾两虚证为主导的典型规律,早期诊断及干预符合临床发病特征。  相似文献   

13.
心律失常属中医惊悸、怔忡范畴。临床报道多为心气不足、心阴亏虚、心脾两亏、心虚胆怯、痰浊阻滞、血脉瘀阻等证型,治以补益心气,或滋养阴血,或健脾养心,或益气养心镇惊安神,或理气化痰宁心安神,或活血化瘀诸法,而属心肾阳虚运用温肾法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肿瘤相关性抑郁患者中医证型的影响因素。方法:根据中医诊断标准及辨证论治思维确定患者的中医证型,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经济情况、肿瘤分期、化疗周期、抑郁程度等相关因素与中医证型间的相关性。结果:肿瘤相关性抑郁患者主要有肝郁脾虚证、心虚胆怯证、肝肾亏虚证、气滞血瘀证、痰火扰心证5个证型,其中以肝郁脾虚证最为多见。肿瘤相关性抑郁中医证型与患者收入情况及既往化疗史无明显相关性,而在年龄、性别、肿瘤分期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方面存在差异(P<0.01)。在5个证型中除肝郁脾虚证外,男性患者多见于肝肾亏虚证、气滞血瘀证,女性患者以心虚胆怯证较为多见;患者年龄与肝肾亏虚证呈相关性,与其余各证型无明显相关性;肿瘤分期中Ⅰ期患者以痰火扰心证、气滞血瘀证多见,Ⅱ期患者以气滞血瘀证、肝郁脾虚证多见,Ⅲ期患者以肝郁脾虚证、心虚胆怯证多见,Ⅳ期患者多为肝肾亏虚证、心虚胆怯证;轻度抑郁患者主要见于气滞血瘀证、痰火扰心证;中度抑郁患者主要见于肝郁脾虚证、心虚胆怯证;重度抑郁患者主要见于肝肾亏虚证。结论:肿瘤相关性抑郁患者以肝郁脾虚证最为多见;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分期及抑郁程度与中医证型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329例PBC患者四诊信息进行采集,运用快速聚类法对中医症状变量进行聚类,基于变量均值和中医证候判别标准鉴定证型,并比较证型在疾病不同分期中的分布。结果 (1)329例PBC患者聚为8类:脾气亏虚证(30.40%)、肝肾阴虚证(28.88%)、肝血虚证(14.59%)、肝气郁结证(13.98%)、气虚血瘀证(5.17%)、气阴两虚证(3.34%)、肝郁脾虚证(3.04%)和肝胆湿热证(0.61%);(2)脾气亏虚证在各临床分期中均较多见,此外,临床前期和无症状期多见肝血虚证,症状期多见肝肾阴虚证,肝功能不全期多见肝血虚证;(3)超声评分低时以肝气郁结证为主,评分高时以肝肾阴虚和脾气亏虚证为主;(4)脾气亏虚证贯穿于各个病理分期,此外,Ⅰ期和Ⅱ期多见肝气郁结证,Ⅲ期多见肝肾阴虚证,Ⅳ期以肝血虚证多见;(5)各中医证型ALB和TBIL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脾气亏虚证、肝肾阴虚证和肝血虚证是PBC患者常见的中医证型,证型分布与疾病阶段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吴兴波  柯嘉儿  鲁欢  陈刚毅  罗月中 《新中医》2017,49(12):119-122
目的:观察280例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及各证型、兼证患者实验室指标的差异。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中医四诊对280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辨证,统计患者中医本证、兼证的分布情况,分析透析时间、原发病及实验室指标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280例血液透析患者以脾肾气虚证最多,其他证型依次为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阴阳两虚证。兼证以血瘀证、湿热证最多,其他兼证依次为湿浊证水气证风动证。从各中医证型来看,脾肾气虚证多兼湿浊证,肝肾阴虚证多兼血瘀证,脾肾阳虚证多兼湿浊证,气阴两虚证多兼血瘀证。透析年龄≤36月的患者均以脾肾气虚证为主,透析年龄36月的患者均以脾肾气虚证和气阴两虚证为主。慢性肾炎及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证型以脾肾气虚证及气阴两虚证为主,高血压病及梗阻性肾病患者的中医证型以脾肾气虚证为主,多囊性肾病的中医证型以脾肾气虚证及肝肾阴虚证为主。肝肾阴虚证患者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高于脾肾阳虚证患者(P0.05)。风动证患者PTH水平高于水气证患者(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以气、阴、阳虚为主,标实以血瘀、湿热、湿浊为主,虚实夹杂贯穿疾病始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失眠障碍患者中医证型与5-羟色胺转运体(5-HTT)基因(5-HTTLPR/5-HTTVNTR)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对267例失眠障碍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失眠严重程度,对40名健康对照者和所有失眠障碍患者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法分析5-HTT基因多态性,并对中医证型和5-HTTLPR/5-HTTVNTR两个基因多态性分别作相关性分析。结果失眠障碍不同中医证型之间5-HTT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肝郁化火证携带S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P0.005,OR=3.18(1.76-5.76)],痰热内扰证携带S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P0.005,OR=2.62(1.24-5.14)],阴虚火旺证携带S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P0.005,OR=2.56(1.50-4.35)],心脾两虚证携带stin2.10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P0.005,OR=4.57(1.91-10.90)],心虚胆怯证携带stin2.10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P0.005),OR=4.10(1.56-10.76)]。结论不同中医证型与5-HTTLPR/5-HTTVNTR基因多态性分布相关,S等位基因与肝郁化火证、痰热内扰证、阴虚火旺证相关;stin2.10与心脾两虚证、心虚胆怯证相关。  相似文献   

18.
赵立琳  叶雷  王立新 《陕西中医》2011,32(8):955-957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中医证候分布情况,为探寻其证候分布规律。方法: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采集5年间狼疮性肾炎病例资料172例,依据频数分布及模糊C均值聚类法归纳辨证分型。结果:狼疮性肾炎脾肾气虚、水湿瘀阻证,气阴两虚、湿热瘀阻证等六大中医证候为主,血瘀证几乎兼夹于各型中,并且贯穿于病程始终。结论:狼疮性肾炎以正虚邪实为主,虚证以脾肾气虚证为主,实证以血瘀证为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肾虚老年性痴呆中医证候的临床表现特点。方法对570例肾虚老年性痴呆患者中医证候资料进行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结果因子分析发现肾虚证老年性痴呆以精亏、阳虚、阴虚为主要证候要素,同时兼夹瘀、痰、火、血虚、气虚等致病要素,临床表现为肾虚证兼夹瘀血、痰浊、心肝火旺等。结合临床专业知识聚类分析发现三类证候分布:第1类以肾精亏虚为主,未发现其他兼夹证候;第2类以肾阴虚为主兼夹心肝火旺证及心脾两虚证;第3类以肾阳虚为主兼夹气滞血瘀证及心脾两虚证,并且肾精亏虚证所占比例最大。结论肾虚老年性痴呆以肾精亏虚、肾阳虚、肾阴虚为主要证候,兼夹瘀、痰、火等致病因素,五脏与心、肝、脾密切相关,病机与精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初步探讨崩漏在不同地域的中医证型构成及分布的客观规律。方法:对近年来发表的崩漏关于辨证分型论治的文献以长江为界,对总结出的8 364例病例运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研究,进行南北不同地区辨证分型分布规律的初步探讨。结果:崩漏临床证型总体以虚证为主,虚证多见于脾虚、气血两虚、气阴两虚、肾阴虚,实证主要以血瘀、气滞血瘀、肝郁为主。虚实夹杂以肾虚血瘀、肾虚肝郁为主。南北证型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虚证北方略多于南方,以脾虚、气血两虚、气阴两虚、肾虚证型为主。实证南方多于北方,虚实夹杂证型南北分布差异最大,南方以肾虚血瘀、肾虚肝郁、脾肾两虚兼血瘀、阴虚血热、肝郁脾虚为主。结论:不同地区的崩漏虚实证候有不同构成,本研究结果对崩漏南北地域证型的分布情况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为中医的病因学研究提供一定理论基础,并为临床实践中"因地制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