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比较完全腔镜与常规开放甲状腺切除术之间的差别,探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方法选择甲状腺良性肿瘤130例,随机分为经胸壁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58例(腔镜组)和开放切除术72例(开放组)。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引流时间、住院费用、术后美容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疼痛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等。结果开放组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显著多(长)于腔镜组(P <0.05),出血量、手术时间、拔管时间、住院费用、引流量、术后疼痛 VAS 分值显著少(短)于腔镜组(P <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肿瘤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腔镜组患者美观满意度显著高于开放组(P <0.05)。结论经胸壁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临床效果优于开放切除术,在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的情况下是值得推崇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研究腔镜辅助下与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瘤的安全性及复发率。方法按照自愿原则将185例接受甲状腺手术的患者分为2组,研究组100例,采取腔镜辅助手术。对照组85例,采用全腔镜手术。对比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随访1 a复发率。结果 2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者。2组手术时间及随访1 a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但研究组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性甲状腺肿瘤患者应用腹腔镜辅助或全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效果一致,但腔镜辅助下手术安全性更高,患者疼痛更轻,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经前胸壁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临床实用性、安全性、美观性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3月至2011年3月为303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行经前胸壁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资料,300例传统开放甲状腺手术(conventional thyroidectomy,CT)患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美容效果、术后疼痛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腔镜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优于传统组。术后随访,腔镜组美容效果评分明显高于传统组。结论: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经前胸壁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安全、有效,切口美观,更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全乳晕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200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分为两组,100例开放手术患者纳入开放组,100例全乳晕入路腔镜手术患者纳入腔镜组。对比分析两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量、术中出血量、术后心率、术后切口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前后血钙水平。结果:两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 h血清钙均低于入院时,且开放组低于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心率、术后6 h与24 h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微小乳头状癌可减少出血量与术后并发症,减轻手术操作对甲状旁腺、返喉神经的刺激与损伤,可作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优选术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开放手术与完全腔镜手术治疗早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淋巴结转移情况,对比两种术式的淋巴结清扫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3月30日手术治疗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开放组与完全腔镜组,统计手术方式、性别、年龄、TNM分期,对比分析两组术中出血量、术中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淋巴结转移情况等。结果:共纳入223例患者,其中开放组110例,完全腔镜组113例。与开放组相比,完全腔镜组手术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长,术后第2天、第3天引流量多,切口总长度短,切口满意度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侧、术中淋巴结清扫数量、出血量、术后第1天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淋巴结转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早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完全腔镜经胸入路甲状腺手术的淋巴结清扫效果、治疗效果与开放手术相近,但更具美容效果,适于对手术切口美容要求较高的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腔镜技术用于甲状腺手术获得美容效果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1年08月行甲状腺良性肿物手术的患者80例,其中腔镜甲状腺手术40例(腔镜组),单侧23例,双侧17例;传统开放甲状腺手术40例(开放组),其中单侧22例,双侧侣例,2组行单侧大部分切除术或者双侧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麻醉方法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分别比较2种术式单侧和双侧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引流天数、住院费用、术后美容效果、术后并发症。结果:全部病例手术成功,2组均无术后大出血、喉返和喉上神经损伤、甲状旁腺损伤等严重并发症。腔镜组手术时间较长,2组单侧及双侧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并发症较开放组少,2组单侧及双侧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虽然住院费用腔镜组高于开放组(P〈O,05),但腔镜组取得较好美容效果。结论: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与开放手术均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腔镜手术有更加令人满意的美容效果,有着传统开放甲状腺手术不可比拟的优点,对适应证明确者,应该是值得推崇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完全腔镜下甲状腺乳头状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70例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腔镜组33例,开放手术组37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资料、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切口长度、术后24 h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开放组(P0.05),手术时间、术后3个月美容评分均显著高于开放组(P0.05),两组清扫淋巴结数量、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腔镜下甲状腺乳头状癌根治术安全、美观、疗效确切,但手术时间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完全腔镜、腔镜辅助以及常规开放甲状腺切除术之间的差别,探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7月在我院因"甲状腺单发结节"接受手术治疗的196例病人,按照病人的意愿非随机地分为完全腔镜组(74例)、腔镜辅助组(58例)、常规开放组(64例),对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严重并发症、术后疼痛、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近期疗效进行比较。结果(1)术中情况:所有患者均接受甲状腺腺叶次全切除或部分切除,完全腔镜组1例中转开放。完全腔镜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另外两组(F=17.001,P=0.000),完全腔镜组、腔镜辅助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开放组(Z=11.046,P=0.000)。(2)术后情况:腔镜辅助组的术后疼痛程度轻于常规开放组(χ2=7.891,P=0.019),完全腔镜组的住院时间长于另外2组(F=42.732,P=0.000),完全腔镜组和腔镜辅助组的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常规开放组(F=468.403,P=0.000)。(3)术后近期疗效:术后3个月完全腔镜组吞咽时不适感以及美容效果均明显优于腔镜辅助组,而腔镜辅助组又优于常规开放组。术后6个月B超均无复发。结论完全腔镜、腔镜辅助下甲状腺切除术安全可行,但住院费用明显增加。与开放手术相比,腔镜手术的美容效果明显,完全腔镜手术的创伤性似乎并不大于开放手术,腔镜辅助手术的创伤小于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腔镜辅助小切口患侧甲状腺腺叶切除联合Ⅵ区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1—2020-03间确山县人民医院普外科行腔镜辅助小切口患侧甲状腺腺叶切除联合Ⅵ区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的80例PTM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组(腔镜辅助组)和开放手术组(开放组),各40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术中情况,以及术后临床指标。结果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淋巴结清扫数、术后拔管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辅助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VAS评分、NSS评分均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指征的前提下,腔镜辅助小切口患侧甲状腺腺叶切除联合Ⅵ区颈淋巴结清扫术与开放手术均是有效、可行的治疗PTMC的手段,但前者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程度轻和美容效果好等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腔镜辅助下甲状腺手术与传统开放性甲状腺手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2010年3月—2011年11月间收治的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162例,按随机原则分为腔镜辅助下甲状腺手术组(n=80)和传统开放手术组(n=82),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术后3个月颈部感觉及切口满意程度。 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腔镜辅助下甲状腺组的手术时间为(107.63±21.74)min,长于传统手术组的(80.16±29.41)min(P<0.05),但术中出血量[(21.54±11.25)mL vs. (36.15±14.26)mL],术后引流量[(24.82±8.47)mL vs. (31.15±10.36)mL],术后疼痛评分[术后24 h为(3.18±3.14) vs. (4.57±1.79);48 h为(2.46±1.54)vs. (4.35±2.12)]和住院时间[(5.16±1.13)d vs. (8.57±2.74)d]均优于传统手术组(P<0.05)。术后3个月随访结果显示传统手术组患者出现颈部感觉异常、吞咽困难程度较重,而腔镜辅助组的术后切口满意度评分较高,上述各项指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腔镜辅助下甲状腺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而且术后疼痛较轻、术后切口美学效果较好,可作为治疗甲状腺疾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11.
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安全可行性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笔者选择20例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患者作为腔镜组,以同期的26例传统甲状腺切除术作为传统组,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4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喉返神经麻痹、甲状旁腺损伤及术中大出血等并发症。腔镜组的术后引流量比传统组多(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疼痛度在两组间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且有较好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研究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与开放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在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68例甲状腺切除术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意愿,将患者分为经口腔前庭腔镜甲状腺组(观察组,32例)及开放甲状腺切除组(对照组,36例),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及美观满意度。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的患者美观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35),但手术时间较对照组延长(P=0.015)。结论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与开放甲状腺切除相比手术时间延长,但一样安全可靠,未增加手术风险,更符合年轻女性的美容要求,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良性甲状腺肿瘤的临床效果及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82例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资料,并与95例开放甲状腺手术进行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失血量、并发症、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及引流量、术后C-反应蛋白、术后美容满意度评分、住院时间等。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并发症、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C反应蛋白、住院时间、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腔镜组失血量明显少于开放组,引流量明显多于开放组,术后美容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腔镜良性甲状腺瘤切除术具有微创、出血少、美容等优势,是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在原发性甲亢外科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手术治疗的95例原发性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3例行腔镜手术(腔镜组),32例行开放手术(开放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美容满意度、并发症、复发率等指标。结果:腔镜组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美容满意度均优于开放组(P0.05),而开放组手术时间优于腔镜组(P0.05);腔镜组术后颈部感觉异常少于开放组(P0.05),两组声嘶、抽搐、呛咳、吞咽不适、切口液化或感染、创面血肿或积液、甲亢危象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复发率及甲减发生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甲亢安全、可行,与开放手术相比,具有美容效果好、出血少、康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照分析由甲状腺中间人路行腔镜甲状腺手术与开放手术的临床疗效,探讨新人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可行性和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0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微创中心采用甲状腺中间人路完成的腔镜甲状腺切除术192例(腔镜组)和开放甲状腺切除术240例(开放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临床资料。结果腔镜组的手术时间为(112.5±42.7)min,明显长于开放组(52.6±30.8)min,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腔镜组术后第1天的引流量为(192.5±45.2)ml,明显多于开放组(44.0±28.7)ml,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观察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甲状腺中间入路新手术径路行腔镜甲状腺手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具有美容效果好、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经胸骨前径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与开放手术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研究腔镜甲状腺手术和开放手术两种术式,探讨经胸骨前路径腔镜甲状腺手术的难度、安全性及美容效果。方法:回顾分析55例腔镜甲状腺切除术(腔镜组)和51例开放甲状腺切除术(开放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疼痛、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美容效果及患者主观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引流量、术后美容效果及患者主观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甲状腺手术安全、有效、可行,具有术中出血少、损伤小、美容效果好等优点,尤其适于有美容要求的年轻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全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01—2017-08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的8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将经胸乳入路全腔镜手术的45例患者作为腔镜手术组,将实施传统开放手术的36例患者作为传统手术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24 h内引流量、住院时间、美容满意度评分及并发症。结果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疼痛轻;但手术时间、术后24 h引流量均大于传统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均未无出现肿瘤复发转移。结论全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美容效果肯定,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手术治疗甲状旁腺腺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3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甲状腺外科收治的24例甲状旁腺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7例病人选择经口腔镜手术,另17例病人行开放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在术式、肿瘤大小、肿瘤位置方面相匹配,术后病理学检查均为甲状旁腺腺瘤,腔镜组无中转开放手术。两组病人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方面,腔镜组有3例病人发生暂时性手足麻木,1例术后皮下积液感染,1例口角轻微破损;开放组有5例暂时性手足麻木。两组均无暂时性或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和术后血肿发生。腔镜组与开放组的手术时间[(148.6±43.9)min vs. (67.1±27.0)min]、术后引流量[(147.6±25.7)mL vs. (78.3±27.2)m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腔镜组病人术后VAS评分低于开放组。随访3~18个月均无复发。结论 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手术治疗甲状旁腺腺瘤安全可行且有效,同时具有无瘢痕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切除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及卫生经济学。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44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1例(腔镜组)行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切除术,23例(开放组)行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传统开放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理肿瘤最大径、肿瘤数量、肿瘤侧别、是否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等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总引流量、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费用、总费用、术后并发症等指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患者术后第1天疼痛程度;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评估术后3个月切口美容满意度。结果:腔镜组患者年龄小于开放组,手术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均长于开放组,术后总引流量、手术费用、总费用均多于开放组,切口美容满意度高于开放组(P<0.05);两组性别、病理肿瘤最大径、肿瘤数量、肿瘤侧别、是否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第1天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美容效果要求较高的年轻患者更倾向于行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切除术。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切除术在经济条件允许又有美容需求的情况下可作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胸乳入路腔镜手术在老年甲状腺良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8年4月因甲状腺良性肿瘤行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88例患者为腔镜组,选择同期因甲状腺良性肿瘤行传统开放甲状腺切除术的64例患者为传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 h及24 h疼痛程度、术后1个月及3个月的美容满意度、术后24 h 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结果: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传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传统组,住院时间短于传统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引流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腔镜组术后6、24 h的VAS评分均较传统组明显降低(P0.05);腔镜组术后1、3个月的NSS评分均较传统组高(P0.05);两组患者术前各项炎症因子、应激激素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组术后均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且传统组较腔镜组升高更显著(P0.05)。结论:胸乳入路腔镜手术在老年甲状腺良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疼痛,提高美容满意度,这可能与其降低机体炎症因子(CRP、IL-6、TNF-α)及应激激素(Cor、NE)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