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安徽省农村中学生自伤行为及其心理社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农村地区青少年自伤行为流行情况,分析青少年自伤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在安徽省4个县各方便抽取4所中学,每所中学分别在初一~高三每个年级随机抽取1~2个班级,按自愿参加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调查过去1a内青少年多种自伤行为的发生情况,同时采用多维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问卷(MSLSS)、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及一般资料调查表,筛选青少年自伤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共获得有效问卷10894份。结果中学生总体自伤报告率为22.3%,女生(23.5%)高于男生(21.1%)(χ^2=8.909,P=0.0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父亲情感温暖、理解的养育方式是自伤行为的保护因素;女性,SCL-90得分高,母亲过干涉、过保护和拒绝、否认的养育方式,自我意识低等是自伤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安徽农村地区中学生自伤行为的报告率较高。应根据中学生自伤行为的主要危险因素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淮北市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生活质量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淮北市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生活质量现状,为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生活质量提供相关依据。方法运用“学校生活满意度量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淮北市82名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和196名非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学校满意度的同伴、教师和学业因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89,3.02,2.97,P值均〈0.01)。在学校环境因子、家庭亲密度因子、家庭适应性因子、人际关系和健康适应因子等因子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留守儿童生活事件各因子上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学校环境因子、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因子上的年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不同家庭背景的留守儿童各因子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普遍低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中的女生、初二年级学生及城镇家庭学生的生活质量更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农村初中生疟疾防治知识和行为情况,为进一步有效开展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按是否进行过疟疾知识强化宣传教育,从永城市分层整群随机抽取马桥乡、李寨乡和薛湖乡共2103名初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马桥乡,李寨乡和薛湖乡学生疟疾基本知识正确回答率分别为72.55%,76.91%,53.56%;相关行为平均正确回答率依次为52.20%,57.97%,48.16%;总体相关行为平均正确回答率(53.19%)远低于基本知识平均正确回答率(69.21%):基本知识和相关危险行为平均正确回答率男女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年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有针对性地加强青少年的自我保护行为,做到知、信、行相一致。 相似文献
5.
2008年安徽省部分农村留守儿童抑郁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不同特征农村留守儿童抑郁状况及其差异。[方法]2008年,在安徽省抽取18个行政村,采用儿童抑郁量表(CES-DC)及自制问卷对6~14岁儿童1 228名进行调查。[结果]CES-DC得分,留守儿童893人为17.37±7.92分,非留守儿童335人为15.10±6.59分(P<0.01)。抑郁发生率,留守儿童为51.39%,非留守儿童为21.19%(P<0.01);留守儿童中,单亲监护者最低(41.32%),自主监护的最高(60.61%),不同监护人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农村留守儿童的抑郁水平高于非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6.
鹰潭市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探讨影响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方法选取鹰潭市2所中学的775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留守学生435名,曾留守学生111名,非留守学生229名;对其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和自编的《留守初中生家庭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留守初中生心理卫生问题检出率为24.1%,曾留守初中生为15.3%,非留守初中生为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069,P=0.000);虚拟自变量回归分析发现,影响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包括"父母的关心程度"、"与监护人的思想沟通"、"监护人对你的教育问题"、"性别"和"父母在外打工地域",这5个因素可解释总变异量的51.1%。结论应关注留守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采取有针对性地干预措施,以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某县农村中学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探索该地区不同类型青少年的心理差异,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某县农村中学的初中生700人,以班为单位,利用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中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四个因子对留守青少年、非留守青少年的一般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 结果 某县农村中学11~17岁青少年的留守率为67.89%;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差于非留守青少年,其MHT总分、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均明显高于非留守青少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守青少年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中学习焦虑、孤独倾向差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在MHT总分、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项目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某县农村中学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差于非留守青少年,留守青少年的女生比留守青少年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初一年级的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最好. 相似文献
8.
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斌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30(9)
目的:研究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现状,为提高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决策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1487名河南省中南部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运用SPSS17.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农村留守老人躯体化、强迫症、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与城市老年人存在统计差异,他们社会支持的获得呈年龄上的阶段性特征,其受教育程度与心理健康总分相关、年龄与精神性病因子相关.他们与城市老年人相比在自责、幻想和合理化3因子的得分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农村留守老人在解决问题、求助和退避3项因子分上存在性别差异(P<0.01),其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与SCL-90除敌对因子外的其他各项得分均呈负相关(P<0.01),其自责、幻想和合理化与抑郁、人际关系和其它等因子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受教育程度、年龄等人口学变量以及社会支持是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城乡、性别等因素影响着农村留守老年人的应对方式,这些应对方式进而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9.
汉川市农村不同类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不同类型父母外出打工的差异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开展健康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多阶段随机分层抽样方法 ,抽取汉川市6所中小学生2548名(留守儿童1284名,非留守儿童1264名),使用SCL-90心理健康测量量表比较组间差异。结果不同打工类型的留守儿童焦虑和敌对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父母均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在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及总分、总症状指数、阳性项目数、阳性症状痛苦水平均高于非留守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父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焦虑、敌对、精神病性因子的得分显著低于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母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阳性症状痛苦水平高于非留守儿童(P0.05);焦虑、敌对因子得分低于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能主动向老师倾诉心事的留守儿童比例低于2%。结论父母双方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会造成心理上的伤害,如有一方家长在家作为抚养人(特别是母亲),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湖南省农村留守儿童喂养、营养与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选择留守儿童1 059名7岁及以下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留守儿童母乳喂养率6.88%,奶粉喂养率5.56%;四个月以后的辅食添加蛋、肉、豆制品的比例分别为8.99%、5.29%、2.38%,均低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中度以上佝偻病患病率为1.89‰,明显消瘦发生率为11.33‰,留守儿童两周患病率为5.38%,以上感、发热、腹泻、腹痛为主,均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结论留守儿童在婴儿期没有得到足够的母乳喂养,又缺少辅食添加,导致他们患病率高。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喂养和健康状况,降低他们的患病率,提高留守儿童的生存质量是社会共同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安徽省农村社区健康教育现状,为制定农村健康教育政策和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按照经济状况,选择泾县、庐江和濉溪3县为样本地区。在样本地区调查县、乡、村卫生机构建设、经费投入、设备配置、队伍建设、业务工作、当地主要健康问题等情况。结果我省的卫生技术人员缺乏;卫生事业费投入严重不足,无健康教育经费的投入;农村健康教育形式单一、手段落后;农民关注的健康问题主要是慢性病、传染病、合作医疗和饮水卫生;中、小学生喜欢健康教育课并希望参与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结论我省应保证健康教育常规经费;建立健全健康教育机构和网络,充分利用现有的健康教育资源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健康教育应重点关注慢性病和传染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农村地区留守儿童预防接种基本状况,为制订留守儿童预防接种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安徽和四川省各选择1个人口〉100万的县,对2003~2006年所有在预防接种簿(卡)登记的儿童进行普查。结果留守儿童和流出儿童分别占17.94%和6.05%,主要通过村医获得儿童父母外出信息,儿童出生后父母外出的占51.60%,外出〉10个月的占78.50%,有67.97%春节回家,35.43%的留守儿童去外出父母处,成为当地流入儿童。结论流出儿童虽比留守儿童少,但容易形成免疫空白,是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难点,留守儿童父母外出信息来源村医,调动村医的积极性至关重要,春节期间对返乡人员进行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的宣传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3.
14.
Szu-Ying Chiang Theresa Fleming Mathijs Lucassen John Fenaughty Terryann Clark Simon Denny 《Journal of immigrant and minority health / Center for Minority Public Health》2017,19(3):499-510
Little population-based work has been published about the mental health of adolescents with both sexual/gender (SG) and ethnic minority (i.e. double minority) status. This study aimed to provide an overview on their mental health. Analysis of data from a total of 17,607 high school students from New Zealand’s 2007 and 2012 cross-sectional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Adolescent Health Surveys, including a total of 1306 (7.4%) SG minority participants, of whom 581 (3.3%) were also an ethnic minority. SG minority status, minority ethnicity, and female sex were associated with higher mental distress and poorer well-being. Generally speaking, double minority students reported poorer mental health than SG majority students of the same ethnicity, but reported better mental health than SG minority New Zealand European students. Explanations and future directions for research were suggested to further explore how double minority students negotiate mental health in the context of their communities/cultures in New Zealan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