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2型糖尿病发病的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在2型糖尿病病因组合中的相互关系以及各自所占的比重,为2型糖尿病的综合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l:2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和家系调查的方法,选择济宁市新诊断2型糖尿病人56例、医院对照112例,对研究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并分析遗传方式和遗传率.结果病例组一级亲属总的累积发病率为3.963%,与对照组0.625%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5);2型糖尿病的遗传度为36.2%;分离分析2型糖尿病符合多基因遗传模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肥胖、糖尿病家族史和嗜甜食与2型糖尿病有显著性关系.结论对于该病的防制对策应针对那些有遗传背景的人群,注意避免肥胖,少吃甜食,加强监测,尽早的发现潜在的或亚临床型的2型糖尿病,以便及时治疗,减少糖尿病的危害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家系正常糖耐量一级亲属(一级亲属)血清抵抗素水平的变化,探讨抵抗素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收集广西壮族T2DM家系45个,在排除DM和糖耐量损害的前提下,选择一级亲属为观察组(83例),先证者的配偶或其同胞的配偶为正常对照组(76例),检测所有受试者的空腹血糖(FPG)、胰岛素(FINS)、胰岛素原(FPI)、血脂、抵抗素水平。采用稳态模型法(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一级亲属组的甘油三酯(TG)、FPI、FINS、HOMA-IR、抵抗素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HDL)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FPG、体质指数(BMI)、抵抗素是影响T2DM家系一级亲属I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T2DM家系一级亲属在未发生糖尿病时已存在IR,抵抗素可影响T2DM家系一级亲属IR的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比较2型糖尿病(T2DM)家系一级亲属同胞的代谢综合征(MS)相关代谢指标情况.方法 研究组(41个T2DM家系一级亲属同胞)及对照组按CDS2004年建议标准分别进一步分为:不伴MS组、伴MS组.分析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伴MS和不伴MS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e)、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体重指数(BMI)、腰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等MS相关代谢指标情况.结果 2型糖尿病家系一级亲属同胞在发生MS后其MS相关代谢指标的异常程度较非T2DM家系一级亲属同胞发生MS者更严重(P<0.05).即使在未患MS的T2DM家系一级亲属同胞与对照组比较,MS相关代谢指标也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DM家系一级亲属同胞MS相关代谢指标存在早期紊乱倾向.2型糖尿病家系一级亲属同胞应早期随访、监测,干预体质量指数、血糖、血脂、血压等代谢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广西百色壮族2型糖尿病(T2DM)家系正常糖耐量一级亲属成员(一级亲属)的胰岛β细胞功能变化和胰岛素抵抗情况,为我区壮族T2DM的一级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广西百色地区壮族T2DM家系45个,在排除DM和糖耐量损害的前提下,选择一级亲属为研究组(83例),先证者的配偶或其同胞的配偶为正常对照组(76例),检测所有受试者的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胰岛素原(FPI)、血脂水平,计算各组HOMA模型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用于评价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结果:一级亲属组的HOMA-IR、甘油三酯(TG)、FPI、FINS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HOMA-β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西百色壮族T2DM家系一级亲属在未发生DM时已存在胰岛素抵抗和脂代谢紊乱,但胰岛β细胞功能无明显改变。胰岛素抵抗可能是T2DM发病的始动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昆明地区2型糖尿病家系人群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患病情况以及家族遗传方式.方法以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糖尿病科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门诊或住院的昆明地区有糖尿病家族史的T2DM患者为先证者,汉族,收集T2DM家系共19个,具有血缘关系的家系成员共147例.采用调查问卷形式,回顾性询问家系中3代成员糖尿病、高血压及其他特殊疾病的患病情况,并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糖尿病史及其家族史、吸烟史和高血压病史等.结果 (1)19个T2DM家系147例家系人群中,DR的患病率为22.45%,其中新诊断T2DM伴DR者2例(2/147);(2)先证者中、一级亲属中、二级亲属中DR患病率分别为57.89%、22.11%、3.03%;(3)女性DR的患病率(17.69%)高于男性(4.76%).先证者母亲DR的患病率高(83.33%),同胞中兄弟和姐妹DR的患病率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4)NGT、IGR和T2DM组年龄分别为(33.13±18.15)岁、(54.43±11.35)岁和(56.15±11.98)岁;年龄在IGR组和NGT组、T2DM组和NGT组之间均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5)先证者、一级亲属和二级亲属年龄分别为(52.58±10.27)岁、(47.65±17.17)岁和(21.94±14.32)岁;年龄在先证者组和二级亲属组、一级和二级亲属组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先证者伴DR组和先证者的同胞伴DR组的患病年龄分别为(58.09±7.71)岁、(56.09±3.99)岁;年龄在2组人群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6)DR人群中年龄≥50岁达90%以上,尤50~70岁居多.先证者伴DR者的年龄<50岁有1名,50~60岁有5名,61~70岁有5名;先证者T2DM同胞伴DR者的年龄50~60岁有9名,61~70岁有2名;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7)DR人群中糖尿病病程5~10a者达50%.先证者伴DR者糖尿病病程<5a者5名,5~10年者6名;先证者T2DM同胞伴DR者糖尿病病程<5a者7名,5~10a者4名;两组人群糖尿病病程构成无统计学意义(P=0.392,P>0.05).(8)家系中≥2名DR者的家系占47.4%,先证者母亲为DR的家系有10个.结论 (1)T2DM家系人群中DR的患病率为22.45%,新诊断T2DM伴DR者的患病率为1.36%;(2)女性DR的患病率高于男性,且先证者母亲DR的患病率高,同胞中DR的患病率无性别差异;(3)T2DM家系人群中血缘级别越低DR的患病率越低,且先证者同胞DR的患病年龄提前;(4)DR人群以老年人居多,其糖尿病病程至少≥5a.(5)DR的发病可能具有家族聚集性,母系遗传可能是本家系研究人群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6.
2型糖尿病家系遗传特征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对2型糖尿病(T2DM)家系的遗传特征进行初步分析.方法 对有2例或2例以上T2DM患者的715个家系共4468名成员(包括配偶),由专门小组调查并采血样进行分析.结果 4468名成员中T2DM和糖调节受损(IGR)总患病率为47.62%,新检出T2DM患者218例,IGR患者422例.一级亲属中同胞T2DM、IGR的患病率分别为38.33%、14.25%,父母分别为56.81%、12.58%,均高于二级亲属(9.55%、6.10%)及无T2DM家族史的配偶患病率(10.57%、9.55%,均P<0.01).先证者的子女IGR患病率及新检出率(12.46%、11.73%)明显高于配偶(9.55%、9.55%,均P<0.01).结论 T2DM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其一级亲属是T2DM和IGR的高危人群,对该人群宜开展早期筛查及长期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T2DM)家系一级亲属中糖耐量正常者胰岛β细胞的功能状况。方法 选择糖耐量正常的2型糖尿病家系一级亲属(T2DM一级亲属组,n=94)和无糖尿病家族史的糖耐量正常者(正常对照组,n=98)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血清胰岛素释放试验分别测算全身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Matsuda)]及餐后30 min和总体胰岛素释放指数(IGI30和IGI);进一步推算得到葡萄糖处置指数(DI),包括DI30[ISI(Matsuda)×IGI30]和DI[ISI(Matsuda)×IGI],以评估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的早期和总体状况。结果 T2DM一级亲属组和正常对照组的ISI(Matsuda) 分别为107.39±41.88 和105.18±44.18,DI分别为631.04±179.25和665.66±230.71,两组间ISI(Matsuda) 和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一级亲属组DI30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 248.44±894.41 和1 558.35±1 015.66(P<0.05)。结论 对于T2DM 家系中正常糖耐量的一级亲属个体,在胰岛素敏感性并未降低的情况下,胰岛β细胞已存在早期胰岛素分泌功能缺陷。  相似文献   

8.
2型糖尿病(T2DM)家系中糖耐量正常的一级亲属在发生糖代谢异常前,往往已存在脂代谢紊乱;而其与胰岛素抵抗、脂代谢中关键酶的活性改变、脂联素水平下降以及家系中某些遗传易感性相关;并可加速T2DM的发生和发展,同时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因此及早筛查这些脂代谢异常者并给予积极干预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非糖尿病一级亲属与无糖尿病家族史的对照之间胰岛素抵抗(IR)程度有无区别,以及IR与体重指数(BMI)、腰臀比、糖代谢、脂代谢等指标间的关系。方法:选取39例T2DM患者、35例T2DM的非糖尿病一级亲属及39例无糖尿病家族史的正常对照,测定其体重指数(BMI)、腰围、臀围及血糖、血脂、空腹胰岛素(FINS),根据公式计算IR指数,HOMA-IR=FINS×FPG/22.5。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①T2DM组甘油三酯(TG)、FINS、HOMA-IR均高于对照组和非糖尿病一级亲属组,P<0.05;一级亲属组胰岛素抵抗程度高于对照组②HOMA-IR与BMI、FBG、TG、FINS、腰围、臀围正相关,P<0.05。③多元线性回归显示,HOMA-IR受FINS水平、FPG、腰围影响。结论:①T2DM和肥胖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程度高于正常人。②T2DM的非糖尿病一级亲属的胰岛素抵抗程度较无家族史者更高。③人体内胰岛素抵抗程度与BMI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遗传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DH)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444例CDH先证者及其对照的家系资料进行遗传流行病学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Falconer多基因阈值模型进行遗传度估算。结果:先证者一级、二级亲属CDH患病率(2.68%,0.45%)显著高于对照组亲属(0.11%,0.13%),其OR值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25.441(3.440 ̄188.150)、3.453(1.135 ̄10.502),患病率先证者一级亲属>二级亲属>三级亲属>对照组亲属。先证者一级、二级、三级亲属的遗传度分别为(67.88±5.12)%(、48.53±11.06)%(、31.82±42.89)%,三者加权平均遗传度为(41.74±4.62)%。臀位妊娠和双下肢捆绑的OR值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3.49(2 2.116 ̄5.556)、4.877(3.623 ̄6.566)。结论:CDH具有多基因遗传病的特点,遗传因素在决定CDH的易患性上起重要作用,臀位妊娠和双下肢捆绑是CDH的重要环境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对江苏省1997年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中,筛选出的糖尿病患者183例及与其性别、年龄构成相近的正常人对照164例,进行了2型糖尿病遗传和环境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病例组和对照组具有良好的均衡可比性,病例组一级亲属总的累积发病率为3.76%,与对照组的1.10%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5);2型糖尿病的遗传度为36.2%;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遗传因素与肥胖、高血压等危险因素共同存在时,糖尿病的发病危险性(OR)将显著增加,进一步说明2型糖尿病是遗传和环境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郑州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一级亲属患病率和遗传度的分析,探讨遗传因素在2型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通过随机整群抽样,抽取郑州市3所医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256例作为病例组,抽取同期河南省军区医院部分体检健康的人群(1299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2型糖尿病发病的一级亲属病史,并用Falconer法计算遗传度。结果:病例组一级亲属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12.1%,高于对照组的5.5%(χ2=101.807,P<0.001),一级亲属遗传度为39.10%。父母亲糖尿病病史(父:OR=1.501,95%CI=1.088~2.071;母:OR=4.095,95%CI=3.120~5.375),兄弟姐妹脑卒中病史(OR=9.860,95%CI=2.933~33.139)、糖尿病病史(OR=7.029,95%CI=3.952~12.504)为危险因素;而父母亲高血压(父:OR=0.494,95%CI=0.386~0.634;母:OR=0.594,95%CI=0.465~0.759)、父母亲高血脂(父:OR=0.395,95%CI=0.228~0.684;母:OR=0.367,95%CI=0.187~0.722)、母亲冠心病(OR=0.495,95%CI=0.319~0.769)、母亲肥胖(OR=0.385,95%CI=0.191~0.773)、兄弟姐妹肥胖(OR=0.423,95%CI=0.183~0.980)为保护因素。结论:遗传因素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统计学和机器学习方法,探究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构建2型糖尿病并发症预测模型,对并发症的发生进行预测,为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早期筛查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中心2009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数据为研究对象,对性别、年龄、尿常规检查和生化检查等信息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构建XGBoost模型,进行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预测。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与XGBoost模型显示,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14项影响因素具有相关关系,模型预测准确率为82.85%。结论:模型预测的效果良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徐州市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筛选徐州市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当地2型糖尿病的综合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频数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随机选择徐州市2型糖尿病新诊断病例185例、医院对照201例和人群对照197例,对研究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腰臀比大(OR=2.30)、经常性牛奶摄入(OR=2.19)、A型性格(OR=2.65)、容易激动(OR=1.86)、高血压(OR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发病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静  肖芳  马艳  陈军 《医学与社会》2006,19(4):46-49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确认为糖尿病患者为病例,年龄与病例相当(年龄相差5岁以内),非糖尿病及相关系统疾病的正常人为对照,采用成组配比方法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BMI、年龄、饮酒、高盐、经济收入、糖尿病家族史是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多吃蔬菜、工作的体力强度大、生活压力感可以减少糖尿病的发病,是其保护因素。结论 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应尽量避免,多接触其保护因素,以减少和预防糖尿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根据24 h尿微量白蛋白(UAlb)定量检测结果,将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型糖尿病(DM)组60例和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肾病(DN)组60例,观察2组患者的年龄、病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C)、总胆固醇(TG)等指标的差异,并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DN与各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DN组患者的病程较DM组长(P< 0.01),年龄、SBP、DBP和FPG均高于DM组(P< 0.05~P< 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SBP、DBP、HbA1c、TG和TC均为D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1).结论: 年龄、病程、高血糖、高血压及脂代谢紊乱是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荣太梓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7,42(11):1503-1506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以减少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方法:选取产检孕妇32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妊娠合并糖尿病54例(病例组),非妊娠合并糖尿病272例(对照组),收集孕妇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孕早期空腹血糖高、空腹胰岛素高、胰岛素抵抗指数高以及年龄≥35岁、孕前体质量大、孕前体质量指数大、糖尿病家族史、孕早期体质量增长多、孕中期体质量增长多为影响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保健工作中在孕前应对育龄妇女开展饮食管理、控制体质量;孕期除控制体质量外,还应增加对早孕期血脂、空腹血糖等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妇女再次妊娠时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两次分娩,且前次妊娠为妊娠期糖尿病的产妇中,随机抽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对象再次妊娠时的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血糖异常的孕妇作为血糖异常组,血糖正常的孕妇作为血糖正常组。采用单因素分析法比较2组孕妇的体质量指数、年龄、孕前体质量、胰岛功能、初次妊娠时血糖水平、初次妊娠时是否使用胰岛素、两次妊娠的间隔时间、初次妊娠时胰岛素抵抗指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妇女再次妊娠时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妊娠期糖尿病妇女再次妊娠时血糖异常的发生率为72.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糖异常组再次妊娠前体质量、再次妊娠前体质量指数、初次妊娠时空腹胰岛素水平、初次妊娠时餐后1 h胰岛素水平、初次妊娠时胰岛素抵抗指数、初次妊娠时采用胰岛素治疗率均高于血糖正常组(P < 0.05~P <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再次妊娠前体质量>55 kg、再次妊娠前体质量指数>24 kg/m2、初次妊娠时采用胰岛素治疗、初次妊娠时胰岛素抵抗指数>2.7可能是妊娠糖尿病妇女再次妊娠时发生妊娠糖尿病的危险因素(OR=2.184,12.147,7.767,7.448,P < 0.05~P < 0.01)。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妇女再次妊娠时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较高,妊娠前体质量过重、体质量指数过高、胰岛素抵抗、初次妊娠时采用胰岛素治疗是再次妊娠时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陈芳莲   王枫     赵明辉    雷平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7,(2):168-170
目的: 分析老年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各300例,均接受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糖尿病患者接受眼科DR检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评价幽门螺杆菌感染与DR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糖尿病患者同时发生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可能性显著增加(OR: 1.57,95%CI: 1.09~2.25,P<0.001)。在糖尿病患者中,205例患者合并DR,95例患者未合并DR。与未合并DR的患者相比,DR患者同时发生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可能性亦显著增加(OR: 5.01,95%CI: 2.77~9.05,P<0.001)。结论: 老年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与DR发生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