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塔花胶囊对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47例经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检查证实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7例口服新塔花胶囊,对照组10例口服川芎嗪胶囊,均为每日3次,每次4粒,1个月为1个疗程。分别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心绞痛缓解及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改变情况。结果:心绞痛缓解情况治疗组显效7例,有效2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1.1%;对照组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70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九龙丹和日本心丹治疗无痛性心肌缺血(SMI)的疗效。方法:将35例SMI患者分为①九龙丹组(A组,18例):口服九龙丹1粒,每日3次,连服27日;②日本心丹组(B组,17例):口服日本心丹1粒,每日3次,连服27日。治疗前后检测:①心率、血压乘积(RPP);②心电图ST段压低总导联数(NST)、心电图ST段压低总和(ΣST);③每搏输出量(SV)、每分输出量(CO)、射血分数(EF);④血浆载脂蛋白(apoA1、apoB);⑤全血粘度(ηb)、血浆粘度(ηp)、纤维蛋白原(Fi)。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NST、ΣST、RPP均降低(P<0.05或P<0.01),SV、CO、EF均升高(P<0.05或P<0.01),其中A组ΣST、RPP降低和SV、EF升高均较B组明显(P均<0.05);2组患者apoA1、apoA1/apoB升高(P均<0.05),apoB、ηb、ηp和Fi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其中A组ηp较B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口服九龙丹治疗SMI在改善心肌血供,缓解心肌缺血和降低心肌耗氧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力救心丹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12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2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口服大力救心丹,每次6g,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麝香保心丸,每次2丸,每日3次。结果:经治疗6周后,治疗组显效28例,有效50例,无效3例,加重1例,总有效率95.1%;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8例,无效7例,加重4例,总有效率72.5%,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9.02,P<0.01)。心电图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24例,有效37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74.4%;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13例,无效16例,恶化4例,总有效率50.0%,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9.35,P<0.01)。2组药物均可显著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和硝酸甘油日耗量。同时,治疗组各型患者治疗后舌脉、证候均有明显改善。结论:用大力救心丹辨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好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心元胶囊治疗心肾阴虚兼心血瘀阻证的心绞痛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共观察心绞痛120例,其中治疗组90例口服心元胶囊4粒,每日3次,服4周;对照组30例口服地奥心血康胶囊2粒,每日3次,服4周。结果:心元胶囊治疗心绞痛症状的显效率为72.22%,总有效率为93.33%,疗效优于对照组的46.67%和76.67%(P<0.05和P<0.01);对心电图的改善其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48.89%和76.67%,疗效优于对照组的23.33%和53.33%(P均<0.01);对中医证候记分的改善好于对照组;具有确切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其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和P<0.01)。结论:心元胶囊治疗心肾阴虚兼心血瘀阻证的心绞痛疗效确切,未发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脉律康胶囊和阿托品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的疗效。方法:将280例SS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口服阿托品,每次0.3mg~0.9mg,每日3次。治疗组口服脉律康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阿托品每次0.3mg,每日3次。2组重症患者均首先静滴阿托品。2组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治愈116例,好转74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治愈23例,好转36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73.8%。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23.20,P<0.01);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9.0%)显著低于对照组(21.3%,χ2=5.95,P<0.05)。结论:脉律康胶囊与阿托品联用是治疗SSS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6.
地尔硫对心绞痛患者血清内源性洋地黄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地尔硫艹卓对心绞痛患者血清内源性洋地黄物质(EDLS)浓度的影响。方法:57例心绞痛患者(稳定型心绞痛3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6例),予地尔硫艹卓30mg口服,每日3次,连服2周。治疗前后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EDLS浓度。结果:稳定型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EDLS浓度分别为(323.5±100.2)ng/L和(411.5±116.9)ng/L,均较正常对照组〔(198.5±112.4)ng/L〕明显增高(P<0.05和P<0.01),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EDLS浓度增高尤为明显,与稳定型心绞痛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地尔硫艹卓在明显改善心绞痛症状的同时,能够使EDLS浓度降低,稳定型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后EDLS浓度分别为(245.3±98.6)ng/L和(318.7±109.4)ng/L,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EDLS在冠心病心绞痛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地尔硫艹卓可能通过影响钙离子的内流而影响EDLS浓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诺迪康胶囊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4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2组,分别服用诺迪康胶囊和复方丹参片4周;治疗前后进行心电图和血小板聚集率(PAR)检查。结果:30例患者服诺迪康胶囊前后PAR分别为0.73±0.15和0.63±0.12(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0.69±0.15)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绞痛临床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62.5%(P<0.05),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61.5%)高于对照组(53.9%),但无显著差异。结论:诺迪康胶囊可明显降低PAR,改善胸痛症状及心电图STT改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联用天保宁与消心痛治疗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155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天保宁组50例(A组),消心痛组50例(B组),联用天保宁与消心痛组55例(C组)。A组口服天保宁2片,每日3次;B组口服消心痛10mg,每日3次;C组口服天保宁2片,消心痛10mg,每日各3次,服药3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A、B、C3组临床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依次为72.0%、70.0%和90.9%(P<0.025和P<0.01)。心电图总有效率依次为68.0%,70.0%和90.9%(P均<0.01)。结论:联用天保宁与消心痛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改善及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善均明显优于单独用天保宁组或单独用消心痛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普乐林注射液(主要成分为葛根素)对心肌缺血的治疗及改善作用。方法:选择102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普乐林注射液50mg静滴治疗,每日1次,10日为1个疗程。30例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20例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行运动平板试验检查。结果:治疗后显效15例,有效66例,总有效率为79.41%;治疗后30例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ST段最大压低值明显减小〔治疗前为(2.97±1.16)mm,治疗后为(1.34±0.89)mm,P<0.01〕,20例运动平板试验检查患者治疗后缺血型ST段改变出现时间明显延长〔治疗前为(3.76±1.78)分钟,治疗后为(5.89±1.87)分钟,P<0.01〕,治疗后缺血型ST段改变恢复时间缩短〔治疗前为(9.86±1.38)分钟,治疗后为(6.27±1.42)分钟,P<0.05〕。结论:普乐林注射液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并可增加患者的运动耐受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心元胶囊治疗心肾阴虚兼心血瘀阻证的心绞痛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共观察心绞痛120例,其中治疗组90例口服心元胶囊4粒,每日3次,服4周,对照组30例口服地奥心血康胶囊2粒,每日3次,服4周。结果:心元胶囊治疗心绞痛症状的显效率为72.22%,总有效率为93.33%,疗效优于对照组的46.67%和76.67%(P〈0.05和P〈0.01),对心电图的改善基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48.89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肾衰宁胶囊”治疗老年急性肾小管坏死(ATN)的疗效。方法:将38 例老年AT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 例,对照组18 例。治疗组口服“肾衰宁胶囊”配合血液透析,对照组单纯血液透析。2组其他治疗基本相同。均4周为1 个疗程。分别观察2 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及肾功能(尿量、尿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及内生肌酐清除率)恢复正常时间。结果:治疗组痊愈9 例,显效8 例,有效2 例,无效1 例,总有效率95.0% ;对照组痊愈4 例,显效4 例,有效5例,无效5 例,总有效率72.2% ,2 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组肾功能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 或P< 0.01)。结论:口服“肾衰宁胶囊”配合血液透析治疗老年ATN疗效优于单纯血液透析疗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丹参饮合生脉散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18例患者随机分为丹参饮合生脉散组(治疗组78例)和西药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0例)。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丹参饮合生脉散。观测2组患者心绞痛症状,心电图变化,硝酸甘油消耗量及中医各证型疗效等。结果:2组心绞痛症状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心电图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硝酸甘油消耗量治疗后较治疗前2组均明显减少(P<0.001或P<0.01);硝酸甘油停减率治疗组比对照组提高了10.45%,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气虚血瘀型疗效最好,痰湿阻滞型最差,两证型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其它各证型之间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丹参饮合生脉散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确有一定的疗效,中西药合用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和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在抗血小板抗凝血酶强化治疗后应用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效果,进一步评价溶栓治疗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作用。方法:选择心电图明显ST段动态压低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72例,随机分为A、B两组。 A组:小剂量尿激酶组 36例,尿激酶 0.5万 u/kg,静脉注射,1次/d,连用 3 d,首次给药前 1h先给低分子肝素(克赛)30 mg静脉注射和60mg 皮下注射; B组:对照组 36例不用尿激酶。以心电图改善,4周内心血管事件和病死率等为观察指标。结果:A组优于B组,心电图改善情况,4周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第1周内硝酸酯类药物用量等指标明显优于B组(P<0.01,P<0.05,P<0.05)。结论:在有效的抗血小板抗凝血酶的强化治疗后应用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普恩复胶囊与硝酸异山梨酯合用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58例冠心病心绞痛非发作期心肌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A、B2组,A组口服普恩复胶囊400mg,每日3次,硝酸异山梨酯10mg,每8小时1次;B组单纯口服硝酸异山梨酯10mg,每8小时1次。2组均连用8周,评定疗效。结果:A组第6周和第8周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和93.33%,B组均为82.14%,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心电图总有效率A组第6周和第8周分别为70.00%和73.33%,B组均为57.14%,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结论:普恩复胶囊与硝酸异山梨酯合用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理想配伍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自拟消胃宁胶囊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用消胃宁胶囊治疗上消化道出血30例患者(治疗组)与用西咪替丁0.6~1.0g加入10%葡萄糖500ml静滴治疗30例(对照组)作比较。结果:治疗组痊愈17例,显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1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两组疗效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大便隐血转阴时间治疗组平均4.0天,对照组平均6.3天,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消胃宁胶囊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药物,且对肝火、胃热、肠道湿热、脾胃虚寒四型疗效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用活动平板试验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22例,单独或加用地奥心血康治疗,2~3个月复查。服药后ST段恢复正常者11例,占50%;最大ST段下移平均回升1.09mm(P<0.01);活动平板试验运动持续时间平均延长53.67s(P<0.05);24小时动态心电图示缺血性ST段下移次数平均减少22.31次/24小时(P均<0.05),服药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作者认为: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单独或在服用其他抗心肌缺血药物的同时服用地奥心血康治疗,有较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止喘灵口服液对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止咳平喘的疗效。方法:将104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4例口服止喘灵口服液10ml,每日3次,对照组30例口服氨茶碱0.2g,每日3次。2组均联用有效抗生素治疗,观察期间不使用其他解痉平喘药,2组疗程均为7日。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9%,显著优于对照组80.0%,P<0.05。治疗组治疗后峰值呼气流量(PEFR)为(301.44±115.01)L/min,显著高于对照组(277.25±79.68)L/min(P<0.05)。单项症状体征改善率治疗组分别为51.3%,67.9%,65.0%和60.3%均优于对照组(分别为30.0%,33.7%,41.0%和39.1%)。结论:止喘灵口服液对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止咳平喘有较好的支气管解痉作用,可改善肺功能,是较有效的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活血降脂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将22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40例和对照组80例;用酶法测定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TC),用沉淀法测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治疗方法:治疗组口服自制“活血降脂胶囊”,每次5粒(含生药0.3g),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月见草油,每次5粒,每日3次。疗程为2个月,治疗期间患者均用低脂饮食。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5和P<0.01;治疗后2组TC、TG和HDLCh改善亦均有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0.01和<0.001)。结论:“活血降脂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疗效较好,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麝香保心丸与复方丹参片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4例,其中32例(治疗组)采用麝香保心丸口服治疗,并与用复方丹参片治疗的32例(对照组)作疗效比较,2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及心电图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和71.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3.1%和43.8%,P均<0.01);治疗组在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改善心肌缺血的范围和程度、降低心肌耗氧量及降低LPO含量及提高SOD活性等方面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优于复方丹参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地奥心血康对糖尿病伴发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的治疗作用。方法:糖尿病伴发SMI77例,其中38例(治疗组)采用地奥心血康0.2g口服,3次/日,共治疗1个月;并与用复方丹参片治疗的39例(对照组)作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SMI24小时发作次数由40±19次减少为14±11次,持续时间由4.4±2.0分钟缩短为2.1±1.2分钟(P均<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均无明显改善(P均>0.05)。治疗组心肌缺血程度、耗氧量、血脂及血小板聚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或P<0.05);对照组除血小板聚集有明显改善外(P<0.05),其余指标均无明显改变(P均>0.05)。结论:地奥心血康能减轻糖尿病伴发的SMI,对预防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