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休克病人院前急救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曼英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1):1727-1728
休克是人体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的反应,是重要生命器官(脑、心、肺、肾、肝)严重缺血、缺氧所引起代谢障碍和细胞受损的病理过程.休克在院前急救工作中是较为常见的急症,休克发生的原因较多,按病因分五类: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和神经源性休克.我院从2004年9月~2009年9月院前共收治休克病人26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参附注射液治疗休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休克是临床常见的急性循环功能不全综合症,是人体受到各种有害因素侵袭后,迅速出现循环系统及其它系统功能急剧下降的一种病理状态。休克从临床的角度按病因和生理病理特点分为5类: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和过敏性休克,其中以感染休克在内科急诊中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3.
石佑根 《淮海医药》2010,28(2):186-188
感染性休克,又称败血症性休克/脓毒性休克,是机体对病原体的炎症免疫反应失控,引起循环和微循环功能紊乱.最终导致细胞代谢和脏器功能障碍的循环衰竭综合征。本文对小儿感染性休克发病机制与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提高对感染性休克的抢救和护理效果。方法:分析总结了1997年5月-1999年5月收治的47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护理体会。结果:47杂性休克患者由于受到全面及时的护理,帮助医生取得了抢救机会,医护合作挽救了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生命。结论:对杂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护理,必须全面细致观察病情、早期判断休克,争分夺秒抢救休克,注意扩容时和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时的护理,做好重要脏器功能的护理和心理护理,这样即  相似文献   

5.
胆源性感染性休克患者术前电解质酸碱平衡变化的探讨福州市第二医院外科卓乃昌福州市第二医院麻醉科陈爱珍感染性休克时,由于微循环功能障碍、组织缺氧等复杂因素,常导致电解质及酸硷平衡失调,并可因此加重器官功能障碍及组织损伤、因此,在抢救胆源性感染性休克时电解...  相似文献   

6.
早期应用纳洛酮抗休克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亚轩  佟飞 《河北医药》1997,19(5):271-271
近年来,作为阿片受体拮抗剂的纳洛酮在休克的治疗中受到重视,本文为了观察早期应用纳洛酮治疗的效果,将41例休克患者分成纳洛酮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治疗,现将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41例休克患者均为我院收治病人,符合临床休克的诊断条件,收缩压均低于12kPa(90mmHg)。纳洛酮组21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8例,年龄24~71岁,平均年龄43.8±12.7岁,包括感染中毒性休克10例,失血性休克8例,心源性休  相似文献   

7.
感染性休克是临床最常见、发病机制复杂、病情变化凶险、死亡率高的一类休克,是全身性感染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感染性休克的病理生理变化尤为复杂,治疗上比较困难。近年来抗感染治疗、抗休克治疗和保护脏器功能治疗技术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感染性休克的病死率仍很高。  相似文献   

8.
感染性休克临床上亦称中毒性休克或脓毒性休克 ,主要由病原微生物及其内毒素所引起的脓毒病综合征伴休克。感染灶中的细菌及其内毒素进入血液微循环 ,激活各种细胞和体液系统 ,产生细胞因子和内源介质 ,作用于多个器官和系统 ,从而影响其有效灌注 ,导致组织缺血缺氧、代谢紊乱及功能障碍 ,甚至出现多脏器衰竭。这一危重综合征即为感染性休克 ,笔者现就多年临床实践中对感染性休克的诊疗体会介绍如下。1 感染性休克的早期诊断对易于并发休克的一些感染性疾病如胆道感染、多发性脓肿、急性胰腺炎、间质性肺炎等患者 ,应密切观察病人若出现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生儿休克的病因,提高临床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采用改良评分标准对患儿进行休克评分及分度,将新生儿休克分为轻、中、重度。结果新生儿休克病因如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窒息性休克。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预防围生期窒息,产期检查、产时指导,正确地进行分娩处理及抢救,可降低新生儿休克发病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感染性休克是指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休克,或称中毒性休克。包括败血症休克和内毒素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指在严重原发病基础上,促凝因素导致机体微血管内广泛地发生凝血,并以继发纤溶为特征的获得性全身性血栓一出血综合征。感染性休克可并发DIC.而DIC又可加重休克,造成恶性循环,使病情迅速恶化,常可危及病人的生命。所以对于感染性休克,以预防并发  相似文献   

11.
低血容量性休克包括失血性休克和创伤性休克,是外科最常见的休克,是导致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患者病情十分凶险、危急,需果断采取急救措施进行治疗。治疗主要是迅速补充血容量,迅速查明病因并制止继续出血或失液,根据病情变化,及时给予处理,对抢救患者的生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感染性休克在危重病患者中很常见,且病死率高。其由于多种机制作用,使外周血管持续处于扩张状态,发展成血管扩张性休克,血液重新分布,脏器低灌注和组织缺血缺氧。此时液体复苏和儿茶酚胺类药物对该类患者治疗效果差,出现顽固性低血压。1997年Landry等首次报道使用小剂量血管加压素成功治疗感染性休克以来,相关研究不断深入。近年来,国内外已有许多关于血管加压素成功应用于感染性休克治疗的报道,不过很多研究都是以垂体后叶素作为血管加压素药物来应用。现就垂体后叶素应用于感染性休克的相关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小儿血液病并发休克发病急 ,病情危重 ,预后差 ,可引起DIC及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1998年 12月~ 2 0 0 2年 12月共收治小儿血液病合并各种休克患儿 32例。现对其临床类型及诊治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2例患儿中 ,男 2 0例 ,女 12例。年龄 1岁~ 14岁。住院时间 1h~ 6 0d。1.2 临床类型 感染性休克 2 3例 ,低血容量性休克 4例 ,心源性休克 1例 ,过敏性休克 2例 ,脑性休克 1例 ,感染性休克和心源性休克并存 1例。1.3 原发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2 4例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ML) 6例 ,其中AML -M…  相似文献   

14.
翟飞飞  张蕻  陈英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8):1253-1254
创伤性休克病人多为低血容量性休克,在外科临床中最为常见,如不及时发现和处理,病情急剧加重,转变为不可逆阶段而导致死亡.而抗该类休克的最根本的措施是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量,也就是补足血容量.过去采用2路或2路以上头皮针静脉输液来补充血容量,易发生液体外渗,多处破坏血管,甚至导致组织坏死,更严重的是延误抢救时机,直接降低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的抢救及护理方法,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重症胰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20例,分非手术和手术两组进行对比试验分析。结果行手术治疗的均痊愈,行非手术的治愈率低于手术的治愈率。结论对于重症胰腺炎并发症性休克的抢救要及时有效,要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定夺。  相似文献   

16.
感染性休克治疗进展刘开枝(中国人民解放军3519工厂职工医院450000)感染性休克(又称中毒性休克,内毒素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大多数由革兰氏阴性菌引起其临床基本特征是:寒颤、高热、白细胞数明显增高(体弱者可以不烧)。常见于中毒性肺炎、中毒型细菌性痢...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生儿休克的病因及预后。方法对76例新生儿休克进行分析。结果窒息是引起新生儿休克的主要原因,其次是感染性和低血容量性休克。76例患儿,死亡45例中级休克。结论加强围产周期保健,是预防休克的关键措施,早期诊断和及时呼吸支持是降低新生儿休克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感染性休克可因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在人体引起循环障碍,并使组织缺氧、代谢紊乱、细胞受到损害,甚至发展为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而死亡。感染性休克是ICU常见的危重症之一,而MODS是感染性休克死亡的直接原因。目前认为MODS的发生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密切相关,而且往往来势凶猛,病情发展急剧,给临床监护带来很大挑战。笔者从事感染性休克重症病人的监护工作有多年,现将监护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危重感染性休克病人28例,男18例,女10例,年龄8~72岁,平均47.8岁;急性完全性机械性肠梗阻5例,消化道穿孔6例,腹腔脓肿3例,颅…  相似文献   

19.
柳龙根 《医药导报》2003,22(6):423-424
目的:探讨输液反应后中毒性休克样综合征的病因和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输液反应后中毒性休克样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为输液反应症状、休克及多系统器官功能受损等,休克发生在输液反应后0.5~4.5 h,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显著增高,肝肾功能轻度受损;治愈10例,死亡1例.结论:输液反应后中毒性休克样综合征发生突然,临床表现多样,可导致死亡,应积极抗休克、抗感染.  相似文献   

20.
胆源性休克不同于其它脓毒性休克,其本质是胆道梗阻,胆道感染问题。因此及时手术引流解除梗阻是各种治疗措施中的首要和根本措施。但由于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重要器官功能多处边缘状态,围手术期并存病多,在休克、感染时极易并发多器官衰竭(MOF)死亡。因此,做好围手术期处理,对救治老年胆源性休克有重要意义。笔者根据临床实践,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就老年胆源性休克围手术期治疗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