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贵州省野生与栽培的土大黄资源调查及主要成分测定结果表明:栽培羊蹄根的大黄素、大黄酚含量均比其它野生品高,尼泊尔酸模根成分含量较低。羊蹄Rumex crispus L.更适合大规模栽培。  相似文献   

2.
土大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大黄指酸模属(Rumex)多种能够药用植物根及根茎。主要有羊蹄、巴天酸模、尼泊尔酸模等,民间以草药使用,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止痒等功效。本文拟对近年来有关土大黄的化学成份、药理作用和应用,系统地综述,以期为今后的研究能够有所启示和帮助。土大黄主要药用部位为根和根茎,有时也用叶。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如钡、铜、锗、锑、磷、铯、钛、锌、钙等〔1〕。有机成份以葸醌类衍生物为多,如大黄酚,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根酸,大黄酚甙以及大黄酸样物质及(Rhein-Iike&)、1,8-二羟基-3-甲基-9-蒽酮(1,8-Dihydroxy-3-methy1-9-anthrone…  相似文献   

3.
土大黄、土牛膝、土贝母、土茯苓,它们与大黄、牛膝、贝母、茯苓虽是一字之差,可来源、性味、功用、主治却不尽相同,临床应用应注意区别。大黄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根及根茎,土大黄品种较乱,主要为蓼科酸模属羊蹄、巴天酸模、尼泊尔酸模的根及根茎,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将植物生长调节剂施加于一年生毛脉酸模植株,观察其对毛脉酸模根中蒽醌类成分及酸模素和生物量的影响。选用矮壮素、萘乙酸采用叶面喷洒方式分别以高中低浓度施加于一年生毛脉酸模植株,随机采样,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样品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矮壮素、萘乙酸对毛脉酸模根中大黄酚苷、大黄酚、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含量均没有显著性影响,对毛脉酸模根中酸模素的含量有显著性影响,对毛脉酸模根中大黄酚苷、大黄酚、大黄素、酸模素、大黄素甲醚的产量和生物量有显著性影响。因此,本研究对提高毛脉酸模的质量与产量有重要意义,为毛脉酸模的规范化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尼泊尔酸模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反相柱层析、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各种色谱方法对尼泊尔酸模的干燥根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现代波谱分析方法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尼泊尔酸模根中分离鉴定得到12个化合物,其中9个蒽醌类化合物和3个酚性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大黄素(1)、大黄素甲醚(2)、大黄酚(3)、大黄酸(4)、martianine(5)、rumejaposide E(6)、rumejaposide F(7)、atientoside A(8)、atientoside B(9)、torachrysone-8-O-β-D-glucopyranoside(10)、patientoside A(11)、白藜芦醇(12)。结论:其中,化合物5~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毛脉酸模根茎、根头部、根中部、根尖部、剩余根的大黄素和大黄酚含量的时空分布规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根中各个部位的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结果该植物中的两种生物活性成分表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大黄素的含量波动范围为0.01%~0.3%,而大黄酚含量在0.05%~0.9%之间变化。但它们在空间上无显著差异。结论该研究为寻找毛脉酸模的最佳采收期及最佳药用部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7.
市售大黄饮片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敏  孙佩  周娟  田蜜  张俊超 《中药材》2008,31(11):1643-1646
目的:考察市售大黄饮片质量。方法:收集25个厂家市售大黄三种饮片60个批次样品,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土大黄苷检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番泻苷A、番泻苷B、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含量。结果:目前市售大黄饮片质量令人担忧,生大黄、酒大黄、熟大黄饮片的土大黄苷检出率分别为50%、47%、41%。结论:对大黄饮片质量标准的制定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羊蹄药材中蒽醌类成分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为羊蹄药材质量评价提供新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羊蹄药材进行定性鉴别,超高速液相色谱法(UPLC)建立羊蹄药材中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等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羊蹄药材中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等成分的薄层鉴别特征明显,UPLC法能快速地同时测定羊蹄中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含量。结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专属性和重现性,能准确、稳定、快速地对羊蹄药材进行鉴别和定量测定,可作为羊蹄药材中蒽醌类成分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探讨土壤营养成分与毛脉酸模根中生物活性成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为毛脉酸模药材种植土壤类型的选择及合理化的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HPLC色谱法,梯度洗脱,测定了一年生毛脉酸模根中7种生物活性成分(白藜芦醇、白藜芦醇苷、大黄酚苷、酸模素、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含量,并对土壤中的营养成分与毛脉酸模根中7种生物活性成分含量分别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建立了7个逐步回归方程,其中3个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钾含量水平高的土壤不利于毛脉酸模药材的种植。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水平较高的土壤则有利于毛脉酸模药材种植。  相似文献   

10.
该文建立了HPLC对不同品种大黄中5种蒽醌成分以及土大黄苷进行检测,分析比较了不同品种大黄中蒽醌及土大黄苷的含量差异.结果表明,大黄酸与土大黄苷是正品大黄(掌叶组)与非正品大黄(波叶组)区分的指标性成分.正品大黄中未检出土大黄苷,非正品大黄中大黄酸含量痕量.唐古特大黄大黄酸含量较高,通过比较大黄酸与大黄酚含量之间的比值可以将唐古特大黄与另2种正品大黄进行区分.波叶组大黄间土大黄苷含量相差悬殊.  相似文献   

11.
尼泊尔酸模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研究尼泊尔酸模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葡聚糖凝胶、ODS C18反相硅胶柱色谱多种色谱方法分离纯化尼泊尔酸模的化学成分,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尼泊尔酸模80%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鉴定了16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1),胡萝卜苷(2),十六烷酸(3),十六烷酸-2,3-二羟基丙酯(4),没食子酸(5),没食子酸乙酯(6),大黄素甲醚(7),大黄素甲醚-8-O-β-D-吡喃葡萄糖苷(8),大黄酚(9),大黄酚-8-O-β-D-吡喃葡萄糖苷(10),大黄素(11),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12),山柰酚(13),山柰酚-3-O-α-L-吡喃鼠李糖苷(14),槲皮素(15)和槲皮苷(16)。结论:化合物2,4,5,6,8,13,14和16为从尼泊尔酸模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毛脉酸模次生代谢产物动态积累的种内变异及其遗传规律,为优质种源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HPLC法检测同一生长条件下的3种不同种源毛脉酸模根中主要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动态变化规律.结果 不同种源的毛脉酸模在同一生长环境下种植,其根中白藜芦苷、白藜芦醇、酸模素、大黄酚苷4种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水平有明显差别,而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含量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其各自含量随时间的动态积累规律基本保持一致.结论 在同一生长环境下,毛脉酸模根中主要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差异更多的是由其种源所决定的.这一研究结果为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主成分分析考察毛脉酸模最佳采收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生长发育期毛脉酸模中生物活性成分形成和积累规律,探索毛脉酸模采收期的选优方法,以确定最佳采收期。方法:采用HPLC,梯度洗脱,测定了2年生毛脉酸模不同生长发育期根中7种生物活性成分(白藜芦醇、白藜芦醇苷、大黄酚苷、酸模素、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含量,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不同生长发育期采集的毛脉酸模中生物活性成分积累具有一定规律。结论:兼顾不同的治疗目的和含量因素,毛脉酸模的采收期以7月初为最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中药羊蹄Rumex japonicus根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用柱色谱法分离,并用符种波谱法对化介物的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羊蹄根中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介物,分别为1-羟甲-3,6-二甲氧基-2,8-二基蒽醌(1)、β-谷甾醇(2)、槲皮素(3)、酸模素(4)、大黄素(5)、大黄素甲醚(6)、大黄酚(7).结论:1-烃甲基-3,6-二甲氧基-2,8-二羟璀总醌(1)为.新的蒽醌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掌叶大黄毛状根的诱导及其蒽醌类化合物产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掌叶大黄毛状根的诱导及蒽醌类化合物的生产。方法:用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LBA9402和R1601感染掌叶大黄外植体。结果:2种发根农杆菌均能诱导掌叶大黄产生毛状根,LBA9402比R1601表现出较强的对掌叶大黄的感染能力。毛状根单克隆DH7 a(由R1601诱导)生长速度高于DH5 a,DH5 c(由LBA9402诱导),且明显比非转化根(NOR)快。DH5 a中蒽醌类化合物以大黄素为主,DH5 c则以大黄素甲醚含量最高,DH7 a中4种蒽醌———大黄酸、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和大黄酚含量相近,非转化根中大黄酚含量最高,而芦荟大黄素的含量在4种根中均较低。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掌叶大黄毛状根培养系统,为研究大黄毛状根大量培养生产蒽醌类化合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羊蹄药材中蒽醌类成分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为羊蹄药材质量评价提供新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羊蹄药材进行定性鉴别,超高速液相色谱法(UPLC)建立羊蹄药材中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等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羊蹄药材中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等成分的薄层鉴别特征明显,UPLC法能快速地同时测定羊蹄中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含量。结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专属性和重现性,能准确、稳定、快速地对羊蹄药材进行鉴别和定量测定,可作为羊蹄药材中蒽醌类成分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7.
用薄层扫描法,对不同产地毛脉酸模根中的大黄酚、大黄素含量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BP神经网络方法探索建立毛脉酸模根中白藜芦醇含量的动态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采用HPLC色谱法,测定不同生长发育期毛脉酸模中7种生物活性成分(白藜芦醇苷、白藜芦醇、大黄酚苷、酸模素、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含量。通过相关性分析找出与白藜芦醇相关性较好的因子用来建立网络。结果通过利用根皮部的白藜芦醇的数据进行检验网络的泛化性能,发现网络的输出值与实际值吻合度较好。结论BP人工神经网络预测白藜芦醇的动态规律比其他线性数值模拟预测具有较大的优势,为植物的生物活性成分随季节的变化趋势的建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生、熟大黄中的5种游离蒽醌的含量及差异,探讨中药炮制前后物质基础的变化规律.方法:使用色谱柱为Thermo BDS HYPERSⅡC18柱(4.6 mm×250 mm,5μm),以甲醇-0.1%磷酸(85:15)水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6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分别在0.0207~0.414(R2=0.9999)、0.1721~3.442(R2=0.9996)、0.0203~0.406(R2=0.9999)、0.148~2.96(R2=0.9998)、0.164~3.28(R2=0.9993)的线性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生大黄经炮制后,芦荟大黄素含量下降约8.26%,大黄酸下降约9.21%;而大黄素含量增加约16.44%,大黄酚增加约16.12%,大黄素甲醚增加约20.01%,说明炮制工艺对大黄各成分影响不同.结论:大黄炮制后,其5种游离蒽醌的含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该方法可作为大黄及其不同炮制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0.
酸模属植物中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蓼科酸模属的多种植物均为民间传统药用植物,该属的羊蹄、钝叶酸模、酸模、巴天酸模、皱叶酸模等均作为草药"土大黄"广泛使用,具有清热解毒、行瘀止血、杀菌止痒等功效,用于治疗疥癣和多种出血症."土大黄"类药材与大黄形态相似,市场上常作为大黄的伪品处理,然而"土大黄"中含有大量的萘醌、酚酸类成分,具有很强的杀菌止痒和止血收敛的功效,因此从杀菌止痒、抗病毒的角度考虑,土大黄类药材比大黄类药材更具开发价值.综述酸模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旨在更好开发利用该属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