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来分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在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中表达的变化规律,揭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是否可做为病理条件下系膜细胞增生程度评判的一项指标。方法应用链霉素抗卵白素一过氧化酶连接法(S—P法)检测正常肾组织、42例轻至重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肾组织标本肾小球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的相对面积的变化。利用HPIAS—1000采集的图像对肾小球区的阳性表达区域所占相对面积进行测算。结果在正常肾组织切片中,仅部分肾小球内系膜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及灶件炎细胞浸润区域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阳性表达,绝大多数没有表达,染色阴性。不同程度增生肾小球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的相对面积不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阳性表达的相对面积随系膜增生病变程度加重而增加,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在肾小球区的表达随系膜增生病变程度加重而增加。在不同病变程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肾小管、间质存在强、弱不等的表达。正常肾组织中,仅有少量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  相似文献   

2.
黄永华 《临床医学工程》2015,(12):1595-1596
目的分析重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进行阿魏酸钠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重度MsPGN患者65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进行对症、抗凝、细胞毒药物、激素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魏酸钠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甘油三酯、胆固醇、血肌酐、血浆白蛋白、24 h尿蛋白等临床指标情况。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血肌酐、血浆白蛋白、24 h尿蛋白等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进行阿魏酸钠疗法,可显著改善病人的肾功能及血液高凝状态,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P16^INK4a在原发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活检肾组织(MsPGN)细胞周期素依赖蛋白激酶抑制剂P16^INK4a在肾组织的表达及其与固有细胞增生、硬化的关系,结合临床参数分析,为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开辟新的途径。方法采用非生物素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36例MsPGN患者肾活检组织和6例外伤肾切除石蜡包埋肾组织中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P16^INK4a的表达水平,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MsPGN组肾小球和小管间质P16^INK4a表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6例中15例硬化、新月体形成组肾小球上高表达,而非硬化、非新月体形成组肾小球上仅部分表达,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管间质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6例MsPGN组中肾小球P16^INK4a表达与未使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未使用ACEI/ARB正相关(r=0.774、0.497,P〈0.01),BP、Scr水平与P16^INK4a呈正相关(r=0.64、0.473,P〈0.01),Ccr、TMP与P16^INK4a呈负相关(r=-0.487、-0.694,P〈0.01),而小管间质表达与临床资料不相关。结论P16^INK4a可能起促进异常增殖的肾固有细胞消退作用,并诱导肾脏衰老导致肾小球硬化、新月体形成;P16^INK4a表达不仅反映肾功能损伤程度,也间接反映BP和蛋白尿水平;药物干预可影响P16^INK4a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利用中医药治疗系膜增生性肾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2年3月本院收治的87例系膜增生性肾炎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将全部病患按照入院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4例和43例.观察组给予中医药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过程中,主要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以及毒副作用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6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7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在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方面取得了良好疗效,且复发率低、副作用小,显现了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弥漫性系膜增生伴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大鼠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弥漫性系膜增生伴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动物模型。方法:对SD大白鼠行腹部部正中切口右肾摘除术,术后7d,30d分别尾静脉注射阿霉素4mg/kg,3mg/kg,第70d制成模型,结果:该模型临床上表现为高度浮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及肾功能损害;病理学检查,计算机图象分析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肾小球主要表现为系膜基质弥漫性中至重度增生,系膜细胞轻度增生,其中约22%的肾小球出现节段性硬化,纤维化生长因子血不板源性生长因子-B(PDGF-B)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bFGF)的表这均增加,表明肾小球正处于由增生向硬化转化转化的过渡阶段。结论:本模型的建立为实验研究肾小球疾病由系膜增生向硬化转化的机制及防治措施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来氟米特临床治疗狼疮性肾炎对白细胞介素13(IL-13)、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用药前后血清IL-13、IL-18含量。结果研究进行1周后,来氟米特治疗组IL-13、IL-1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13、IL-1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来氟米特治疗狼疮性肾炎可能与降低血清IL-13、IL-18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IgA肾炎(IgAN)是肾小球系膜区以IgA和C3沉积为主的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在我国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26%~34%。临床症状复杂多变,主要表现为无症状蛋白尿、单纯镜下血尿、肉眼血尿、蛋白尿、肾病综合征、急进性新月体肾炎和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等。预后相差甚远,4%-20%的患者可自行缓解,每年有1%~2%的患者进入终末期肾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持续性Thy1.1肾炎动物模型的制作和Ⅰ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PAI-1)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以4次重复注射抗Thy1.1单抗体制备持续性大鼠Thy1.1肾炎模型.8周后处死动物并取其肾脏.用天狼星红苦味酸染色法检测Ⅰ、Ⅲ型胶原在肾脏的沉积;应用western-blotting和real-time PCR检测肾PAI-1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和单次注射比较:4次重复注射组的Ⅰ、Ⅲ型胶原、PAI-1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1).Ⅰ、Ⅲ型胶原在肾脏的沉积与PAI-1mRNA呈正相关(r=0.71,P<0.01).结论 4次重复注射抗Thy1.1单抗体可制备持续性大鼠Thy1.1肾炎模型.PAI-1在其肾脏纤维化中发挥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原发性IgA系膜增生性肾炎(IgA MsPGN)及非IgA系膜增生性肾炎(non IgAMsPGN)的周围血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异常.方法随机选取47例IgA MsPGN患者,40例non IgA MsOGN患者以及55%正常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两组病人B细胞、CD4细胞、CD4/CD8比率均有升高(P<0.05),而NK细胞有所下降(P<0.01).而且IgA MsPGN组患者的NK细胞明显比non IgAMsPGN组的NK细胞水平低(P<0.05).结论 IgA MsPGN和non IgA MsPGN病人均有周围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异常,这说明这两种肾小球的发病与可能免疫异常相关,而IgA MsPGN组病人NK细胞显著低于non IgAMsPGN,提示NK细胞在这两种肾小球疾病的发病中起了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268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了解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类型。对268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进性肾活检,分析其性别、年龄、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结果表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以青壮年男性为多见,病理类型以IgA肾病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最多,分别占32.8%、24.6%。临床表现以肾病综合征和慢性肾小球肾炎为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血尿及蛋白尿三种类型。探讨原发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sPGN)患者外周血及肾组织CD11a、CD11b、CD62L的表达,探讨原发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sPGN)患者外周血及肾组织CD11a、CD11b、CD62L的表达。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35例MsPGN患者外周血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标记肾组织CD11a、CD11b、CD62L的表达情况。结果MsPGN患者外周血CD11a、CD11b明显低于正常,而CD62L显著升高。CD11b降低程度与CD11a相一致,且CD11b降低程度与CD62L呈负相关关系(r=-0.263,P〈0.05)。肾组织CD11a、CD11b、CD62L呈阳性表达。结论MsPGN患者外周血及肾组织的CD11a、CD11b、CD62L存在异常,提示CD11a、CD11b、CD62L在MsPGN的发病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 (UC)患者血浆白介素 - 13(IL - 13)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UC患者和正常健康人血浆IL - 13浓度。结果  31例UC患者 (16 .6 5± 3.38)pg/ml和 30例健康人 (2 5 .83± 3.5 9)pg/ml血浆IL - 13浓度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活动期 (2 1例 )和静止期 (10例 )UC患者血浆IL - 13浓度分别为(12 .0 3± 3.72 )pg/ml和 (18.6 7± 4 .2 2 )pg/ml,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轻、中、重度活动期UC血浆IL -13浓度相互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UC患者血浆IL - 13和血清C -反应蛋白浓度呈负相关 (r=- 0 .5 98,P <0 .0 1)。结论 IL - 13参与UC的炎症过程 ,检测血浆IL - 13可作为判断UC患者病变严重程度和复发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白介13(IL-13)mRNA表达与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对21例溃疡性结肠炎(UC)活动期患者、10例缓解期患者及20例健康人,采用RT-PCR法和图像分析半定量法检测PBMCs中IL-13mRNA的表达水平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结果活动期UC患者IL-13mRNA的表达水平(6.45±1.23)明显低于缓解期UC患者(14.72±2.12)和健康人(15.17±2.38)(t=2.13,2.24,P<0.05),而缓解期UC患者与健康人比较无明显降低(t=1.63,P>0.05)。活动期UC患者IL-13mRNA的表达水平(6.45±1.23)与血清C-RP浓度(8.36±3.16mg/L)呈负相关(r=-0.589,P<0.05)。结论活动期UC患者PBMCs中IL-13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炎症活动程度与IL-13基因转录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构建人白细胞介素 13(rh IL- 13)重组蛋白表达载体 ,热诱导 rh IL- 13在 E.coli DH5 α表达。方法 经巢式 RT- PCR从非粘附贴壁生长的 PBMC活化细胞中克隆 h IL- 13成熟蛋白编码基因 ,随后构建 rh IL13- PBV重组蛋白表达质粒 ,热诱导表达重组蛋白。结果 在 h IL13- PBV/ DH5 α工程菌热诱导全菌蛋白中检测到相对分子质量大小约为 10× 10 3的 h IL- 13重组蛋白 (rh IL- 13蛋白 )。结论  rh IL- 13的表达成功 ,为今后进一步研究 h IL-13的生物学功能 ,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 -13 (IL -13 )对小鼠气道粘蛋白基因Muc5ac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表达的作用。方法  2 4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不同剂量IL -13 (包括 5 0ng、10 0ng和 2 5 0ng)处理组 ,每组 6只 ,分别用RT -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Muc5acmRNA、Muc5ac和EGFR蛋白的表达。结果 Muc5ac和EGFR蛋白阳性表达细胞均主要位于气道上皮 ,细胞胞浆呈棕黄色。与对照组相比 ,IL -13可以剂量依赖性地促进气道Muc5acmRNA、Muc5ac和EGFR蛋白的表达 (P均 <0 0 1)。结论 IL-13是引起气道粘液过度分泌的重要细胞因子 ,它可能通过活化EGFR导致了上述病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探讨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98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93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IL-8、IL-10、IL-13水平。结果对照组儿童与观察组急性期、恢复期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恢复期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均P<0. 05),观察组急性期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显著高于恢复期患儿(均P<0. 05)。轻症组、中症组、重症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中症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显著高于轻症组患儿(均P<0. 05),重症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显著高于中症组患儿(均P<0. 05)。无脱水组、轻度脱水组、中度脱水组、重度脱水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轻度脱水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显著高于无脱水组患儿(均P<0. 05),中度脱水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显著高于轻度脱水组患儿(均P<0. 05),重度脱水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显著高于中度脱水组患儿(均P<0. 05)。发病后第4天,未转阴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均显著高于转阴组患儿(P<0. 05)。结论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急性期显著升高,恢复期明显降低,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对评估患儿病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曹岩  刘红  卢晟晔  杨春荣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8):2575-2578
目的:检测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肺炎患儿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a((Tumor necrosis fac-tor-a,TNF-a)、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浓度的变化,探讨其与临床表现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42例(实验组)肺炎支原体肺炎急性期患儿和34例(对照组)健康儿童血清中TNF-a、IL-6、IL-8和IL-10浓度进行检测。结果: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中TNF-a、IL-6、IL-8和IL-10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治疗后恢复期其浓度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肺炎支原体肺炎有胸腔积液的患儿X线胸片检查出现肺部纤维化改变者,血清和胸水中TNF-a、IL-6、IL-8和IL-10浓度较肺部无纤维化改变者明显增高(P<0.01),胸片检查肺部无纤维化改变者,其血清与胸水中TNF-a、IL-8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NF-a、IL-6、IL-8和IL-10在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与肺部有无纤维化形成关系十分密切,是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的重要因素之一。检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中TNF-a、IL-6、IL-8和IL-10浓度的变化对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均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IL-13、IL-8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38例经明确诊断的UC患者,及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患者血清IL-13和IL-8的水平。结果 UC组患者血清IL-8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UC组患者IL-13的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轻度、中度、重度UC患者的血清中,IL-8的浓度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而IL-13的浓度水平相反。三组间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IL-8和IL-13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835,P<0.01)。结论 IL-8和IL-13参与了UC的炎症过程;两者表达水平有密切相关性,IL-13与IL-8的平衡失调可能是导致UC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