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2 毫秒
1.
石家庄市环境样品中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自然环境中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的分布、致病性与药物敏感性 ,为制定预防策略选择有效治疗药物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 1999年 1月至 2 0 0 1年 4月检测石家庄市不同环境样品 ,对分离的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株进行动物实验和药物敏感性测定。 [结果 ]检测各类样本 886份 ,检出 10 3株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 (检出率为 11 63 % ) ,其中EPEC 71株 11个血清型 ,EIEC 2 6株 6个血清型 ,ETEC 5株 3个血清型 ,EHEC 1株为O157∶H7血清型 ;从鸡肠腔内容物、带鱼、草鱼体中分离出的O2 5∶K19血清型ETECLT阳性 ,从蟹、鱿鱼体中检出的O8∶K40 、O78∶K80 血清型ETEC既产生LT又产生ST。 2 6株EIEC均有侵袭力 ,O157∶H7致小白鼠发病死亡。全部菌株对新霉素、亚胺硫霉素、头孢哌酮敏感。 [结论 ]石家庄市各种环境样品中均可检出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 ,应采取措施 ,防止污染环境与食品 ,预防食源性疾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自然环境中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的分布、致病性与药物敏感性,为预防策略选择有效治疗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999年1月至2001年4月检测石家庄市不同环境样品,对分离的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株进行动物实验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检测各类样本886份,检出103株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检出率为11.63%),其中EPEC71株11个血清型,EIEC26株6个血清型,ETEC5株3个血清型,EHEC1株为O157:H7血清型;从鸡肠腔内容物、带鱼、草鱼体中分离出的O25:K19血清型ETEC LT阳性,从蟹、鱿鱼体中检出的O8:K40、O78:K80血清型ETEC既产生LT又产生ST。26株EIEC均有侵袭力,O157:H7致小白鼠发病死亡。全部菌株对新霉素、亚胺硫霉素、头孢哌酮敏感。[结论]石家庄市各种环境样品中均可检出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应采取措施,防止污染环境与食品,预防食源性疾病。  相似文献   

3.
呼和浩特市食品中大肠埃希氏菌O157∶H7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本次研究旨在通过对呼市居民主要的消费食品进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的污染调查,从而掌握该菌对食品的污染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超市、农贸市场、酒店、食品店出售的食品共计15种307份,采用国标法进行检测.结果 349份食品中,检测出2株大肠埃希氏菌O157∶H7,检出率为0.57%.其中生畜肉检出1株,检出率1.32%;米粉、盒饭类食品检出1株,检出率3.57%;其余食品均未检出.结论 生畜肉,米粉、盒饭类食品中均检出大肠埃希氏菌O157∶H7.提示存在发生食源性大肠埃希氏菌O157∶H7病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广东省食品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污染状况及耐药性,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有效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根据GB/T4789.6—2003和食源性污染物监测网工作手册,对2004--2009年广东省食品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污染状况进行调查,并对分离株进行血清分型、毒力基因及耐药性的分析;药敏试验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研究所(CLSI)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标准中推荐的纸片扩散法进行。结果共检测生畜肉、生禽肉、凉拌菜、海产品、蔬菜5大类980份食品样品,检出87株致泻性大肠埃希茵,检出率为8.88%;87株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分别为产肠毒性大肠埃希茵26株、致病性大肠埃希菌23株、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22株、侵袭性大肠埃希菌16株。药敏试验结果显示.87株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对四环素、左旋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氨苄西林和氯霉素的耐药率均〉50%。四重及以上耐药的有47株,其中有1株致泻性大肠埃希茵对8类抗茵素均耐药。结论广东省食品中存在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污染,且检出的阳性菌株有多重耐药现象,提示有关部门应关注我国畜牧养殖业中抗生素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作为食物中毒和腹泻病原菌 ,近年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配合“四川省食品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污染状况调查” ,了解该菌在我县境内常见食品中的污染状况 ,为本次流调提供正确、可靠的科学依据 ,也为我县的卫生防病工作积累相关资料。根据要求 ,对我县农贸市场出售的鲜肉类、宰杀生禽类、生奶类、蔬菜类、生鱼类、腌卤熟食类等常见食品随机采样 ,按照国标方法 ,进行了致泻性大肠埃希菌EPEC、EIEC、ETEC、EHEC(O157:H7)等菌型的分离调查 ,(EPEC :致肠道病大肠埃希菌 ,EIEC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 ,ETEC :肠产…  相似文献   

6.
广州市市售食品中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污染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广州市市售食品中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EPEC、ETEC、EIEC、ESIEC、EHEC)的污染状况。方法 1998年8月至1999年2月分别用常规方法和以ipaB、irp-2基因为探针,用菌落原位杂交法对广州市310份市售食品进行了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的分离和鉴定。结果 在广州市采集的310份市售食品中共检出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65株,总检出率高达20.97%,其中以贝壳类的检出率最高,达50%;生禽肉的检出率为45.16%,远高于生畜肉的检出率20.93%(P<0.05);生肉中的检出率(27.35%)高于熟肉制品(9.09%)(P<0.05);生牛奶的检出率(20.00%)高于消毒奶(0)(P<0.05)。在检出的65株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株中,EPEC9株,ETEC15株,EIEC19株,ESIEC22株,分别占阳性菌株的13.85%、23.08%、29.23%、33.80%,ESIEC的检出率最高。结论 广州市市售食品中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的污染十分普遍,今后应加强对食品中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的监测,并加强对ESIEC的致病性及检测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内蒙古自治区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提高食源性疾病预警和控制能力。方法 按照《国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要求,对市售的8类食品样本进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沙门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和弯曲菌等9项食源性致病菌进行监测。结果 自2027份样品中共计检出阳性样品39份,检出率1.92%。其中,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最高,达3.64%,此后依次为弯曲菌(1.50%),致泻大肠埃希氏菌(1.20%)、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0.62%)、沙门菌(0.43%)和金黄色葡萄球菌(0.37%),未检出大肠埃希氏菌O157∶H7和副溶血性弧菌。结论 内蒙古自治区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应有针对性地加强食品监督管理,以减少食源性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辽宁省部分地区生活饮用水被大肠埃希菌污染的状况,并为水源性疾病的防控和生活饮用水的卫生安全监测和预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管发酵法对2010—2021年辽宁省各类生活饮用水中的大肠埃希菌微生物指标进行检测,同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对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进行致病性毒力基因和O抗原血清分型鉴定并分析。结果 共检出大肠埃希菌78株,总样本检出率为11.84%。水样的处理方式对水样中大肠埃希菌指标检出有明显差异,未消毒样品的合格率明显低于消毒处理的水样。其中检出16株致泻大肠埃希菌,总检出率为0.024%,水源水的致泻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类样品。16株致泻大肠埃希菌中检出4株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5株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和7株肠道集聚性大肠埃希菌,除5株不能分型外,其余11株分为8种血清型。毒力基因和O抗原均具有优势分型。结论 辽宁省各类生活饮用水中水源水的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最高,生活饮用水消毒处理对降低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至关重要;水源水、分散式供水、集中式供水中均检出致泻大肠埃希菌,其存在优势毒力基因,且热源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泉州市某区集贸摊点和超市食品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携带情况。方法 选择2021年1—12月从泉州市鲤城区超市以及集贸摊点采集的100份食品样本作为研究对象,严格按照GB 478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检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检验》对所有标本开展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微生物检验以及毒力基因检测,统计最终的检测结果。比较不同食品类型的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差异。结果 100份检测样本当中,总共20份检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20.00%;其中包含产肠毒性大肠埃希菌(entero 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共6株,占比为30.00%;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ntero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EPEC)共5株,占比为25.00%;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ntero 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EHEC)共5株,占比为25.00%;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ntero invasive Escherichia coli,EIEC)共4株,占比为20.00%。牲畜肉类、生禽肉类、凉拌类、海...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丰台区直接入口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封会茹  董晓根  余红  赵伟 《职业与健康》2011,27(11):1258-1260
目的了解北京市丰台区11类直接入口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方法对丰台区11类餐饮业11种直接入口食品进行了调查,检测方法按照GB/T 4789-2003和WS/T 9-1996进行。结果调查中共检出变形杆菌117株、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22株、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3株、副溶血性弧菌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株、蜡样芽孢杆菌计数>105/g检出1份,检出率分别为10.47%、1.97%、0.28%、1.16%、0.08%、0.08%。未检出沙门菌、志贺菌和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 O157H7/NM);夏秋季检出率高于冬季;熟肉制品及凉拌菜中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较高。结论直接入口食品中致病菌的污染比较严重,夏秋季严重,熟肉制品及凉拌菜中检出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食源性疾病监测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方法采集2017年-2018年无锡市梁溪区食源性疾病监测标本272份,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可疑菌落的挑选,比较大肠埃希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检出率。结果 2017年、2018年分别检测食源性疾病监测标本170份、102份,筛选出大肠埃希菌100株、96株,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分别为58. 8%和94. 1%;采用多重实时荧光PCR分别检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15株、32株,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分别为8. 8%和31. 3%。2018年在ECC显色培养基上呈蓝色和无色菌落中分别检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28株和4株。结论 ECC显色培养基用于食源性疾病监测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筛选,用多重实时荧光PCR进行食源性疾病监测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确认试验,2018年大肠埃希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检出率较2017年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吉林省食品中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空肠弯曲菌的污染状况,确定可能污染上述致病菌的高危食品,为食源性疾病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国标方法,并采用显色培养基,对样品分别进行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EHEC 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空肠弯曲菌分离、生化及血清学鉴定。结果检测生畜肉、生禽肉、熟肉制品、动物性水产品、生食蔬菜、乳及乳制品、速冻面米食品、非发酵豆制品等样品共4 238件,检出致病菌772株,总检出率18.22%。其中单增李斯特菌检出360株,检出率最高8.49%;其次为沙门菌检出328株,检出率7.74%;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30株,检出率2.88%;副溶血弧菌检出23株,检出率5%;EHEC O157:H7检出31株,检出率0.73%;未检出空肠弯曲菌。8类样品中致病菌阳性率最高的为生禽肉,占42.89%;其次为生畜肉,占40.95%;速冻面米食品,占22.22%;动物性水产品,占20.92%;生食蔬菜,占14.69%;非发酵豆制品,占11.83%;熟肉制品,占9.38%;乳及乳制品,占0.70%。结论吉林省居民主要消费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其中生猪肉、生鸡肉、速冻面米食品是主要受污染的食品品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在河南省6类食品中的分布特征、污染状况及季节分布. [方法] 依据河南省自然地理概况分5个采样区域,按夏冬季在销售环节随机取样.选择性增菌培养后,用O157胶体金试剂筛查,免疫磁珠富集后分离病原菌,应用全自动生化鉴定系统和血清学的方法进行鉴定. [结果] 1 463份食品中共检出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共28株,检出率1.9%,其中鲜肉和生食蔬菜检出率较高,分别为3.3%和3.2%.夏季检出率(2.5%)明显高于冬季检出率(1.1%). [结论]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O157∶H7在食品中污染较为严重,其检出率的高低与O157∶H7感染性腹泻的流行强度呈正相关.应加强畜禽屠宰、蔬菜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监督监测,预防O157食源性暴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宝鸡市食品中O157:H7大肠埃希菌的污染状况进行监测并分析。方法按照《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的要求,用改良EC肉汤增菌,接种改良CHROMagar O157显色琼脂平板,血清和生化系列证实。结果在十二类689份食品中分离到O157:H7大肠埃希菌2株,分别为采自超市的鸡翅和农贸市场的羊肉,检出率为0.29%。结论宝鸡市食品中存在O157:H7大肠埃希菌的污染,虽然检出率较低,这可能与宝鸡市不是O157:H7大肠埃希菌的流行地区有关,但监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2015-2016年江阴市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EAEC)]的感染、分布及其毒力基因的携带情况。方法对2015-2016年哨点医院提供的感染性腹泻样本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确定其致病型别及其携带的毒力基因。结果 359份腹泻标本中,检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31份,检出率8.64%,其中EAEC 15份,检出率4.18%,EPEC 13份,检出率3.62%,ETEC 3份,检出率0.84%,未检出EIEC及EHEC。15株EAEC中,携带astA基因8株,携带aggR+pic基因6株,携带astA+aggR+pic基因1株。13株EPEC均携带eae基因,3株ETEC均携带estI基因。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高发,2015年主要以EPEC为主,2016年主要以EAEC为主。结论江阴市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主要以EAEC和EPEC两个型别为主,携带的毒力基因呈多态性,显示其致病力和侵袭力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应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2010-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肉及肉制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评价其存在的主要危害因素,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采集市售肉及肉制品样品,根据《国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标准操作程序,监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大肠埃希氏菌O157〖DK〗∶H7、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和弯曲菌等6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结果 3759份样品中共检出485株阳性菌株,致病菌总检出率为12.90%。其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污染较严重,检出率为7.21%(255/3539),空肠弯曲菌次之,检出率为3.51%(13/370),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O157〖DK〗∶H7检出率分别为2.98%(92/3089)、2.95 %(111/3759)、1.20%(12/998)和0.11%(2/1830)。各类食品总检出率范围为2.89%~34.78%,调理肉制品检出率最高,熟肉制品最低。结论 肉及肉制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率较高,存在导致食源性疾病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绵阳市食品加工从业人员带菌情况,提供防控措施,为预防食源性致病菌导致的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本市4个餐饮部门的164位从业人员采集粪便和手表面样本,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志贺菌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检测。结果 164份样本,71人带菌,检出率为43.3%。其中沙门菌检出22株,检出率为13.4%,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27株,检出率为16.5%,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检出30株,检出率为18.3%,志贺菌未检出。结论绵阳市餐饮从业人员带菌状况调查结果显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最高,该菌是条件致病菌,普遍在人体中存在,但还是应引起足够重视。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带菌率相对较高,污染食品后风险更大,建议对相应的人员进行及时治疗或者暂时调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南京市食源性致病菌在生熟食品中污染状况,提高对食源性疾病预警和控制能力.方法 2005、2006年采集6大类食品,共计290份样品,按照GB/T4789-2003食品微生物检验标准[1]进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大肠埃希菌O157∶ H7和空肠弯曲菌6种致病菌检测.菌株鉴定应用ATB细菌鉴定仪,肠毒素检测采用mini VIDAS测试系统.结果 2005年150份食品中沙门菌检出率为31%,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检出率0.7%,O157∶ H7大肠埃希菌检出率0.7%;2006年140份食品中沙门菌检出率为4.3%,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检出率为18%,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25%,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20%,O157∶ H7大肠埃希菌和空肠弯曲菌未检出.结论 2005年食品中沙门菌污染较为严重,2006年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污染较为严重,这4种致病菌可能是近年食物中毒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须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腹泻症候群中致泻大肠埃希菌的血清型和多重PCR检测,了解本地区致泻大肠埃希菌的血清群、型分布规律,所携带毒力基因及相互之间的相关性,为腹泻症候群中致泻大肠埃希菌的检测、鉴定提供科学依据,以提高阳性株的检出率。方法:对本地区2012-2013年腹泻症候群监测医院门诊未使用过抗生素腹泻患者的稀便、水样便、黏脓便或脓血便标本通过増菌、各种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出病原菌,后经生化试验、多重PCR试验和血清型分型试验进行鉴定。结果:本次检测共检出65株血清凝集致泻大肠埃希菌,分属EPEC、EIEC、ETEC,以EPEC为主,占83.08%,共8个血清型,其中血清型O55:H59、O128:H67占58.47%;共检出4种相关毒力基因,其中escV 49株(75.38%)。未分血清型菌株27株,检出相关毒力基因共5种,分属EPEC、EIEC、ETEC、EAEC,其中escV 15株(55.56%)。结论:本地区腹泻症候群中血清学阳性致泻大肠埃希菌以EPEC为主,常见血清型为O55:H59、O128:H67,毒力基因为escV、escV+bfpB、invE、elt。未分血清型致泻大肠埃希菌毒力基因为escV、escV+bfpB、invE、elt、astA,与已分型菌株携带基因基本一致。腹泻患者的大肠埃希菌检测中,在传统的细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血清学鉴定的基础上,有必要进行大肠埃希菌的毒力基因检测,以提高阳性检出率,避免漏检,提高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2002-2007年吉林省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吉林省食品中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空肠弯曲菌的污染状况,确定可能污染上述致病菌的高危食品,为食源性疾病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国标方法,并采用显色培养基,对样品分别进行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EHEC 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空肠弯曲菌分离、生化及血清学鉴定.结果:检测生猪肉、生牛肉、生羊肉、生鸡肉、熟肉制品、动物性水产品、生食蔬菜、乳及乳制品、速冻面米食品、非发酵豆制品10类样品共2625件,检出致病菌592株,总检出率22.55%.其中单增李斯特菌检出275株,检出率最高10.48%;其次为沙门菌检出260株.检出率9.90%;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22株,检出率2.45%;副溶血弧菌检出8株,检出率2.16%;EHEC O157:H7检出27株,检出率1.03%;未检出空肠弯曲菌.10类样品中致病菌阳性率最高的为生猪肉,占48.80%;其次为生鸡肉,占46.65%;速冻面米食品,占24.15%;生牛肉,占23.72%;生羊肉,占21.98%;动物性水产品,占14.32%;生食蔬菜,占12.42%;非发酵豆制品,占12.06%;熟肉制品,占11.91%;乳及乳制品,占1.18%.结论:吉林省居民主要消费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其中生猪肉、生鸡肉、速冻面米食品是主要受污染的食品品种.建议政府加大对动物宰杀行业及食品销售渠道的严格管理,尽量减少食源性致病菌的交叉污染,同时做好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