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2 毫秒
1.
正2008年,全球估计约有3.47亿人患有糖尿病。目前流行率仍呈上升趋势,尤其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2012年,总共约有150万人直接死于这一疾病,其中80%以上的死亡病例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糖尿病人须知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当胰腺产生不了足够的胰岛素或者人体无法有效利用所产生的胰岛素时,就会产生糖尿病。胰岛素是一种调节血糖的荷尔蒙,能够给予生命所需的能量。如果糖不能进入细胞作为能量消耗掉,就会大量蓄积在血  相似文献   

2.
《伤寒论》重视内因的思想,可以说是今天中医体质学说兴起的重要依据。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体质主要是指人体正气的盛衰,它决定了人体抗病力的强弱,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这种观点与《伤寒论》中重视内因的思想极相一致。 一 在疾病的发生上  相似文献   

3.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导致疾病因素中的个人生活方式占60%和内因占15%的调查结论与唯物辩证法背道而驰。唯物辩证法认为每一事物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共性决定事物的基本性质,个性揭示事物之间的差异性,个性因素占60%是不可能的;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只占15%是错误的。认识上的错误,必然导致采取的措施不对症,这是慢性病难以治愈和防控的根本原因;只有搞清楚人类的共性和内因,才能发现防治慢性病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世界上的一切物质都与别的物质发生作用,两个绝对不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只是在我们能够观察到的客观事物中,有些作用强,有些作用弱,有些作用我们暂且无法观察出来罢了[1]。对于人体而言,除天人合一共同作用之外,人体内部  相似文献   

5.
人体患病都是大致分为外因和内因两方面,外因是六淫之邪,内因是脏腑的阴阳消长,以及人体的阴阳消长和自然界的阴阳的消长所协调。在医生治病时,要知道疾病的病因是什么。明确病因,协调阴阳,这样就会在治病中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6.
中介就是事物之间或系统层次之间及层次各部分之间相互区别、联系、作用与转化的凭借条件。具体地讲,中介是事物互相区别的依据,是互相联系的桥梁,是互相作用的焦点,是互相转化的枢纽。在病原因子与传染性疾病之间,传播途径或传播媒介就是中介。任何病原因子(外因)作用于人体(内因),都离不开传播途径这一中介因素。没有中介,即使内因与外因都具备,也不可能发生疾病。因此,传播途径在传染性疾病的感染、传播及流行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许多传染性疾病尤其是病原不明的传染性疾病,人们都是从研究其发生、流行的规律出发,在病原因子尚未发现之前就有效地控制疾  相似文献   

7.
任何系统都有一定的内在结构,同时必然与周围环境发生一定的联系。我们把系统内部的矛盾称作内因,把系统与周围的矛盾对该系统的作用和影响称作外因。祖国医学从医疗实践中已经观察到,人体发病,一定有外因和内因相互配合,同时发生作用。关于外因《黄帝内经》(简称《内经》)说:“夫百病之所始生者,必起于燥湿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居处”。提出病的发生过程是从外界致病因素侵害人体开始的。《内经》把致病因素分为六淫、七情、饮食劳伤等三个方面。从哲学上说这三个方  相似文献   

8.
长寿是所有人的梦想,但长寿是建立在健康基础之上。那么,影响健康长寿主要有哪些因素呢?一是内因,由遗传因素决定;二是外因,主要是生存环境条件;人生病是内因和外因交互作用的结果。在正常情况下内因所导致的遗传慢性病所占的作用和比例不是主要的,只占20%左右,而80%的病因是外因造成的。因此可以通过外因调控,  相似文献   

9.
急性鼠药中毒在人群中是否发生 ,以及发生的严重程度 ,都是由急性鼠药中毒致病因子、人体和环境这三大要素决定的。致病因子和环境构成疾病发生的外因 ,人体是内因 ,外因是条件 ,内因是根本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些辩证法原则完全适用于发病三要素之间的关系。在疾病发生的过程中 ,致病因子、人体、环境 ,三者缺一不可 ,三者相互制约。1 造成剧毒急性鼠药中毒的社会原因 ,经过认真归纳 ,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 .1 鼠药生产、销售和使用管理混乱 ,市场监控脱节 ,以致剧毒急性鼠药得以生产流通国家对鼠药的生产管理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社区中患有慢性病患者行健康教育并观察干预效果.方法 由社区卫生中心对某社区中患有慢性病的300例患者进行抽样,通过分层抽样法获得 100例患者.将其作为本研究对象,向其宣教慢性病防治知识,引导其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对比一年后这些患者在健康知识知晓程度和生活行为上发生的变化.结果 经过一年的健康教育之后,这些患者在慢性病防治知识的掌握、不良生活行为的改善上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果,P<0.05,统计学有差异.结论 为社区中的慢性病患者实 施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防治慢性病.  相似文献   

11.
慢性难愈性皮肤溃疡多处于疾病的终末期阶段,临床多从实邪(热、毒、痰、瘀等)论治,易忽略正气虚损之本质,往往久治不愈,疗效不甚理想。百病始于正虚,其终亦为虚。正气亏虚是慢性难愈性疾病久治不愈的根本原因,“毒邪”损害导致其病情加重,治疗可从补气养血、扶正固本、祛邪解毒、化腐生肌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2.
从传统伏邪学说归纳,伏邪致病大概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①伏邪本质上是自外侵入体内的外感邪气;②伏邪在体内有一定的蛰伏期,匿而不发;③发病时的病势为自内而发、向表里分传;④传变具有多元化。因此,类比而言,肝炎病毒长期蛰伏于体内并导致病情逐渐进展,应属"伏邪"范畴。总结近现代医家经验可见,慢肝伏邪的本质是正虚邪恋,其中正虚的本质是以脾为中心的肝脾肾三脏功能亏虚或失调,邪恋的本质是外感湿热邪毒与内生之湿浊同气相求、合而为病。因此,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原则当以扶正祛邪为主,扶正的目的在于调理脏腑气血以恢复脾气之健运、化散内生之湿浊,祛邪的目的是拔除致病的根本外因——湿热邪毒,不使脏腑受扰,最终达到正气强、邪气去而体内自安之目的。  相似文献   

13.
从中医基础理论角度认识肠道微生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生态学中,人需要在物质、能量、及信息转运中才能生存繁衍,这三要素不仅存在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这样的外环境中,在人体内环境中同样需要三者的相互统一。肠道微生态作为人体内环境重要组成之一,关系着人体生理、病理甚至心理多方面,并在这三要素相互作用下与机体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协调以及相互制约的平衡体系。如果失去这种平衡,机体则呈现出微生态失调,产生多种疾病。随着中医学研究的引入,中医的整体观、阴阳平衡学说、藏象学说、体质学说、正邪致病学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来解释肠道微生态和宿主之间的关系,并且可以通过中医药改善肠道微生态来治疗部分消化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14.
李胜利  陈尔东 《医学综述》2007,13(5):380-382
结直肠异物少见,但一直是临床医生所面临的挑战。钳顿的结直肠异物常导致梗阻、疼痛、出血等一系列临床表现,忽略对本病的认识可能导致误诊。大部分结直肠异物与性自慰行为有关。结肠镜是一种方便的取异物方法,无合并症的结直肠异物可以在充分麻醉下经肛门取出。腹腔镜联合经肛门途径取异物是另一种值得选择的方法。开腹手术适用于合并腹膜炎和肠穿孔患者。个别异物自腹壁穿出者也可经腹壁将异物取出。合理的治疗策略有助于临床医师选择结直肠异物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心律失常3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2例出生1h至28d新生儿心律失常进行临床分析。提示:新生儿心律失常临床常见,严重心律失常较少;导致新生儿死亡原因常与原发病严重程度有关;新生儿心律失常可以是胎儿期心律失常的继续。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人体系统"的系统特性、系统环境以及疾病产生和治疗的一般模式。认为要对"人体系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就要划分出合理的有利于科学研究的"子系统",并对子系统作了尝试性的划分。认为《伤寒论》是通过对脏腑功能的调节进而调整气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达到祛邪、治病的目的,因此以《伤寒论》作为系统论研究中医的切入点甚为恰当。从《伤寒论》入手,逐次深入,从宏观到微观、从抽象到具体、从功能到结构、从定性到定量、从模糊到精确,使中医理论更为完善,为中医药的临床和科研提供明确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周文君  张连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7,17(11):I0014-I0016,I0019
动物模型是疾病研究、发病机制、药物治疗的必要工具,目前一些困扰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如艾滋病、乙型肝炎等因为还没有能反映人类疾病发病机理的理想动物模型。人干细胞是能在体外长期培养的、高度未分化的全能细胞系,亚全能细胞系和分化的干细胞等。如果能将人的干细胞成功移植入实验动物体内形成人源化嵌合体动物,有希望为艾滋病、肝炎等的研究制备适当的模型。人类干细胞在动物中的移植研究中主要的实验动物是绵羊,小鼠等,本文介绍了人干细胞在动物体内移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心血管损害的动物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对全身各脏器尤其是心血管系统造成严重的损害。目前,有关SAS的多种动物实验尝试从不同环节模拟人SAS患者的病理生理状态,设计出研究心血管损害的动物模型,但均属尚未成熟的构架形态。本文就当前各类研究中SAS对心血管系统损害的动物模型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阐述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概念、来源、分类、生物学效应、作用机制,并对未来的研究做了展望。存在于人类生活环境中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种类繁多,对人类和动物造成了许多不良的影响,应加强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研究和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